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小區的遊樂場來了一個小霸王!剛來的這兩天,小霸王總是會來遊樂場玩。
他特別地霸道,總是大聲呵斥其他小朋友,他還霸佔鞦韆,有時候還會十分無禮地去搶別人的滑板車。
當別的孩子拒絕他的時候,他還會頑皮地追在孩子後面喊:「鄉巴佬,小氣鬼」。
當他在遊樂場橫衝直撞的時候,小霸王媽媽總是當作沒看見一樣,還很驕傲地說:「兒子真厲害,長大了是個當領導的料!」
對於這對母子的行為,周圍的鄰居無言以對。大部分時候,家長都告訴孩子,儘量離這個熊孩子遠一點。
直到有一天,小男孩玩滑滑梯的時候推了一個小女孩一把,但那個女孩機靈地躲了,小男孩反而自己撲了個空,就直接從滑滑梯上摔了下來,摔得鼻青臉腫。
這時,男孩的媽媽衝過來,準備替孩子「報仇」。
女孩的爸爸也聞訊過來,高大的身軀讓人感到很有氣勢。但女人依舊不依不饒,大罵這對父女,旁人再也無法忍受了,替這對父女抱不平。
最後,還一起細數了小男孩這幾天的惡行,直接羞得這對母子灰溜溜地跑了,再也不敢來這個遊樂場來玩了,真的很酸爽。
孩子小時候可能只是頑皮淘氣、搶搶玩具、捉弄別人,但當這些熊孩子在小惡中沒有得到制止或者是教化的話,長大後很可能傷人偷盜、無賴啃老,也可能會成為家庭與社會的毒瘤,這些熊孩子的家長想過嗎?
所以,對於孩子的熊行為,父母一定給孩子上課。
第一課:教會孩子做錯事後,要道歉
10歲的小宇是個淘氣的孩子,有一天他騎著自行車撞到了一輛小車上,他害怕地想要逃跑,但是他沒有,他告訴自己: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
於是這個10歲的孩子,在車旁邊等待了3個小時,才看到一個打扮紳士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孩子見狀,臉漲得通紅,極不好意思地說:「叔叔,對不起,是我騎自行車撞壞了你的小車,這一定很貴吧!」
中年男子看看這個摔得不輕的孩子,再看了那變形的自行車,當得知孩子已經在此等待了他三個小時了,他淡然一笑:「孩子,不礙事的,叔叔的車有保險!你已經給我道歉了,這就夠了!」
一句誠心的道歉,讓孩子學會擔當與責任。
當恐懼於承認錯誤後會背上沉重的負擔,想要逃避的時候,你可能根本就沒有想到一句道歉有時候勝過千言萬語,也勝過任何的金銀財寶。
第二課:教會孩子「位置互換」
鄰居有個孩子叫小玲,6歲的她十分可愛,說話總是很有條理,做事也總是非常地麻利,是個十足的小機靈鬼,但她很喜歡搶別人的玩具。
有一天在過道裡,小玲看上了一個小妹妹的滑板車,她不由分說地就騎了上去,興奮地在過道裡面玩耍起來,小妹妹傷心的大叫著:「媽媽,姐姐搶我的滑板車,我不要,我不要!」
小玲依舊笑笑著說:「我玩一下,我玩一下就還你,不要小氣嘛!」
讓孩子換位思考,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
小玲的媽媽什麼也沒說,而是走到孩子面前,拿著了小玲放在車籃裡面的布娃娃。這可是她的最愛,小玲到哪玩都帶著布娃,所以此時小玲緊張地大叫:「媽媽,還給我,還給我!」
小玲媽媽則溫柔地說:「我給妹妹玩一下,玩一下就給你,不要小氣嘛!」
小玲突然感覺到了什麼,馬上跳下車,把滑板還給了妹妹,並且認真地說:「對不起,我不知道這是你心愛的玩具,現在我知道被搶走心愛的玩具是什麼感覺了,對不起,妹妹!」
如果某一天,你發現孩子搶奪了別人心愛的玩具的時候,請不要粗暴地打罵孩子,而要選擇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方式,讓孩子換位體驗一下別人的感受,說不定孩子就會明白些什麼。而這時候,父母再耐心地告訴孩子,這其中的深意就可以了。
第三課:教會孩子尋找「補救方法」
深刻地認識到錯誤,並且誠懇地請求原諒,事情卻不沒有完全結束。
當孩子真的犯「熊」的時候,父母還有最後一步,就是讓孩子承擔犯錯的結果,記下這個教訓,以後才不會隨意的再犯。
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去改善、補救自己的錯誤行為帶來的後果。
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準備一份道歉的禮物,也可以讓孩子進行1個星期的公益勞動,或者是讓寫孩子書面的反思。
總之,要有儀式感,要有觸動感,讓孩子可以警示自己,未來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人。
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如果父母不管教的話,世界自會懲罰這些犯錯的孩子,這也是對父母最大的懲罰。
所以,為了孩子,請父母一定不要縱容,而要把三課上齊,引導孩子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