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跨境網購」蔚然成風,樂了國外網店苦了國內商家

2020-12-25 雨果網

各大國際品牌在韓國的售價遠遠高於品牌發源地,但是韓國人依然一如既往地購買它們。為此,韓國消費者一度被比喻為砧板上的「肥肉」,被各大國際品牌「狠宰」而毫無知覺。然而,這一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韓國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虛高價格感到越來越不爽,開始直接進入外國購

各大國際品牌在韓國的售價遠遠高於品牌發源地,但是韓國人依然一如既往地購買它們。為此,韓國消費者一度被比喻為砧板上的「肥肉」,被各大國際品牌「狠宰」而毫無知覺。然而,這一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韓國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虛高價格感到越來越不爽,開始直接進入外國購物網站購買國際品牌商品。如今, 「跨境網購」在韓國已經蔚然成風。

韓國人不僅跨境購買國際品牌商品,甚至還跨境購買韓國本土商品。

大家知道,三星是韓國響噹噹的品牌,然而,三星電視機在美國的售價竟然比韓國本土更便宜。不僅如此,在加上送貨費和關稅之後,跨境網購的三星電視機依然比韓國境內所售的更便宜!這讓一些韓國人坐不住了,紛紛進入美國購物網站裡購買三星電視機。

雨果網從韓國媒體《朝鮮時報》12月16日的報導中了解到,進口商品的價格越來越貴,促使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直接從國外購買東西了,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購物趨勢。

韓國消費者經常被比喻為進口品牌案板上的「肥肉」,因為他們經常為購買進口商品而支付了比品牌原產地高很多的價錢。然而,進口商品標籤上的虛高價格讓韓國消費者開始感到不舒服了。

韓國投資和消費研究機構的分析師Yeo Yeong-sang表示:「相對於線下實體店來說,上網購物越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為消費者幾乎可以在網上瀏覽到所有品類的商品,同時網上商品的價格也更加合理。」

韓元與美元的兌換率變得更為有利,以及歲末促銷帶來的大折扣等諸多因素的推動之下,越多越多的韓國消費者直接上網從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購買國際品牌商品。

不過跨境網購唯一的缺陷是售後服務較為匱乏。即便如此,網購還是很受歡迎,因為網上商品給予的折扣很大,這使許多韓國消費者禁不住這一誘惑。

韓國商務和工業委員會(KCCI)進行了一項調查,四分之一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進行跨境網購的原因是網上商品價格更低,十分之七的人對網購商品的質量感到滿意。美國商品入境韓國的關稅變得更低,將推動更多人進行跨境網購。

自從韓國和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來,免稅商品價值的上限得到進一步調整。在自由貿易生效之前,免稅商品價值上限為143美元(包括商品價值和運費),如今這一上限調整為200美元。

業內人士警告道,不斷升級的跨境網購行為將對本國零售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韓國公司應當採取措施,儘量吸引東南亞和中國的消費者到韓國網上購物商場裡買東西,這樣才能彌補損失。

韓國海關的數據顯示,韓國跨境網購的消費額在2010年僅為2.42億美元,到2012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6.42億美元。

在KCCI調查的網購者中,每人在過去兩年跨境網購的平均額度為880美元。 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成為跨境網購大軍中最具購買力的群體,在過去兩年中,這些人每人花費了101萬韓元。

Shin Hae-soo是一家外國媒體的編輯。她簡直是跨境網購的大粉絲,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她在外國購物網站裡花掉了500萬韓元。 她說:「從2011年開始,我對跨境網購非常感興趣,那時我認識到,即便我人在韓國我也可以通過網購的形式買到價格合理的進口商品。」

她舉了個例子:「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我以75美元的價格買了五條GAP的毛衣。而在韓國首爾,一條GAP的毛衣就得花80美元。此外,通過網上我還可以買到一些在韓國市場上找不到的東西。一般而言,我從國外網站裡購買的東西大概7至10天可以到貨,這對我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41歲的Song Young-ju任職於一個中介機構。她竟然發現,在國外網站裡韓國本土品牌三星的電視機竟然比韓國市場上的更便宜。發現了這一事實之後,她毫不猶豫地從國外網站裡買來一臺三星電視機。近段時間以來,從國外購買三星電視機的韓國人越來越多,因為即便加上稅費和運費,國外的三星電視依然比國內的更便宜。由於買的人太多,因此一些電視的送貨時間不得不推遲。

Song Young-ju說:「我可以在外國購物網站裡購買化妝品和衣服,它們的價格都比國內便宜。」

KCCI表示,韓國跨境網購者購買的商品很多,包括衣服、鞋子、健康食品、化妝品、家用電器等等。

雨果網小編翻譯完全文之後發現,韓國人主要是從歐洲、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網站裡買東西,他們難道都不到中國購物網站買東西了嗎?小編認為,肯定有韓國人從中國網站買東西,不過應該算是少數。韓國畢竟是發達國家,其商品質量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或許韓國人用慣了質量好的商品,因而瞧不上咱們中國的普通商品了。

