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留給汕頭13個整改項目無一按時完成

2020-12-14 央廣網

中央環保督察留給汕頭13個整改項目無一按時完成

督察組建議市領導與老百姓住一起

無需保密,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到廣東一定會到汕頭看練江的整治。然而,看的結果卻令中央環保第五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很震驚:無論是事前踩好點的,還是臨時動議,看到的幾條河流,均是又黑又臭;垃圾隨意丟棄、填埋;甚至在稻田旁堆放著電子垃圾。

「請告訴汕頭市相關同志,讓他們就練江汙染整治情況準備一份詳細的清單,越詳細越好。」儘管出發前,督察組負責同志一再叮囑。然而,到汕頭聽到的卻是,從區一級黨政領導到各局局長,有關練江汙染治理情況一問三不知。

從汙水管網到汙水處理廠,從環保投入到基層黨委政府一年研究了幾次環保問題,帳一筆一筆地算,項目一個一個地核,問題一個一個地深究。督察組發現,一年半時間,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留下的13個整改項目汕頭一個都沒按時完成。一年半時間過去了,練江汙染依然如故。

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建議汕頭市領導們住到老百姓旁邊,直到水不黑不臭。汕頭市的領導們當即表示贊同。

幾次臨時停車黑臭水體遍地

查看練江的汙染整治情況,汕頭市潮南區是繞不開的地區。

「師傅,在這停一下車。」6月15日下午,當督察組一行乘坐的中巴車行駛到潮陽區和平鎮練北村和臨崑上村的練北大坑地(練江的一條支流)時,督察組一行下了車。河水又黑又臭,河兩側排汙口幾米一個,汙水正緩緩地流入河中,漂浮在河面的死魚清晰可見。

「老鄉,這河水臭不臭?」在練北村和臨崑上村,翟青逢人就問。「臭。我媽媽說,她小時候還在這裡遊過泳。」一位剛剛放學的小學生告訴翟青。「臭得很,多少年了,沒有變化。」這是翟青問過的10多位村民的一致說法。

走進村子,潮汕風格的建築格外漂亮。然而,屋旁夾雜著洗衣、洗菜、衝地等的廢水順著一條條溝渠直接排入練北大坑地,「不僅是這些,我們這裡的糞便也是直接排入練北大坑地。」一位村民告訴督察組,河的上遊還有養豬廠,廢水也是直排入河。

「這還叫河嗎?」翟青將問題拋給了潮陽區委書記蔡永明。沉默,蔡永明無言以對。

銅盂鎮草尾村河湧是督察組第二次喊停車的地方。一戶人家的餐館就開在一條溝渠旁邊,餐館廢水直排溝渠。

在潮陽區谷饒鎮大坑村河湧,督察組看到工業廢棄物隨意傾倒,河湧發黑髮臭,「還有沒有乾淨的水,看一個,一個黑臭。」督察組叫來環保監測人員,現場檢測河裡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僅0.05毫克升/立方米。」「河水裡氧氣低到0.05毫克升/立方米,還能有活物?」督察組現場調研發現,谷饒鎮不僅生活汙水直排谷饒溪,而且工業汙染嚴重。谷饒鎮雖然配套建設了汙水處理廠,但僅有配套管網1.14公裡,不得已建成的汙水處理廠只有從谷饒溪抽水處理後再排回河裡。

在潮陽區,督察組還對官田水東西兩岸河水中的溶解氧進行現場檢測,檢測結果分別為0.11毫克升/立方米和0.13毫克升/立方米。

離開官田水,沿著一條小溪,督察組徒步上行。一條混雜著各種垃圾、剛剛填起的土路引起了督察組的注意。「垃圾怎麼就這樣填了?」翟青當即要求把填起的土地挖開看看到底是什麼。

利用當地鎮領導安排找鐵鍁的功夫,督察組一行來到李仙村一片水稻田旁,從電子垃圾、女士內衣加工廢料到焚燒過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應有盡有。督察組無語。

