三國中,劉備得知張飛死後卻只說了四字,原因只在張飛咎由自取?

2020-12-17 歷史老人說

「基友一生一起走,誰先脫單誰是狗」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絡語,展示了我們現在都十分注重兄弟情義,說到義氣,大家不難想到桃園三結義的好兄弟,關羽、張飛和劉備是歷史上著名的好哥們,後來張飛不幸被殺,劉備說的話卻讓人質疑他們之間的友情。三國中,劉備得知張飛死後卻只說了四字,原因只在張飛咎由自取?

小編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劉備在聽到關羽被殺後,那是一蹶不振,聲淚俱下,嫉妒悲傷,但是呢,後來聽到張飛死了以後,好像就說了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噫,飛死矣」?而且反應不及關羽被殺,說實話,他們是多少年的結拜兄弟了,在我們眼中,就算不是親兄弟,也勝似親兄弟啊,為什麼劉備對待關羽和對待張飛的態度不一樣呢?

劉備和關羽、張飛是桃園結義三個兄弟,親如手足,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三個人白手起家,跟著劉備一起創業。那個年代資源缺乏,有遠大的志向。這種誓言也深入劉關張心中,但是在日後的相處中關羽給劉備的感覺就是穩重,講義氣,武藝高強,實實難有敵手。劉備貴為主公,關羽是劉備的一員猛將。

相信很多喜歡劉備的人,除了喜歡他的仁義,也就是喜歡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了。到死還不忘自己的夢想,一輩子為了夢想而奮鬥著。當然和他一起前進的,還有兩個弟弟,那就是關羽和張飛,當時在三個人都志趣相投的情況下,他們二人帶上自己所有的家當,跟了這個一無所有的劉備。當然劉備對他們的感情,自是不用說,食在一桌,睡在一榻,不得不說,三個兄弟的感情實在太好,令很多親兄弟都自愧不如。

關羽在荊州敗亡,是突如其來的死訊。對於劉備來說不異晴天霹靂,想劉備奔波數十年,直到晚年才打下蜀漢基業,而漢室復興亦是指日可待。然而東吳選擇此時背盟,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國恨、家仇,再加結義之情,此時關羽之亡,不單是折卻手足結義之情,漢室復興大業更是受挫,對於年過六旬的劉備來說,所承受的打擊自然是難以形容的,有任何表現也不足為奇。

張飛如此勇猛,一將可擋百萬軍,但是死的卻很狗血很憋屈,他是死於自己暴躁的脾氣。得知關公被害,一心想報仇,但是卻很急躁。只要士兵有過失就打,甚至有的士兵都打死了。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連劉備都勸他:「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但是也許是太心急,也許是本來就是如此的脾性。在進軍的途中,張飛時常苛打官兵。有兩個小兵只犯了一點點的錯誤,就差點被張飛要了命。後來又有人犯錯的時候,因為害怕張飛的懲罰,於是就心想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殺了張飛吧。張飛這個人好飲酒,那天也是大醉,於是這兩個人就把張飛的頭顱割了下來。但是當劉備知道張飛的死訊之後,非但沒哭,反而驚奇的反問:「張飛死了?」劉備的這個態度,還是很值得玩味的。

