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2006年,在市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全會上,民革常州市委作《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進一步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會發言,提出《打造「井」字型主流交通幹道,緩解城市中心區域交通擁擠和堵塞現象》等黨派提案7件。《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努力實現教育公平》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民革常州市委被評為市政協提案工作先進單位。在省、市各級人大、政協全會上,提出個人建議案和提案11件,就和諧社會建設、城市規劃、環保、交通及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民革常州市委組織完成《計程車行業走向何方——對我市計程車行業管理的一點思考》、《城市集約化建設與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理性思考》、《整體籌劃,逐步實施,積極推進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等6篇調研課題。積極參加民革江蘇省委組織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工作。民革成員擔任特約監察員、檢察員、審計員、人民陪審員、教育督導員等社會公職,參加活動8次。全年發展新黨員3名,至年底,共有7個支部、174名黨員。(江玲玲)
【民革常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 11月16~17日在長安大廈召開,100人參加。會議審議討論通過民革常州市第五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六屆委員會和出席民革江蘇省第十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在民革常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選舉盧明康為民革常州市委主任委員,徐誠卿、譚震、鄒建源為副主任委員,任命譚震兼秘書長。(江玲玲)
【譚震獲參政議政先進工作者稱號】 副主委譚震因參政議政業績突出,年內被民革中央授予10年來民革參政議政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江玲玲)
【民盟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參政議政。2006年,民盟常州市委提交各種提案議案46件、人民建議20餘件,至年底全部由市委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答覆和落實;在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全會上,民盟常州市委作《全面推進我市農村集體經濟所有制改革,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的大會發言,已連續5年突出「三農」主題,被列為市政協全會1號提案。2月,召開年度參政議政工作會議,選出《關於加快農村水利建設的建議》、《關於我市交通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建議》、《關於發展社區衛生,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20餘個「三點」(熱點、焦點、難點)課題;11月,在市統戰理論研究會年會上,13位盟員交流論文,其中2人參加12月召開的民盟江蘇省委研討會並交流論文;民盟常州市委執筆的常州市統戰口「七黨一聯」聯合調研課題《常州古運河經濟帶保護開發研究》獲市委、市政府年度市級重點課題一等獎,創統戰系統歷年最高獎。年內,全盟在《人民政協報》、《團結報》、《常州日報》等國家、省、市級報刊發表統戰文章62篇,上報各類信息100餘條,獲市統戰系統宣傳、信息工作2個一等獎。
社會服務。年內開展10餘次「四下鄉」(文化、科技、衛生、法律下鄉)和下基層、進社區品牌活動,範圍覆蓋二市五區30多個鎮、街道和社區,受益群眾數萬人。4月,推薦20位盟員入選民盟江蘇志願者人才庫。5月,民盟常州市委和綜合支部赴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縣扶貧。年內推進企業和高校「產學研」合作取得百萬元科技項目,盟員設立的常州市「三農」信息服務中心轉移農村勞動力萬餘人,組織300多家農產品企業2次赴上海參加大型會展。盟員捐助下崗職工和慈善基金10萬元,捐助甘肅、西藏和市內多名貧困學生。市一院青年盟員張嘯一次捐出1萬元,盟機關蔣金坤連續6年資助貧困學生直至中學畢業,天寧二支部84歲退休教師王彤偉在家中創辦「希望小屋」,連續20年免費為貧困學生補課,並資助10多位學生從小學至大學畢業。
自身建設。年內,舉辦新盟員和中青年骨幹培訓班,召開高校盟務工作交流會,參加武進和北京紀念李公僕、聞一多殉難60周年座談會。成立戚墅堰區、城建高職校、翠竹中學盟支部,全年發展新盟員50名,平均年齡38歲,中高級職稱佔98%,從政府機關和學校引進2名幹部充實民盟常州市委機關。至年底,共有盟員1068人、基層支部60個。10月完成民盟常州市委換屆。(金明德)
【民盟常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10月24~26日在長安大廈召開,130餘位代表參加。大會審議、討論並通過民盟常州市第十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民盟常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和出席民盟江蘇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通過大會決議。10月26日下午,第十一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趙忠和為主任委員,李江蛟、李永達、杜躍華、沈惠平為副主任委員,任命李永達兼秘書長。(金明德)