拿來鐵鍁,督察組回到新鋪的土路,不用深挖,幾鍁下去,各種垃圾顯現。初步估算,100多米的土路,被埋在地下的垃圾至少有200噸。

黑臭水體條條;垃圾隨意丟棄、填埋,在汕頭市潮陽區,督察組所看到的一切,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市長鄭劍戈也同樣目睹。

練江治理就是一本糊塗帳

發源於廣東省普寧市大南山五峰尖西南麓楊梅坪的白水磜,大小支流17條,由南北匯入71公裡長的幹流,幹流流域面積1346.6平方公裡。曾因河水清澈蜿蜒如一道白練而得名「練江」。練江也是潮汕地區的母親河。

2016年11月,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以下簡稱第四組)對廣東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督察。其中,重點之一就是練江的汙染治理問題。廣東省對第四組的反饋意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最後確定圍繞練江的汙染治理,汕頭市需要整改的項目有13個(原為14個,因其中一個項目合併,實際需要整改的項目是13個)。

這13個項目包括建設潮陽及潮南兩個紡織印染中心、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及9個汙水處理廠。在廣東省公開的整改方案中,這13個項目的整改完成均有時間表。

按照汕頭市政府的說法,位於潮南區的隴田汙水處理廠已經完成了汙水管網配套建設。「主幹管建了多少公裡?支管多少公裡?毛細管多少公裡?」「這些管網是什麼時候建成的?」「現在汙水處理廠的汙染負荷多少?」就這些問題,翟青要求汕頭市給出具體數據。「按照招投標方案,管網建設都完成了。」潮南區委書記張學龍回答。「什麼叫按照招投標方案?」翟青追問。幾個輪次的發問與反發問,號稱已經完工的隴田汙水處理廠,實際上並未按時完成建設並發揮應有的效益。

貴嶼汙水處理廠是9個需要建設的汙水處理廠之一。按照汕頭市的要求,去年8月應完成汙水處理廠的配套管網建設。據方利旭介紹,截至「回頭看」督察組進駐,貴嶼汙水處理廠需要配套建設的11.34公裡的汙水管網,僅完成了8.8公裡。事實上,在督察組的追問下,就是這8.8公裡管網也被發現有水分。

9個汙水處理廠的建設情況,被督察組逐個問了個遍。

汕頭市政府告訴督察組,9個汙水處理廠他們已配套建設了300公裡的汙水管網。但是,經過翟青一個水廠一個水廠,汙水管網一公裡一公裡的核算,發現300公裡的汙水管網數目根本對不上。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就汙水管網實際建設情況,無論是9個汙水處理廠所在地的潮陽、潮南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還是汕頭市財政、水務、城管等主管部門的局長們沒有一個能說得清楚。同樣說不清還有兩個紡織印染中心、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運行情況。

經過督察組的現場查看,逐個項目核實,汕頭市需要整改的13個項目沒有一個按照要求、按照時序完成建設。汕頭市練江汙染治理就是一本糊塗帳。

環保投入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就汕頭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存在的問題,方利旭坦言,汕頭市財政投入嚴重不足。「按照整治方案,練江整治需要投入約220億元。2014年至今,財政資金僅投入28.84億元,其中,中央投入4.16億元,省級19.12億元,市級1.58億元,區級3.98億元。」

與汙水處理廠管網建設一樣,汕頭市的環保投入也不經查。督察組仔細調查發現,2017年汕頭市環保投入僅為600萬元。「600萬元都投到了哪些項目?」對於環保投入問題,翟青同樣盯住不放。最後發現,所謂600萬元「環保」投入不過是搞了一個水利工程。