相關焦點

  • 劉備得知關羽被殺,仰天大哭,為什麼聽到張飛死訊,只說了四個字?
    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關羽死後,劉備得知消息會哭的那麼慘,甚至一天哭暈好幾次。而張飛死後卻只是說了四個字,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反應。難道這個三弟沒有二弟好嗎? 而且張飛是死在關羽後面,可以理解為承受了第一次心理打擊劉備已經具備一定的抵抗力了。所以在張飛死後劉備剩下的更多的只是氣憤,而不是悲傷,因為兩個弟弟都是死在東吳手上。
  • 張飛死後,劉備四字暴露本性,就連諸葛亮的心都涼了
    張飛死後,劉備四字暴露本性,就連諸葛亮的心都涼了。張飛被殺後,劉備說了四個字,諸葛亮聽了心寒,趙雲聽了想回常山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可是一個很重情義的人。因為他寬厚、重情的性格,許多有才之輩都願意輔佐他。慢慢的,他的身邊聚集了一眾賢士,而他也有了一爭天下的底氣。可以說,他能夠有那麼多誓死相隨的謀士,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 張飛死後,劉備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導語:相信大家對三國時候劉備關羽張飛的兄弟應該不陌生,三人白手起家,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後最終成立蜀漢,成為當時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在佩服他們的同時也非常欽佩他們的兄弟情誼。關張飛因為喝酒誤事丟失了徐州城,當時的徐州城也是劉備的根基。
  • 桃園三兄弟,關羽張飛死後,劉備均是痛哭,但二者意義不一樣
    劉備最大的優點就是會拉攏人,並且非常能裝,這一點和曹操有很大的區別。關羽死後劉備大哭,我們不知道他是真心還是假意,張飛死後劉備非常平淡,足以看出當初哭關羽也是有點裝樣子的意思,與其說是哭關羽,不如說是哭荊州。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使得蜀漢的根基動搖,要知道荊州乃是戰略位置最重要的一塊地盤。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都說朝夕相處的戰友才是彼此間最了解對方的人,劉備最親近的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通過劉備在張飛死後的態度終於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知道了事情發生在公元221年,這一年是荊州被東吳奪走後的第一年,也是關羽離世一周年。
  • 同樣是左右手的關羽和張飛,關羽死劉備大哭,張飛死反不哭道四字
    其實現在在社會上也有這樣的情誼,但是有很多也只是表面上的,那麼,對於他們三個人的兄弟情誼,其實在歷史上也是有人提出質疑的,原因就是在張飛和關羽死時候,劉備的表現很是不太一樣。到底是為什麼呢?當時張飛聽到關羽的這個消息得時候,也是像劉備一樣,恨不得趕緊殺了敵軍,為自己的兄弟報仇,再加上劉備也是正有這樣的意思,然後就開始決定行軍像對方開始攻擊。但是其實這個時候的劉備只是嘴上說一下,根本就沒有真正想要攻打敵軍的意思,但是張飛卻是當真的了,然後就開始為關羽製作白旗等,並且命令自己的士兵在三天之內做出自己需要的東西,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本是辦不到的。
  • 劉備與關羽張飛感情如何?劉備心懷責備,一個證據就能表明
    劉備建立蜀漢的時間是三國中最晚的,不過劉備顛沛流離了半輩子,能夠建立蜀漢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劉備能夠建立蜀漢,與眾多追隨他的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魏蜀吳三國中的哪一個,這些人手中都有大量的謀士和武將,劉備也不例外。在蜀漢中,最為有名的謀士就是諸葛亮,假如劉備沒有諸葛亮的輔佐,這一生都不一定能夠建立蜀漢。
  • 家族女子被張飛虜走,夏侯家為何不對張飛報復?三點原因解開疑慮
    三國猛將張飛,屠戶出生,長得「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個脾氣暴躁的大漢。當然張飛的性格也沒有辜負他這個長相,「性如烈火,一點就著」的脾氣令很多三國名將都害怕他,如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呂布,多次被張飛大罵「三姓家奴」也只能忍氣吞聲!
  • 猛將張飛死於小兵之手,是自己作死?劉備一語道破
    在《三國志·張飛傳》中記載,章武元年(221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名,出兵伐吳,張飛率萬人軍隊從閬中出發與劉備會於江州,臨發,為其帳下將官張達、範強(疆)所殺,劉備聞張飛的營都督有表報時,連內容都沒看,就說,「噫,飛死矣」。
  • 桃園三結義,劉備只排行老二,那為啥關羽張飛都叫他大哥?
    桃園三結義中劉備是大哥,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不過據史書記載,論年齡實際上劉備不是三個人中最大的,關羽是老大,他只能排第二,那有什麼歷史依據呢?陳壽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劉備死於章武三年,時年六十三歲。關羽和張飛史書記載不詳,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的是,關羽死於建安二四年,時年58。張飛在劉備稱帝後,也就是公元221年,被部下殘忍殺害,時年55歲。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桃園三結義只存於三國演義中,因此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來分析。關於桃園三結義,如果以三國演義中的原文記載來看,劉備是老大,因為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記載三人的位次: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但是張飛甘願把自己的家財全部奉獻出來給劉備,還甘願在三兄弟中當最小的,是因為張飛年齡小嗎?張飛年齡小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張飛甘願給劉備當小弟,卻不僅僅是因為張飛年齡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劉備的特殊身份。
