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2020-10-21 暖媽說說育兒

0-6歲,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男孩子,大多生來就很調皮。

所以說,在教育男孩的時候,家長的擔心也就會更多一些,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孩子。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會覺得孩子淘氣只不過是因為年齡還小,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就好了,可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說,家長不抓住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的話,孩子一旦過了6歲,就會更難管教。

針對這一問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表示說:對於家有兒子的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在孩子6歲前,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需教會孩子「5項技能」

1. 獨立技能

家中有男孩,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技能。因為沒有哪個家長會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一旦父母離開了孩子,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能力的話,孩子就很難繼續生存下去。

特別是男孩,他們將來走入社會中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他們需要具備很強的獨立能力才行。

所以說,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一定不要過度溺愛孩子,要著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才行。

2. 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對於男孩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男孩將來想在社會中生存下去,想要更有出息,他們就必須要很擅長社交才行。

可社交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是需要家長著重培養的。所以說,作為家長,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多多重視這方面的培養,多帶孩子出門鍛鍊,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3. 生活自理技能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也都會不捨得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和家務。

如果家長經常這樣做的話,孩子就會逐漸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懶惰、無法照顧孩子自己的人。

我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寵大的,以致於不管是洗衣機還是手洗衣物,他都不會,甚至連垃圾都不知道丟,沒有人願意和他住一個宿舍。

4. 抗打擊的技能

作為男孩,長大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是要比女孩子重得多的。所以說,他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抗打擊技能。

如果家長總是很寵愛孩子,喜歡溺愛孩子的話,那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可能無法經受風吹雨打,會非常脆弱,不堪一擊,無法承擔重任。

5. 情緒管理的技能

情商的重要性,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這是成功的關鍵。通常那些高情商的人,都不會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他們很懂得如何去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說,我們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抓住0-6歲這個黃金教育時期,讓孩子在這段時間裡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長大後才會更有出息。

除了要培養孩子這些技能以外,在教育男孩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麼?

1. 不要在物質方面過度滿足孩子

現在的家庭經濟條件普遍都比過去要好一些了,所以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也很容易在物質方面過度滿足孩子,不管孩子要什麼家長都會給孩子買。

一旦孩子養成了這種消費習慣,那以後再想要更改就很困難了,男孩很可能會因為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而養成一種鋪張浪費的壞習慣,在消費的時候格外不理智。

所以說,家長教育男孩時,不要在物質方面過度滿足孩子為好,只要滿足正常的衣食住行即可。

2. 學會用良好的溝通解決問題很重要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現在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不注重這些,他們更喜歡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讓孩子乖乖就範。

雖然說家長的這種教育方法在當時看來是很有效,可是實際效果並不大,還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和家長一樣不會解決問題的人。

所以說,溝通真的很重要,家長要在孩子小時候就著重培養孩子用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學會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因為覺得自己是長輩,所以就總是喜歡控制孩子,要求孩子。

可孩子是會有自己的思想的,如果家長總是這樣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話,會讓孩子活的很壓抑,也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4. 教育男孩要有底線

在教育男孩的時候,家長還要注意一定要有底線,不能什麼要求都答應孩子,不然會寵壞孩子,養出一個不孝順且不懂感恩的孩子。在害了孩子的同時,還會害了自己。

寄語:

