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肌張力高是不是腦癱?家長很擔心!

2020-12-25 騰訊網

肌張力,顧名思義指的是「肌肉的張力」。臨床上60%-70%腦癱患兒表現為肌張力,但肌張力高不一定都是腦癱造成的,遺傳性的痙攣性截癱也可表現為肌張力高。應在患兒安靜不哭鬧的情況下檢查肌張力高,此時家長要注意了!

寶寶肌張力高可能是由腦損傷引起的,但具體原因又有很多,只不過多數情況下是由腦損傷引起。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肌肉收縮舒展等動作時,會受神經支配,而神經支配則由大腦來控制。

李豔波大夫提醒家長:遇到寶寶肌張力高時,請家長先不要著急,弄清楚概念,肌張力與肌力不是一回事:肌張力就是「肌肉的緊張度,即肌緊」,肌力就是「肌肉的力量,即肌勁」。

「正常孩子由於神經功能發育不完善,尚處於生長發育期,肌肉活動及神經反射檢查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病理性表現,但這在一定的年齡階段都屬於正常。」李豔波大夫說,在給寶寶做體檢時,嬰幼兒由於恐懼、不配合等情況出現雙腿繃直、雙拳緊握、肌肉強直等表現,也會造成一定的誤判,仍然需要進一步鑑別。

若患兒容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全身處於僵硬狀態,特別是出現下肢伸直、內收交叉成剪刀狀時,應高度懷疑肌張力高。

肌張力其實就是肌肉的緊張度,只有肌肉維持一定的緊張度,人們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以及進行運動,如坐、站、行走等。比如家長帶孩子體檢或者打預防針時,孩子一旦有握拳、尖足的表現,就會被說是肌張力高。

中醫治療腦癱;

腦癱是腦部缺血缺氧損傷中樞神經,它由腦,脊髓和脊神經根構成,存在於顱腔,椎管和椎間孔類,外面有著骨骼的保護,損傷後導致腦部供血供氧不足。腦部組織是非常稚嫩的,一旦缺血缺氧,腦部必然受損,造成腦部非進行性損傷。腦部受損程度不同,表現出症狀也不一樣,如:認知差、失語或語言不利,肌張力高或低,以及五遲五軟症等等。

腦癱患兒尤其是腎臟、脾臟、肺臟是非常虛弱的。此時,中醫治療腦癱相對來說效果樂觀一些,因為中醫擅長整體全面調理臟腑功能。腎主骨生髓,腎強者方能骨健腦聰;脾同血主溼,主四肢肌肉,只有脾臟健康,人體方可健康協調,肺主百脈,對人體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最好的藥物,只有最會用藥的醫生。醫生的經驗,來自於不斷的治療。如果你家孩子訓練很多年一直沒有好的改善突破,可以試試「祛癱醒腦方子」挺好的,與訓練也不衝突,可以同時進行。