【《常州古運河經濟帶保護開發研究》獲年度市級重點調研課題一等獎】 該課題由統戰部、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聯合調研,民盟常州市委李永達、金明德執筆,獲市委、市政府2006年度市級重點調研課題一等獎。該課題在全省首次提出「古運河經濟帶」概念,將各單項保護開發納入「經濟帶」範疇。闡述古運河開發7項條件、8項對策。提出打造古運河「中國之最」常州品牌,為古運河開發工程提供重要參考。(金明德)
【民建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思想建設。開展紀念「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提出50周年活動;組織新會員參加由市委統戰部舉辦的民主黨派成員學習班;學習研究民主黨派理論,撰寫具有探討性、實踐性的論文;380名會員參加江蘇省委統戰部發放的統一戰線知識問答。
參政議政。以專委會作為參政議政的平臺,用開放型橫向聯繫的方式,吸收會內外人士共同參加課題調研;在市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會議上提交集體和個人提案23件;通過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民建會員向全國「兩會」提交建議、提案,參政議政成果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省民建系統名列前茅。
自身建設。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機構和領導班子;通過音樂會、座談交流、參觀等形式紀念民建常州市委成立50周年;優化基層組織建設,參與區域性系列活動,將區域活動與界別活動、聯合活動結合開展,支部活動深入社區和群團組織;全年發展新會員29人,至年底,共有會員688人。
社會服務。會員企業家何亞光等接受電視訪談,擴大會員企業社會影響力;在常州高校建立幫困助學基金,為大學生提供實踐基地;參與真情呼喚「1+1」資助希望小學活動;會員企業家欒潤峰舉辦企業精確管理講座;會員高紀凡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在美國紐約成功上市。(楊志民)
【民建常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11月6~7日召開,110名代表出席。聽取和審議民建常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民建常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選舉出席民建江蘇省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王正平作題為《弘揚民主團結,創新奉獻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選舉王正平為主任委員,汪志光、俞志宏、芮永全、徐紅為副主任委員,任命汪志光兼秘書長。(楊志民)
【民進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2006年,民進常州市委在市「兩會」上提出《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常州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集體提案和《公務員醫保補助結餘應該按比例轉入下年度個人帳戶》、《建議開闢公交車專用車道》、《建議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加強老居民小區停車管理》、《關於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優化學生成長空間的建議》等個人提案。張志朝在省人代會上提出《關於免去師範生學費和恢復提供師範生夥食費》的議案和《關於要求儘快協調解決宜興瀆邊公路收費點移址問題》的意見。參與各民主黨派關於《古運河經濟帶保護開發研究》課題的聯合調研活動。開展民辦教育、幼兒教育和民營企業發展等專題調研,舉行座談會。發動全體會員為患病會員捐款。常進業餘進修學校繼續推進社會力量辦學。民進中央常委會在溧陽天目湖召開。民進藝術團老年隊赴常州市福利院慰問演出。基層支部完成換屆。原經濟科技工作委員會調整為經濟工作和科技工作2個委員會。成立鐘樓區支部。全年發展會員25人,至年底,共有會員510人,基層支部31個。(繆冬至)
【民進常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 12月11~12日在長安大廈召開,122人參加。聽取和審議民進常州市第五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民進常州市第六屆委員會,推選出席民進江蘇省第八次代表大會的代表。12日下午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蔣必彪為主任委員,張志朝、沈梅、姜蘇杭為副主任委員,任命姜蘇杭兼秘書長。(繆冬至)
【農工民主黨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2006年,農工民主黨常州市委在市政協全委會上作《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我市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大會發言,提交集體提案5件。「兩會」期間,農工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提交議案、提案32件。黨派集體提案《示範引路,縱深推進,全面提升社區建設水平》被評為市政協優秀提案。全年開展《對提高我市有效投入績效的建議》、《對進一步推進我市慈善工作的建議》、《逐步完善我市社會救助體系的建議》、《關於推進我市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等調研活動。全年被各新聞媒體錄用黨內宣傳和社會宣傳稿件256篇,報送統戰信息83條、社情民意33條。
