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一年繳獲毒品10.4噸
「705」專案繳獲的古柯鹼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記者從深圳市禁毒委了解到,自去年6月26日以來,深圳全市共查處吸毒人員10600餘人次,偵破毒品案件近2600宗,繳獲各類毒品10.4噸;共創建禁毒預防教育示範校133所,在49個街道建立了社區戒毒工作站。
「705」案繳獲古柯鹼1.3噸
6月25日下午,深圳市禁毒委舉行「全民禁毒工程」暨「禁毒2018兩打兩控」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展示臺上整齊擺放著100塊「白色磚頭」,每塊淨重1公斤,這是毒品古柯鹼,這100塊不到整個「705」特大走私古柯鹼專案繳獲量的十分之一。
深圳市禁毒辦副主任、市公安局禁毒局局長鄧廣生介紹,去年7月,深圳警方接到省廳禁毒局通報,稱香港海關查獲了一名從深圳灣口岸出境到香港的販毒嫌疑人。經過偵查摸排,同年10月,深圳警方先後在深圳和東莞查獲嫌疑人4名,繳獲毒品古柯鹼40公斤。
「春節前的臘月廿七,技偵部門有消息說,嫌疑人從東莞買了兩輛小車,把車廂除了駕駛位以外的座位全部拆除。」鄧廣生說,警方預測嫌疑人可能要做大案了。警方跟蹤發現,涉案的兩輛小車首先來到汕尾,短暫停留後,輾轉又來到了位於廣州的某高檔小區。在汕尾時,警方發現涉案車輛裝了不少東西,最後才發現嫌疑人裝毒品竟用了平常裝水的塑膠桶。最終,在廣州警方配合下,深圳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兩人,現場繳獲毒品古柯鹼1.29噸,加上之前的40公斤,警方在整個專案中合計繳獲古柯鹼1.3噸,案值十多億元,據悉,該案繳獲古柯鹼數量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多的。
警方最終確定,此案是中國香港籍毒梟將來自南美某國的毒品古柯鹼,經長途海運至廣東汕尾某港口靠岸登陸,再借用廣東發達的海陸空運輸體系,把毒品販賣至境外。經公安部協調,在國際協作下,兩名主犯被從國外抓回來。
警惕新型毒品「開心水」「神仙水」
圍繞「6·26」禁毒宣傳日,深圳市禁毒委統籌全市10個區以及禁毒委各成員單位開展了「一區一主題一特色」禁毒宣傳活動,針對社會不同群體特點,常態化組織禁毒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進網絡等「六進」工作。2017年6月以來,全市共組織各類宣傳活動近9000次,參與人數達35萬餘人。
記者了解到,新型毒品是今年禁毒宣傳關注的重點。在深圳海關組織的禁毒進社區活動中,現場擺放了「神仙水」「開心水」等新型毒品供市民了解。
海關緝私局警察表示,偽裝成零食、飲料等形式的新型毒品,容易讓人放鬆警惕。像無色無味的「開心水」,其實是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製成。還有偽裝成巧克力、跳跳糖、鹽的新型毒品,裡面有大麻油、甲卡西酮等毒品成分。
深圳光明一名辦案民警告訴記者,經常出入夜店的年輕人會喜歡一些「潮飲」,這給了一些毒販可乘之機。今年5月,光明公安抓獲一名販賣「咔哇水」的嫌疑人,「咔哇水」中含有管制毒品「γ-羥基丁酸」。龍崗警方將今年緝毒重點放在轄區夜總會等娛樂場所,破獲一販、吸新型毒品飲料「紅五」(尼美西泮)的犯罪網絡。
龍崗禁毒民警告訴記者,年輕人警惕心較弱,在娛樂場所易被一些所謂「朋友」「哥們」遞來的飲料、零食引誘,進而染上毒癮。正是瞄準這一點,嫌疑人會將毒品偽裝成零食、飲料,在年輕人中販賣。記者了解到,被偽裝成網紅飲料的新型毒品,買家中不乏80後90後甚至00後。
建立49個社區戒毒工作站
如何讓吸毒人員順利戒毒重入社會?市禁毒委推動建立社區戒毒社康中心工作站,目前已有49個街道建立了社區戒毒社康中心工作站,各社區基本都建有至少1個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工作站。深圳吸毒人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已達97.05%。
據深圳市衛計委醫政處副處長張乃興介紹,深圳市上一年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累計治療2664人。「累計用藥量超過1.1億毫升,相當於減少200萬次吸毒行為。」
禁毒預防首先要在校園。2017年6月以來,深圳市共創建示範校133所,已覆蓋到普通中小學、中職學校和高等院校等各類學校。
深圳還建立了學生禁毒志願者團隊,目前已達萬人規模。另外,去年6月26日以來,深圳市禁毒基金先後兌現舉報涉毒案件447宗,獎勵金額335萬餘元。(記者崔寧寧 通訊員惲江)
(責編:徐可欣(實習生)、牛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