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選夢象入詩,表現出了唐人重視夢象解釋的習俗!

2020-12-20 娜娜的旅行

一、唐代夢佔的興盛對《夢遊天姥吟留別》創作的影響

古人認為夢是靈魂的行走與出遊,通過夢能達到溝通天人、獲得啟示、預言未來的目的。夢可以以預言的形式告知人們未來可能發生的種種災難,一旦這些災難在日後得到應驗,人們對夢的預示作用就更加深信不疑。為了抓住這條通往神秘世界的便捷之路,早在殷商,人們就已有了成系統的戰盟活動,比如如何致夢、如何佔夢、佔夢結果的記載,等等。殷商之後,各朝統治者都重視佔夢這項活動,上行下效,民間的佔夢行為很多,並漸成習氣,代代流傳。

有唐一代,關於佔卜的記載,數量最多的是夢佔,並且有「眾佔非一,唯夢為大」[1](5)的說法。據新舊唐志載,唐代佔夢書共有三部,分別是不著撰者二卷本《佔夢書》、周宣撰三卷本《佔夢書》、盧重玄撰四卷本《夢書》。夢佔之所以興盛,和其易於操作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夢「向智者解之,惡夢即吉,向愚人說之,好夢見變為兇」[2](1),不管佔夢人水平高低,都自有一套解夢說辭,並能夠自圓其說。據《因話錄》所載:「柳員外宗元,自永州司馬徵至京,意望錄用。」[3](41)一日,遇一卜者,向其問夢曰:「餘柳姓也,昨夢柳樹僕地,其不吉乎?」[3](41)卜者答曰:「無苦,但憂為遠官耳。」

[3](41)後柳宗元果赴柳州出任刺史,如佔者所言。由此可知,佔夢這一行為不僅廣泛存在於市井平民之中,而且為地位較尊、知識水平較高的士族階層所接受。由於受眾較多,佔夢者的隊伍逐步龐大,依照黃正建先生的研究,唐代的佔夢者可分為三類,即掛牌營業的專業佔者、善佔者和周邊的熟人。唐人積極進取,大多對官職十分嚮往,希望在為官之路上有所作為,他們佔夢大多是用來卜測仕途狀況的。唐人堅信夢可以反映自己的仕途狀況,依夢兆行事就可以禳災除禍、仕途順利。如豆盧署少年旅於衢州,夢老者言其二十年後必牧此州,後果為衢州牧,豆氏便將當年休憩的亭子改為夢徵亭,此故事表明的正是唐人對夢預言仕途作用的深信不疑。

李白於天寶元年(742)至長安,與太子賓客相遇,賀知章以「謫仙人」稱之,吳筠推薦於朝廷,得玄宗優待,命為翰林院供奉。天寶二年(743),李白逐漸厭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縱酒以自昏穢,天子呼之不朝,舉足令力士脫靴,宮中之人多嫉恨之,毀謗李白於玄宗前,玄宗疏之。天寶三載(744),李白被賜金放還,離長安而去。第二年,他在魯東(今山東)準備南遊吳越,寫下《夢遊天姥吟留別》,把它送給在魯東的朋友。李白本來就有佔夢的習慣,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小故事,記於《開元天寶遺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5](8),問於師,其師認為他的文章將聞名天下,後果「天才贍逸,聞名天下」[5](8)。

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不僅僅應當作為一首遊仙詩,更應當是一首記載夢徵的詩。詩中所選的意象,並不是隨意為之,而是李白精挑細選出的、具有固定象徵意義的夢象。李白用這些夢象構建了一個奇雄瑰麗、五彩繽紛、離奇變換的夢境,這夢境與其長安三年的經歷,以及心中理想的、神仙似的生活狀態相符。李白選夢象入詩,不僅委婉地表明了長安三年的生活狀況並非自己所想所求,而且與自己理想的神仙差距甚遠,也表現出了唐人重視夢象解釋的習俗。