社會服務。與民盟常州市委聯合舉辦「慶三八法律、教育、健康和心理義務諮詢」、「關注婦女健康,共享動聽世界」等活動;與市婦聯合作舉辦以「愛崗敬業,做新時代健康女性」為主題的婦女健康知識講座,300多名婦女聽取講座;與市委統戰部聯合赴革命老區溧陽市後周鎮,開展「醫衛、法律、致富技能進社區」諮詢服務活動,受益人數達500多人次,現場贈送常用藥價值近2000元,發放各種資料2000餘冊,為4名癱瘓臥床的病人上門義診;開展第十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醫衛、計生、法律、金融、園藝栽培大型諮詢活動,邀請各類專家20餘人,受益人數達600餘人次,發放計生用具2400件,發放法律、計生宣傳資料2000餘份。
自身建設。通過辦培訓學習班、發放學習材料、組織講座、觀看農工民主黨黨史宣傳資料片等多種形式,增強廣大農工民主黨黨員的政治和責任意識。上半年完成28個基層組織換屆,下半年召開農工民主黨常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全年發展新黨員28名,至年底全市農工民主黨黨員達722人。(邵帆)
【農工民主黨常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 10月12~13日在長安大廈召開,120餘人參加。陸志奮作題為《凝心聚力,履行職能,為實現「兩個率先」和富民強市目標而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農工民主黨常州市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和出席農工民主黨江蘇省第十次代表大會的代表。第十屆第一次全委會選舉陸志奮為主任委員,陳建國、曹玉屏、馬正華、申春悌為副主任委員,任命胡建平為秘書長。(邵帆)
【致公黨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參政議政。在市政協全會上,主委張云云作《切實加強露採礦山管理,著力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發言;就生態環境、預防愛滋病、超市公共用具衛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民陪審員制度等課題進行調研,提交議案、提案20多件,其中黨派提案《建立規範高效城管體系,推進城市長效管理》獲集體優秀提案獎,高戈的《關於規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建議》提案獲優秀個人提案獎;趙彤增選為市政協常委。開展《統籌江邊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雙贏對策的建議》、《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情況》等調研。陳建常、謝海被致公黨江蘇省委評為5年來參政議政先進個人。
自身建設。年初,召開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授予朱桂興等11人為優秀致公黨員稱號,授予參政議政委員會、新北區支部和綜合支部為先進集體稱號;5月,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吉文輝到常作《社會主義榮辱觀》輔導講座;9月,組織歸僑僑眷看蘇州新貌活動;年內科技、教育、醫衛、綜合、新北區支部開展「走進社區法律諮詢」、「為局小女教師義診」、「赴南京湯山參觀學習」、「赴武進薛家鎮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活動。全年發展新黨員7名,至年底致公黨員總人數達150人。
理論宣傳。全年編輯出版《常州致公》4期。全年48篇文章分別被《中國致公》、《團結報》、《江蘇致公》、《常州日報》、常州電臺、常州電視臺等媒體採用。巢文洪撰寫的《建議取消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被全國政協、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採納,報全國人大通過,付諸實施。信息工作在致公黨江蘇省委宣傳信息工作考評中獲二等獎,張秀英、陳建常、陸衛軍、巢文洪被致公黨江蘇省委評為信息工作先進個人。本委宣傳、信息在全市統戰宣傳、信息工作會議上分獲三等獎。致公黨常州市委在市政協好新聞暨社情民意表彰會上被評為社情民意先進單位,邵明芳被評為社情民意先進個人。
社會服務。致公黨員錢亞娟引進並實際到帳外資5000萬美元。經黨員高戈牽線搭橋,「海歸派」孫曉慰創辦的常州愛思特淨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新注入資金1500萬港幣;法國瓦魯瑞克鋼管廠進駐本市,投資1.1億美元,註冊資金3400萬美元。致公黨員、旅法女畫家丘林·柏達龍向常州劉海粟紀念館贈送油畫作品,並在常州、南京舉辦《法國畫家油畫展》。在溧陽、武進、金壇西崗新增「致福工程」培訓點,舉辦培訓班43期,免費培訓村組幹部、各類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1000餘人。全年9名黨員擔任特邀監督員、檢察員、審計員、人民陪審員、行風監督員等職。(邵明芳)
【致公黨常州市第五次代表大會】 11月28~29日在長安大廈召開,75名代表出席。致公黨主委張云云作《致力為公,參政為名,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會議期間,召開第五屆第一次全委會議,選舉張云云為主任委員,黃富華、趙彤為副主任委員,任命趙彤兼秘書長。(邵明芳)
