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穿學位服的傳統是哪來的? 學位服的顏色透露著什麼信息?

2020-12-11 川北在線網

  學士(左)、碩士(中)與博士(右)的學位服。圖片來源:cdgdc.edu.cn

 

  學位服從何而來?

 

  學位服的起源可追溯至12世紀的歐洲。其時神職人員多在戶外或沒有暖氣設施的教堂上課,出於禦寒需要,穿上了一種叫cappa clausa的大長披肩。在1222年,史蒂芬·蘭頓坎特伯雷大主教(Stephen Cardinal Langton)把這套服飾定為神職人員的專用著裝。最開始,教師並不在指定範圍內,但由於當時宗教的發展需要,教會設立了教區學校,教師多為教堂教士兼任,教師的著裝與神職人員相同。於是在教會的影響下,這套服飾也逐漸被教師行會認可。在這個過程中,除了cappa clausa外,另一種與前者樣式相近、但長度更短的pallium也逐漸為教師在正式場合穿著。

  圖示cappa clausa和pallium。圖片來源:catholicconnection.com

 

  在13世紀中葉,除了神學,大部分學科(如法律和醫學)的學者著裝仍未規範。但此後隨著大學的興起和大學制度的形成,大學成員的著裝逐步規範化。鑑於cappa clausa和pallium被世俗教師穿著使用的增多,神職人員逐漸捨棄這兩種著裝,轉向名為cassock的長袍。這樣,學位袍就逐漸從神職人員轉向了學者的特定著裝。

 

  到了1321年,科布英拉大學(University of Coimbra)正式規定學士、碩士和博士都必須穿著純色長袍。在亨利八世統治期間,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開始對學位服有了更細緻的規範。學位服在美國最早流行於17到18世紀的「殖民地學院」時期,並在1895年首次統一服裝規範,後又在1932年產生標準的學位服穿著規範體系,並在1959年和1973年兩次進行修訂。而學位服在中國的流行則始於20世紀中期,並在1994年正式確立中國學位服的規範體系。

 

  學位服顏色的演變歷程是怎樣的?

 

  最初,由於教會並不推崇過度裝扮,神職人員的穿著樸素,長袍多為黑色。但隨著教會對大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小,長袍開始出現更明亮的顏色。或許是追隨著英諾森四世(Innocent IV)的先例,公元1250至1350年期間,神學院高級教授會(superior faculties)和教會法(canon law)的博士開始穿著猩紅色、紫色或紅色的cappa clausa。

 

  公元1334年,主教本迪尼克十二世(Pope Benedict XII)準許巴黎大學的神學和教會法博士穿著猩紅色長袍或披肩,隨後英格蘭緊追這一先例,在14世紀,所有博士服飾改為猩紅色長袍,碩士和學士仍穿著黑色。

  雖然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苦行主義觀念的影響,伊莉莎白時期(1558–1603)英國的長袍仍多為黑色、棕色或其它嚴肅莊重的顏色。但縱觀整個中世紀,或許是為了反抗大學當權者,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者越發傾向於採用明亮的顏色。


  
  16世紀巴黎大學的博士會議。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而同樣有著顏色區分的垂布,則是從15世紀開始成為畢業禮的象徵、並被賦予了不同的顏色和飾邊。最開始,博士、碩士和學士的都是黑色的,但為了體現地位差異,在飾邊的細節上有所不同。學士的飾邊多為獾毛或羊羔毛,而碩士和博士則採用真絲或白鼬毛飾邊。後來博士改用猩紅色垂布,而教會法和醫學學士則開始使用藍色垂布。

  19世紀初的劍橋學位服。圖片來源:Gradus ad Cantabrigiam:Or, New University Guide to the Academical Customs, and Colloquial or Cant Terms Peculiar to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bserving Wherein It Differs from Oxford

 

  在19世紀後期,美國進一步規範垂布的顏色。取自劍橋、牛津學士垂布的白色毛邊,藝術學位被定為白色;而紅色作為教堂的傳統顏色,分配給了神學學位;綠色,因為是中世紀藥草的顏色,給了醫學;而和綠色相近的橄欖色,給了醫學的近親藥學;最後,象徵著研究帶來的財富,金黃色給了科學學位。

 

  學位服的顏色透露著什麼信息?