相關焦點

  • 夢象與藏象有何內在一致性?
    「夢象」與「藏象」,前者是玄妙莫測的精神心理現象,後者則是深奧的中醫理論。初看起來,二者相距甚遠,無法相提並論。實則藏象和夢象都是「象」,一個是人體臟腑生理之「象」,一個是精神心理活動之「象」。在夢象與藏象之間,應該具有本質上的相關性。如果能弄清這種相關性,對理解中醫基礎理論,掌握中醫的思維特徵是十分有益的。
  • 李白居然在夢裡也能寫出這麼牛的詩
    這句詩充分的體現出了李白當時對實現遠大抱負的自信,這句詩於大家而言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於李白而言,我們也會相信他一定成功。不可否認,這句詩充滿了自信,讓人熱血沸騰,但他的創作背景卻是在李白失意的情況下寫的,它是天寶三年,李白在被排擠出長安以後和好友遊山玩水,登高之後,3喝了點酒寫出來抒發滿腔不平之氣的。
  • 夢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蒙。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詩詞文本從《杜詩詳註》 譯文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 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 「象」與「髒象」
    通過這些論述, 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內經》中「象」的全部含義。其一,「象」就是現象。其二,「象」的基本分類是陰象和陽象, 並可以按陰陽的屬性繼續分化為更細的「象」, 如四時之象、五行之象。其三,「象」是任何有形物質內部規定性的表現, 本質和現象是密切相呼應的。其四,宇宙間的事物現象難以盡知, 通過「象」的類比, 是一個重要認識手段。
  • 陶淵明田園詩借取象表達力耕之樂
    「回園詩是他的獨創,在田園詩中以農耕為主題,更是陶淵明的獨創」,陶淵明不僅身體力行,親自參與了回園勞作和農事實踐,而且在心理上完全接納了這一活動,在詩中敘述了盡力耕作的樂趣。代表性詩歌如《類卵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邀難逮,轉欲志長勤。秉未歡時務,解顏功農人。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斤大。耕種有時息,行者元問津。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詳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接下來仍舊是每日的推背時間,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第三十四象。對於《推背圖》這本書我還是那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共同交流探討。全書一共六十象,每一象都有詳細的卦圖、卦象、讖語和頌四個部分。卦圖卦象這一象的標題為:丁酉,巽下巽上,巽按照我們所說的規律,前兩個字「丁酉」是做時間的推測。《推背圖》成書的時間為公元630年,根據幹支紀年法推測本象的大概時間為1655之後。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杜甫《夢李白·其一》
    詩要寫夢,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託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瀰漫全詩的悲愴氣氛。「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不說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於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 夢依詩:內衣4個錯誤穿法,註定你是A cup
    內衣過緊勒出贅肉或致乳腺疾病有許多MM認為緊束的內衣能展現出完美的胸部曲線,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內衣穿戴法,過於緊束的內衣會在身體上勒出印痕,實際上是把胸部或臀部分割成難看的兩部分。要知道,胸部的提升絕大部分是靠肩帶來的,所以肩帶越寬,拉力越強的越好。太細的純粹是裝飾用,起到的拉升力實在是微乎其微。長此以往,你的美麗的堅挺的胸部一定會越來越垂。夢依詩清新輕功能內衣,肩帶採用強拉伸舒適彈力材質,韌性超強,能有效防滑,正面具有如絲質般的光澤,背面的短絨親膚柔軟。
  • 分論詞源於唐人近體詩的承傳之說,有哪些表現形式?
    在對詞之導源的認識上,他將李白《憶秦娥》、《菩薩蠻》之作論定為詞之源頭,體現出所持詞源於唐人近體詩的觀點。湯顯祖《湯評<花間集>序》云:「自三百篇,降而騷、賦;騷賦不便入樂,降而古樂府;古樂府不人俗,降而以絕句為樂府;絕句少宛轉,則又降而為詞。故宋人遂以為詞者詩之餘也。」湯顯祖在詞源論上亦持「詩餘」之說。
  • 李白:年輕時做著對世界的夢,年老夢醒仍留戀丨周末讀詩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情態爛漫。而二十年後再遊江南,年華已經逝去,雖據說(也僅是傳說)有過「力士脫靴」的榮耀,但內心抱負終於沒有實現,壯志黯然消沉,再提筆已是「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發」,年輕時的美夢已醒,但又不肯就此斷念。本期周末讀詩,與你一起賞析李白不同時期遊覽江南而寫的詩,從中看到的,不僅是李白的天才,更有他人生境遇的映照。
  • 靈溪象松村民將圓安居夢 107戶抽籤選購193套安置房
