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黃賭毒」,又一行業正在「掏空」年輕人,10年暴漲近10倍

2020-12-25 騰訊網

未雨綢繆,比喻在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先做好了準備。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很多人都認同這句話,認為要事先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很多年長者都認為,有閒錢就要儲存起來,以免需要的時候沒有依靠。他們認為有收入便是理財,時間長了,就變得特別勤儉節約,甚至認為對待金錢的態度就應該這樣。在世界各地的收入存儲率排行表中,中國排第三名,而美國卻是排名倒數的,這正說明了我國人民對待金錢的態度是勤儉節約。但近年來,「黃賭毒」在流行後,又一個行業正在不斷的消費者年輕人。

本期話題:不止「黃賭毒」,又一行業正在「掏空」年輕人,10年暴漲近10倍

特殊的2020年是一個轉折,90年出生的人已經要步入三十而立的行列了,「90後」是比較跟得上新時代發展潮流的人,消費觀念強,對物品的需求大,吸收多元文化的能力很強,成長環境相對以前比較優越,在生活經濟方面的壓力比較小。受西方自由文化方面的影響,他們也開始使用信用卡,開通花唄、借唄去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本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與夢想努力奮鬥的花樣年華,他們卻一身債務需要償還。

從搜集到的數據可以得出,我國的90後,平均下來,人均的負債額就已經高達12萬,這龐大的數據跟老一輩的人相比,相差懸殊。我們再看一下另一組數據,是之前央行發表的,時間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還沒償還的信用卡逾期金額已經高達919.16億元,真是令人震驚!相比於2010年,那時還沒償還的金額是76.86億,前後十年時間,金額就已經增加了10倍多。到去年年初,我國開通支付寶支付的用戶人數達到7億之多,這裡面就有70%的人開通了螞蟻金融服務,如:借唄、螞蟻花唄等。

還有數據顯示,在這些借唄服務中,90後就已經超過一半,佔總人數的60%,雖然他們平均每月的儲蓄額為1400元,但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為負債者或者儲蓄額早已經為0。

在當今社會,信用卡已經牢牢的系在年輕人的生活中,特別是90後,有的人還辦理了多張信用卡,因為生活中賺取所得的資金不夠維持日常開銷或者償還抵債,所以他們同時使用了多張信用卡,導致現在的年輕人還款壓力很大,他們只能依靠一張卡來養活維持另一張卡,時間長了,他們因為要養活多張信用卡而變成了卡奴。那為什麼現在的90後會如此消費信用卡呢?讓我們來看下他們的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

01、房貸

據消息得知,我國的房地產價值重大,總值約為65萬億美元,遠遠的超過許多發達國家如歐美洲之和。最近幾年,我國的個人房貸相比於十年前的3.5萬億,已經超出了七倍之多。因為房價非常昂貴,很多年輕人的收入無法支撐,特別是剛學習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所以他們只能淪為房奴。有些家庭因為收入甚微,巨大的房價使沒有積蓄的他們只能動用一家三代人的存款,也只能是勉強的還個首付,自己就要背負起長達幾十年的還房貸生活。

02、超前支出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行業迅速興起,人們的消費需求在日漸增長,網上購物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方便的一種購物模式,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許多年輕人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他們認為「吃好喝好」才對得起生活,他們的思想很先進,認為要跟得上時代,要好好享受生活,在思想方面已經不同於老一輩的傳統與保守,他們為了滿足自身消費需求,很多人不惜選擇借用白條、花唄借唄或者信用卡等方式盡情消費,於是就背負起債務。

03、扭曲的消費觀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生活質量,開始注重在物質方面的享受,這種現象導致了很多人扭曲的物質消費觀,他們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攀比心理,認為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這種攀比心理致使他們盲目消費。據《2017年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人們的儲蓄消費習慣已經改變,不再同往常那樣傳統,現在月入五千的人比月入兩萬的人更敢消費,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這種現象說明90後已經在慢慢養成新的消費觀念。

