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畢業為什麼要穿學位服?

2020-12-12 學習啦

又是一年畢業季,時間進入六月底,各大高校也開始了各種形式的畢業典禮,但無論哪種形式,都少不了穿上學位服撥穗、拍照留念這個儀式。

那麼為什麼畢業要穿學位服戴學位帽呢?

其實學位服和學位帽是舶來品,最早要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也就是大學剛剛興起的時候。

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發展的需要,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教會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後來逐步形成了「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教育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在巴黎則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那個時候博士和碩士是一個等級的,都是教師的意思。

隨著學校的發展,教師的數量逐漸增加,他們效仿手工業和商業建立起自己的同業公會,稱之為「大學」(University,來源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分別在1088年和1231年建立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巴黎大學等緊隨其後。

早期大學的學生編成班級進入學校聽課,但不是所有學生都需要考試,只有那些決心成為教師的人,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重重考驗,要成為一名碩士或者博士,往往要經過2~3年的學習,並且通過最後嚴格的測試。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來源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要坐在一起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

中世紀的歐洲,無論男女都要穿黑色的長袍,這是因為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兜帽,又叫坎肩。源於剃度後門徒所背的袋子,象徵入門)的長袍。早期大學培養的都是傳教士,所以他們的服裝也就應該對應他們在修道士的地位,這種深色長袍+頭巾的穿著也逐漸變成傳統延續到後來的大學。

後來,長袍+頭巾的服飾慢慢發生變化和細化,十五世紀由於帽子的流行,頭巾逐漸變成一種單獨的飾品(垂巾)而不需要戴於頭上,出現了學校禮帽。最初的學校禮帽形狀起源於各種學科符號,有圓形、方形等各種形狀,今天學位帽上面的流蘇就是在這些帽子上的裝飾物發展而來。

1321年,葡萄牙最古老大學科英布拉大學就規定,教師和學生必須穿著黑袍。

14世紀下半葉,英國大多數大學禁止過剩服裝,僅能穿黑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統一校服。

16世紀初,亨利八世時期,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首次規定了學位服的細節。

1963年,牛津大學最先採用平低方形禮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並規定博士、學者和學生戴方形帽,大學自費生和非學術人士則戴扇形圓帽。所以今天的學位帽也稱為「牛津帽」。

19世紀,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校禮服,並在1895年統一了樣式,1903年產生統一標準,經過兩次修訂後,美國今日各大學的禮服規格統一,僅是顏色、細節方面有些許差別。

經過統一後,現代學位服基本由四部分構成: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和學位垂巾,各有其意義和規定。

學位帽源自神職人員的無邊帽,是猶太人效仿古代祭司戴帽子提醒自己虔誠、謙卑、謹記上帝的存在。牛津帽的四角則是代表世界的四極,象徵全世界的知識。法國大革命還賦予了它「自由、解放」的意義。

流蘇,象徵成熟的稻穗。學士、碩士和博士的流蘇顏色按照各國的規定皆有所不同,我國規定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畢業典禮上授予學位的同時要進行撥穗禮,即將學位帽上的流蘇從著裝者的右邊撥到左邊,象徵從思想的右派到左派、從青澀到成熟,具備批判、改革的能力。

學位袍源自傳教士的長袍,有著莊重、神聖的儀式感。歐洲學位袍並沒有統一的樣式,美國則有較為統一的規定,袖子上的三道槓代表學術顏色。

學位垂巾最能體現學位等級,其尺寸大小,形狀,隨學位的不同而不同,學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緻。頭巾的外層與長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襯裡摺疊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大學代表顏色。天鵝絨貼邊的顏色表示學科類別。

除了學位帽、流蘇、學位服和學位垂巾這一整套禮服,國外的畢業生們還會用上其他的裝飾:

彩色帶子(honor cord),代表了畢業生們在學術領域、特定領域、社團和重大事件中取得的成就或者做出的貢獻。

長巾(graduation stole)和獎牌,長巾作用和彩色帶子差不多,獎牌則較為少見,一般是作出了卓越貢獻和成就的畢業生才能佩戴。

中國的學位服是清末時期西方傳教士引進的,經過改良後被國人所接受,新中國在80年代確立自己的學位制後,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學位服,並於1994年統一式樣,沿用至今。