    靈溪象松村民將圓安居夢 107戶抽籤選購193套安置房 發布時間:2018年01月2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我父母年紀大了,想選個樓層低一點的房屋。」「我們可以選兩套房屋,將來可以租出去一套......」在現場,前來選房抽籤的居民已熱烈討論起了想選的戶型和未來的使用規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合法房置換對象可選購兩套房屋,總面積不得超過210平方米;無房戶可選購一套90平方米以上1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
  • 風水學知識:預示死亡的19種夢:傳聞常做這些夢會有意外發生
    而人在擔心死亡的或思考死亡的時候,就極易夢到和死亡相關的景像或象徵。據說當一個人真的臨近死亡時,身體和心理都會有預感,這種預感則極易轉化為夢。在夢中,如果我們直接夢到自己或某個親人死了,我們是最害怕和擔心的。不論你多麼不迷信,如果清晰地夢見有親人亡故,也不可能處之泰然。不過根據釋夢經驗,這種夢絕大多數並不表示真的死亡。
  • 風水先生提醒:預示死亡的19種夢,傳聞常做這些夢會有意外發生
    而人在擔心死亡的或思考死亡的時候,就極易夢到和死亡相關的景像或象徵。據說當一個人真的臨近死亡時,身體和心理都會有預感,這種預感則極易轉化為夢。在夢中,如果我們直接夢到自己或某個親人死了,我們是最害怕和擔心的。不論你多麼不迷信,如果清晰地夢見有親人亡故,也不可能處之泰然。不過根據釋夢經驗,這種夢絕大多數並不表示真的死亡。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有時酒喝多了,借著酒力,吟詠一首兩首,頗覺迴腸盪氣,痛快淋漓。        在李白坎坷的一生中,酒如同他的摯友,始終緊隨其生命歷程,並賦予他極大極多的創作靈感。而詠酒詩篇更是表現出他豪放張揚的個性,《將進酒》即其中的代表作。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曾被推為唐人七律壓卷之作……
    不僅有浪漫主義詩仙李白和現實主義詩聖杜甫,還有身在朝堂心在田園的佛系詩人王維。王維,與李白同年(公元701年)出生,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朝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與孟浩然合稱「王孟」。雖然身在廟堂,但心歸禪宗,參禪悟理,學莊信道,故有「詩佛」之稱。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 六點|​​李白:長相思,在長安.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筆力,寫得豪邁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詩篇能在豪放飄逸的同時兼有含蓄的思致。象這首《長相思》,大約是他離開長安後於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就顯然屬於這樣的作品。「長相思」本漢代詩中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如陳後主、徐陵、江總等均有作),並以「長相思」發端,屬樂府《雜曲歌辭》。
  • 010 | 杜甫《夢李白》(二):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希望將文章編得簡潔美觀,方便大家閱讀,沒想到,搞來搞去,閱讀量反而越來越低了,好傷心!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通釋☟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行,浮雲漂蕩的樣子。遊子,指李白。久不至,杜甫和李白自天寶四年(745年)分別後,已有十四年沒見過了。這兩句化用《古詩十九首》「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意。見浮雲而思遊子,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比興。
  • 李白的一首詩,亦詩亦詞,每一句都是最美的情話!
    李白寫相思也往往立意新穎,意境奇妙,譬如「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之清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之沉思、「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之、「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之委婉等等。李白的這首亦詩亦詞的《三五七言》就寫出最悽婉無奈的相思,每一句都是絕美的情話:三五七言· 秋風詞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整體來看,這首詩,李白以極其浪漫的手法,通過豐富的想像、對神話傳說的加工融合,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瑰麗無比且意蘊深遠的圖景,同時寄託了自己的憂慮和憤懣,讀罷令人感到佩服。李白信手拈來的這四句,乍看似乎略顯幼稚,但神、情、採俱佳,活靈活現,被選入教材,確實獨到。
  • 榮格理論中的「夢」與「鍊金術」【多圖】
    榮格認為這個夢很重要,但他對這個夢的解釋卻嫌簡略。他提到他夢中的城市「利物浦」(Liverpool)乃「生命之池」,「利物」(liver)有「生命之根」之意,「浦pool」也是與生命相關的水池。因此,「利物浦」可創造出生命。此外,他籠統的提出此夢顯示有種人永難企及的「中心」,中心是人的目的,而「我性正是方向與含義的原則與原型」。至於「我性」,「中心」的實質內涵如何?榮格就不再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