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求是獎頒發,楊振寧獲終身成就獎,顏寧、邵峰獲傑出科學家獎| 科研圈日報

2021-02-18 科研圈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 這裡 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學術榮譽

2019 年度求是獎頒發,楊振寧獲終身成就獎,顏寧、邵峰獲傑出科學家獎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報

 

9 月 21 日,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2019 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楊振寧獲得 2019 年度「求是終身成就獎」。此前,只有「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曾獲「求是終身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邵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獲得 2019 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高福領導的「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機制與防控」團隊獲得 2019 年度「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2019 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分別授予北京大學郭帥,南方科技大學李貴新,清華大學劉竹、彭敏、王朝,上海交通大學盧策吾,西湖大學石航,中山大學蘇士成,南京大學王肖沐、袁洪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姚星燦,浙江大學周青等12位青年科學家。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由著名愛國實業家査濟民先生於 1994 年創立。基金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獎勵在科技領域上有成就的中國學者,推動中國的科技研究工作。1994 至 2019 年,共有 358 位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領域中有傑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獲得基金會獎勵。(中國科學報)

· 量子計算

谷歌一篇發表後被移除的論文稱達到「量子霸權」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谷歌上周在 NASA 的一個網站上短暫發表、隨後被移除的一篇論文稱,其團隊研發的量子計算機處理器,僅用 3 分 20 秒就能完成當今最先進的傳統計算機——如  IBM 為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發的超級計算機「頂點」(Summit)——大約 10000 年才能完成的計算。研究報導的是一個 53 量子位的系統,代號 Sycamore。谷歌研究人員稱這意味著「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已被達到。

 

儘管已有大量中外媒體報導這一目前無可對證的「突破性研究」,但谷歌對此拒絕置評。

 

目前已有的商用量子計算機(如 IBM 製造的),只能以更快的速度計算傳統計算機可以解決的問題,但谷歌該篇論文的作者稱,他們首次運行了一個只能由量子計算機解決的問題。不過,這一系統仍然只能執行單一的、高度技術化的運算,仍需多年的研發才能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9 月早些時候,IBM 亦對外宣布成功創造出 53 量子位計算機,並計劃 10 月中旬上線。(金融時報)

· 人臉識別


全球至少 75 個國家使用人臉識別進行監控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於 9 月 17 日發布的報告「The Global Expansion of AI Surveillance」顯示,至少有 75 個國家正在積極使用面部識別等人工智慧工具進行監控。報告稱,以華為和海康威視為首的科技公司正在向世界各國提供廣泛的人工智慧監控技術。日本電器公司(NEC)和美國的 IBM、Palantir 和思科(Cisco)等公司也是人工智慧監控工具的主要國際供應商。

 

報告中提到的許多項目都涉及到「智能城市」系統,其實就是市政府安裝了一系列傳感器、攝像頭和其他網際網路設備來收集信息並相互通信。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先進民主國家在中央或地方部署了人工智慧監測系統。(學術頭條)

· 國家工程

中國 12 個工程項目獲國際工程大獎,佔比一半多

 

據新華社消息,在近期於墨西哥墨西哥城召開的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菲迪克)全球基礎設施大會上,23 個獲獎工程項目中,中國內地佔了 12 個。

 

菲迪克是全球工程諮詢行業權威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制定行業的國際標準,代表行業的最高水平。今年中國的獲獎的項目包括 8 個交通項目、3 個電力項目和 1 個民用建築項目。其中,西安至成都高鐵(陝西段)工程榮獲傑出獎,武漢地鐵徐家棚站及相關工程、珠海歌劇院、北盤江大橋 3 個工程項目榮獲特別優秀獎,北京市三元橋(跨京順路)橋梁大修工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三峽水利樞紐升船機工程、鶴崗至大連高速公路撫松段、雲桂鐵路、雅礱江錦屏二級水電站、蘇州南部電網 500 千伏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工程、瀾滄江小灣水電站 8 個工程項目榮獲優秀獎。(新華網)



· 學術權力監督


UIUC 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就徐鋼事件發表公開信

        