 

  從學位袍和垂布的顏色能看出什麼端倪呢?先從學位袍說起。學位袍的顏色通常分兩種情況:純黑色或是兩種顏色。如果是後者,一般也是由黑色和另一種提示學科領域的顏色組成。

 

  不過,學位袍顏色也有一些特殊例子:在中國,學士學位袍為黑色,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校長(導師)長袍為紅、黑兩色,但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的。這些學位袍的顏色反映了穿戴者的學位和身份。而在英國,多數學位袍為黑色,但有些學校會把學位袍染成象徵自己學校的顏色。



  倫敦大學學院醫學博士的學位服帶有代表該校的紫色元素。圖片來源:ucl.ac.uk

  至於垂布,顏色則通常與某個領域的學科相應。如在中國,《學位服著裝規範》就規定:「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學位服大類學科垂布辨別圖示。圖片來源:cdgdc.edu.cn

  而在美國,除了上文提到的代表的五種學科的白、紅、綠、橄欖色和金黃五種顏色外,隨著學科的書目增多,垂布顏色也越發豐富多彩,其中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學位對應的是深藍色,代表的並非學位持有者在哲學領域上的造詣,而是特指有邏輯學術分析能力的 學位。而對於其他類型的博士學位,如教育學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等,則依然按照領域進行顏色劃分。

  美國部分科目的學位服垂布顏色。值得注意的是,代表畢業生所修讀專業的顏色是指垂布天鵝絨部分的顏色(velvet color),垂布內襯的顏色(lining color)和V型部分的顏色(chevron color)通常使用畢業學校的代表顏色。圖片來源:gradshop.com

 

  世界各地都有怎樣新奇的學位服?

 

  在流行的歷史中,學位服「因地制宜」,在不同國家地區衍變出新的款式。

 

  中國:屢次有人提出中國的學位服應融合中國文化,近年網上也時常流傳著「中國改良版」學位服,如中央美術學院就曾設計出中國特色學位服。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的博士學位服。圖片來源:cafa.edu.cn

  法國: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法國人現在已經很少穿戴學位服,只有博士會在一些重要場合穿上它們。法國的學位服沒有傳統的垂布,而是代之以一種名為épitoge的掛在左肩上的飾帶。此外,任職超過20年的教授有時會佩劍出席盛典,該劍仿照法國警察局的佩劍制定而成。



  法國土魯斯第三大學的榮譽博士授予典禮,各位博士左肩上的就是épitoge飾帶。圖片來源:mrc.org.ua

  東南亞:東南亞的國家常常把民族特色與學位服結合,如菲律賓大學使用了非常富有當地特色的Sablay作為畢業禮服的一部分,而馬來西亞則加入了名為Songket的織物。



  菲律賓大學畢業典禮,圖上畢業生佩戴的就是Sablay。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芬蘭和瑞典:這兩個國家的博士會戴一種叫teekkarilakki(芬蘭)或teknologmössa(瑞典)的帽子。在這些國度,「禮帽」被視作博士的象徵,畢業生會被授予博士帽和博士佩劍。在某些大學,還有「博士戒指」會隨著帽子一併頒發給博士生。



  在芬蘭,在獲得PhD學位證書的同時,你還會得到一頂禮帽和一把劍。圖片來源:imgur.com

  搞清楚了關於學位服的來龍去脈,各位在亂入各種畢業照現場的時候是不是就能如福爾摩斯一樣做出各種神推斷了呢?周圍哪些學校又有與眾不同的學位服設計?趁著畢業季,到大學校園裡走走看看吧。

 