【九三學社常州市委工作概述】 參政議政。九三學社常州市委主委、全國人大代表朱曉敏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城市天然氣供氣的有關建議》;社員、省人大代表戎林海在省人大會議上提出的《關注民生加強立法,切實保護飲用水源的安全》被列為1號議案;九三學社常州市委在市「兩會」期間提出集體和個人議案、提案29件,《構築工業領域中循環經濟體系》等2個集體提案被市領導批示,《加快製造業升級,再創常州新輝煌》等集體、個人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年內,副主委馬元頡承擔「常州市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研究」等2個市級重點課題,組織「信息化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於常州軟體產業的現狀與發展」等3個調研課題。針對「二搶一盜」(搶劫、搶奪、盜竊)及摩託車、電動車、自行車被盜等問題提出「創新工作思路,扼制『二搶一盜』」的意見建議。13名社員擔任市檢察院、市國稅局等16個單位的各類特約人員。
理論宣傳。舉行紀念九三學社成立61周年暨九三學社常州市委成立20周年活動,組織撰寫和學習交流王選精神的心得體會,觀看《王選事跡報告會》錄像,收到學習體會文章30多篇,姜錫朋、白葵陽等10人獲表彰。參與統戰系統統一戰線知識競賽,完成答卷150份。組織新成員參加市委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市委共同舉辦的黨派新成員學習班。年內,向《常州社訊》、《江蘇九三》等各類刊物投稿130餘件。
組織建設。年內,九三學社常州市委換屆工作順利完成,選舉產生第五屆委員會。新一屆九三學社常州市委成立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改科技工作委員會為社會工作委員會。與揚州市、淮安市、荊門市、馬鞍山市、東南大學的九三學社開展工作交流。
社會服務。全年先後召開老齡委主任會議、老同志新春座談會、三八婦女節經濟形勢報告會、「經濟常州」報告會。在第十八屆國際科技與和平周活動期間,組織醫衛界成員到常州工學院進行義診,服務師生近80人;接待九三學社中央諮詢與社會服務委員會副主任蓋國勝教授,並與其對超細粉體產業化進行探討;社員安文兼職常州市太陽能協會秘書長,推動市太陽能產業發展;成員高波主持完成武進醫療保險管理系統,該系統在武進人民醫院及武進中醫院和武進區30個鎮衛生院、200個村衛生室聯網運行。2006年,九三學社常州市委積極參與「加快有效投入年」活動:聯繫邀請法國OLLVE貿易公司總經理Victov及法國知名外交界人士傑特諮詢公司董事長傑特到常進行商務考察,與市建設局就城市輕軌項目進行磋商;邀請英國商會、愛爾蘭商會代表團一行35人到常進行商務考察;常州常稜重型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在新北區落戶,總投資6000萬元,註冊資金2000萬元。(石小平)
【九三學社常州市第五次代表大會】 11月1~2日在長安大廈召開,130餘人參加。主委朱曉敏作《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的報告。選舉產生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和出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六次代表大會的代表。第五屆第一次全委會選舉朱曉敏為主任委員,杜強、俞申、江冰為副主任委員,任命俞申兼秘書長。(石小平)
【常州市工商聯工作概述】 參政議政。在市政協第十一屆第四次會議上提交團體提案4件,就《加快產業集群建設,推動民企發展》等課題提出相關建議,完成市級調研課題《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動民企做強做大》,完成《2005年度常州市民營經濟發展綜述》、《2005年度常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和《常州工商聯汽摩配商會行業發展報告》。在走訪近百家會員企業及有關部門的基礎上,形成《常州市民營企業發展動態》、《常州市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情況》等3篇情況通報,供有關部門參考。完成122份第七次全國私企調查問卷,1505份關於對國務院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若干意見貫徹落實情況調查問卷,以及民營企業智慧財產權狀況的調查。
服務民企。上半年,對全市366家企業進行有效投入情況調研,對85家企業進行上規模情況調研,摸清常州市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利用宣傳工具——《常州商會》報、常州商會網站,宣傳民營企業。商會網站發布商會新聞、行業商會、基層動態等信息300餘條。與市委組織部、市經貿委聯合舉辦9場企業發展與創新報告會。組織會員企業赴上海參加長三角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論壇。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世界華商大會2006年年會,幫助民營企業尋求合作機會。年內接待到常考察的馬來西亞雪隆姑蘇慎中行飲食業公會、澳大利亞貿易促進會、澳大利亞城市建設精英代表團、瑞士合世灑納(QUISISANA CONSULT)公司等多個海外代表團隊,組織200餘家企業參加在國內舉辦的有關國際經貿洽談會和國際化戰略講座。組織70餘家企業參加蘇北地區投資貿易洽談會和東西部地區合作投資洽談會。組織63家企業赴滬京參加「接軌大上海、建設新常州」懇談會、「投資常州、共謀發展」北京推介說明會等大型招商活動。接待5家省內外商會到常考察。
