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9個城市(機構)協辦的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2020海交會)線下主會場正式拉開序幕。
作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交流平臺,2020海交會以面向海內外、智匯大灣區為宗旨,以智匯、創新、共贏為主題,以更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為廣大海內外人才搭建開放合作的廣闊舞臺,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致力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集聚世界一流的高素質優秀人才隊伍。
開幕式上,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向與會嘉賓以及廣大海外人才、留學人員表示了歡迎,對長期以來支持大會舉辦的各主辦、協辦單位表示感謝。他表示廣州正在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建設一批產業項目和科技創新工程,為海外人才提供廣闊的舞臺,同時完善人才服務,為人才提供更加優越的創新創業環境。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的加速發展,年輕人才和年輕科技聚集在大灣區,並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累累碩果,他相信通過海交會這樣的平臺,將會有更多人才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能,參與到科技創新的發展事業。
海外分會場是本次海交會的亮點之一。鑑於全球疫情狀態下廣大海外人才不便來廣州參加主會場活動,2020海交會還著力打造海外分會場和線上廣傳播。開幕儀上,不僅有海外高層次人才連線致辭,還由主會場與海外分會場共同宣布大會開幕。
作為今年海交會的重磅內容,《灣區論壇》以「歸·創」為主題,匯聚海內外大咖嘉賓,結合當前企業、人才關注的熱點,通過主題分享和對話交鋒,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論壇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教授、973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副主任徐宗本,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分別就後疫情時代下人才跨國流動、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海外人才創新創業政策等主題發表了演講。
圍繞「灣區實驗室平臺為海內外人才發展提供難得機遇」的主題,徐宗本院士以琶洲實驗室/鵬城實驗室為例,介紹了省實驗室的科創環境,詳細解讀省實驗室適合海內外優秀人才的原因,並就一些歸國人才的創新創業給出實際建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田梅教授以「梅花香自苦寒來—-分子影像創新助推精準醫學發展」為題,講述其團隊過去十幾年如何進行平臺搭建、團隊合作、攻堅克難,助推疑難重大疾病的精準診斷與治療。
此外,《灣區論壇》上,「海創人才南方創業服務中心」「海歸新就業形態賦能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將進一步為海外留學人員來華創新創業發展鋪路架橋。
除了開幕式與《灣區論壇》,2020海交會還設置了10個以上展覽展示專區,10場以上專業論壇及活動,展示項目超1200項,致力於幫助海外人才深入了解國內各地創新創業環境、人才政策和科技創新成果。
來源:央視新聞
你的【好看】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