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行走的滴滴。
俗話說:「三歲一代溝」,對於很多熱愛動漫的小夥伴來說,自己與父母的代溝就體現在父母不理解自己喜歡動漫這件事情上。
寬容溫和些的父母會選擇在孩子看動漫時委婉的在一旁勸告,反覆訴說著長大了就看點兒成熟的東西;
嚴格且控制欲強的父母則在孩子看動漫時厲聲喝止,直接出手幹預孩子的行為。
父母和孩子對於長大後能不能看動漫的不同答案,造就了兩者間巨大的鴻溝,給雙方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對此,就有深受其擾的父母向廣大網友提問:「我兒子19歲還天天看日本動畫片,我該如何教育?」
從「教育」一詞,就能看出父母對此不認同的態度。
其實,仔細分析問題本身,就能發現有著同樣困惑的父母認為孩子大了就不該看動漫的原因所在:
1、不接觸造成的錯誤認知
在很多不了解動漫的人心中,動漫和動畫片指的就是同一種東西。
只要屏幕裡播的不是真人演繹的畫面,不管孩子看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二者根本沒什麼分別。
抱有同樣想法的家長,面對孩子已經長大卻還喜歡看動畫片的事實,難免把其當成是孩子幼稚且不成熟的表現。
2、不良傳聞產生的負面印象
其實也有不少溫和的家長,認為孩子喜歡看動漫是他的自由,本不會太過幹涉。可聽聞一些相關的負面消息後,擔心自己的孩子學壞才開始阻礙孩子看動漫的自由。
本來家長對二次元文化就不了解,看到玩Cospaly的只會以為是喜歡穿奇裝異服的年輕人,即使不認可也不會橫加指責,可聽多了類似「上海漫展不雅jk事件」這樣的事,心態難免發生轉變。
不管是害怕孩子被別人用異樣眼光看待,還是擔心孩子學壞,都會幹涉孩子在看動漫這件事上的自由。
3、缺乏溝通,導致誤解
一些家長忙於工作和孩子缺乏交流,覺得小孩子喜歡看動畫片是天性,長大就好了。一旦發現孩子長大了還喜歡看動漫也不和自己溝通,就以為自家孩子太過內向,擔心孩子自閉。
從始至終,他們都沒有去了解過孩子為什麼喜歡看動漫。
有的家長甚至不知道一部優秀的作品會被影視化也會被動畫化,只是呈現的形式不同,一個由真人演繹,一個由技術支撐。
4、藝術無國界,我想動漫也一樣
在家長提問中特意表示孩子愛看「日本動畫片」,也隱含著一個家長不支持孩子看動漫的原因。
孩子看的動漫是日本的,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成為家長反對孩子看動漫的所有理由。
歷史問題這裡先不提,具體情形如何相信每個人心裡都一清二楚,但人們常說藝術無國界,我想動漫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也不該排除在外。
況且,熱愛動漫的人並沒有遺忘過歷史。粉絲在發現《我的英雄學院》作者更新的漫畫中有辱華反人類的情節後,立馬轉而抵制這部作品。
幾個小時就讓高達9點幾評分的作品下降到3點幾,直至下架。不難看出,在大是大非面前,動漫迷們能很清楚的找準自己的立場。
當然,除了以上談到的,家長反對孩子看動漫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問題中提到的「天天看」這個表示頻率的詞語,家長覺得孩子天天看動漫,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所以才會想幹涉孩子的行為。
這一點確實是孩子的問題,無可厚非。凡事都要適量,太沉迷於熱愛的事物以至玩物喪志,毀了自己的同時也讓自己熱愛的事物沾染了汙點,得不償失。
可話說回來,孩子大了還喜歡看動漫這件事,根本沒有嚴重到需要家長「教育」的程度。只要多接觸多了解多和孩子溝通, 哪怕家長喜歡上動漫也不是沒可能。
陳坤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接受記者採訪時,陳坤坦言自己平時忙於拍戲,缺乏時間和孩子相處,忽略了溝通和交流。
為了找到共同話題,他就去看了孩子平日裡喜歡看的動漫,結果自己也喜歡上了動漫,還喜歡上了火影裡的我愛羅和鼬,並且時常自己Cos動漫人物。
對於不了解的事物,一直很認同藍忘機說的一句話:「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恰巧有一個長大了還喜歡看動漫的孩子,先別急著指責,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最後,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