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聯消費金融循環出借成套路?被指虛假宣傳、亂收費、暴力催收

2020-12-19 柒財經

萬億消費金融市場吸引著更多資本入場,各消費金融公司也各自在流量入口、產品類型上精益求精。

據了解,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創辦的招聯消費金融上線了循環出借金融產品,只要借款人未償還貸款本金餘額不超過該額度,借款人可以循環支用額度。由此,借款人可以省去再次申請借貸、提交材料等環節,獲得更加靈活的金融服務。

不過,柒財經了解到,近日,多位用戶投訴被招聯金融的循環出借套路,指出其在還款後信用額度被無故凍結,不能繼續循環借貸。

循環出借成空

葉薇(化名)對於自己招聯金融帳號借款額度被凍結一事又懊悔又氣憤。據了解,葉薇在2月28日主動還款1526元,將3月4日應還款項提前還清。隨後,葉薇又於3月5日主動還款4945元,結果被告知已凍結額度。

「現在一分都用不了了。」葉薇對柒財經表示,借錢肯定是需要周轉,現在額度突然凍結,如果不還就給打通訊錄,為了保通訊錄就要東拼西湊,「現在家裡人住院,要用錢,只能以貸養貸。」

「早知道就不提前還款了!」葉薇反覆表示,自己從來不逾期,提前還款只是想快點把借的錢還上,「結果沒有任何通知,額度就被凍結了,一點準備也沒有。」

對此,招聯金融客服表示,上述凍結借款額度現象是APP自動更改的,人工不對此負責也無權更改。此外,客服還稱,可以通過人工申請來重新審核額度,這需要用戶繼續使用額度借款,如果1周內額度沒有變化則能夠進行下一步審核。不過,葉薇對此十分不滿:「我連額度都沒有,怎麼繼續使用?」

招聯金融在接受柒財經採訪時表示,出現此種現象,是因為用戶選擇在提前還款後重新嘗試借款,而平臺又重新發起用戶資質評估,以新的評估結果再次判斷用戶是否可借款,從而下達了凍結額度的判斷決定。

葉薇是因為提前還款被凍結額度,李玥則是「無緣無故被凍結額度」。李玥對柒財經表示,自己使用招聯金融1年多了,一直自動還款,從未逾期,現在卻被招聯無故凍結額度。而在聚投訴上,還存在著大量與李玥一樣「無緣無故被凍結額度」的用戶。

「多方位」虛假宣傳?

「一直正常還款,突然凍結額度」、「招聯金融打的廣告是額度可以循環使用,現在還完款以後借不出來了,這根本就是欺騙」、「合同上不是說一次授信額度終身用嗎?」……

聲明可以循環出借,卻無故凍結用戶額度,多位招聯金融用戶質疑招聯金融虛假宣傳。

不過,招聯金融對柒財經表示,根據用戶與平臺籤訂的額度合同,在額度期限內,如發現用戶信用狀況下降、收入能力不強、貸款資金使用出現異常等情況的,平臺可以動態調整或凍結甲方的信用額度,在調整時充分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因此是合情合理的,並非虛假宣傳。」

儘管如此,「明明一直按時還款,額度卻被凍結」現象依然引來大量借款用戶的不理解與質疑。

此外,還有多位用戶表示,招聯金融通過虛假信息誘導客戶還款。宣傳的循環使用額度被凍結,客服承諾還款就可以使用,但還清後還是無法使用,「這純屬欺騙手段」。

單巖(化名)對柒財經表示,自己的循環出借額度被凍結了幾個月了,突然有招聯金融人員加微信要求單巖「在4點之前將錢處理到位」,並承諾還款後可以繼續循環出借。然而,在單巖借貸還款之後,對方直接將微信其拉黑。