顯然,2017年,汕頭市在城市汙水管網建設上沒花一分錢。

「不建管網,就沒法截住流入練江的汙水,不截住流入練江的汙水,就無法實現練江水變清的目標。」督察組奇怪,一條再清晰不過的治汙路線圖在汕頭就是落實不了。

經過督察組與汕頭財政等相關部門仔細核對,近4年,汕頭市環保投入僅佔財政支出的0.2%,遠遠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相對於珠三角地區,汕頭市確實不是富裕地區。但是,在督察組看來,環保投入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是說不過去的。

2017年4月,第四督察組指出:「汕頭、揭陽兩市長期以來存在等靠要思想,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今年一季度,練江幹流綜合汙染指數比去年同期上升7.8%,超過三分之二被抽查企業廢水排放超標。廣東省制定的整治方案依然未能如期推進。

「汕頭市練江汙染的嚴重程度;市縣鄉各級層面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漠視程度;對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練江治理要求的消極態度;練江汙染治理的緩慢程度令人震驚。」督察組一位曾參加第四組督察的督察人員一口氣說出的多個「震驚」強烈表達了督察組對汕頭練江汙染治理的失望與不滿。

「我看這樣好不好,汕頭市可以在老百姓居住的臭水邊蓋幾間或者租幾間房子,市領導們帶頭住到那裡,和沿河老百姓住在一起,直到水不黑不臭。請你們考慮一下。」對於翟青提出的這個建議,汕頭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人當即表示同意。

在《法制日報》記者看來,住不住到臭水邊仍有待時日加以證明。但是,它所傳遞出的一個信息再明確不過,那就是:「只有與老百姓感同身受,汙染治理才有希望落到實處。」

6月16日,陽光燦爛,督察組一行離開汕頭。汕頭市一位領導說,練江是汕頭之恥。汕頭會借督察組「回頭看」之力「雪恥」。希望這一天來得不要太晚。(郄建榮 李曉軍/製圖)

