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2009年福建高考理科原始分狀元,高考總成績702分,考入清華。
然而,在這之前,她的父母卻因為家裡貧窮,曾經打算讓其輟學,不再繼續讀高中而早早出去賺錢,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她叫程美華,當初聽到這樣的消息,她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因為她喜歡讀書,而且成績非常優秀。她深知唯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很不甘心;可是,現實卻給了她慘痛一擊,讓程美華感到絕望。或許讀書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奢望的事情,甚至有些孩子還出現了厭學,但是程美華卻渴望讀書。
如今,貧窮的孩子只靠努力學習還不夠,還要有繼續學習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對於寒門子弟卻往往是一種奢望。
程美華的父母都是農民,家裡也很貧窮,若不是當初熱心人士的幫助,可能就會斷送一個「清華」學子的前程,國家也會因此少了一位棟梁。若不是「高考」,或許程美華可能還生活在類似老家龍巖武平縣下壩鄉露冕村的一個自然村的環境之中。在程美華的身上,可以看出「高考」對於寒門子弟到底意味著什麼!
不得不說,程美華還是幸運的,至少她的大學夢沒有中斷,她更也沒有放棄學習。
當下,知識改變命運,也多數是改變窮人的命運,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途徑就是參加高考。有很多天真的孩子,曾試圖抨擊「高考制度」存在弊端,但是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完美的制度,「高考制度」也不例外。儘管「高考制度」或許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卻是相對公平的制度,至少也給寒門子弟留了一絲希望,能夠與「富二代」唯一一次一較高下的機會。
因此,那些家庭本身就不富裕的學子,若是盲目地跟風抨擊「高考」制度,這樣的舉動其實就是斷送自己與「富二代」競爭的機會,更是斷送了自己的未來,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少。曾經嘗試放棄「高考」的學子,轉折多年,有些最終為曾經在「高考」中衝動買單,甚至有些重返校園再次參加「高考」。
如今,輔導班、興趣班遍地開花,現在的孩子比起曾經的孩子更忙了,因為他們不僅要學習我們曾經掌握的知識,還需要學習其他知識,一代比一代學習辛苦,不知道這是不是當年抨擊「高考制度」的那些孩子們願意看到的結果。
但是多種多樣的考察,會更加拉大寒門學子與其他家庭學子之間的差距,或許曾經寒門子弟能夠通過努力,實現人生的超越,但是當下,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
因此,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高考制度」,儘管「高考制度」存在了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卻是目前最為公平的制度。至少在過去,很多寒門子弟因為「高考」改變了人生,甚至發生了蝶變。
曾經的狀元程美華就是其中之一,正是「高考」讓這個寒門中的小姑娘脫穎而出。據悉,她在本科畢業之後,被保送為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繼續著她的學習,現在應該已經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