還有一種現象我們經常看到,就是很多商家會不定時的搞促銷活動,目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去購買商品,但實際上,許多年輕人的收入支付不起這種看似有優惠的物品,有些商家還會寫一些毒雞湯去刺激消費者,例如:你之所以不敢買這些高品質,顯氣質,好看高檔的東西,是因為你不配嗎?有些消費者看到這種雞湯,會被刺激到敏感的心靈,於是就購買了產品。這些扭曲的消費觀,正在不斷的消耗著年輕人,使他們積累的債務在不斷增加。

總結

現在的借款服務越來越多,很多90後在金錢方面支撐不起生活及自身需求的時候就會選擇超前消費,辦理多張信用卡,或開通花唄、借唄等去消費,當積累的款項太多還不起的時候,他們就選擇以卡養卡,這種方式就像吸毒品一樣,只會越來越上癮無法自拔,到最後自身背負的債務會越積越多。近幾年,因為貸款太多還不起的而導致妻離子散,家庭破裂的事情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要量力而行,依靠自己的本事消費,不要淪為「卡奴」。

相關焦點

  • 「黃賭毒」後,又一行業正在掏空年輕人,10年暴漲近10倍
    小編個人覺得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喜歡存錢仍然沒有變化,但有一點我們要清楚,老一輩人現在收入有限,所以能存起來的錢也有限,而儲蓄率會下降可能與年輕人有一定的關係,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現如今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了,可以說在被稱為「90後」的年輕一代中,年齡最大的也已經30歲了,最小的也有20歲了,可以說大部分90後都已經踏入社會。
  • 又一「暴利」行業崛起,毛利能達到90%,正在「掏空」上億年輕人
    其實在很多人開始找尋賺錢的方向時,一些隱藏在身邊的「暴利行業」就藏在大家身邊,並沒有被大家所發覺。其中就有這樣一個行業,正在「掏空」著數億年輕人,不少人甘願為其買單,這就是市場上火爆的飲品行業。曾經就有人爆出,奶茶行業的毛利率居然在90%左右,也就是說,你買一杯20元的奶茶,商家盈利就在18元左右。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的話,大家可以對比一些自己的時薪,可能一些人的時薪普遍在30元左右,對於一些兼職工作,可能時薪在10元左右,也並不稀奇。
  • 繼「黃賭毒」後,又一行業正拖垮年輕人,未成家就已經負債十幾萬
    超前消費摧毀年輕人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前,影響年輕人最深的應該是「黃賭毒」,一旦沾染上黃賭毒,一夜間就有可能傾家蕩產。 不過「黃賭毒」對年輕人的誘惑力很大,上癮後就很難戒掉,直到妻離子散、鋃鐺入獄才幡然悔悟。不過繼「黃賭毒」後,如今又有一個產品正拖垮年輕人,它就是信貸產品。
  • 地價10年暴漲4倍背後 供地減半開發商拿地瘋狂
    地價10年暴漲4倍背後 供地減半 開發商拿地瘋狂■本報記者 楊仕省 北京報導地價是房價最好的影子,至少近10年是這樣的。近日,多家機構發布的土地數據均顯示,5月全國的地價大漲。就此,《華夏時報》記者查閱官方公布的土地數據則顯示,地價領漲了近10年,即從2008年至2016年間的全國供地面積減少了50%,但地價卻漲了近4倍。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5月份,部分城市土地出讓金額刷新年內最高紀錄,受監測的50個熱點城市合計出讓金額累計達到3130億元,同比上漲111.5%。其中,土地出讓金較多的城市有7個,包括杭州、重慶、嘉興等。
  • 淘寶「小城故事多」:10年間柳州螺螄粉暴漲9235倍、連雲港情趣內衣...
    以廣州為中心,近到輻射白雲、番禺,遠到揭陽、汕頭,淘寶正在充分調動工廠、產業帶。廣東淘寶商家正在經營全國最豐富的商品類目,主營類目超160個,覆蓋全淘寶95%以上的類目。據《淘寶上的中國城市》顯示,近10年內,揭陽淘寶訂單增長548倍、汕頭增長236倍、廣州增長226倍、佛山增長172倍、中山增長146倍……全國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的城市中,廣東省牢牢佔據4席,除了廣州、深圳、東莞外,揭陽以「黑馬」之姿登上前十。