  • 劉關張發生分歧時,劉備總是數落張飛,張飛為何不生氣?還笑呵呵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飛性格憨厚,每次有事了,劉備總是:你這廝你這廝的數落張飛,但是張飛非但不生氣,還樂呵呵的對著劉備笑。今天我們就看看為何張飛不生劉備的氣。首先劉備數落張飛,其實是大哥對弟弟的諄諄教誨,他們之間的這種數落親情的味道更多一點,張飛豈聽不出好歹?就像在家裡父親說孩子幾句,孩子怎麼可能就離家出走呢?而且張飛的氣度也是非常大的,根本不是小肚雞腸之人。
  • 《全面戰爭三國》張飛人物設定是什麼 張飛介紹及設定一覽
    導 讀 全面戰爭三國張飛的人物介紹與設定圖一覽都有什麼呢?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忠將歷來是被大家歌頌的,說明這位大將是能夠信任的,三國時張飛、關羽和劉備結義的故事就流傳至今,曹操欣賞關羽的才能,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關羽還是選擇回到了劉備身邊,成為了一樁美談。要說忠誠,有一名大將遠超關羽,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舉世公認。
  • 劉備張飛都很厭惡呂布,為何關羽和他關係良好?其中原因不簡單
    在這樣的「市場規律」下,這位三國最強猛將後來還與劉、關、張有段交集。 按道理說,劉、關、張3人是結義兄弟,以前面對任何事情都是一條心,可這次卻出現了小偏差,這就有些奇怪了。其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雖然原因不簡單,但在情理之中。 當年18路諸侯徵討董卓,結果呂布一出馬就打得諸侯們面面相覷,好在關鍵時刻張、關、劉挺身而出,並且挫敗了呂布的銳氣。
  • 張飛逃跑時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現今成了經典名言
    由於後來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更是把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通俗演義化,使得三國的歷史成了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歷史。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六七歲的孩童,都能在「三國」這個話題上展開一次滔滔不絕的論述。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物都活躍在人們的大腦當中。
  • 三國武將一對一單挑,誰能打敗張飛?或許只有他能一戰
    在廣大讀者中,相信有不少人都是三國迷,要問三國中什麼最為出名?那便是謀士與武將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武將。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有一段關羽三國24名將戰力排名的順口溜,其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這順口溜上面說的就是三國時期的6位武將,排名為呂布、馬超、典韋、關羽、趙雲、張飛。
  • 劉備說的漢室後裔,關羽,張飛是真的嗎?
    在古代,有一種禁忌,所以在三國時期,所有的姓劉都或多或少地與漢室有關。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嗎?無法驗證歷史記錄。但你能相信他敢說,關羽張飛?一百個不信在我心裡,我還是想在嘴裡喊「為幫扶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匡扶漢室而戰!」。原因值得商榷。
  • 張飛逃跑時丟下劉備妻兒,劉備所說一句話,成經典流行語
    要說《三國志》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人物是誰?那麼毫無疑問一定是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三兄弟。這三人感情十分要好,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上幾分,一起走南闖北建功立業。他們三人之間的義氣情感是後人最為佩服的,可以說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據說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曾多次拉攏但關羽心系自己的兄弟說什麼都不同意。在面對妻女和兄弟時,劉備也毫無猶豫的直接選擇了兄弟,據說張飛逃跑時丟下劉備妻兒,劉備所說的一句話成為了經典的流行語。
  • 張飛為逃命丟了劉備老婆,劉備說了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說到三國,有人想到梟雄曹操,有人想到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人想到皇室後裔劉備。想到他們,有人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有人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曾經張飛為了保命丟下了劉備的老婆,劉備說了兩句話。現如今再看看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了黑幫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