相關焦點

  • 畢業穿學位服的傳統是哪來的?
    在流行的歷史中,學位服「因地制宜」,在不同國家地區衍變出新的款式。中國:屢次有人提出中國的學位服應融合中國文化,近年網上也時常流傳著「中國改良版」學位服,如中央美術學院就曾設計出中國特色學位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的博士學位服。
  • 學位服的歷史變遷:為什麼學位服的顏色五花八門呢?
    又是一年畢業季,校園隨處可見長袍方帽的畢業生在合照留影。那麼,在畢業典禮時穿學位服的這一傳統從何而來?為什麼學位服的顏色五花八門呢?~學位服的由來~穿學位服這一傳統至少要追溯到12世紀歐洲第一所大學建立的時候。那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是神職人員,或是立志成為神職人員,因此並不崇尚過度裝扮。
  • 掃盲|畢業為什麼要穿學位服?
    又是一年畢業季,時間進入六月底,各大高校也開始了各種形式的畢業典禮,但無論哪種形式,都少不了穿上學位服撥穗、拍照留念這個儀式。那麼為什麼畢業要穿學位服戴學位帽呢?其實學位服和學位帽是舶來品,最早要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也就是大學剛剛興起的時候。
  • 不穿學位服的雲畢業典禮,算不上畢業
    不少高校今年也有改變學位服的樣式,以契合各自學校的特色。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學位服,它的顏色設計和許多高校不同:紅色學士,藍色碩士,黃色博士。 今年的學位服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中式的禮儀和美感,由設計學院的師生共同完成,本科生、碩士、博士生的衣襟顏色各不相同。學生收到學校郵寄的學位服後表示這樣的設計非常用心。
  • 不穿學位服的雲畢業典禮,算不上畢業
    不少高校今年也有改變學位服的樣式,以契合各自學校的特色。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學位服,它的顏色設計和許多高校不同:紅色學士,藍色碩士,黃色博士。,穿上學位服,就算不在現場,也能有真正的畢業體驗。畢竟,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誌之一。對於許多本科生來說,這是一份四年努力的見證。而撥穗環節中,將畢業生學位帽上的穗子從右邊撥到左邊,則代表稻穗或麥穗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飛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雲畢業典禮上,其中的一個環節,讓人動容。那便是在雲端參加畢業典禮的同學由父母、長輩來為他們撥穗。這一個環節完美的彌補了遺憾。
  • 扔學位帽、穿學位袍 畢業傳統從哪裡來
    [摘要]19世紀,學位服才開始以國家為單位進行改良,並且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學科。如今,學生不必在在校期間一直穿學位服,但在畢業典禮這樣的「大日子」仍然要回歸傳統,來增強儀式感。東安格利亞大學法學院的學生路易莎(Louisa Baldwin)表示:「我支付45英鎊(約合人民幣430元)租用學位服,我起碼應該有把帽子扔上天的權利吧?」在畢業典禮上穿學位服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當時歐洲多數學者是神職人員或者希望成為神職人員的人。求學者在學校的穿著和神職人員的日常著裝非常相似,只是顏色不同。此外,這樣的袍子很實用。
  • 想拍畢業美照?學位服的穿搭文化你了解嗎?
    多少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在校門前、操場上、教室裡定格屬於自己的青春記憶。不過,你了解過學位服嗎?你的學位服穿對了嗎?今天小蘭以學士服為例,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學位服的小知識及穿搭攻略,同學們別忘了記小本本上哦!
  • 沒有學位服的畢業照,還算圓滿嗎?
    在畢業季穿著學位服,和自己的同窗好友、師門兄弟(姐妹)打卡校園裡的各個標誌性建築,既是每一個大學的畢業傳統,也是每一位畢業生心中最有儀式感的事情。如果在畢業季沒能穿上學位服,相信這會是每一位畢業生的遺憾。
  • 學位服顏色背後的含義,你知道嗎?
    馬上臨近又一年的畢業季了,很多同學在為畢業論文答辯焦急的同時,心理也期待著穿著學位服美美的拍畢業照的一天。學位服是學位獲得者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標誌之一。學生穿的學位服分別對應三種學位——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學士學位的學位服為全黑色。碩士學位的學位服為深藍色。博士學位的學位服為紅色和黑色拼搭。雖然不同學位對應的學位服不同,但是有一點它們是共同的,那就是學位服上的垂布。
  • 高校畢業生的學位服,為啥顏色不一樣?
    畢業生也忙著拍畢業照,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大家穿的學位服顏色不一樣,有黑色的,還有紅色的,這是為什麼呢? (傳教士服)要談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學位服的起源。其實,中國的學位服與西方的傳教士服裝關聯很大。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後,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被摧殘, 各種教育機構蕩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
