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又開始流行起了一個新名詞,「銀髮飼養員」。
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老年人帶娃」。顯然,在當下的大都市裡,白天年輕人在外奮鬥養家,老人留守家庭照顧年幼的孫子孫女的組合,早已成為很多家庭的新常態。
然而,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及生活方式等問題上,新手父母與老年人總是存在各種矛盾。不少人打趣,「我希望我媽媽在帶娃的事情上,做個『飼養員』就行,其它都不要插手。」
雖然這些年輕人平時總會在帶娃方式上嘮叨幾句,但是,也千萬不要小瞧了當代「銀髮飼養員」的超能力,各種帶娃迷惑操作更是打開了網絡世界的大門。
以微博為例,一個關於「老人帶娃」的話題,熱度長年高居不下,不少網友分享的真實趣事兒更是成為網絡中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
就像這位奶奶帶孫子去打針,護士小姐姐的針還沒扎到孫子,奶奶就已經感覺到「疼」了。到了正式打針的時候,奶奶更是先孫子一步「疼」得喊了出來。
最後,針打完了,奶奶和孫子又神同步地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這一套操作下來,網友已經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誰在打針。
而在小朋友的日常衣服穿搭上,「想知道一個孩子平時是爸爸媽媽帶,還是爺爺奶奶帶,只要看看他的穿衣風格就知道了。」也是一個網友們常常提及的段子。
媽媽帶娃,時尚時尚最時尚;奶奶帶娃,搭配什麼的不重要,只要保暖就好,此外視覺上更是讓人嘆服,韭菜綠配燈籠紅,香芋紫搭雞蛋黃的組合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有網友感嘆,自從娃出生後的每一天,父母不僅學會了使用微信,還規定要實時語音,準時視頻掌握娃的一切動態。
光是學會用智能機這一步,就花了兩位老人好幾天的功夫。拿著手機天天問鄰居大學生,逮著人家不讓出門,搬起小板凳活似小學生上課。
其實,老年人的學習能力以及行動力確實不容小覷。
就像之前的一條新聞,重慶一對八十歲高齡的老夫婦,在蘇寧易購線下門店買了一臺智能掃地機器人,為了學會使用方法,線上語音、線下學習,在門店導購多次1對1的幫助下,終於滿足地享受到了技術發展帶來的便捷。
事後,為了感謝門店導購細心以及耐心的幫助,還手寫一封感謝信送到了門店。雖然,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這對老夫婦來說,有人願意這麼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教他們使用這些,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已是習以為常的產品時,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份莫大的尊重和關心。
對於蘇寧來說,早在幾年前,蘇寧易購就發布老年服務指導書,鼓勵員工對老年顧客要更耐心細緻,協助他們解決售後,產品使用等問題。
而這,也是蘇寧一直堅持的,通過「好服務」,助力老人享受生活的便捷和美好。
此外,今年雙十二,蘇寧易購專門發起「雙十二為父母補單」計劃,百億補貼重磅加碼中老年人爆品。
不管是諸如高鈣奶粉、維骨力、腦白金等保健品類,還是頸椎按摩披肩、電動按摩椅、足浴盆等養生類,蘇寧可謂是實打實地關注老年人群體。
蘇寧提倡的「這個雙十二,銀髮飼養員值得被善待。」其實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感恩並且珍惜的。
在寵愛孩子這件事上,這群「銀髮飼養員」到底有多少超能力?《櫻桃小丸子》裡或許有最好的答案。
「即使世界上的人都不偏袒小丸子,但我最最最偏袒小丸子」,當爺爺對小丸子說出這句話時,每個人眼前或許都有張熟悉的面孔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