圖片來源: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當地時間 9 月 20 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在其網站發表公開信,稱對前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系主任,及前文學、文化與語言學院院長徐鋼(Gary Xu)近期曝光的一系列行為表示嚴重關切。當地時間 9 月 10 日,徐鋼在美國被提起聯邦訴訟,對徐鋼的 10 項指控包括性暴力(gender violence)、非自願奴役(involuntary servitude),強迫勞動(involuntary servitude)與性販運(sex trafficking)等。案件的三位原告包括徐鋼此前的兩位的女性學生,以及曾在個人社交網絡上披露徐鋼行為、並被徐鋼威脅的美國衛斯理大學副教授王敖。三位原告要求獲得被告的民事賠償和/或返還工資。

 

UIUC 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在公開信中「譴責濫用權力」,並表示「全力支持勇敢站出來的受害者」。然而此前的事實表明,UIUC 在教授濫權行為的監管上存在明顯不作為:學校 2016 年因學生舉報對徐鋼進行的調查、認定其存在不端行為時,卻與已獲終身教職的徐鋼達成協議,令其帶薪學術休假兩年有餘後自己辭職,並額外提供其 10000 美元;與此同時,學校未對徐鋼的離職做任何公開說明。此次訴訟的原告之一上周在接受美國 CBS 採訪時稱,自己曾 3 次向學校舉報徐鋼,但「學校明顯只想息事寧人(I felt like they wanted to sweep it under the rug, that's for sure.)」。

 

根據訴訟書,上述原告稱自己在大二( 19 歲)時與其開始了戀愛關係,但關係迅速發展為脅迫與虐待。長達兩年的時間中,徐鋼以學業、前途和名譽威脅她和她的家人,並對她施以嚴重暴力。徐鋼在性侵她的同時,還試圖將她引誘到一些中國藝術家手中以獲取商業利益,並在該女生懷有他的孩子時強迫她安排與另外一名學生的三人性行為。據稱,徐鋼還曾在公共場合試圖開車撞死她。

 

訴訟書同時指出徐鋼剝削學生,在不給替他工作的學生支付分文的同時,從他們身上剝削價值「幾十萬美元」的勞動力,自己卻不付出勞動。當他的「掠奪行為」變得令人無法忍受時,學生們只能紛紛提早離開他們的學業和研究項目。

 

本案的另一名原告、美國衛斯理大學副教授王敖在 2018 年 3 月、徐鋼尚未從 UIUC 去職時公開揭露了徐鋼的不端行為,以向教育界和學生提出警示。徐鋼否認王敖的曝光內容並威脅毀掉王敖的職業生涯,此後徐鋼在中國深圳起訴王敖名譽侵權。9 月 18 日,深圳羅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王敖在個人社交網絡上表示回國參加了庭審。王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這(徐鋼對其的訴訟)並不是什麼大案,但很有意義,希望社會各界多關注下一代的權益。」(UIUC,CBS,豆瓣)

