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又來新「客人」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保山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也引來了更多的野生動物到保山越冬。這不,過去從來沒有來過的灰雁,近日也來到了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我們一起去認識它們。冬日午後,陽光明媚,一隻體型碩大的灰雁在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東湖水面上悠閒自在地遊動。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1月11日,在開展巡護監測時首次發現了灰雁,到目前為止共有3隻。
-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很喜人保山青華海新增2種鳥類新記錄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種數增至279種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2019年、2020年黑鸛遷徙過程中最高數量達400餘只,越冬數量200餘只,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黒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
雲南保山:瀕危玉帶海雕現身青華海溼地公園
央視網消息: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攝影愛好者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玉帶海雕的珍貴影像。目前,溼地鳥類總數增至236種。照片中這隻褐色的大鳥就是玉帶海雕,它的雙目炯炯有神,正展開一雙長長的翅膀,在天空翱翔盤旋,優美的姿態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玉帶海雕屬大型猛禽,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的開闊地區,以魚、水禽以及鼠兔等齧齒動物為食。
-
「鳥中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出現在富川龜石溼地公園
近日,多隻「鳥中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出現在富川龜石溼地公園,這一景況實屬罕見。看這裡,看這裡······「鳥中大熊貓」——黑鸛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性情機警的大型侯鳥,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再次拍到瀕危動物青頭潛鴨
近日,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第二次拍到青頭潛鴨,據基地的工作人員介紹「我們中心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巡護監測的時候,用望遠鏡在那邊的看臺發現了一隻雄性的青頭潛鴨。我們現在總共記錄到了209種鳥類,其中也不乏一些珍稀瀕危的物種,然後也有一些新的記錄,像國家一級保護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的灰鶴、黑翅鳶的這樣一些非常珍稀瀕危的物種。」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數十上百隻的大群。特別喜歡在水邊沙灘和沙石岸邊活動。主要以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劍鴴數量稀少,是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中的保護候鳥。為保山市首次記錄,雲南省第二次記錄。
-
消逝的青華海為何又重現了
一個令保山人欣喜的消息不脛而走:保山市青華海溼地與雲南其他15個景區一道,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獲悉這一消息,記者與保山人一樣高興。2016年11月28日,當記者第一次來到青華海時,這裡的西湖溼地剛剛初具規模,東湖片區還是一大片工地,推土機、挖掘機正在緊張施工,一些房屋拆遷工作還未完成。
-
「玩在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保山人的幸福家園
2016年,保山市提出了城市生態化發展戰略,規劃建設「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萬畝青華海生態溼地恢復工程便是其中之一。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於2016年被批准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西湖於2016年元旦建成開放,東湖於2018年5月建成開放。
-
世界最小野鴨現身青華海,太可愛了
保山攝影家協會的毛三老師在青華海拍攝到了珍稀鳥類——棉鳧(fú)。棉鳧的出現,是繼三趾翠鳥華麗登場後,保山觀鳥界又一次引人注目的盛況。外表如此普通的一隻「小鴨子」,緣何有那麼大的魅力吸引眾人眼球?棉鳧(Nettapus coromandelianus)因身體像一團棉球而得名,是鴨科中體型最小的水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體長僅30-33cm,體重0.2-0.3kg。主要以植物的嫩葉、嫩芽、根和種子為食,也吃一些水生昆蟲、蠕蟲、蝸牛、軟體動物、甲殼類和小魚等動物性食物。
-
雲南保山 青華海畔,讓體育場館「火」起來
「現在外地朋友來保山,有點空閒時間,首選就是去永子棋院。」雲南保山,青華海畔,永子棋院在當地頗有口碑。這座2014年落成的建築,短短幾年間已成為保山的一張文體名片:遊客在這裡了解保山圍棋、永子文化,圍棋愛好者通過在此舉辦的賽事活動,更加了解保山。 棋院樓閣建起來,如何用好有講究。免費開放,大量遊客慕名前來,一邊領略青華海的湖亭風光,一邊體會保山永子的歷史韻味,相得益彰;若是圍棋愛好者,還能在樓內的專業棋桌上對弈一局,意趣十足。
-
中國城市報整版特別報導:雲南保山下好生態「一盤棋」 繪就發展...
