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被稱為「中國臍橙之鄉」、「中國草菇之鄉」,是江西歷史文化名城,是紅軍長徵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所在地。
初秋時節,萬木蔥蘢,在大廣擴容高速沿線,美如畫卷。走進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大廣高速擴容工程BP1標段(簡稱:大廣擴容BP1標)施工現場,一座座現代化的黑白站拔地而起,標準規範的駐地建設和以黨建為引領的標識標牌,見證著中鐵人的精心布局,匠心鍛造。
大廣高速公路擴容工程BP1標段由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預計2022年8月竣工通車。BP1標段起點位於南康區浮石鄉,途徑南康區龍回鎮、信豐縣黃泥鄉、信豐縣大阿鎮,終點位於信豐縣正平鎮;雙向六車道,全長30.185km,起訖樁號K46+900~K77+000;共包含互通2處,服務區1處,橋梁25座(含匝道橋),隧道3座;主要施工內容包括路面工程、路塹邊溝及部分綠化工程,主要工程量為:級配層、水穩層、上基層、下面層、中面層、上面層、路塹邊溝C25混凝土等。
超前布局 ,科學策劃,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為目標
在大廣擴容BP1標現場,能夠自然地感受到「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領先行業、創譽中外」的企業文化精神和業主提出的「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的總體目標;更能感受到他們開展工作的的精心規劃,合理布局。
據項目常務副經理張國傑介紹,記得剛到信豐,外部環境生疏,為了打開局面,前期人員對工程主體、項目重點、材料、大臨場站設施選址等多方面進行詳細的考察調研,並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策劃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策劃,執行力是關鍵。
科學規範的布局藍圖已繪就,項目管理團隊以黨建為引領,推進了路面品質工程創建的「堅兵利器」—大臨設施標準化建設熱潮。
對此,項目部團隊將駐地建設、試驗室、黑白站等臨建工程都當作「永久工程」來建設,每一項臨建都有方案,方案必須經過公司、監理、業主評審,內容涵蓋場站大臨建設的標準和規範要求。
近日,筆者來到大廣擴容BP1標駐地信豐縣大阿農業生態基地。項目部駐地採取院落封閉式管理,整體布局錯落有致,使用功能科學合理分區、辦公設施整齊劃一、網絡信息化設備一應俱全、職工宿舍溫馨雅致、職工食堂寬敞明亮。在醒目的位置能看到很多積極向上的宣傳標語口號和員工行為規範標牌,配上企業精神、文化理念以及建設目標等內容,呈現出了濃厚的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文化底蘊。
乾淨優美,清幽安靜的工作環境,安全便捷、半封閉的管理模式,駐地建設沒有徵用土地,完美呈現出了央企生態保護的責任擔當,企業在規範管理的基礎上,為員工打造了溫馨、舒適、綠色便利的工作生活場所,充分展示了央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理念。
在場站標準化建設中,該項目追求的是「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理念,從場到廠,崇尚的是「精、準、細、嚴」的標準。走進基本落成的黑白站、工地試驗室、材料區,拌和站規劃分明,水穩拌和站冷料倉、拌缸、斜皮帶、成品料倉採用彩鋼棚全包封;黑白料儲料倉採用型鋼大棚全封閉;瀝青拌和樓採用二次除塵,封閉式結構輔以自動感應捲簾門;地磅採用自主研發的物資過磅稱重影像系統,全自動實時監控;加工區採用型鋼棚全封閉,減少粉塵、噪音汙染,防止揚塵;廠區功能明確、清晰、整齊、規範、有序。
正是中鐵建人對承建項目前期的科學策劃和不分晝夜的付出,才使得BP1標項目部率先建成了全線第一家路面標工地試驗室,截止目前,黑白站基本建成,備料工作已經開展,日常工作井然有序,得到了項目業主的充分肯定,顯著提升了企業形象。
黨建引領,活動促進,以提振項目建設精氣神做後盾
「將黨建工作納入標準化管理,為項目建設夯實黨建基礎」。項目書記劉永生這樣介紹:開工以來,按照「黨組織建在工地,黨員攻堅在一線」的要求,成立了大廣擴容BP1標項目黨支部。為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他們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圍繞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項目。同時,加大黨建工作硬體投入,在項目駐地設置了黨建宣傳欄、黨員活動中心、廉政教育中心,建設了廉政文化長廊。