  • 畢業典禮倒計時!快來get學位服的正確穿法!
    又到一年畢業季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穿上學位服去參加畢業典禮在生活了多年的校園合影留念學位服分為校長(學位授予人)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四種,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應該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 你穿的學位服你了解多少 扒學位服的前世今生
    在這個夏天我們就要說再見,畢業以後的笑臉會不會依舊的很甜,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夢想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有的人夢想已經實現,但更多的人還奔波在茫茫追夢途中。還記得你曾經的夢想嗎?那是一朵永不會凋零的花。  又到一年畢業季了,寒窗苦讀數載的莘莘學子畢業了,每到畢業季自然少不了的是學位服,但是這學位服你們了解多少呢?為什麼你的學位服披肩是通通的黃,她的是萌萌的粉呢?
  • 學位服的由來、歷史變遷
    每套學位服由學士帽、流蘇、學位袍、垂布四部分組成;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經、管、理)——灰色、工——黃色、農——綠色、醫——白色、軍事——紅色六大類,採用不同的六種飾邊顏色區分。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形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
  • 畢業季 學位服的正確穿法&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
    學位服的正確穿法&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就要開始了,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成廣的學子們這幾天忙著論文答辯和穿著學位服照相合影
  • 學位服和博士帽的由來
    又是一年畢業季,大家有沒有穿著學位服扔博士帽呢?穿學位服畢業這一傳統至少要追溯到12世紀,第一所大學在歐洲建立的時候。那時候,大多數學生大多數都是神職人員,或是立志成為神職人員,因此並不崇尚過度裝扮。一開始人們覺得學者和神職人員穿的應該差不多,在一般人看來,他們都是身著色彩樸素的統一服裝。
  • 「五顏六色」 各色學位服有什麼講究?
    畢業季,畢業的同學們每天在朋友圈曬著自己的畢業活動,感慨自己過往的求學生涯,憧憬即將奔赴的遠方世界,所作所為,極具儀式感。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橋段就是穿著學位服和師友、家人、母校合影。  若是旁人看來,黑的、藍的、紅的,還有連頸帽上不同顏色的襯帶,顏色斑斕,仿佛在聲援同月各國舉辦的「驕傲節」活動。甚至有的畢業生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穿上這個款式、顏色的衣服。那麼,學位服是怎樣產生的?
  • 組圖:「你的專屬畢業學位服到了!」
    穿上專屬畢業學位服,你就是「最美畢業生」。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叮咚!快遞已到,這是來自母校的禮物。」畢業季來臨,近日,中央美術院師生的朋友圈被一份快遞「買家秀」刷屏了,那是一個印有「中央美術學院」的快遞盒子,裡面裝的是中央美術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設計的專屬學位服。「收到了奇怪的東西」一位中央美術學院本屆畢業生,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畢業學位服時還不忘調侃一句。
  • 畢業季︱黑色、藍色、紅色、金色,各色學位服有什麼講究?
    畢業季,畢業的同學們每天在朋友圈曬著自己的畢業活動,感慨自己過往的求學生涯,憧憬即將奔赴的遠方世界,所作所為,極具儀式感。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橋段就是穿著學位服和師友、家人、母校合影。若是旁人看來,黑的、藍的、紅的,還有連頸帽上不同顏色的襯帶,顏色斑斕,仿佛在聲援同月各國舉辦的「驕傲節」活動。
  • 為什麼畢業時要穿學位服
    莘莘學子,在大學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學位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學位服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在12、13世紀就有畢業服的出現了。學位服演變成今天的樣式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下文將為您講述學位服的歷史。
  • 新中國成立 學位服一度被視為"形式主義"而取消
    有意思的是,雖然學位服是舶來品,卻也有著明顯的「中國特色」。按照西方傳統,學位服裡面一般都穿筆挺的西裝,而中國博士們的這套學位服,卻配著立領學生服。究其根源,學生裝是在原有中式對襟上衣的基礎上,並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而形成的20世紀初典型的一種服裝。由於多數男學生經常穿著,逐漸地成為男學生的一種特定校服。從此以後,小立領也構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國學位服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