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良好的生態,是七彩雲南最亮麗的一張名片,也給了保山市發展的方向和底氣。陣雨過後,雲霧裡的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風情村猶如仙境,風中帶著清新的泥土味。這裡村落依山而建,山川秀美、梯田婉約、竹林掩映、阡陌縱橫、莊稼長勢旺盛,處處散發著佤山的盎然生機。
-
時隔兩個多月,央視再次聚焦保山青華海
5月5日,CCTV-1綜合頻道對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玉帶海雕進行了報導,這是央視繼今年2月份關注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監測到的一隻雄性青頭潛鴨後,又一次聚焦保山青華海。攝影愛好者首次在青華海拍攝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玉帶海雕的珍貴影像。玉帶海雕是大型猛禽,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和水塘等水域開闊地區,以魚、水禽以及鼠、兔等嚙齒類動物為食。玉帶海雕在我國境內數量極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科普宣教動畫片《黑鸛小西的一天》在常德首發
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廖晨昊 通訊員 餘汝心)12月7日上午,在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上,舉行了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這是一部以黑鸛為主角的科普動畫,講述了黑鸛小西從雛鳥到成鳥,並繁衍生息的故事。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被稱為「鳥中熊貓」。2005年,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5隻黑鸛,那是黑鸛時隔20年後在西洞庭湖首次現身。2007年11月,又有23隻黑鸛來到西洞庭湖過冬,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約為3000隻,東部種群僅存100餘只。
-
黑鸛、䴉嘴鷸……京郊生態變好,罕見鳥類現身
原來,拒馬河畔的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黑鸛開始進入相親階段了。「相親大會」將持續到明年2月。這時的黑鸛最注重梳洗打扮,也最漂亮。鏡頭中,有的黑鸛在引吭高歌,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有的為了爭搶異性跟「情敵」發生爭鬥;有的相親成功,含情脈脈地站在一起……這些大自然的精靈,給冬天的拒馬河增添了靈氣。
-
鄉土情懷(保山)—我的家鄉之愛上青華海
近幾年來,隨著保山中心城區建設的快速發展,「青華海」作為新城區腹心部位的風景點,因其生態基底良好,水源豐富,荷塘眾多,具有恢復建設的基礎條件,被納入了市、區兩級的決策中,決定以此為基礎重現「青華海」意境,構築「山水田城」城市和城市中央濱湖公園,初步打造出了城市綠色核心生態地標,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
青海西寧北川河溼地公園迎來兩隻黑鸛
原標題:黑鸛現身青海西寧 12月6日,一隻黑鸛在西寧市北川河溼地公園內覓食。 近日,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北川河溼地公園迎來兩隻黑鸛。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屬於國寶級珍禽。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
保山人樂活在"公園"
以前只曉得扯點松毛、種幾棵青白小菜過活的東山村民,沾著「寡山」變公園的光,漸漸過上「房上瓦片有光、院中捉雞正忙」的生活。「條件好了,人氣旺了,收入高了,日子有盼頭了!」 老闆卷著袖子擦著汗,心中美滋滋的。待公園整體建成,福利將惠及更多的人。城市公園體系創建的成效,取決於生活在其中的人,人感知到了成效,目標自然就達到了。昔日東山,背負著滿山荒坡、雜草叢生、紅土裸露的「不堪」,讓人痛心。
-
青華海開展2020昆蟲界「人口普查」 ~有意思的科普長文
夏季是昆蟲大量繁殖的季節,2020年6月,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西南林業大學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共同開展了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昆蟲多樣性監測工作。
-
秋冬來雲南觀鳥,享受自然還能順便「扶貧」
景東縣發現「鳥中大熊貓」 12月15日,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工作人員,在開展冬季候鳥巡護監測過程中,驚喜的發現1隻從未見過的鳥出現在景東縣城河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