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弈論的方法觀察和分析世界
——序詹姆斯 D. 米勒《活學活用博弈論》
時寒冰
如果說,當今世上有一種工具或方法論,能讓人在投資、職場,甚至制定合同合約時,對人性和社會共性有更深的了解,從而做出最優化的選擇。那毫無疑問,就是博弈論了。
博弈論(Game Theory)又被稱為對策論,它既是現代數學的新分支,也是運籌學一個重要部分,這幾年更成為經濟學標準分析的新工具。從九十年代起,多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皆因研究博弈論獲獎。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的看法,博弈論和社會選擇理論,是20世紀社會科學最主要的成就。博弈論是深刻理解經濟行為和社會問題的基礎,甚至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學的核心。可以說,博弈論是在尋求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一般原則,並試圖建立起社會行為的數學模型。我們學習博弈論,就是學習處理這些問題的一般策略。
近年來,博弈論被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的研究,從經濟到政治,從商場到職場,甚至普通人的婚戀關係,其發展之迅速,應用範圍之廣,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市面上關於博弈論的書籍有很多,但對大多數非專業出身的讀者來說,較為艱澀難懂,讀來枯燥乏味。但詹姆斯 D.米勒(James D. Miller)的這本《活學活用博弈論》卻是寫給大多數人的「博弈論」。本書從博弈論的理論出發,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闡述概念,並從中總結出對現實有指導意義的操作經驗。作者語言幽默風趣,說理清晰明白,是一本很好的博弈論入門書籍。
正如詹姆斯 D.米勒在書中自述的那樣:「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組成,你我都在其中競相爭取高分。博弈論探討的就是聰明又自利的人,如何在策略性布局中採取行動以及如何與對手互動。」 不僅說理,更是教你破解方法。
詹姆斯 D.米勒在美國史密斯學院教授博弈論課程多年,能將博弈論的理論靈活、廣泛且深入地應用於分析各類社會問題。書中使用的大量例子,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常常不禁感慨萬千,足見他理論功底之深厚。而他對政治、經濟、商業、職場、投資等領域的深入思考,又足見其涉獵之廣。
在這本書中,詹姆斯 D.米勒用大量生動的例子,教讀者用博弈論的方法觀察和分析世界。對於商場和職場,作者又著重闡述他旨在提供必要的工具,讓讀者分辨自己所參與的是哪種博弈,以及如何在博弈中做出最優選擇,取得最大利益。
人類最有趣的行為大概就是競爭,而研究對抗之道的博弈論,即是在說理性又自利的人,如何戰勝對方取得優勢。但博弈論只是講如何競爭嗎?不。它更講競爭中如何合作。
正如書中所言:「博弈論跟爾虞我詐的超競爭環境並無二致,而這往往也是資本市場的特徵。但是,即使每個人都抱著毫不留情與你爭我奪的心態行事,博弈論的邏輯還是會經常迫使自私的人攜手合作,甚至互相待之以忠誠與尊重。」在競爭中學會合作與彼此尊敬,也是我這幾年不停向身邊的學生、朋友介紹博弈論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對外開放和市場競爭使我們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但與此同時,國際政治格局變幻,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企業市場競爭激烈,使得國家之間、貿易夥伴之間、企業之間不合作的行為甚至激烈對抗的行為也越來越多。
在國內,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益龐大的市場也造就了一批野蠻生長的企業,催生了一群急功近利的個人。內外矛盾夾擊,若沒有開放的眼光,合作的心態,我們就容易陷於只顧得了眼前,卻看不見未來;只追求一己之利,最後卻導致全盤皆輸的困境。在博弈論中,這些行為就叫「囚徒困境」。學不會合作,大家終會兩敗俱傷。如何擺脫短視,著眼未來,不斷促進合作,這應該成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議題。
我堅信人人都學習和理解博弈論,世界就會更美好一點。畢竟,追求個人長遠利益的最大化,就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從個人到國家,我們都需要讀懂競爭,再超越競爭,通過溝通、合作、彼此尊敬,得到最優的結果。這也是我推薦《活學活用博弈論》的原因所在。
書銷售網址,京東:https://item.jd.com/12501150.html?dist=jd
以下為自助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