對此單巖感到十分氣憤,「當時說自己是和招商銀行合作的大平臺,不是那些小網貸平臺,讓我放心。結果呢?還清後還是無法使用,這純屬欺騙!」

另外,招聯金融的邀新宣傳活動也被指虛假宣傳。曾華(化名)稱,招聯金融邀新活動顯示,5月6日-12日邀請5個用戶完成借款就獎勵500無門檻購物券。不過,活動期間曾華完成了邀請5個用戶完成借款,卻被客服告知1周只能邀請3個,「超出無效」。

也就是說,在為期1周的活動期內,用戶還被另外一條活動期限更長、邀請獎勵更低的邀請規則所限制。因此,邀請5位用戶完成借款就獎勵500元無門檻購物券的活動,用戶根本無法達到。

曾華表示,邀請規則清清楚楚寫在那裡,客服卻說超過3個用戶就超過邀請限制,屬於無效,「我就不明白了,這樣怎麼才能達到5個邀請?這分明是活動套路,欺騙參與者。」

在多次聯繫及平臺投訴下,曾華接到了招聯金融後臺的電話,並得到了原本想要的500元購物券。不過,曾華對柒財經表示,明明按要求做了,招聯金融卻以各種理由推脫,「這是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對於遲遲到來的購物券,招聯金融解釋稱,是因參與人數較多導致獎勵券派發稍有延遲,「已與投訴用戶取得聯繫完成獎勵派發,用戶對處理結果很滿意,目前聚投訴已結案」。不過,對於之前拒絕兌付獎勵的原因,招聯金融並未作出解釋。

被指亂收費、暴力催收

柒財經還了解到,招聯金融會額外收取平臺服務費用。對於「突然出現」的平臺服務費,張起言(化名)表示,「這就是高利貸」。

據了解,5月6日,張起言在招聯金融借款9200元,次日還款時卻被要求歸還9344.44元。對此,招聯金融客服表示,「現在新產生的借款都會收取平臺服務費」,每產生一筆借據第一期還款時都要收取放款金額的1.5%作為平臺服務費。

而張起言對於該項收費的合法合規性則頗有懷疑。他對柒財經表示,後來有2位客服聯繫他作出解釋,但「都沒有說清楚怎麼回事」。

第一位客服解釋稱,張起言申請招聯金融借款是從支付寶申請的,是支付寶平臺要收取費用,「如果不從支付寶而是直接從招聯微信號或APP申請,可能沒有平臺服務費」。但在張起言反問是否確定如此時,客服又改口稱不確定。

第二位客服則表示,無論從哪申請招聯金額借款,都有平臺服務費,「是系統隨機挑選的」,而對於挑選機制、收費合法依據的追問,客服只稱「是內部規定」。

經柒財經聯繫,招聯金融對收取服務費一事回應稱,平臺服務費在借款協議中已有明確披露,「而且,我們的平臺服務費是每筆借據僅收取1次,而行業內大部分是每筆借據每期還款時均按剩餘本金收取費用。」

張起言還對柒財經表示,招聯金融不僅變相收取其它費用、高利率,還涉嫌暴力催收,「平臺騷擾太厲害!垃圾簡訊不斷。」

柒財經注意到,在聚投訴上,關於招聯金融的投訴達到4301條,其中,投訴多集中於暴力催收。

甘志(化名)在指出,招聯消費金融暴力催收,還對其進行恐嚇。甘志收到的催收郵件顯示,關於甘志貸款詐騙一案將被移交至戶籍地經偵大隊,報案文書和拘捕函件已經發送,「將於明日下午4點被拉入掛網在逃人員」。

除了聲稱要起訴、逮捕甘志的郵件,類似的電話也不少。甘志對柒財經表示,逾期也是自己不對,但招聯金融多次打電話來威脅,甚至冒充公檢法,「說我存在貸款詐騙、要我去什麼省開庭、要讓當地公安遣送我,家裡還收到過他們的逮捕函……」