男孩的教育和女孩的教育是不一樣的,因為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很不一樣,家長應該採用不同的方式,才能教育好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你有培養你兒子這些技能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面留言。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教育孩子本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在孩子小時候,他們受到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是有多麼重要。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熊孩子」,而在他們背後多半有一樣的父母,老話說得好,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能夠反映出父母的素質教養。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李玫瑾坦言:教育兒子宜早不宜遲,抓住6歲前的黃金期將一生受益  李玫瑾老師曾經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過系統的研究3~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孩子將來什麼樣,6歲前的教育基本上就確定了。」  李玫瑾老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這時的孩子能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初步的認識。
  • 養育男孩的家長,在兒子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個技能」
    其中,李教授建議:在男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做家務李玫瑾教授有次在《中國家庭幸福系統論壇》中提到「家務分享」的概念。李教授認為和孩子不僅要有食物分享,其實家務也要分享。雖然家長要照顧、養育、保護孩子,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作為家庭的一份子也需要明白家務、工作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從小承擔這些責任、感受家長的辛苦,孩子才能更有擔當、懂得感恩父母。
  • 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
    導讀: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在男孩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在孩子12歲前,要教會他「四個技能」
    李玫瑾教授建議:在男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教會他這四個技能。哪4個技能?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每天上課已經特別辛苦了,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就好,常常會替他們包辦一切。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培養他們的生活技能,其實並不是對孩子好。新聞上屢次出現一些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因缺乏自理能力而被學校辭退的消息,只有掌握基本的社會技能,懂得管理生活的男孩,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會更有責任感。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培養他這「4項能力」,長大以後更優秀
    現在社會上的一個現象「陰盛陽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孩越來越膽小,內向,而女孩反而更加外向,大方,勇敢。這一情況讓養男孩的家庭發愁了。在小學的時候,基本班級前幾名,都是女生,等到上了初高中,乾坤就要被扭轉了,尤其統計各地高考理科狀元,排名靠前的也是男生佔的比例更大,這說明男生在理工科方面確實要比女生強。
  • 李玫瑾建議:家有男孩,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長大以後更優秀
    她是育兒這方面的專家,經常開講座,幫助父母們解決育兒方面遇到的困難,受到多數家長的認可,在李玫瑾教授看來:家有男孩,在孩子6歲前,教會他這「四個技能」,長大以後更優秀一、管理財務金錢,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學齡前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每天都要接觸零花錢,在過年的時候也會收到壓歲錢,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讓孩子學會管理好自己的財物
  • 李玫瑾:養男孩的要注意,最晚6歲之前,要教會他這「4種能力」
    李玫瑾教授指出:最晚6歲之前,家裡有男孩的的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這4項能力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根據過男孩的先天特徵,在講座中具體總結了一些教育理論:3到6歲,是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時期,宜早不宜遲,尤其是對於男孩子們來說
  • 李玫瑾:家有男孩,要教會他這四種能力,再晚也不能晚於6歲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每個父母都會為了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哪怕是孩子大了,也是時刻都為這孩子著想,但是家長的教育真的對嗎?真的可以教育出一個好孩子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
  • 李玫瑾直言:有男孩的家庭,在6歲前,要幫他獲得這「四種能力」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不僅指知識的學習,也包括教養、習慣、性格、興趣等,但其中性格的養成往往會被家長們下意識的忽視。其實,一個人的性格可以促進著其自身的能力發展,而這影響也會有著終其一生的效果。6歲前,是養成一個孩子良好性格的關鍵時期,因此無論家中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需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
  • 李玫瑾:1.5歲前,孩子哭了就要抱,6歲前家長要學會「恩威並施」
    教師節之際,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在直播間中,他們聊到了很多家長們關心的家庭教育問題。其中,李玫瑾教授:孩子1.5歲之前,哭了就要抱,6歲前,既要關注情緒,也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那麼1.5歲之後,如果孩子哭鬧,家長要怎麼辦呢?這時,就需要恩威並施了,李教授說∶既要有愛,也要有威。也就是說,家長既要用「共情」去理解孩子,也要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幫孩子樹立規矩。
  • 李玫瑾直言:不想養出「熊孩子」,男孩6歲前,培養孩子4個能力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熊孩子」,有的會欺負其他的同學,有的會隨意的摘花或者踐踏草坪,這些都是「熊孩子」可能會做的一些事情,「熊孩子」也不是天生就是熊孩子的,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直言:家裡面養男孩,在6歲之前,培養他這4個能力。
  • 李玫瑾直言:不想養出「熊孩子」,男孩6歲前,培養孩子4個能力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直言:家裡面養男孩,在6歲之前,培養他這4個能力。在男孩6歲之前要教會這4個能力教會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太過於寵愛,所以就會比較在抗挫折的方面就會弱一點,抗擊打能力差,因為一點挫折就會停止不前,或者不敢面對,父母應該積極地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只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面對挫折的勇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的在以後的人生的風雨之中,不斷的向前。
  • 男孩該怎麼教?李玫瑾:6歲前讓他學會四個技能,以後的路走不偏
    儒學裡針對學生的教育,有因材施教這一說。其實,這項教育方式放在家庭教育上也是一樣的。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性別的孩子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相信大家都曾聽到過這樣的話:「還是你家女娃省力,我家那個淘小子不知道有多麼難帶。」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6歲前家長要「狠心管」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曾看過一篇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寫的文章:《養育孩子:6歲前用心,6歲後省心;6歲前省心,6歲後操心!》這讓我一下子想起李玫瑾老師也特別看重6歲之前對孩子的教育,她曾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那麼,孩子6歲前,為什麼要「狠心管」?
  • 李玫瑾教授: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發現教育男孩應堅持這5個原則,這樣孩子才能夠平穩度過叛逆期,將來才會更有出息。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1、教孩子管理情緒大多數步入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都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導致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動不動就容易生氣,一旦生氣就容易做出一些讓自己都後悔的事兒,所以家長務必要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 李玫瑾:在孩子12歲前,要教會他「四個能力」,受益終身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各方面能力強,但其實孩子是否優秀、能力是否強,是需要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培養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12歲之前是孩子培養性格、品行的重要時期;此後的結果,都是早期教育埋下的種子」。
  • 李玫瑾:在孩子12歲前,要教會他「三個能力」,有助於孩子成長
    李玫瑾教授表示12歲前教會孩子這三種能力是關鍵,有助於孩子成長,甚至受益終身。1.抗壓能力現在的父母對孩子們往往是「愛之深,操之切」,總是想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必須通過自己來替他做才安心,最後只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不利於成長。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培養"4種能力",娃陽光有擔當
    我國著名的未成年心理學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6歲以前,父母的嘮叨話語都是黃金"。幼兒時期,孩子的心智發育不成熟,父母的話對他們來說不僅僅能傳授生活經驗,還對性格塑造有很大幫助。李玫瑾教授還指出,家有男孩,最好在6歲前一定要培養下面"4種能力",娃長大不走歪路,陽光有擔當。
  • 李玫瑾:12歲之前,務必教會孩子這4個能力,是立足社會的根本
    不恰當的管教不僅會讓孩子這隻瓶子的顏色變得糟糕,甚至還有可能會被輕易打碎。少年犯的父母不懂孩子為何會犯罪?李玫瑾教授直言:12歲之前管錯了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的李玫瑾教授,現在是父母們口中的「育兒網紅」,在各地進行的教育講座和視頻,被家長們奉為「教育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