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最令人期盼的也必然是春節沒錯了。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春節期間,孩子們不僅可以和家族中的一些其他小朋友玩,還可以置辦年貨、換新衣服、收壓歲錢。
雖然壓歲錢對於一些家長們來說可能並沒有多少錢,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那可是一大筆零花錢了,他們完全可以用這筆零花錢去完成許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但給壓歲錢這件事,卻總是能引起一些家庭矛盾。除了會被家長沒收以外,還可能會出現大人們不公平對待的現象。
丹丹的婆婆平時就有重男輕女的老思想,所以即使丹丹生了一對兒雙胞胎女兒,老人家也是不高興。
今年過年,丹丹和丈夫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過年,而丹丹丈夫的妹妹也帶著兒子一起過來過年。在初一凌晨吃了餃子以後,三個孩子就給老人家拜年,孩子領到壓歲錢後都很開心。
而就在把紅包拆開的一瞬間,丹丹卻臉色大變,直接質問婆婆為什麼如此偏心,妹妹一個兒子就給了600,而自己兩個女兒都收的是300的紅包。
婆婆聽後連忙解釋說自己沒有偏心,兩家自己都給了600,有什麼不一樣?難道就因為丹丹家孩子多就應該多給?如果是三個孩子、四個孩子還要給更多?
一旁的妹妹看到這種情形,也十分不滿,加入了兩個人的爭吵之中,三個人就在過年期間,爆發了家庭大戰。
事件中幾個人的做法,合適嗎?
過年,本來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而壓歲錢,也是過年的一種習俗。無論給多給少,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只要是家長不沒收。其實有時候,家長們那麼在意的事情,孩子往往真就沒有那麼在意,他們更在乎的是收到壓歲錢時候的喜悅感。
所以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紅包,幾個人在這喜慶的日子裡爆發家庭戰爭。這樣做很傷和氣,很傷感情,還會給孩子帶來十分不好的影響。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的榜樣。可能家長在做這些的時候只是想著說我要為自己的孩子去爭這一口氣,不能看著孩子被欺負毫無反應。
但其實孩子在看到家長的這種行為以後,不僅僅會心情低落,覺得自己不受寵愛,還會容易變得虛榮,以後再發紅包的時候總是喜歡看裡面錢多錢少,和其他孩子相互比較,而且家長的這種做法還會讓孩子效仿家長,長大以後完全不懂得尊重老人。所以,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在孩子收到壓歲錢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1. 帶著孩子一起感謝長輩
當孩子收到壓歲錢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謝謝長輩。而這種行為也會給孩子形成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也懂得感恩,跟著家長一起感激長輩。
2. 不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有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要錢沒有用,所以在孩子收到了壓歲錢以後,他們就會選擇用沒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這種做法是會影響到親子關係的,而且還會讓孩子對錢更好奇、更渴望了,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3. 教孩子如何打理錢財
如果家長真的很擔心孩子浪費錢財的話,與其沒收孩子錢包,不如教孩子如何打理錢財,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支配這些金錢。
4. 不去過分計較紅包裡的錢數
給紅包其實只是一種傳統習俗,孩子高興就好。家長不去計較這個錢數,孩子也不會去計較,家庭環境也會更加和諧、幸福。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的?你會沒收你家孩子的壓歲錢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育兒小貼士:
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年之中最最重要的節日。每逢春節,親戚朋友們都會聚集在一起,都會團圓。而給紅包其實和放鞭炮、吃餃子這些事兒是一樣的,都是圖個開心。孩子們因為收到壓歲錢、穿新衣服而開心,我們身為大人也應該向孩子學習,變得簡單一些。
#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