仁愛堂中醫醫師團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我家寶寶肌張力高,網上查,說是腦癱」
    有些爸爸媽媽在網上得知,肌張力高是腦癱的表現,就不淡定了,到處求醫、用藥、各種治療。這種情況並非少數,在我們的後臺以及微信群、門診經常會遇到被診斷為「肌張力高」、「腦損傷」的寶寶。但是,根據面診或者視頻諮詢發現,這類寶寶大多是正常的。
  • 寶寶雙手肌張力高,會不會是腦癱?
    自從疫情之後,我們偶爾也要和主任坐門診,門診就經常遇到一些焦慮的家長,一進門診就問「醫生,寶寶飛機手!」,「我的寶寶肌張力高!」不管是痙攣型腦癱還是徐動型腦癱,最後的肌張力都會增高。但不是肌張力增高就是腦癱,因為一般嬰兒出生後肌張力就會逐漸增加,6個月左右下降,這是生理現象,門診也見到過1歲內肌張力一直高,但不是腦癱的正常孩子。
  • 寶寶肌張力高未必患腦癱 最好及早到醫院做GMs評估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吳芙蓉)「當時我們都急壞了,以為孩子得了腦癱,醫生的專業評估幫我們消除了顧慮。」日前,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出生14個月的小米來到醫院,檢查顯示,孩子發育正常,確定排除腦癱。
  • 寶寶肌張力低是腦癱嗎
    肌張力低不能確診是腦癱,有可能是肌無力、肌肉萎縮、肌肉功能差。雖然腦癱的診斷不是以肌張力為標準的,但是肌張力低是要考慮腦癱的可能性的。 很多神經系統疾病,都會出現肌張力低的情況。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腦梗、糖尿病所致的代謝性障礙、服用過量的安眠藥物、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先天性肌炎、多發性肌炎、周期性麻痺、重症肌無力、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小兒麻痺、運動神經元病等等都會有肌張力減低。肌張力低只是腦癱的一個症狀而已,腦癱還有反應遲鈍,固定姿勢,斜視,嬰兒頭頸鬆軟抬不起頭等症狀。
  •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近年來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中國估計有700萬以上的腦癱患兒,而這當中絕大部分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腦癱是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而且腦癱形成時期廣泛,影響形成的因素眾多。很多家長過於擔心,一旦發現寶寶一丁點的「異常」表現,家長都會擔心不已。
  • 寶寶肌張力高是腦癱嗎?父母們注意了!這篇文章教你分辨
    當寶寶們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家長們腦海中仿佛已經拉響了警報,生怕寶寶出現了問題得不到及時治療。其實這是很好的,有疾病的話能夠早發現早治療。但是也容易造成過度擔心的情況,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寶寶肌肉僵硬,活動度受限,出現肌張力過高,聽說這是腦癱的表現,馬上坐立不安,四處求醫腦癱怎麼治。其實寶寶肌張力過高並不一定是腦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一、肌張力過高是腦癱嗎?
  • 新生兒肌張力高是腦癱?這謠言可以詳細說說
    新生兒有一些「很可怕」的症狀,比如寶寶躺在床上,脖子發挺,腳腕發緊。有些家長喜歡上網查詢關於寶寶的不正常症狀,並且對號入座自己嚇自己。據說,肌張力高的寶寶都是大腦出現問題,是腦癱的前兆,是真的嗎?當然不是。
  • 發現寶寶肌張力增高,一定會形成腦癱嗎?
    肌張力增高這個詞彙開始出現在很多家長面前。體檢時醫生大多隱晦的告訴家長娃肌張力有些高,需要幹預。以某常用搜尋引擎為例,搜索肌張力高等關鍵詞眼,映入眼帘的直接是腦癱這樣的字眼。實際上1歲內寶寶肌張力增高可能是正常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並不是肌張力增高的寶寶就一定會形成腦癱
  • 寶寶的肌張力高了?低了?這到底怎麼回事?
    很多媽媽在帶寶寶做兒保的時候,可能遇到醫生說,「你家孩子的肌張力高了」或者「這孩子肌張力有點低啊」。嗯,說「肌張力高」的時候會多一些。在這種時候,有的醫生說的還挺嚴重的,讓我們寶媽非常擔心。那「肌張力」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高?或者低呢?
  • 肌張力高=腦癱?不是吧,這種話居然還有人信!
    肌張力高=腦癱?不是吧,這種話居然還有人信! 網上有一種說法:寶寶肌張力高說明大腦有異常,是腦癱的前兆。這可把不少父母嚇哭了,然而這種說法根本不可信。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個問題:
