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非洲伊波拉疫情爆發,2015年元月,他接到任務,加入抗擊伊波拉病毒中國援非醫療隊,義無反顧地前往非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大愛無疆」的精神。這就是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帶頭人——張衛東。
教師檔案
姓名:張衛東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研究方向:醫學影像技術
學歷職稱:高級工程師,博士
個人愛好:看書;旅遊
座右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教授課程:《醫學影像設備學》、《電工學及電子技術》、《醫學影像物理學》、《影像設備質控檢測技術》等。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不管是醫者還是師者,真正的飽學之士,會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他們是專家,高瞻遠矚,胸懷遠大,卻也能於細微處見真章,或是為生活中美好而感動,張衛東老師正是這樣一個專家。
他從事醫學影像設備與技術工作20餘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深入研究醫學影像設備,授權專利多項,參與編寫專著多本,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因參加「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行動,獲「和平使命」勳章,榮立三等功;他還是醫療設備國際招標專家庫成員、中國醫學裝備學會CT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同時,他也注意到,學生在學習理工類課程時會產生的心理距離,抽象的理論概念總是讓學生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在課程改革中採用具有專業特色的「新聞透視」法,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專業具體用在哪些方面;用虛擬仿真實驗結合教學,把抽象的理論概念形象化。
他也經常會被默默堅持、刻苦學習的學生感動,更會被深陷困難境地還能奮發向上,囊獲多個技能比賽大獎的學生所震撼。
張衛東老師正是這樣一個「心有猛虎」也會「細嗅薔薇」的人。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2014年伊波拉病毒在西非國家大爆發,疫情下的非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很多,貧困、戰亂、疾病、疫情,任何一項都足以使這片土地滿目瘡痍,受伊波拉疫情影響的西非國家恰恰是集這幾項於一身,而更為驚心的是伊波拉病毒本身,潛伏期短、傳染性強、致死率高,這些特點讓全世界都對伊波拉病毒聞風喪膽。
加入援非醫療隊伍,前往非洲支援,張衛東老師正是在危險中面對危險!
Q1. 當時是在怎樣的一種情況下,您去參加了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行動?
張衛東:那是2014年國慶假期,10月2日凌晨2點多接到電話,需要組建醫療隊援助非洲,更需要高級工程師支持,我說那肯定就是我啦,當時就報了名,第2天開始集訓,2015年元月,即趕到西非疫情區,直至2015年4月下旬完成任務歸來。
Q2.您當時去的非洲國家是什麼情況?
張衛東:當時去的是賴比瑞亞,這個國家是2010年才開始進入和平狀態,以前都是打內戰,因為結束內戰,國家總統翰遜-瑟利夫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當地的經濟不夠發達,醫療條件較差,抗擊伊波拉的形勢非常嚴峻。而且非洲還有瘧疾,我們去之前都是每天都吃預防瘧疾的藥片。我們駐紮的地方是一個中國援助他們建造的體育館,我們就住在一樓的運動員休息室,條件比較艱苦,因為沒有廁所,只有簡易的廁所,於是我們就自己改造了一部分。
Q3.援非過程中,具體是做了些什麼?有沒有讓您觸動的事情?
張衛東:我們主要是負責醫療設備,現代設備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比如說監控系統、呼叫系統、急救設備,這些設備的有效使用,避免了醫療隊員與患者的過多接觸;流行病調查的人員也減少了暴露的風險。當時大使館就有一個工作人員疑似得了瘧疾,用我們的設備馬上就照出片來了,對病人的篩查非常迅速。
觸動的事情很多,比如,有個小孩送過來的時候,狀態不是很好,最後我們從監控裡親眼目睹他離世。不過也有讓我們欣慰的事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國家隊的一個桌球運動員,在我們那裡治好了,她治癒出院的那天,我們給她開了歡送會。還有德國醫療隊,他們的嚴謹作風讓我們頗為觸動,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
Q4.您認為參加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張衛東:中國歷來都是一個講究「大愛無疆」的國家,去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除了是響應聯合國的號召,更是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疾病是全人類的公敵,西非的伊波拉疫情不只是西非那幾個國家的事,而是全世界的事,所以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參與到這次意義非凡的援非行動中來。
援非的經歷,對今年我們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護也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在今年疫情後返校的開學第一課中,我就把這兩次傳染病疫情作了詳細對比;此外,能跟各個國家的醫療隊伍交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像美國、德國等各個國家的醫療隊我們都會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一個優秀的人應該有遠大的抱負,更應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這也是張衛東老師對學生的期盼:5年、10年,要能當所學專業方面的專家,甚至能有所創新,有所發明,這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成為每一個醫學生的追求。所以,現在就應該把課程學好,把課堂的內容充分理解、消化,同時,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基礎知識,熟悉設備的使用,以後在工作中才能靈活運用。
「專家有大有小,只要能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一定能有所得」是張衛東老師對學生的期盼,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目前,張老師希望能在科研這方面有所突破,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把科研水平和論文質量提上去,同時,把臨床經驗與教學結合起來,把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全方位穩步提升。
最近,張衛東老師正打算組織建模大賽,在他看來,建模大賽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很難得的鍛鍊,既是知識學習,也是科研訓練。預計在張衛東老師的帶動下,還會有更多的優秀學子參與到科研訓練中來,未來可期。
2019級醫學影像技術學生說
李雯:「張老師知識淵博,上課很嚴肅,但有時他也會幽默地調節氣氛,讓人倍感親切,很有學者的風度。聽說了他的事跡,覺得他很了不起,大家都很崇拜他。他的行為和奉獻精神鼓舞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向張老師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國家有幫助的人。」
和雲剛:「張老師言傳身教,我們不僅對他的行為感到非常敬佩,而且也進一步認識到了學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我們專業對臨床診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國作為大國的責任心,不僅僅只存在於電影裡,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和人物,我感到十分自豪。」
歐陽夢垚:「和張老師相處期間覺得他是一個負責、嚴謹的人,只要不懂的問他都會耐心的向我們細心講解,直到我們聽懂為止,他是一位讓人欽佩的老師。」
(李志龍 王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