不過,招聯金融否認平臺存在暴力催收行為,並表示,為預防用戶產生不良徵信,用戶逾期後,平臺會提醒用戶及時還款。「目前用戶在聚投訴上的相關投訴,招聯金融對每一單投訴內容進行了核查,均未發現平臺有暴力催收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招聯消費金融「經營異常」:被指暴力催收致婚姻破裂,失信於誰?
    以「您誠信,我普惠」理念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招聯消費金融(也稱「招聯金融」)也面臨了失信問題。日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即「招聯消費金融」)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被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南山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截至目前,尚未被移出。
  • 招聯金融頻頻被控暴力催收 用戶屢遭「被貸款」
    來源: 科技金融在線    近日,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招聯金融頻頻被控暴力催收問題,截至此外,招聯金融還屢現風控漏洞,用戶曾遭受「被貸款」情況。被控暴力催收據聚投訴數據顯示,最近7天,招聯金融被投訴166次,已解決投訴25個,解決率15.06%。這166次投訴中,超過百次均是投訴招聯金融涉嫌暴力催收。其餘則投訴其「套路貸」,稱在有額度的情況下,不能使用借款,要求用戶還清所有欠款才能繼續借款。
  • 暴力催收、隱私洩露……招聯金融淨利潤增速剎車背後的隱憂
    見習記者 隋娉娉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深圳報導消費金融公司暴力催收似乎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聚投訴平臺顯示,在國內六家資產規模超過百億元的消費金融公司中,招聯消費金融(下稱「招聯金融」)成為聚投訴平臺近期唯一一家投訴量排名上升的消費金融公司,數千條的投訴內容中,近八成直指暴力催收、個人隱私遭洩露。不僅如此,招聯金融近期披露的2018年公司業績也是讓其風採驟減。
  • 招聯金融被控暴力催收「套路貸」 近14天內投訴量過百解決率17%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2月14日訊 2月份以來,招聯金融在聚投訴網站上14天被投訴105次,已解決投訴18個,解決率17.14%。這105次投訴中,近百次為暴力催收類,另有5名用戶投訴借款問題,有用戶投訴稱該公司「套路貸」在有額度的情況下要求用戶還清所有欠款才能再次借款。有幾名借款問題用戶收到了招聯金融的致歉已申請結案,但多數暴力催收問題仍未結案。聚投訴網站顯示,投訴人尹先生於2月13日投訴招聯金融暴力催收,投訴金額2200元。投訴詳情顯示「招聯金融,暴力催收,侮辱損害本人名譽。
  • 聚投訴網友投訴招聯分期:招聯分期虛假宣傳強制高利貸
    2020年02月04日 21:56,王先生發起對招聯分期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招聯分期有效投訴5次。
  • 誇大及誤導宣傳、不當收費、給客戶單位打電話……招聯金融被通報
    《通報》指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違反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
  • 聯通用戶續費寬帶遇套路,竟變招聯分期?
    辦個寬帶續費都能變成套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有嗎?撰文、編輯 | 維姆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一條微博成了近日的熱門話題。由於不知是何時推出的活動,尚不知道是否有用戶在工作人員的套路下辦理了分期業務。考慮到此種獲客方式可能並非首次,但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如此操作實在有些不妥。涉暴力催收據悉,招聯金融是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發起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
  • 招聯消費金融被銀保監會通報!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不當收取費用等...
    各銀保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各會管單位: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依法監管理念,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經營,現將檢查中發現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通報如下:一、營銷宣傳存在誇大
  • 招聯消費金融公司被通報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對外發布《關於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要引起警示,嚴格按照銀保監會《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融資收費新規,在營銷宣傳、收費管理、第三方管控、催收管理等方面開展對照檢視,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招聯金融的「套路」背後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王亭亭招聯消費金融(下稱「招聯」)再陷「教育貸」風波。辦寬帶變借貸款如果教育機構關店一事尚屬意外,那麼消費者辦理寬帶業務卻險些辦成借貸業務,招聯就難辭其咎。「餅乾姐」微博上傳的截圖顯示,這位網友在中國聯通營業廳辦理寬帶續費業務時,被營業員告知有129元與99元兩種套餐優惠,查詢聯通的信用額度後方可辦理。