相關焦點

  • 「學術女神」顏寧回鄉,原是李清照同鄉!30歲成清華最年輕博導
    」獲得者顏寧回章丘探親》:9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著名科學家顏寧女士回到了家鄉章丘。2017年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9月21日晚,在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上,顏寧被授予「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 數學家彭實戈、張益唐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昨晚,「2016求是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著名數學家、山東大學彭實戈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張益唐教授雙雙獲得2016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而2016年「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則由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十位青年學者獲得。
  • 薛其坤將獲諾獎嗎?楊振寧也看好他,該獎項已有5人成諾獎得主
    其實,楊振寧先生早有這樣的觀點。薛其坤團隊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中唯一的一等獎,這項重大基礎物理學成果被楊振寧稱為「中國實驗室裡發表的第一次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 常州籍女科學家蔡霖獲E.W.R.Steacie紀念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
    照片來自加拿大總督秘書處LS Anne-Marie Brisson    近日記者從常州市科技局獲悉,常州籍科學家蔡霖博士,榮獲2019年度加拿大政府自然科學和工程基金委員會(NSERC) 授予青年教授的最高獎項
  • 科學網—康毅濱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
    來自美國芝加哥的消息,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新澤西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康毅濱博士榮獲2012年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在即將在芝加哥舉行的第
  • 2018年度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但不可否認,科學界依舊湧現了大批傑出女性,提升她們的知名度對於促進科學界的性別平等是極其重要的。近20年來,歐萊雅企業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每年向5位傑出的女性研究人員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以實際行動推動科學領域男女構成的平衡。
  • 華人博士朱建華獲美國醫藥物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醫藥物理學會(AAPM)日前公布2019年「埃迪特昆比終身成就獎」(Edith Quimby Lifetime Achievement)兩名得主,其一為華人博士朱建華,學會表示,此獎是為了紀念先驅醫藥物理學家昆比(1891-1982)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南開教授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大會授予10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17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其中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谷恆東教授榮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和「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在2016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重點表彰為中國俄語教育事業耕耘工作五十年以上的學者。
  • 中國化學會2017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揭曉
    第四屆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獲獎名單傑出科學家獎獲得者李    彥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俞燕蕾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黃  正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羅伯特·德尼羅獲演員工會"終身成就獎"
    羅伯特·德尼羅獲演員工會"終身成就獎" 時間:2019.11.13 來源:騰訊娛樂 作者:嘟嘟 分享到:
  • ACL2020華人論文入圍TOP10公布,三獎出爐,夫婦先後獲終身成就獎
    昨天深夜,ACL 2020頒布了三大獎項:終身成就獎、時間檢驗獎和傑出服務獎。最佳論文獎將於明日公布。知名學者夫婦先後獲終身成就獎今年的終身成就獎得主是Bonnie Webber,作為哈佛大學的博士,她曾先後工作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與愛丁堡大學,退休後,擔任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
  • 摩根費曼 獲頒終身成就獎(圖)
    近日忙於和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一起宣傳新片《Red》(猛火爆)的73歲的好萊塢巨星摩根費曼(Morgan Freeman)將獲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終身成就獎。美國電影學院11日宣布,將2010年終身成就獎授予摩根費曼,以表彰他為電影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而另一位影壇傳奇人物金像影帝湯漢斯則將以製片人的身份獲得美國製片人協會的電視製作成就獎。
  • 北京大學7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科學探索獎」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個公益性獎項。作為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
  • 電影《穆赫蘭道》導演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了2020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名單,代表作為《穆赫蘭道》、輪候多年的美國著名導演大衛·林奇終於榜上有名。此外,義大利女導演麗娜·維特穆勒與美國印第安人演員韋斯·斯圖迪也同樣獲此殊榮。
  •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北京時間9月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8月30日晚投票選出了本屆奧斯卡4位終身成就榮譽獎得主,華人巨星成龍榜上有名,而這也是他首次獲得奧斯卡獎!而這也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資深電影剪輯師安娜-寇茨(Anne V.
  • 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這兩個極具分量的詞彙讓顏寧,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生物學家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這位清華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獲得的榮譽就知道了。  201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12年獲「霍華德?
  • 清華大學「最美」的2位教授,一位是翻譯大神,一位剛獲100萬大獎
    清華大學「最美」的2位教授,一位是翻譯大神,一位剛獲100萬大獎清華大學位於我國象牙塔的頂層,是我國一所一等一的高等學府,也是千萬學子最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清華大學每年能夠培養出許多優秀精英人才,主要依靠的是其背後強大的師資隊伍,清華大學擁有教師3400多人,當中有50多名中國科學院院士,30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清華大學現有的教師隊伍當中
  • 戴建生:榮獲ASME機械設計終身成就獎
    近日,美國機械工程師ASME網站公布了2020年 ASME Machine Design Award獲獎名單,上海交通大學1982屆本科、1984屆碩士校友戴建生榮獲2020 ASME機械設計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在機械設計方面,在建立可重構機構領域和變胞機構子領域方面做出的開拓性與奠基性貢獻,以及從機械設計理論教學開拓,從旋量代數與李群李代數理論研究到工程開發及應用以及醫療康復作出的傑出貢獻
  • 王貽芳等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出現【中國科訊】
    9月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王貽芳、陸錦標獲得「物質科學獎」;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