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建議:家有男孩,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長大以後更優秀

2020-10-22 敏敏育兒

現在父母教育孩子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多數父母都會逼著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期望能夠通過早期的學習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這種做法看似殘忍剝奪了孩子的玩耍時間,但卻給孩子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

李玫瑾教授大家都很熟悉吧?她是育兒這方面的專家,經常開講座,幫助父母們解決育兒方面遇到的困難,受到多數家長的認可,在李玫瑾教授看來:家有男孩在孩子6歲前,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長大以後更優秀

一、管理財務

金錢,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學齡前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每天都要接觸零花錢,在過年的時候也會收到壓歲錢,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讓孩子學會管理好自己的財物,避免孩子養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如何教會孩子管理財務?具體方法:

(1)教孩子數錢:數錢的同時,孩子能夠認識到金錢的數量,明白金錢的價值。

(2)和孩子交流: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理財竅門,比如如何省錢,怎樣聰明的花錢。

(3)引導孩子存錢:家長可以給孩子買個存錢罐,引導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錢都存在裡面。

讓一個孩子學會管理財務,就是為他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打好基礎。

二、學會做家務

一個做家務的孩子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很大區別。

當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他的手部會得到鍛鍊,從而刺激大腦開發,所以,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反而更聰明。而不會做家務的孩子,每天只是慵懶的躺在家中,除了玩遊戲就是看電視,長久下去腦子都要「生鏽了」。

其實教會孩子做家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開始簡單的家務活,卻能夠讓孩子學會獨立,掌握自理和生活技能,一個具備自理能力的孩子,以後就算是自己住,也能生活的很好,簡單說就是不依賴父母。

教會孩子做家務很簡單,因為孩子每天都在看你做家務,漸漸也就熟悉家務活的流程,你把簡單的家務活交給他,他都可以做的很好。

三、學會利用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說的簡直對極了,一個能夠掌控並且規劃、利用好時間的人,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

所有的高考學霸們都將時間計算的很精確,吃飯、寫作業、複習、睡覺、看課外書,每一件要做的事兒都會有一個規劃好的時間,多一分鐘都沒有浪費,這才是他們成為學霸的本錢。

作為父母,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幫他養成正確的時間觀念,做事的時候先規劃好時間,比如每天晚上寫作業,必須在2小時之內完成,如果完成不了就會有懲罰,完成了則會有獎勵。孩子為了不受懲罰、為了獲得獎勵,就會做得更更好。

四、情緒管理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研究證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人將來能否取得成功,智商佔20%的作用,剩下的80%都源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往往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與人聊天的時候會讓人很親近。相反,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人,很容易被情緒給牽著走,這樣的孩子哪怕智商再高也別人也看不上。