中國當然也有質量好的商品,不少出口到歐盟的中國貨獲得了歐盟的認證就是明證,但是話說回來,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普通商品的質量確實是不怎麼樣,與歐美日商品相對比更是如此。要吸引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網購者,中國企業一定多得注意商品質量,樹立起「中國製造」的過硬形象,只有這樣中國外貿電商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明年擬對跨境網購徵稅
    2013-12-02 14:52 跨境網購在澳大利亞已經蔚然成風,預計今年聖誕節前夕澳大利亞跨境網購總額將比去年同期增長20%。然而,不好的消息傳來了,澳大利亞中央政府和州政府正在討論對跨境網購徵稅的問題,從明年開始,跨境網購者將支付一定比例的貨品服務稅(GST)。
  • 跨境電商迎來「噩耗」:俄羅斯海關計劃對所有境外網購包裹徵稅10%
    正在中國外貿電商們紛紛向俄羅斯網購市場發力之際,該國卻傳來一個重磅的不利消息——俄羅斯海關計劃對每個國外網店所寄包裹徵收10%的關稅。儘管這個計劃尚在討論之中,但如果實施將對中國跨境電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雨果網從俄羅斯塔斯社10月22日的報導中獲悉,俄羅斯
  • 韓國跨境網購中國產品勢頭猛,中國成為韓消費者跨境網購件數最多的...
    【環球網報導 金惠真】「韓國消費者跨境網購中國產品的勢頭正猛」。10日,韓國《金融新聞》網站以此為題介紹了今年韓國跨境網購市場上出現的新趨勢。報導援引韓國國會議員金洙興公布的《跨境電商進口通關情況》分析結果稱,截至今年6月,韓國消費者跨境網購產品件數最多的國家是中國,達到1.21萬件,佔比44.2%。
  • 包機直郵韓國 菜鳥網絡跨境物流升級
    這一動作的背景是,國內快遞公司正在緊緊跟隨電商國際化腳步試水跨境物流布局。菜鳥網絡首席技術官王文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電商和物流企業正在順應海淘習慣的變化進行模式升級,如何在跨境物流中將全程信息流打通,利用大數據提升效率和網購體驗效果,是需要電商與快遞公司攜手解決的問題。
  • 中國網購軟實力令人驚嘆 韓國網店推漢語服務
    淘寶網和天貓去年全年的商品交易總額逾人民幣1萬億元,超過亞馬遜和eBay的總和,中國大陸網購商務如此蓬勃發展,臺灣的第三方支付呢?百貨龍頭SOGO正在舉辦周年慶,12天業績目標是89億新臺幣,現場人擠人、周邊交通打結。都是購物,大陸怎麼搞,臺灣怎麼搞,高下立判。韓國《首爾經濟》稱,中國網購的強大實力充滿魅力,去年中國網民人口達到5.64億,進行網購的人超過2.4億。
  • 韓國網購中國產品勢頭猛 中國成為韓消費者跨境網購件數最多國家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金惠真】「韓國消費者跨境網購中國產品的勢頭正猛」。10日,韓國《金融新聞》網站以此為題介紹了今年韓國跨境網購市場上出現的新趨勢。報導援引韓國國會議員金洙興公布的《跨境電商進口通關情況》分析結果稱,截至今年6月,韓國消費者跨境網購產品件數最多的國家是中國,達到1.21萬件,佔比44.2%。美國排名第二,佔比37.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國在該領域佔比僅為26.2%,而美國則達到50.5%,佔據韓國市場半壁江山。
  • 廣交會買家專訪:印度對跨境網購設限,斯裡蘭卡人愛上Focalprice網購
    來自印度的一位電腦採購商表示,印度國內電子商務興旺發達,但政府對跨境進口電商卻頗有限制,當一個印度消費者在海外跨境電商網站購買的商品價值達到一定數額時,銀行系統將阻止他付款。這主要是因
  • 跨境網購消費報告:買海外的東西得像買國內的東西一樣安心
    「未來一年,中國消費者主要考慮跨境網購的海外商品,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服裝、美容護膚產品、手提包/背包。」這是第三方數據機構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5跨境網購消費報告》揭示出的一個重要趨勢。 這份報告顯示,通過購物網站購買海外商品已經成為中國人獲取洋貨的主要渠道(超過線上代購、國內商場購買純進口商品等其他方式)。
  • 2021年,關於跨境電商,眼鏡商家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2019年至今,是跨境電商的成熟期。2020年,疫情暴發,很多跨境商家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如今,國內率先恢復生產,彌補了全球產業缺口,並且政策進一步規範優化跨境電商,國外為了防疫復甦經濟,也在積極推動對外貿易。可以說,2021年,將會是跨境電商機遇滿滿的一年。
  • 國內首家服務1800萬跨境海淘族的返利網上線
    艾瑞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約有1800萬左右的跨境海淘一族,雖然1800萬相對於16100萬網購用戶的龐大基數來說,所佔比重有點小,僅佔11%,但其購買力卻不容小覷。PayPal發布的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網上支付交易額為105億美元,其中跨境網上支付交易額約為27億美元,並且這一交易額還將持續迅猛增長。萬事達卡的調研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中國海外網購市場將接近500億元人民幣。