各國學位服雖然樣式各異,但其中關於知識和智慧的象徵是全世界通用的,畢業典禮著上一套完整的學位服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師進行撥穗禮,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也是對一段求學生涯暫告一段落的莊嚴儀式。

(文/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畢業時要穿學位服
    莘莘學子,在大學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學位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學位服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在12、13世紀就有畢業服的出現了。學位服演變成今天的樣式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下文將為您講述學位服的歷史。
  • 畢業穿學位服的傳統是哪來的?
    在流行的歷史中,學位服「因地制宜」,在不同國家地區衍變出新的款式。中國:屢次有人提出中國的學位服應融合中國文化,近年網上也時常流傳著「中國改良版」學位服,如中央美術學院就曾設計出中國特色學位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的博士學位服。
  • 不穿學位服的雲畢業典禮,算不上畢業
    章澤天身著清華學位服 中央美術學院自主設計學位服要追溯到2016年,據中央美院官網的新聞記載,2016年是中央美院首次自主設計學位服,此後每年都有設計
  • 不穿學位服的雲畢業典禮,算不上畢業
    章澤天身著清華學位服中央美術學院自主設計學位服要追溯到2016年,據中央美院官網的新聞記載,2016年是中央美院首次自主設計學位服,穿上學位服,就算不在現場,也能有真正的畢業體驗。有的高校,一視同仁,今年雲畢業典禮取消撥穗。有的高校,只為在校的畢業生撥穗,不少屏幕前的畢業生們吐槽:「感覺這場畢業典禮只為在現場的同學舉辦。」在往年,部分高校的租借學位服的工作由院系主導,而非學校統一負責。因而未收到學校學位服的某高校的L同學認為,「可能是學校層面認為院系會給學生準備學位服,而院系認為今年情況特殊,學校應該會統一準備。
  • 學位服的歷史變遷:為什麼學位服的顏色五花八門呢?
    又是一年畢業季,校園隨處可見長袍方帽的畢業生在合照留影。那麼,在畢業典禮時穿學位服的這一傳統從何而來?為什麼學位服的顏色五花八門呢?~學位服的由來~穿學位服這一傳統至少要追溯到12世紀歐洲第一所大學建立的時候。那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是神職人員,或是立志成為神職人員,因此並不崇尚過度裝扮。
  • 畢業典禮上,校長為啥要穿紅色的學位袍?
    畢業生也忙著拍畢業照,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大家穿的學位服顏色不一樣,有黑色的,還有紅色的,這是為什麼呢?所以,那個時候,男男女女為了學習,穿著和傳教士差不多的服裝,大多都穿長袍和頭巾。後來,長袍和頭巾演變成西方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 畢業穿學位服的傳統是哪來的? 學位服的顏色透露著什麼信息?
    圖片來源:cdgdc.edu.cn     學位服從何而來?     學位服的起源可追溯至12世紀的歐洲。其時神職人員多在戶外或沒有暖氣設施的教堂上課,出於禦寒需要,穿上了一種叫cappa clausa的大長披肩。
  • 學士服|大學畢業季穿的學士服你了解多少 為什麼披肩顏色不同呢
    又到一年畢業季了,寒窗苦讀數載的莘莘學子畢業了,每到畢業季自然少不了的是學士服,但是這學士服你們了解多少呢?
  • 大學畢業季穿的學士服你了解多少 為什麼披肩顏色不同呢
    又到一年畢業季了,寒窗苦讀數載的莘莘學子畢業了,每到畢業季自然少不了的是學士服,但是這學士服你們了解多少呢?為什麼每個你的學士服披肩式黃色,她的是粉色的呢?  說到學士服就得先說說學士服的起源,13世紀初才有了學位服,西方的整套學位服包含學位帽、流蘇、學位袍還有披肩又或者叫垂布,不同學科門類的披肩顏色是不同的,這就是為什麼學士服垂布顏色不同的原由。
  • 想拍畢業美照?學位服的穿搭文化你了解嗎?
    多少畢業生,穿著學位服,在校門前、操場上、教室裡定格屬於自己的青春記憶。不過,你了解過學位服嗎?你的學位服穿對了嗎?今天小蘭以學士服為例,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學位服的小知識及穿搭攻略,同學們別忘了記小本本上哦!
  • 組圖:「你的專屬畢業學位服到了!」
