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杭秦雯)近日,南京市第二醫院甲乳疝外科一位特別的患者康復出院了。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她是近年來該院甲乳疝外科收治的年齡最小的一位甲狀腺癌患者。
孩子頸部腫大未重視,檢查發現患上甲狀腺癌
涵涵今年9歲,兩個月前涵涵媽媽無意中發現女兒頸部腫大,觸摸有一包塊,當時沒有重視起來。後來包塊逐漸增大,涵涵出現了聲音嘶啞的症狀。家人趕緊帶她到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B超提示:涵涵甲狀腺右葉不強均質略強回聲包塊(考慮甲狀腺癌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雙側頸部多發異常淋巴結(考慮:轉移)。
家人頓感晴天霹靂,「癌」這種疾病對於兒童來說,是一個發生率很低的病,可偏偏就發生在了這個美麗的小姑娘身上。傷心焦慮的父母多方打聽,了解到南京市第二醫院甲乳疝外科的張繼宗副主任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抱著希望來到了南京市第二醫院。
制定最佳手術方案,手術順利恢復良好
張主任接診後,考慮到涵涵的年齡和日後生活質量,對其進行了一系列術前檢查,又組織醫療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分析,制定出最佳的手術方案。
充分準備後,在全麻下進行了甲狀腺全切+右側Ⅱ、Ⅲ、Ⅳ、Ⅵ區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進行順利,術後恢復良好,未出現聲音嘶啞、手足麻木、乳糜瘻等併發症。
涵涵父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經過術後的抗炎、對症支持治療,涵涵傷口癒合良好,康復出院。
頸部包塊、聲音嘶啞及飲水嗆咳等應引起重視
張主任介紹,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與成人甲狀腺癌相比具有癌腫增長迅速、頸淋巴結轉移早等特點,易誤診為頸部淋巴病變,應引起重視。
兒童及青少年患甲狀腺癌的原因尚未明確,目前公認可能是受環境影響和遺傳傾向因素導致。
大部分患有甲狀腺癌的兒童及青少年患者首發臨床表現為頸部包塊、聲音嘶啞及飲水嗆咳等。19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結節的惡性比例、頸部淋巴結轉移率、遠處轉移率均遠遠高於成年人,且淋巴結轉移多見於II、III、IV、V區,需及時發現並治療。
甲狀腺癌早診斷早治療,手術治療是首選方式
張主任表示,甲狀腺癌診斷方法主要為體格檢查、頸部超聲、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分子標誌物檢查、甲狀腺功能檢驗及特殊甲狀腺檢查。
由於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預後較好,目前手術治療為首選方式。激素替代和抑制治療也是公認的有效治療方式。適當合理的聯合核素治療及靶向藥物可以顯著提高患兒的生存期。臨床上會根據患兒病情及腫瘤特徵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