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些新型毒品知識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謹慎
畢竟很多吸毒者在第一次吸毒時
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吸食的是毒品
為了幫大家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碰到毒品
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份
▽▽2018年新型毒品名錄▽▽
「草本派」代表:小樹枝
真面目
「小樹枝」又名「雅典娜小樹枝」、「維納斯香薰」、「派對小樹枝」等,經國家毒品檢測,「小樹枝」含有我國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經專家論證,1克MDMB-CHMICA的依賴性潛力相當於10.5克海洛因,濫用可致幻。
危害
有關文獻報告「小樹枝」的吸食症狀為頭暈、噁心、氣短、胸痛、不規則的心臟跳動急促、血壓升高、虛脫、抽搐和驚厥,非致命中毒的特點是意識喪失,過量使用可致心臟停搏和意識喪失,以及器官衰竭、心臟驟停,並致人死亡。
常用偽裝
商家對商品描述中大多有「合法的快樂,合法燃料,葉子的替代品」、「無違禁成分,純天然製作」、「無毒害」、「通過亞洲所有地區尿檢血檢」等字眼。(呃……這描述……居然有人相信???)
據悉,「小樹枝」的使用者主要為年輕人,多在生日聚會等場合使用,以酒吧為中心擴散。
「飲料派」代表:含γ-羥基丁酸的飲料
真面目
神仙水,咔哇潮飲,開心水,以及上個月在深圳出現的新型毒品「冰糖雪梨」都含有同一種成分——γ-羥基丁酸。2005年我國就將「γ-羥基丁酸」列入二類精神藥物予以管制,並於2007年變更為一類。
危害
「γ-羥基丁酸」,也稱GHB,會造成人暫時性記憶喪失,嚴重的會導致死亡,與酒精並用更會加劇其危險性,有可能致人昏迷甚至死亡。長期服用γ-羥基丁酸會使人產生依賴綜合症,引起頭痛、噁心、嘔吐、甚至呼吸抑制和昏迷。而且,由於γ-羥基丁酸的劑量-反應曲線斜率很高,吸食者容易服用過量,高劑量的γ-羥基丁酸則可導致吸食者深度的抑制、昏睡甚至死亡。此外,γ-羥基丁酸很容易成癮,長期吸食γ-羥基丁酸還會產生依賴綜合症,產生嚴重的戒斷症狀。
常用偽裝
γ-羥基丁酸常被偽裝成「娛樂性藥物」,它的兩名「家族成員」——γ-丁內酯(GBL,常用於合成γ—羥基丁酸),1,4-丁二醇(1,4-BD),它們在體內通過不同的代謝途徑,最後都會迅速轉化為γ-羥基丁酸。另外,γ-羥基丁酸易於偽裝,可以粉末形式放入膠囊保存,還可以添加到運動飲料、甚至漱口水等液體中。除了癮君子主動服用之外,大家也要提防不法分子有意加害,因為γ-羥基丁酸能致人昏睡,所以它還常見於迷奸案中。
這種毒品居然也曾在深圳出現過……
2018年5月7日傍晚19時許,有群眾向光明分局公明派出所舉報,轄區一名外號「斌仔」的男子正在娛樂場所販賣類似飲料的新型毒品「咔哇潮飲」。
接報後,公明派出所立即介入偵查,很快民警就鎖定嫌疑人,並於晚上23時許在松崗抓獲2名販賣「咔哇潮飲」的嫌疑男子,現場繳獲「咔哇潮飲」4瓶。
「藥物派」代表:芬太尼
真面目
芬太尼由一名比利時醫生1960年研製成功,是一種阿片類藥物,適用於各種疼痛及外科、婦科等手術後和手術過程中的鎮痛,也用於防止或減輕手術後出現的譫妄,還可作為麻醉輔助用藥與麻醉藥合用。芬太尼與氟哌利多配伍製成「安定鎮痛劑」,用於大面積換藥及進行小手術的鎮痛。
危害
芬太尼是海洛因的「表親」,其藥效機理與嗎啡類似,都是通過與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受體結合發揮作用。但與鴉片一樣,它會抑制呼吸,如果超劑量使用會造成呼吸停止,直至死亡。