一般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一發起脾氣來就停不下來,除非父母發脾氣,不然根本治不住孩子,這樣下去可不行,家長要及時教會孩子管理情緒。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如果家中是男孩,學會這「四個技能」,步入社會後更優秀
    李玫瑾:如果家中是男孩,學會這「四個技能」,步入社會後更優秀家中有孩子的寶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甚至在幼兒園放學也不能回家,還要讓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來豐富孩子的知識,殊不知這樣的孩子每天有多麼的累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12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李玫瑾教授建議:在男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哪4個技能?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其實並不是對孩子好。新聞上屢次出現一些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因缺乏自理能力而被學校辭退的消息,只有掌握基本的社會技能,懂得管理生活的男孩,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會更有責任感。
  • 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
    導讀: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的表達能力,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表達能力差的男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可能因為表達能力差,導致孩子不敢跟孩子提問題,更喜歡單方面的接受信息。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要注意,給他定下這5個規矩,長大以後更優秀
    不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發現一個問題:男孩普遍要比女孩難管教多了。一般跟女孩說一些事情就會照做;但男孩就不一樣了,不僅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跟家長對著幹也是經常事。大部分家長認為男孩長大之後就好了。但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提到:教育男孩,該管的時候沒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結果是越大越不好管。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培養他這「4項能力」,長大以後更優秀
    現在社會上的一個現象「陰盛陽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孩越來越膽小,內向,而女孩反而更加外向,大方,勇敢。這一情況讓養男孩的家庭發愁了。在小學的時候,基本班級前幾名,都是女生,等到上了初高中,乾坤就要被扭轉了,尤其統計各地高考理科狀元,排名靠前的也是男生佔的比例更大,這說明男生在理工科方面確實要比女生強。
  •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針對這一問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表示說:對於家有兒子的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在孩子6歲前,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需教會孩子「5項技能」1.抗打擊的技能作為男孩,長大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是要比女孩子重得多的。所以說,他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抗打擊技能。如果家長總是很寵愛孩子,喜歡溺愛孩子的話,那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可能無法經受風吹雨打,會非常脆弱,不堪一擊,無法承擔重任。
  • 李玫瑾:若家中有女孩,建議你讀讀這4個建議,女孩長大會更優秀
    無論是哪種弟子,孔子都能根據他們的缺點性格巧妙指導,對於忤逆父母之人,他會說孝道就是不違背父母的旨意;對父母缺乏愛心的人,他會說孝道就是「你想想你孩童時期生病時,你父母那種著急擔憂的情況吧」;對於他的優秀弟子,他跟弟子探討「誠敬」在孝道上的重要性。
  • 男孩該怎麼教?李玫瑾:6歲前讓他學會四個技能,以後的路走不偏
    儒學裡針對學生的教育,有因材施教這一說。其實,這項教育方式放在家庭教育上也是一樣的。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性別的孩子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相信大家都曾聽到過這樣的話:「還是你家女娃省力,我家那個淘小子不知道有多麼難帶。」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捨得做這三件事,男孩長大會更有出息
    針對於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家長們:想要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這3件事上一定要捨得!二、捨得給男孩「花錢」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窮養兒,富養女」,而且現今社會有非常多的家庭崇尚這一原則,在教育男孩的時候會控制他的花銷,覺得只要不控制,就容易養成他大手大腳花錢、不節約的習慣。
  • 李玫瑾:家有男孩,要教會他這四種能力,再晚也不能晚於6歲
    可以看出孩子長大以後會是什麼狀態。如果想孩子有出息的話,就要在小的時候教育好,而且一定是6歲之前。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一種說法:心理學研究指出,寶寶從三歲以後就已經產生了「自我意識」,生活中常說的「三歲魔鬼期」其實正是寶寶自我意識覺醒的結果。這時候父母的引導能決定寶寶將來的性格發育。所以,六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給他定這5條規則,長大他會有出息
    導語:所有父母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從自己做了父母,才體會到養育孩子的辛苦,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更是會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教育男孩子和教育女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朋友應該是深有體會。
  • 李玫瑾:有男孩家庭,六歲前教會他四種能力,長大後受益一生
    如果因為自己教育方法不得當,長大後孩子容易走彎路,到那個時候,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了,家長想管也管不了。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有男孩子的家庭,在他6歲之前,一定要讓他學會這四個技能。家長從小就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挫折和壓力,只有讓孩子親身去體驗這個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出經驗,他才能在這樣經歷中慢慢長大,強大的自己的內心。
  • 養育男孩的家長,在兒子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個技能」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養育男孩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不管是金錢上的壓力還是教育上的壓力都格外的大。有段時間我就很羨慕霍思燕可以有嗯哼這樣一個很暖又很聰明的兒子,所以也研究了一些關於養育男孩需要注意的教養方法。
  • 李玫瑾教授: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發現教育男孩應堅持這5個原則,這樣孩子才能夠平穩度過叛逆期,將來才會更有出息。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教育男孩就應該多鼓勵,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克服恐懼,變得有勇氣。——毛佛魯「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是根據環境和父母的教育而改變的,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好性格,需要在孩子3歲具備自己意識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性格習慣,這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幫助。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特別是那些天性調皮的男孩,父母稍微不注意,他們的教育就會出現大問題。  這就給家有男孩的父母提出了新要求。正所謂「因材施教」,找到一條適合男孩的教育之路,才是父母的首要任務。    李玫瑾老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這時的孩子能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初步的認識。
  • 李玫瑾教授:養育男孩,父母越捨得3件事,兒子長大後越優秀
    文章/熊二編輯/馨月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以後能夠成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特別是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對孩子抱有的期望會更大。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父母對女兒說:不要求你以後有一番作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就夠了,但是我們卻很少能夠聽到父母對男孩說這樣的話。
  • 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需遵守5準則,孩子長大以後陽光有擔當
    不能過度的寵溺他,不然等他成人以後很難有所作為。中國有個成語說得妙:苦盡甘來。但隨著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小男孩也在這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生活太安逸,導致當今的孩子很難擁有自信心與責任感。假如男孩沒有責任心,就不會獲得女生的歡迎。因為沒有一個女生會把自己的未來交給缺乏責任感的伴侶。人要是自卑,做事會提不起勁,到最終只會一事無成。
  • 李玫瑾:養育男孩,父母需遵守5準則,孩子長大以後陽光有擔當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講:希望孩子將來有所作為,在孩子12歲之前,家長一定要遵守5大準則!不能過度的寵溺他,不然等他成人以後很難有所作為。中國有個成語說得妙:苦盡甘來。但隨著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小男孩也在這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生活太安逸,導致當今的孩子很難擁有自信心與責任感。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庭。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有本事還真的說不準,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不會剝雞蛋就算了,還脆弱的像個雞蛋一樣。現在孩子就是生活質量太好了,要是讓他們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每天下地幹活,看還有想跳樓的嗎?類似這樣的話,想必你也會經常聽到吧,不管是自己家,還是鄰居家或者是親朋好友家。但其實,這些看上去很現實的話,如果傳到孩子的耳朵裡,對他們的傷害是很大的,會讓孩子變得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