  • 西雙版納毀林種膠引發生態惡化 膠價暴漲10倍
    第1頁:膠價14年暴漲10倍 記者 李健佳/攝     來源:彩龍中國  膠價14年暴漲10倍 毀林種膠引發生態惡化  「家裡30畝橡膠林全部開割,一年能掙10多萬元。」景洪市嘎灑鎮南聯山村村民梅樂說,橡膠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 國慶酒店價格暴漲!有的漲價近10倍,有房間10萬1晚仍被搶空
    (原標題:國慶酒店價格暴漲!有的漲價近10倍,有房間10萬1晚仍被搶空)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加之國慶中秋雙節的8天長假,多家券商及研究機構等預測,國內旅遊需求會集中釋放,旅遊人次可能達到
  • 我家衛生間這樣收納,大了10倍不止!
    我相信這些問題也困擾著你,今天久久居安介紹下,小戶型衛生間這樣收納,讓您的空間和我一樣大 10 倍!NO.1毛巾架衛生間中毛巾收納絕對是一個重點,每個人不止一塊毛巾,傳統的毛巾架顯然不夠用。購置幾個這種可以貼的毛巾架,位置您可以選在門後,牆角任何空餘地方!同時他也可以掛吹風機,藻花等小東西,非常實用。
  • 一個玩具利潤增長300倍!半年賺8億,這個暴利行業為何沒有注意?
    一年的時間,這家企業從退市又上市,身價暴漲2150%。它究竟又有哪些魔力呢?又為什麼能夠那麼賺錢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市值近500億元,近期又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泡泡瑪特的收入分別為1.58億、5.15億、16.83億,同比增長226%、227%;淨利潤方面,分別是156萬、9952萬、4.51億,分別翻了63倍和35倍。這樣漂亮的成績,試問誰看了不眼紅?
  • 4年股價暴漲近7倍,三一重工生產挖掘機還是印鈔機?
    圖源:東方財富 實際上,自2016年開始,三一重工便開啟了上漲通道,4年間股價暴漲近7倍,自身實力亦穩步提升,在2020年度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排行榜中以營業額
  • 又一行業爆發!大牛股4年暴漲12倍,高管趁機「割韭菜」
    電商渠道數據顯示,今年疫情初期,天貓平臺上的水餃、餛飩類總銷量同比增加近80%,即食火鍋類總銷量增加約1.5倍,肉製品總銷量增加2.6倍,海鮮丸類總銷量大幅增加17倍。回顧發現,國內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由2013年的82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34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14%。預計2020年速凍食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58億元。速凍食品是工業化的產業,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與消費國,年產量達2000萬噸,人均年消費60千克;而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消費國,人均年銷量20千克。
  • 鄭州近10年漲幅最大的TOP10樓盤曝光!最高均價翻了近4倍!
    10年時間,均價翻了近3倍,普遍漲幅近2倍,如果10年前眼光好,買到了升值快的房子,輕輕鬆鬆可以達到3倍漲幅。最近,小樓默默整理了鄭州近10年來漲幅最大的10個樓盤,來和大家一起回顧這「血淋淋」的房價上漲史……01數據近半樓盤漲幅近3倍
  • 中國雞血石價格近10年漲6倍
    中國雞血石價格扶搖直上,**近10年上漲了6倍,有些優質品甚至1年就上漲1倍,有媒體稱,市面上炒得**厲害的是浙江昌化雞血石和內蒙古巴林雞血石。 報導稱,「賭石」以往在玉器、翡翠行業比較常見,現在賭雞血石成風。賭贏了一夜暴富,賭輸了傾家蕩產。 現為內蒙古巴林石協會副會長的武國偉表示,他贏的次數達到8成,因為他練就了鑑定雞血石的眼力,而且雞血石價格**近10年一直上漲,每年漲30%到40%。 至於買石的李健,他說「咱拿也有利潤」,有時候放半個月,有時候放幾天就賣了。
