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顧名思義指的是「肌肉的張力」。臨床上60%-70%腦癱患兒表現為肌張力,但肌張力高不一定都是腦癱造成的,遺傳性的痙攣性截癱也可表現為肌張力高。應在患兒安靜不哭鬧的情況下檢查肌張力高,此時家長要注意了!
寶寶肌張力高可能是由腦損傷引起的,但具體原因又有很多,只不過多數情況下是由腦損傷引起。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肌肉收縮舒展等動作時,會受神經支配,而神經支配則由大腦來控制。
李豔波大夫提醒家長:遇到寶寶肌張力高時,請家長先不要著急,弄清楚概念,肌張力與肌力不是一回事:肌張力就是「肌肉的緊張度,即肌緊」,肌力就是「肌肉的力量,即肌勁」。
「正常孩子由於神經功能發育不完善,尚處於生長發育期,肌肉活動及神經反射檢查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病理性表現,但這在一定的年齡階段都屬於正常。」李豔波大夫說,在給寶寶做體檢時,嬰幼兒由於恐懼、不配合等情況出現雙腿繃直、雙拳緊握、肌肉強直等表現,也會造成一定的誤判,仍然需要進一步鑑別。
若患兒容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全身處於僵硬狀態,特別是出現下肢伸直、內收交叉成剪刀狀時,應高度懷疑肌張力高。
肌張力其實就是肌肉的緊張度,只有肌肉維持一定的緊張度,人們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以及進行運動,如坐、站、行走等。比如家長帶孩子體檢或者打預防針時,孩子一旦有握拳、尖足的表現,就會被說是肌張力高。
中醫治療腦癱;
腦癱是腦部缺血缺氧損傷中樞神經,它由腦,脊髓和脊神經根構成,存在於顱腔,椎管和椎間孔類,外面有著骨骼的保護,損傷後導致腦部供血供氧不足。腦部組織是非常稚嫩的,一旦缺血缺氧,腦部必然受損,造成腦部非進行性損傷。腦部受損程度不同,表現出症狀也不一樣,如:認知差、失語或語言不利,肌張力高或低,以及五遲五軟症等等。
腦癱患兒尤其是腎臟、脾臟、肺臟是非常虛弱的。此時,中醫治療腦癱相對來說效果樂觀一些,因為中醫擅長整體全面調理臟腑功能。腎主骨生髓,腎強者方能骨健腦聰;脾同血主溼,主四肢肌肉,只有脾臟健康,人體方可健康協調,肺主百脈,對人體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最好的藥物,只有最會用藥的醫生。醫生的經驗,來自於不斷的治療。如果你家孩子訓練很多年一直沒有好的改善突破,可以試試「祛癱醒腦方子」挺好的,與訓練也不衝突,可以同時進行。
仁愛堂中醫醫師團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