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廣東人來說,最多的評價就是「什麼都吃」。
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以及什麼「人」,都能把它變成美味佳餚。
其中,最愛的還是煲湯。
前不久,廣東清遠的彭先生一家因為喝了湯,全家5口差點丟掉性命。
事發當天,彭先生的母親在山上砍竹子時,看到很多「金銀花」,便採摘回家,並煲了湯給家人喝。
然而,沒過多久,一家5口出現頭暈眼花、意識模糊、噁心嘔吐等症狀,而彭太太更是因為喝了兩大碗,當場陷入了昏迷。
隨後,一家人都被送到了醫院救治。
所幸的是,經過醫院醫生採取洗胃等救治措施,有三人已出院,但彭太太由於中毒太深,仍處於昏迷狀態。
醫生表示,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會成為植物人。
「金銀花」湯可能是孟婆湯
原來,一家5口誤把鉤吻當成金銀花!
鉤吻就是大家熟知的《神鵰俠侶》中的斷腸草,每年誤食的事例屢見不鮮。
看到這兒,估計有不少人會說:這麼多人搞錯,它們究竟是有多像啊?
先來看它倆的圖片
它倆主要區別如下——
看完上圖,相信大家都能選對!(答案是A、金銀花,B、鉤吻花)
野菜固然美味,但在追求「綠色時尚」也得悠著點……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路邊的野菜不要隨意採
根據國家衛健委相關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我國發生多起毒蘑菇和有毒動物、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截至5月上旬已報告造成261人中毒、6人死亡。
天然的「野菜」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的安全,很多野外植物與可食用野菜面貌「相似」,甚至有的用肉眼幾乎分辨不出來,極易誤食導致中毒。
所以,從安全角度來說,最好做到以下4點:
不認識的不採、不吃
有些野菜看似綠油油的,很是新鮮美味,但不一定能夠食用,甚至含有毒素。
不採路邊的野菜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野菜也同樣道理。
在路邊生長的野菜,最容易受到廢氣的汙染,食用或會損害健康。
做好前處理
一些野菜(魚腥草)有微毒,需要經過煮、浸泡才能去毒,切忌隨意處理就吃了。
野菜可不要多吃
大多數野菜性涼致寒,易造成脾虛、胃寒等疾病,這也是它沒有成為「家常菜」的原因。
所以,偶爾嘗嘗鮮,改善口味還可以,但不宜多吃。像魚腥草、蕨類等野菜,多吃很可能引起過敏、中毒等現象。
野菜怎麼吃最保險?
針對這個問題:野生食物不要吃,全文完!
玩笑歸玩笑,家醫君的意見卻是非常真摯的。
我們從山間野外挖的野菜,除了有中毒風險,還可能存在著被汙染,吸附大量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引發過敏的隱患。
所以,家醫君並不推薦大家挖野菜或挖野蘑菇吃,尤其是以下這些人群↓
① 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
② 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
③ 處於孕產、哺乳期的女性;
④ 有野菜過敏史的人。
如果實在想吃野菜解解饞,那不妨選擇正規超市裡正規包裝的野菜。
另外,在食用前先用清水衝洗一下,去除野菜表面的雜質;再放置鹽水中,浸泡15~20分鐘,或進行焯水處理,即可降低對人體的毒性。
今天的知識學會了嗎?右下角在看告訴我哦~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