服務社會。全市光彩基金累計達2000萬元,全年市工商聯建立百萬元以上光彩助困基金14個,89家企業參加各類捐贈,捐贈總額1.98億元。麗華快餐公司出資200萬元成立麗華光彩基金,在市第三中學設立百萬元獎教獎學基金。常州電通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設立電通光彩基金,資助貧困優秀學生。市總商會企業家會長、副會長捐資100萬元建成「商會橋」。全市有11位民營企業家登上「2006中國慈善排行榜」。全市35家民營企業參與對欠發達地區的投資項目25個,累計投資30.73億元,到位資金9.53億元,安置農民工5.53萬人,安置下崗職工3.03萬人,培訓農民工4.85萬人。
組織建設。至年底,全市共有會員7406個,共建各級行業商會61個,其中市工商聯新發展直屬會員162個。新成立市總商會溫州商會、市工商聯塑化業商會、市總商會石油化學產業商會。在會費收繳和管理上改革創新,僅對會長、副會長企業收取會費,一般會員企業則全部由行業商會收取,作為行業商會的工作經費,市工商聯不再另行收費。
自身建設。參加「黨員進老區,萬人幫萬戶」結對幫扶活動,與溧陽市後周鎮小石橋村6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對生活困難的原工商業者及時發放補助款,並在春節前組織全體機關工作人員走訪慰問。(夏愛武)
【常州市工商聯第十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12月27日在新北區錦江國際大酒店召開,全市300多位工商聯會員代表參加會議。會議聽取和審議常州市工商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常州市工商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和出席江蘇省工商聯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市委書記範燕青講話,市工商聯會長湯燕雯作《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努力開創工商聯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選舉丁山華等120人組成市工商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在市工商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選舉馬曉鵬等53人為常委,選舉湯燕雯為市工商聯會長,周炳荃、趙幼章、江元、許崢、丁佐宏、王振華、董才平、黃小平、劉燦放、高紀凡、潘雪平、丁山華、車建新、周立成、李煥明為副會長,嶽順惠為秘書長。(夏愛武)
【麗華快餐有限公司設立200萬元光彩基金】 4月18日,市光彩事業促進會舉行麗華光彩基金暨市三中獎教獎學基金捐贈儀式。由麗華快餐有限公司自願出資200萬元設立的麗華光彩基金,專項用於獎勵優秀教師、品學兼優的學生以及資助貧困學生。(夏愛武)
【湯燕雯入圍中國「2006十大慈善家」】 (參見【湯燕雯當選「2006中國十大慈善家」】)
【常州市工商聯塑化業商會成立】 5月22日在和平假日大飯店召開成立大會。該商會為自律性、非營利性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自律和協調作用。大會選舉楊黎明為會長,劉全法、劉徵鴻、張富強、周海忠、周文玉、施越浩、章軻、黃國相、解桂福為副會長。(夏愛武)
【常州市總商會成立100周年】 7月21日,召開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回顧總結了總商會100年的發展歷程,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市領導範燕青、鄒宏國、孟金元、張力航、何祖大、朱曉敏參加。會上,總商會企業家會長、副會長共同捐資100萬元建造「商會橋」以紀念總商會成立100周年,市領導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夏愛武)
【常州市電通集團設立200萬元光彩基金】 8月23日,市光彩事業促進會為常州電通集團舉行設立200萬元光彩基金暨資助優秀大學生儀式。常州市被重點大學錄取的20位貧困學生每人獲得5000元入學資助。(夏愛武)
【常州市總商會溫州商會成立】 9月28日,在新華雲大酒店舉行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該商會是由在常溫州籍工商企業投資生產經營者自願聯合組成的非營利性民間組織,是常州市總商會直屬的地區商會之一,是繼2005年常州市總商會潮汕商會成立之後的第二個異地商會。大會通過商會章則,選舉屠昌益為會長,王文波、王銀弟、葉建飛、葉漫天、餘忠木、陳永松、鄭巨建為副會長。(夏愛武)
【常州市石油化學產業協會、市總商會石油化學產業商會成立】 12月29日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市領導王偉成、虞振新出席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虞振新、副市長王正平被聘為名譽會長,亞邦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小初當選會長,王金平、王立成、劉立初、劉敖根、陳群、周文玉、姚永方、張偉華、章軻、程辰龍、蔣建洪、樊榮良當選副會長。(夏愛武)
【市光彩事業促進會獲全國光彩事業組織獎】 12月27日,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在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召開的第三屆第二次理事會上,獲得光彩事業組織獎。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王文儀赴京領獎,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接見。(夏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