相關焦點

  • 海南第一輪、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分別完成222項、22項整改任務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周曉夢 通訊員程明明 實習生劉冰一12月21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11月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應完成任務240項,已完成222項,按時完成率92.5%。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應完成任務22項,目前已全部完成。今年7月2日,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以下簡稱「百日大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組建10個專項督察組,對各市縣(含洋浦)開展為期一百天的生態環境保護大督察。在大督察工作延續期間,各督察組需要督促推動相關市縣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和專項整改方案,做到「定期督察、定期匯報、到期反饋」。
  • 不折不扣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到位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牢牢...
    本報5月11日訊(記者高翔)5月11日,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全文傳達《海南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會精神,研究我省貫徹意見,部署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會議指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向我省反饋的督察情況,從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高度,既客觀總結了我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成效,更實事求是分析了存在的突出問題。
  • 九江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溼地方面問題整改
    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溼地方面問題整改,對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溼地問題進行了嚴肅查處,對有關責任人進行了問責。   精準施策抓整改全市溼地面積居江西省之首   我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溼地方面有三個光伏項目佔用溼地問題。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廣東第十三批舉報案件162宗
    &nbsp&nbsp&nbsp&nbsp18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交辦第十三批舉報案件162件,其中重複投訴案件13件,實際交辦案件149件(含中央環保督察組確定的重點案件17件)。截至6月17日,我省已辦結交辦案件236件。
  • 關於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第10個問題整改完成情況公示
    按照湖南省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工作的通知》(湘突環改辦〔2019〕16號)文件要求,現將我市關於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第10個問題整改完成情況公示。一、反饋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問題為:「洞庭湖區自然保護區大面積種植造紙經濟林歐美黑楊問題突出,截至督察時,種植面積已達39.01萬畝,其中核心區9.05萬畝,緩衝區20.6萬畝,嚴重威脅洞庭湖水生態環境安全」。
  • 關於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序號十一)整改情況公示
    根據山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銷號工作規定》(魯環督改辦[2019]7號)要求,市化工專項行動辦已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序號十一)的整改工作,並進入銷號程序,現予以公示。
  • 盤錦市聯合督辦組到遼東灣新區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督察...
    1月9日,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市環保局組成的聯合督辦組一行到遼東灣新區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督察督辦工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新區環保局主要領導同志陪同檢查。   督辦組首先聽取了遼東灣新區落實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進展情況的匯報,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落實整改方案的總體思路、主要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四個方面進行總體匯報。隨後,督辦組查閱反饋意見整改有關資料檔案。
  • ...年遴選公文寫作範文】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
    北京遴選:對於參加遴選考試的考生來說,需要詳細的了解遴選考試的相關信息,中公教育特別為大家歸納整理各種公務員遴選相關資料,本文整理【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範文】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更多北京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請點擊遴選考試網。
  • 關於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序號二十一)整改情況公示
    根據山東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銷號工作規定》(魯環督改辦[2019]7號)要求,市化工專項行動辦已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反饋問題二十一)的整改工作,並進入銷號程序,現予以公示。
  • 安康市公開省委環保督察整改落實情況
    截止目前,我市從省委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梳理出的60個具體問題,已基本完成整改45項,剩餘15項正在實施。一、深化認識,提高站位。我市高度重視,堅持把省委環保督察整改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加強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和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的重要機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整改工作。現將我市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如下。一、整改進展情況我市從省委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梳理出60個具體問題,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45項,剩餘15項正在實施。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化思想認識。
  • 湖南省關於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的報告
    省紀委建立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責任追究專項督導機制,在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期間牽頭成立的6個問責督導組持續開展工作到2017年9月份,省紀委書記先後12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重點案件以及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問題責任追究工作。
  • 德安縣召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部署會
    12月12日下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部署會暨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會在德安新市民服務中心召開。德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永平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縣長劉寧主持會議。  徐永平要求,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認清環境形勢,要不折不扣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及省市環保督察,同時自己也要經常回頭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長治市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問題:  一、(省整改方案問題35)根據《山西省「十二五」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實施方案》要求,2015年底前應新建汙泥處置項目11個。但截至2016年底,僅完成晉中市、運城市2個項目,7個項目在建,呂梁、忻州至今尚未動工。
  • 山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情況的報告
    根據反饋意見,全省共確定60項整改任務755個項目,整改責任單位11個市、13個省直部門和9個企業集團。截至2018年8月31日,60項整改任務中33項已完成。其中,2017年計劃完成32項任務223個項目,已完成31項任務222個項目;2018年計劃完成7項任務61個項目,已完成1項任務8個項目;中長期推進21項任務471個項目,已完成1項任務16個項目,其他任務正在積極推進中。
  • 張群環調研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聚焦問題 舉一反三 抓好...
    6月8日,永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群環帶隊赴部分企業和花川垃圾填埋場擴容工程等地,調研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他強調,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解決生態環保突出問題,全力做好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迎檢工作,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 重慶市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
    重慶市委、市政府提高站位、高度重視,嚴肅對待、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堅決整改,成立市委書記陳敏爾和市長唐良智任雙組長、13位市領導任副組長的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統領推動督察整改,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領導小組會議等多次部署落實整改,研究制定《重慶市貫徹落實〈重慶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
  • 宿豫區新莊鎮舉一反三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
    2016年7月15日,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進駐江蘇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環保督察,7月28日向我市反饋:宿豫區新莊鎮安圩村,有條民便河,上遊有兩家養雞場、養豬場,糞便直排河道,汙染環境,臭味擾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 山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西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17年7月30日正式向我省反饋督察意見。對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意見,山西省委、省政府誠懇接受,照單全收。為確保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特制定本方案。
  • 高翔調研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12月2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翔調研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長鄒國良等陪同調研。▲高翔在龍溪富鑫新型建材調研高翔一行先後來到名尚石材加工部、生威塗料廠、巨業化工、聯合化工、鳴山礦山等地,實地察看整改工作進展,要求加快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進度,確保按時間節點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