  • 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肌張力異常?
    相信應該很多的家長對肌張力這個詞並不陌生吧,在兒寶體檢中會有這麼一項。如果醫生查出寶寶肌張力異常,很多寶媽寶爸就會開始焦慮擔心,寶寶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寶寶會不會是腦癱?會不會是唐氏兒?會不會得哪些疾病?等等。那麼,今天兒科醫生就來帶各位寶爸寶媽詳細了解一下肌張力。
  •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表現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小兒時期容易出現肌張力高的情況,而肌張力高會影響到小兒的正常生活,例如,小兒換尿布時兩腿不易分開,下肢呈剪刀狀等,對肌張力高的情況要及時的治療,那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
  • 怎樣判斷寶寶是不是肌張力異常?要不要緊?聽聽兒保醫生的說法
    上網查關於肌張力高的說法,直接被嚇哭,擔心寶寶會得腦癱……還有的媽媽,發現寶寶拳頭攥的緊、腳趾內扣、頭後仰、飛機手等,疑惑寶寶是不是肌張力高。,需要觀察三種狀態下寶寶的肌張力特徵。,經爸爸媽媽指導後可以恢復正常,那很可能不是肌張力高;但如果在放鬆時仍保持這種狀態,經引導不能恢復,則很有可能是真的肌張力高,應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確認。
  • 小孩肌張力高的治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肌張力異常」寶寶,身體會同時出現兩種異常情況,就是有部分肌肉是「肌張力高」,有部分肌肉可能又「肌張力低」,容易把家長搞糊塗。  2|為什麼會「肌張力異常」?  那麼為什麼有少數的寶寶,會出現肌張力異常呢?這說起來原因就比較多了。比如有先天遺傳原因,也有後天發育原因。
  • 寶寶是勁大?還是肌張力高?徵兆有哪些?
    爸媽帶寶寶去兒保體檢,醫生說孩子肌張力高,咋樣才算是肌張力高?肌張力異常,特別是肌張力增高是腦癱傾向、腦癱的重要徵象。目前腦癱幹預方法有了較大改進,出生6個月前開始正確幹預,80%可達到基本正常,因此早期發現肌張力高是早期幹預的重要基礎。媽媽在家可以做個初步簡單的觀察:1、寶寶出生後是不是愛哭鬧;吐奶頻繁;不容易哄睡,哄睡了稍有動靜便會驚醒?
  • 關於寶寶肌張力的問題
    需要重點強調一點 肌張力有沒有問題 是通過專業的醫生對寶寶肌肉的狀態、被動運動的情況等進行評估後得出的結果 絕不是家長在家隨便摸摸看看就能下定論的肌張力高對寶寶的危害有哪些呢?肌張力高對寶寶的危害很大 主要影響有:寶寶常出現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穿衣不方便、雙腿不易分開、雙手一直處於緊握狀態且不易分開等 一般肌張力高常合併尖足、頭後仰、雙上肢後伸等異常姿勢持續性的肌張力增高很可能影響寶寶的大運動發育和精細動作的發育 甚至有腦癱
  • 輕微腦癱肌張力高怎樣治療
    核心提示:輕微腦癱肌張力高怎樣治療,一般導致寶寶患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和胎兒的發育和早產有關,如果胎兒受到感染,會生長緩慢,先天畸形,還有就是某些遺傳病和新生兒黃疸病,使腦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成為腦癱的病因。當然如果嬰幼兒母體在懷孕期間受到一定輻射的侵害,或者服用具有副作用,致小兒大腦發育異常的藥物。
  • 寶寶出生第10周,四肢僵硬,是不是肌張力高?
    很多寶媽聽說過肌張力,甚至聽說過孩子肌張力太高是腦癱,肌張力太低是唐氏兒……這是真的嗎?肌張力是指寶寶的肌肉張力,在沒有用力肌肉的緊張程,肌張力不受人體意識控制,屬於植物神經的支配範圍,是維持人體正常的動作行為。
  • 寶寶站立雙腿直,特有勁?家長別得意啦!可能是寶寶肌張力太高
    寶寶從生下來一舉一動就牽扯著全家人的心,寶寶開始學會說話、會翻身、會爬、會站立,都讓新手爸媽們感到無比的開心和驕傲。有的寶媽很自豪很開心的說,「我的寶寶會站了,還站的直直的,腿特有勁!」。那麼,寶寶「腿直有勁」真的健康嗎?兒科醫生告訴家長們,不一定!有可能是寶寶肌張力過高!那麼,什麼是肌張力呢?
  • 寶寶肌張力高的3大原因及3大表現
    ,因此有一些嬰兒神經發育的缺陷不大的,就不需要過分的擔心。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的症狀,就需要及時的治療,能夠減輕甚至治癒。 寶寶肌張力高的3大表現 1、在平時生活中,肌張力高的孩子常常表現為更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穿衣時難以將其手臂插入袖內,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進入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寶寶肌張力高的患兒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