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所普通高中教英語,所帶班級學生英語基礎差,進校測試平均分只有67(150滿分)。
為了提高學生英語成績,我學習了很多教學方法,研究各種名師的授課方法,然後在教學中實踐。之後出了一些效果,平均成績提高到75,這比同級其他班高出5分以上。無論你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我們高中三年那麼拼命的去學習,都是為考上我們理想的大學,可以和我一樣學習《瘋狂600》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有更多更好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技巧,以及各個科目的知識考點,錯題分析等等!都會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的!
對於這種提高,我本來是感覺挺滿意,想著這樣堅持下去,爭取在高考時平均分達到90分,畢竟基礎太差,這個目標不算低。
之後出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對英語教學的看法。班裡有一個女生上課從來不聽,作業從來不交,進校成績50分,之後跳躍到69、97、最後124,這種跳躍是在兩個學期,10個月內完成的,無論是進步速度,還是達到的分數,在整體環境裡太顯眼了。
她告訴我一直有在網上參加教練式英語培訓,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上網查了之後發現這是一種不講課的英語培訓形式。
教練式英語培訓的核心觀點是「英語是練出來的,不是聽課聽來的」,不同於物理、化學、地理、歷史,英語是語言,語言是工具技能,就像開車、彈鋼琴、打籃球,不是靠聽課能學會的,掌握技主要靠「訓練」。
我感覺醍醐灌頂,作為授課老師,我給學生解釋語法規則,介紹某個單詞的用法,講解分析一個句子,但是我沒法讓學生聽了這些之後就能聽懂英語,讀懂英語文章,更沒法讓他們用英語交流。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是練出來的,包括我自己的英語能力也是自己閉門苦練出來的。
學校或者常規培訓班的英語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課聽課」,這就相當於駕校師傅試圖通過演示和講解來讓學員學會開車一樣可笑。
我花了那麼多功夫在授課技巧上,都是為了讓學生多聽懂一點,然而決定英語水平的不是「聽懂」,而是實打實的「聽、說、讀、寫訓練」。
教練式英語培訓機構並不講課,而是為這個學生制定訓練計劃,包括訓練內容、方法、時間、數量等,她用上英語課的時間和本來用於做英語作業的時間去完成那些訓練,然後完成了神奇的跳躍。
其實沒有什麼驚天秘密,只是「講課聽課」的時間被用於「聽說讀寫訓練」了,時間用在刀刃上,神奇的結果就這麼產生了,這就是訓練的力量。
後來我也參加了一個教練式英語培訓來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但最終沒能全面的應用於教學工作。一是因為不符合上級教學任務安排,二是因為「訓練」是需要學生主動參與的,花錢參加教練式英語培訓的人當然是主動的,而我的多數學生連聽講都是被迫的。
最後我只能在個別學生身上實踐這種教學方式,結果讓我驚喜,從50分到120的跳躍並非偶然,總結了幾點經驗,希望為真正想突破英語的學生指出一條明路:
第一、堅持以訓練為中心,把最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英語訓練。其實英語成績最好的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差距是在課後拉開的,課後就是訓練。
第二、對於初中生,高中生,英語訓練的中心是訓練閱讀和聽力,提高自己看懂英語文章的能力、聽懂英語的能力。閱讀訓練要量大,聽力訓練要精細。
上面兩點很簡單,你想做肯定能做到,做到了就能實現從50分到90分的跳躍,如果你還想要120以上,那要做到第三點:訓練要高效。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的英語訓練?關鍵是要有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有幾個要素:1.內容安排符合英語學習規律,先學什麼,後學什麼,安排要合理;2.訓練方法要先進,怎樣練閱讀聽力,怎樣解決單詞和語法問題等等;3.訓練材料選擇適合自己,太簡單學不到東西,太難學不進去。4.計劃要精細,每天早上起床就知道自己今天需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多少,做多久。
這些才是學英語真正需要花心思去研究的地方,如果沒有心思,沒有能力做一個好的計劃,那就找老師,找英語高手幫你做,或者花錢找專業的教練式培訓機構給你做。有了訓練計劃之後就什麼都不要想了,狠狠執行下去。方法有好壞,效率有高低,但是學英語只要堅持走訓練的道路,再怎麼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