2018年,因演唱迪士尼動畫主題曲《let it go》而成名的美國著名歌手黛米·洛瓦託,因吸食過量毒品而昏迷不醒,被送入醫院治療。此前,她曾有長期吸毒的經歷,事發當晚,她和一名毒販曾一起加熱吸食混有芬太尼成分的羥考酮。
芬太尼濫用的情況在歐美國家十分常見,在美國已經造成上百人死亡。按照美國毒品管制局的說法,芬太尼的麻醉效力比海洛因強50倍,比嗎啡強100倍,幾粒白糖多的藥量(即0.02克)足以致命。
常用偽裝
讓人意外的是,芬太尼居然被夜店愛好者當成搖頭丸來嗑。而且,芬太尼還可以被皮膚吸收,國外有不少吸食者使用芬太尼貼劑來吸食毒品,導致意外死亡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使用他人丟棄的芬太尼貼劑,其毒品含量也有可能致死。
「偽裝派」代表:郵票
真面目
郵票毒品主要成分為麥角醯二胺(LSD),毒性一般是搖頭丸的3倍。它是世界最強迷幻劑,口含約1平方釐米的「郵票」就能使人產生強烈的幻覺,因而頗受「搖頭族」青睞。
危害
口含「郵票」通常會使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吸食者會對聲音、圖像和顏色等產生不同的幻覺,嚴重的會產生輕生念頭,甚至有人跳樓。
常用偽裝
製毒分子一般把一張筆記本大小的紙等量分成幾釐米大小的很多塊,再在上面印各種圖案,讓毒品的外觀看上去像是郵票。每張郵票使用的時候還要再分成四份或者更多,大小如同指甲蓋,甚至更小。此外,這種毒品也可水溶後用來浸泡特製的郵票,再經過複雜的乾燥工藝即製成「郵票毒品」。
此類毒品的配製液的外觀一般像是袖珍眼藥水,不僅可以滴在眼睛上,還可以滴在吸水紙上稀釋後取一小片服用。此外,目前在非法市場上發現的LSD劑型一般也都是紙型(如郵票型)或膠囊。
2018年的新型毒品當然不止這麼多
下面的這些新型毒品也屬於「偽裝派」
大家千萬注意!
彩虹煙
「彩虹煙」的外形和平日的香菸很像,都是用紙盒包裝的。人在吸食彩虹煙時會產生特殊煙霧,看上去色彩斑斕,還自帶香氣,這些「酷炫」的特徵使得「彩虹煙」在臺灣的青少年群體中迅速流行起來,吸食者的平均年齡還不足18歲。
跳跳糖
「跳跳糖」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這種新型毒品後勁很強,可能持續幾天讓大腦處於興奮中——所以,當有人給你遞上來路不明的「跳跳糖」時,一定要留個心眼,仔細看清楚它的包裝,最好不要服用。
奶茶
新型毒品「奶茶」呈白色粉末狀,衝調後即可吸食。這種僅靠喝的毒品,其致幻效果卻與搖頭丸不相上下。「奶茶」的外觀與市面上零售的速溶奶茶區別不大,且味道香甜,所以很難分辨其真身。
但仔細觀看,這些「奶茶」製作粗糙,包裝上面並沒有基本成分和食用方法等說明,如果用手指捻摸,會發現裡面是均勻細緻的粉末,而不是普通的茶葉。
和「奶茶」類似,最近外省還出現了一種名為「含笑半步癲」的新型毒品,它實際上是將K粉及搖頭丸混合研磨成粉末,再摻入到咖啡粉等粉狀飲料當中,製作成的速溶包,食用後,眼睛會發酸發脹、眼紅、視力減退,個別人會出現看東西變形、失明。
乾花
經研究分析,新型毒品「乾花」是不法分子把乾花瓣浸泡在一種由「JWH-18」氟化而成的,名為「AM-2201」的化學物質中製作而成的。「AM-2201」即為「K3」,是一種屬於人工合成的大麻素類物質,屬於國家嚴格管控的化學物質。
毒販還會把毒品稀釋後浸泡在花葉上,然後將其曬乾,混進香菸內吸食,外表看起來像是抽菸。因此,「乾花」的隱蔽性、誘騙性極強,多濫用於各類娛樂場所。心智尚未完善的未成年人很容易會因為追求刺激而誤吸。
新型毒品雖然層出不窮
但是!
毒販們的「套路」總是如出一轍
當你不知道一種物體是什麼,而有人說它
「好玩」
「不上癮」
「能減肥」
「可以提神醒腦」
「可以讓人很放鬆」
那你可就要提起12分警惕了!
因為,這很可能是騙你吸毒的圈套!
另外,在陌生人眾多的公眾場合
你需要用這6招保護好自己的飲料
來源| 深圳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