    穿上專屬畢業學位服,你就是「最美畢業生」。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叮咚!快遞已到,這是來自母校的禮物。」畢業季來臨,近日,中央美術院師生的朋友圈被一份快遞「買家秀」刷屏了,那是一個印有「中央美術學院」的快遞盒子,裡面裝的是中央美術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設計的專屬學位服。「收到了奇怪的東西」一位中央美術學院本屆畢業生,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畢業學位服時還不忘調侃一句。
  • 大專畢業穿什麼服
    畢業季,見到了太多很潮的畢業照,大學生們身著學位服擺出各種姿勢。本科生、研究生或許不會覺得這有啥稀奇,但可曾想過專科生,他們就一直沒有學位服來拍照留念。  這不,武漢一高職高專院校近日為畢業生設計了一套 「山寨學位服」,500多名畢業生穿袍戴帽拖著流蘇,參加畢業典禮,接過畢業證書。
  • 宋楚瑜穿博士畢業服暗酸蔡英文:不要緊張,我不是要質疑你的博士學位
    據臺媒報導,韓國瑜在會上嗆蔡「你的讀稿機享譽海內外」,宋楚瑜則穿博士服登場,被認為是暗諷蔡英文學位爭議意味濃厚。臺灣《聯合報》「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第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於昨日(27日)舉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在政見會第一輪申論時,穿上博士畢業服登場。
  • 沒有學位服的畢業照,還算圓滿嗎?
    在畢業季穿著學位服,和自己的同窗好友、師門兄弟(姐妹)打卡校園裡的各個標誌性建築,既是每一個大學的畢業傳統,也是每一位畢業生心中最有儀式感的事情。如果在畢業季沒能穿上學位服,相信這會是每一位畢業生的遺憾。
  • 扔學位帽、穿學位袍 畢業傳統從哪裡來
    [摘要]19世紀,學位服才開始以國家為單位進行改良,並且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學科。如今,學生不必在在校期間一直穿學位服,但在畢業典禮這樣的「大日子」仍然要回歸傳統,來增強儀式感。畢業典禮上扔學位帽是許多畢業生拍照時的「必選動作」,但是,越來越多的外國學校開始對此說「不」。最新加入的是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校方稱,近年來,多名學生被掉落的學位帽所傷,因此扔帽子將被全面禁止。「我們不希望任何學生因為受傷而在畢業日掃興。」校方告訴該校校報。
  • 大學畢業生的學位服為何顏色不同?本科是黑色,博士為什麼是紅色
    相信小夥伴們在畢業穿著學士服拍照的時候,都會有個疑問。本科同學的學士服都是黑色的,但是研究生的師兄師姐們是藍色,而校長穿的為什麼就成紅色的呢?
  • 畢業服為什麼長成現在這樣?
    又是一年畢業季,無論你畢業多年還是仍未畢業,都要一視同仁穿上學位服參加畢業典禮。
  • 畢業季 學位服的正確穿法&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
    學位服的正確穿法&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就要開始了,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成廣的學子們這幾天忙著論文答辯和穿著學位服照相合影
  • 畢業季來臨,你對學位服的了解有多少呢?進來看
    又是一年畢業季,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穿上有特色的學位服拍畢業照了。我們畢業啦你知道不同服裝代表啥意思嗎?學士服本科畢業獲得學位拍照穿學士服是黑色 2.碩士服研究生畢業獲得學位穿的是藍黑色碩士服博士服垂邊根據專業可以分為6個類別顏色供選擇以上是畢業拍照常見的和常穿的幾種學位服,你對哪個感興趣呢?
  • 你穿的學位服你了解多少 扒學位服的前世今生
    在這個夏天我們就要說再見,畢業以後的笑臉會不會依舊的很甜,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夢想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有的人夢想已經實現,但更多的人還奔波在茫茫追夢途中。還記得你曾經的夢想嗎?那是一朵永不會凋零的花。  又到一年畢業季了,寒窗苦讀數載的莘莘學子畢業了,每到畢業季自然少不了的是學位服,但是這學位服你們了解多少呢?為什麼你的學位服披肩是通通的黃,她的是萌萌的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