  • 招聯金融不當收費近8000萬、中原消費金融違規處理異議4家消費金融...
    「超低利率」、「0門檻申請」、「隨借隨還」……在消費金融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上述相關宣傳也屢見不鮮,對金融消費者形成誤導。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就在近日,因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不當收取費用等問題,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招聯金融)被銀保監會通報。
  • 數千條投訴直指催收 招聯金融收緊風控
    近日,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註冊資本發生變更。工商資料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由28.59億元變更為38.69億元。去年12月初,中國聯通(600050.SH)發布公告稱,中國聯通將與合營方招商銀行(600036.SH)增資招聯金融,雙方各自增資10億元人民幣。
  • 網友辦聯通寬帶被「套路」:險變招聯金融網貸
    網貸套路最深能有多深?大概就是,辦寬帶變成了辦網貸。9月3日,微博知名博主「餅乾姐」發布的一條微博成為了的熱門話題。有網友向其爆料稱,自己本想在聯通營業廳辦理寬帶續費業務,卻險被聯通工作人員辦理了招聯金融的網貸。
  •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費...
    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依法監管理念,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經營,現將檢查中發現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通報如下:一、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在相關宣傳頁面、營銷話術中,未明確說明展示利率為日利率、月利率還是年利率,「超低利率」「0門檻申請」「全民都可借」「隨借隨還」「想還款可以提前還款
  • 招聯消費金融因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被列經營異常名錄,大量投訴涉...
    官網介紹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是經銀保監會批准、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兩家世界500強公司共同組建,我國第一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招聯金融旗下擁有「好期貸」、「信用付」兩大消費金融產品體系,目前已覆蓋購物、旅遊、教育、裝修等眾多消費場景。
  • 「招聯消費金融」存四大不當行為
    10月22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指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四大問題。
  • 招聯消費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突破10億 投訴過萬條
    來源:黑池財經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招聯消費」)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招聯資產總計882.3億元,較之2019年年初747.48億元增幅18%。前三季度,招聯營業收入75.32億元,淨利潤突破10億元,達到10.87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招聯消費發放貸款和墊款期末餘額為828.97億元,較之期初692.94億元增幅為19.6%。2019年前三季度,招聯營業收入75.32億元。
  • 我來數科暴力催收、高利貸、風險漏洞問題不斷
    但我來貸試圖轉型的背後,卻存在著暴力催收、高利息、風險漏洞等待解難題。我來數科陷高利貸輿論 暴力催收或成「死穴」天眼查數據顯示,我來數科其隸屬於WeLab旗下,是WeLab主要的營收來源,其運營主體為衛盈聯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為龍沛智。是一家網上借貸平臺,提供高消費信貸、消費分期、信用租賃等服務。
  • 我來數科暴力催收、高利貸、風險漏洞問題不斷 龍沛智的「上市夢...
    但我來貸試圖轉型的背後,卻存在著暴力催收、高利息、風險漏洞等待解難題。  我來數科陷高利貸輿論 暴力催收或成「死穴」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來數科其隸屬於WeLab旗下,是WeLab主要的營收來源,其運營主體為衛盈聯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為龍沛智。是一家網上借貸平臺,提供高消費信貸、消費分期、信用租賃等服務。
  • 逼喝尿、拍裸露視頻 「套路貸」暴力催收是在要錢還是要命?
    逼喝尿、拍裸露視頻 「套路貸」暴力催收是在要錢還是要命?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3日 16:37 A-A+ 受害人被暴力催債  「套路貸」看起來披著合法的外衣,卻環環相扣,最終把受害人「吃幹」「榨乾」。近年來,多地警方都有破獲套路貸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