  • 10年增長近10倍,忽然計提15億,湯臣倍健出海嗆水
    由於人口老齡化、城市人口亞健康化,消費群體和人均消費水平將持續增加,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速。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了11倍多,年均複合增速37.2%,歸母淨利潤也增長了近10倍,年均複合增速達到34.8%,並成功確立了行業龍頭的地位。
  • 多少年輕人,正在被網貸掏空|親歷口述
    圖源豆瓣「負債者聯盟」並不是網絡上的「拍案驚奇」,事實上,一個愈加明顯的趨勢是:年輕人正在被債務掏空。根據2019年《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在中國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達到86.6%,中國年輕人實質負債人群約佔整體年輕人的44.5%。推動年輕人成為欠債者的,是門檻越來越低、產品越來越豐富的網際網路放貸產品,品類越來越豐富的消費品,以及越來越濃厚的超前消費觀。
  • 調味品行業綜述:5倍的醬油、10倍的醋
    由於數據有限,市場上對醬油這一品種關注度又最高,所以重點說一下醬油行業目前的狀況,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我國年產醬油在2015年達到1000萬噸(由於統計口徑問題,2016年之後產量數據誤差較大,產量同比更有參考意義),2000年以來醬油產量穩步上升,但最近三年產量增速都不足5%,增速回落明顯。
  • A股市場:未來3年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不懂你就...
    總之,做龍頭,一是儘量做盤中充分換手的龍頭,有足夠的交易機會,大氣穩重;二是儘量做最核心最帶情緒的龍頭;三是儘量做大級別、高價值預期的龍頭,少做純形態炒作,價值性很低的龍頭中國股市狀況:未來3年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
  • 這隻新能源車霸主1年多股價暴漲10多倍,堪比網絡股泡沫?機構...
    記得以前朗姿股份是搞服裝的,然後介入了醫美行業,今年10月29日晚,公司公告擬出資3億元在成都設立成都朗姿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公司中西部地區的時尚醫美和女裝業務。醫美概念是近期市場的熱點,10月30日以來,朗姿股份股價暴漲166%。
  • 柬埔寨西港「華人城」,9成餐廳被中國人承包,人均GDP暴漲了10倍
    柬埔寨西港「華人城」,9成餐廳被中國人承包,人均GDP暴漲了10倍西哈努克港簡稱西港,它是柬埔寨除首都金邊以外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經濟特區,它的定位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深圳。為了更好地拉動國外投資,西港於1998年立為免稅港,隨著當地經濟的不斷發展,這裡貌美的自然風光也逐漸得到外界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開始絡繹不絕地趕到這裡欣賞。眩目的白沙和湛藍的海水是這座城市最誘人的所在,大口地嚼著現烤的魚蝦,漫步在柔軟細膩的沙灘上,打望著遠處販賣小吃的商販,這樣愜意的生活誰不嚮往呢?
  • 上市兩天暴漲700%,賣奶茶有這麼火?超額認購2600倍港史第二
    在過去的兩年裡,奶茶生意火爆了內地和香港的街頭巷尾,各種網紅奶茶店,外賣奶茶店見縫插針地出現在內地一二線城市以及香港的各個角落。「叫杯奶茶」「去喝奶茶」已經成為了年輕人新的社交方式。(希瑪眼科)而歷史上超購倍數保持者奧克斯國際,公司曾用名Magnum Entertainment,當時超額認購3558倍,2014年1月首發時股價幾乎翻番,但暴漲行情「只是一日遊」,在隨後的短短4個月內,跌幅高達77%,目前幾乎淪為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