同時,項目上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活動促進黨建工作,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黨建與工建的高度融合。黨支部在實際工作中,一是通過企業形象宣傳,樹立基層黨組積的示範效應。二是設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有效助推工程進度和質量高效運作。三是開展精準扶貧活動,聯繫地方政府對接扶貧,制定扶貧、脫貧方案;幫助駐地村委會,開展黨員進村鎮等活動,為大阿鎮光榮敬老院捐款捐物等。四是把黨對群眾的關懷送到施工第一線,通過送清涼、送技術、送文化,讓一線工人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均能有所獲。五是完善「三會一課」制度,通過靈活多樣的黨課學習,抓好黨員學習培訓教育工作,紮實開展員工廉政教育,組織員工廉政知識答題競賽活動。
強化管理,抓好生產,以保障項目安全運行促發展
安全無小事,安全工作是項目建設的保障。在項目建設中,BP1標項目部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管理方針,制訂了詳盡的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護航項目建設;在管理層面,推行「防範在心、管控在行」的安全生產理念,細化完善的安全責任體系,落實各級管理者「一崗雙責」的管理體制;在技術層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安全設施。
同時,項目部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編制了《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並嚴格付諸實施;推行項目領導帶班制,堅持執行定期安全隱患大排查制度,每天有專門領導值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持續開展「平安工地」建設活動,提高全體參建人員安全意識。一是在項目部設立安全文化宣傳欄;二是組織安全生產月宣誓儀式,提升全員安全生產意識;三是製作安全生產月主題展板宣傳,開展安全培訓教育進工棚活動,在施工現場製作了「八牌一圖」。拌和站場區布置車道標線、區塊標線、隔離欄實現人車分流。嚴格安全生產技術交底教育,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為工程施工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
浚其泉源,匠人匠心,以鑄造工程品質上臺階為方向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品質工程鍛造也是如此。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是工程質量、環保工作的根本,也是品質管控的源頭環節。
採訪中,項目副總工高金雙這樣介紹道:工程建設中採用了ATB25瀝青碎石基層作為路面上基層的組合式基層,提高了主線路面的抗裂性、抗疲勞性、耐久性。採用SMA瀝青表面層,具有抗車轍、抗裂、抗滑、不透水、耐久性強等技術優點。項目上大力推行了可整幅攤鋪的大型攤鋪機等先進設備,對半剛性、瀝青路面拌和、攤鋪、碾壓等關鍵環節實行智能監控,進一步提升瀝青路面標準化施工水平,工程內容複雜、多樣,大廣擴容BP1標項目部在場站建設時就充分考慮了質量、環保的實施,大力打造品質工程。
科學合理規劃場站選址。在黑白站建設時,建設者就選址進行過一番討論,最後綜合考慮全線位置分布及運輸路線等因素,遵循「三集中」規劃理念,將拌和站設置在主線裡程K65+300右側159m位置,該場地位於大阿互通附近,地勢平坦,總佔地面積165畝,遠離生態紅線,非基本農田,滿足建設要求。場地共設置800型水穩拌和站1座,5000 型瀝青拌和站1座,90型混凝土拌和站1座,碎石加工場1座,實現了項目管理程序化、施工行為規範化、場區建設標準化。
採用先進技術打造一流拌和站。水穩拌和站採用強制式二次拌合機,配有雙拌缸,水穩拌和樓採用雙拌缸拌和工藝。配備4個水泥罐5個集料倉、設置5個儲料倉。配備信息化監控設備,採用自動控制、電子計量系統,實現計算機自動控制並具有數據及時上傳功能。,拌和站場內布置全方位自動噴淋系統,配套專業煙塵處理系統,設置霧炮機、租用灑水車,儘量減少對外汙染和資源浪費。
採用新材料建設標準化料倉。設置黑白料儲料倉共14個,採用型鋼大棚全封閉。料倉隔牆採用波形板焊接,高4.8m,相比鋼筋混凝土隔牆,波形板可回收再利用,突顯簡約、環保理念。料倉設置清底標線、倉口堆料線,規範化堆料、鏟料,有效防止混料。設置LED電子顯示牌、材料標識牌、樣品箱,提升生產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傾力打造建設綠色環保工程。首先在場站功能分區上採用環保理念,設置仿真草皮硬隔離,瀝青拌和站建設充分考慮環保因素。為了防止成品料排放時產生的瀝青煙氣及生產結束後排放熱料倉內的骨料時產生的粉塵無組織擴散,在排料口設置煙塵收集系統,有效避免煙氣和粉塵的外溢,提高了瀝青混合料質量。拌和站實行6S管理制度,保障了瀝青拌和站操作人員的作業環境,實現了綠色環保工程建設目標。
建設環保型碎石加工場。採用鋼構大棚全封閉施工,採用鄂破、圓錐破、立式衝擊破三級破碎工藝,下料口設置分隔牆防止混料, 配套環保型循環汙水處理系統、噴淋降塵系統等設備確保加工場乾淨整潔環保。
促進度,提質量,保安全,重環保,BP1標全體建設者不馳空想,不騖虛聲,有條不紊,環環相扣地推進項目建設,為實現大廣擴容品質工程建設目標在風雨中馳而不息,在奮鬥中砥礪前行,共創美好未來,續寫這「品質鐵建」的戰績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