  • 中國影迷韓國網店難買「星你同款」 樸槿惠不高興
    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風靡中國,劇中演員時尚的穿戴配飾也掀起了一場網購熱潮,不少人紛紛前往韓國網店搶購。但由於在韓國網站上購物規定用戶須持有韓國銀行戶口,這讓不少中國買家空手而回,韓國總統樸槿惠20日主持召開了第一次規則改革長官會議及官民聯合規則改革檢查會議,席間她間接提及此事,指這不利於韓經濟增長並敦促改革結算系統。
  • 前海試點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個人網購限額千元
    這是深圳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首票進境物品清單,標誌深圳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試點正式啟動。 今年6月,前海灣保稅港區率先打通國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業務的「陽光通道」,至此,深圳前海正式建立進、出口雙向「陽光化」通道。 此項業務為消費者節約了成本,並可全程追蹤物流。
  • 山東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昨起運行 「海淘」3天收貨
    這標誌著山東省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落地運行,省內老百姓「海淘」境外商品有了「陽光快車道」,購買進口商品將更加實惠便捷。當日青島海關共審核驗放進口清單115票,全部貨物通關驗放用時不超過1小時。  網購韓國商品3天到手  「這些商品是上周五市民從韓國網購的,今天上午通關,下午就能送到市民手中。」
  • 物流比國外直郵快10天!佛山首票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通關
    近日,佛山市某物流有限公司以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210)模式進口的一批保健品在佛山國通保稅物流中心(B型)順利通關,成為佛山市被國務院批准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進口的首票網購保稅進口商品,標誌著佛山市跨境電子商務BBC零售進口業務正式運作。
  • 港臺的網購熱 愛上跨境淘寶
    另外,內地網購也不斷規範,質量越來越有保障。如果買家有購物經驗,能仔細辨別產品描述以及多留意其他買家的意見,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物美價廉的。內地購物網站,像是淘寶、京東等有越來越多的港人加入,網購的範圍也很寬。衣物、電子配件、文具、寵物用品,甚至是珠寶鑽石,都有港人買入。  相比較而言,香港的網購比例低於內地用戶。
  • 以色列人英語水平高,跨境網購無障礙
    PayPal主導的Ipsos/MORI調查顯示,以色列消費者非常喜歡上網購物,但是本國企業不能滿足人們的網購需求,因為很多企業尚未開始在網上銷售商品,同時本國消費品大量依賴進口,品種有限。以色列網購者發現,在扣除關稅、增值稅和郵費之後,從網站購買的商品比國內還更便宜。
  • 白俄羅斯商品少物價高,跨境網購填補市場空缺
    白俄羅斯貿易法律嚴峻,市場上可選擇的商品不多,物價遠比俄羅斯和歐洲國家更高,越多白俄羅斯人開始選擇到國外購物。 白俄羅斯人是活躍的跨境網購 雨果網從白俄羅斯媒體「belarusdigest」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在阿里巴巴「雙11」網購節這天,白俄羅斯成為最活躍的境外消費群體之一,當天消費額位列全球第五,甚至超過了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俄羅斯消費者的消費額位居第一,其次是巴西、以色列、西班牙。
  • 實體店和網店的衣服有差別嗎?網購達人說出了答案!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而電商的發展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全新的網絡購物方式,網購的流行對於我們懶人一族來說是最大的福利,坐在家裡輕鬆點點滑鼠就能選購喜歡的東西,最後坐等收貨即可。
  • 老外網購迷上四川貨 前5月國際小包業務量同比增10倍
    成都有不少「海淘族」,專門從國外代購奶粉、電子產品等產品,讓老外賺了不少錢。鮮為人知的是,不少老外在網購四川產品時,出手的大方一點都不比成都的海淘族遜色。  成都商報記者近日獲悉,今年1~5月,全省郵政國際小包出口業務量出現「撐竿跳」式的快速增長,達到去年同期規模的11倍。
  • 網購時代,實體店會不會淪為網店試衣間?
    如今,網購熱潮在製造線上繁榮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購買習慣,在實體店只試不買,去網上下單的人也越來越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進行的調查(157605人參與)顯示,56.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到實體店直接購買東西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不過也有70.8%的受訪者認為未來網店不會取代實體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