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高校招收的國際學生數量總體上經歷了強勁增長(見圖1)。1949-1950學年的國際學生僅為2.6萬,2019-2020學年的國際學生數量接近110萬。國際學生佔美國高等教育學生總數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從1949-1950年的1%增至2019-2020年的近6%。
在過去的十年中增長已經放緩,而在2019 - 2020學年在美國際學生總人數首次出現下降(見圖2)。其中國際新生從2009 -2010學年的29%下降到2019 - 2020學年的25%。在同一時期,參加OPT實習的學生比例增加了一倍多,從10%增加到21%。從2016-2017學年起,美國高校新入學的國際學生人數開始逐年下降趨勢(見圖3)。2019-2020學年,美國高校新入學的國際學生人數為26.8萬。2018年,對美國50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探討了入學人數下降的原因。受訪者提到了各種因素,包括籤證困難、美國的社會和政治氣候、來自其他國家機構的競爭,以及在美國大學就讀的成本。認為是下降原因是籤證問題的受訪者比例增長最快,從2016年的34%增長到2018年的83%。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是在COVID-19大流行以及相關旅行和籤證困難之前進行的。對社會和政治環境的擔憂是增長第二快的原因,從2016年到2018年,受訪者的比例從15%上升到60%。在2019-2020年度調查中,三分之一的國際學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或德克薩斯州學習(見表1)。其他主要的接收州是麻薩諸塞州、伊利諾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國際學生在美國的分布比在移民人口更平均;例如,加州有大約15%的國際學生,但卻佔了總移民人口的24%。
自2013-2014學年以來,紐約大學一直是接收國際生最多的大學。位于波士頓的東北大學在2019-2020學年上升到第二名,把從2013-2014學年開始一直保持第二名的南加州大學擠到了第三。2019-2020學年,全美有10所院校招收國際生人數超過11000名(見表2)。在2019-2020年度的數據中,中國是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佔總數的35%,其次是印度(18%)、韓國(5%)和沙烏地阿拉伯(3%)。雖然國際學生人數的總體增長停滯不前,但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仍在逐年增長。從2018-2019學年到2019-2020學年,只有來自中國大陸與臺灣和巴西的國際學生數量有所增加。
在 2019 - 2020學年,來自印度和韓國的國際生分別下降了4%和5%,而沙烏地阿拉伯是前十大國家中減少最多的,比2018 - 2019學年減少了17%的學生(國家對出國留學學生財政援助減少對緣故)。在排名前25位的來源國中,西班牙和孟加拉國的留學生人數增長最快,分別增長了10%和7%。儘管有這樣的增長,它們各自在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學生中所佔比例仍不到1%。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學生的來源國構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見表3)。1949-50年間,加拿大、臺灣、印度和幾個歐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是美國大學的主要來源國。隨著1965年《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的通過,取消了國籍配額,來自亞洲的學生在國際學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2019 - 2020學年,國際生最多的三大領域是工程、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和商科,佔總數的一半以上(見圖4)。值得注意的是,52%的國際學生在STEM領域,都有資格在畢業後獲得延長至36個月的OPT。
對比2018-2019和2019-2020學年,只有兩個專業的國際學生總數有所增長:美術與應用藝術(2%)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1%)。其餘專業的國際學生入學率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教育(6%),其次是農業、商業管理和工程(各約4%或5%)。
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往往追求不同的專業。例如,2019-2020學年,來自伊朗(80%)、印度(78%)、尼泊爾(70%)和奈及利亞(62%)的大多數學生從事STEM領域的工作,而來自日本的學生只有18%,來自英國和德國的學生各有23%在STEM領域。從1979-1980學年到2019-2020學年,除非攻讀學位學生外,所有學術水平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穩步上升。在2019-2020學年,本科國際學生的數量超過了研究生(見圖5)。
在2019-2020年度的調查中,約60%的國際學生的大部分教育經費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56%依靠個人和家庭資助,還有4%主要使用外國政府或外國大學的資助。其餘40%的學生主要通過目前的就業、美國大學資助或其他來源資助他們的教育。
據NAFSA估計,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近390億美元,創造或支持了41.6萬個就業崗位。
畢業後,能否獲得工作籤證是國際學生希望留在美國工作的主要障礙。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 2014年的一份報告發現,45%的外國學生畢業生能夠延長籤證期限,在其學院或大學所在的同一大城市工作。
儘管近年來增長有所放緩,但通過OPT項目完成學業後留下來的國際學生人數有所增加。在2019-20年度,參加OPT計劃的人數略多於22.35萬人,比前一年增加了不到500人。
川普政府以減少幾乎所有移民為重點,加大了外國出生的人,包括國際學生,持臨時或永久籤證進入或留在美國的難度。相比之下,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承諾擴大高技能籤證的數量,減少籤證積壓,加快籤證和公民申請的處理。言論和新政策方向的變化可能有助於扭轉入學人數下降的趨勢,並擴大國際學生畢業後的機會,這還要看COVID-19大流行的長期影響如何。
加入菲常旺留學群或菲常旺雙保險群請添加微信號:yunweiNet1601,
備註:「家長+交流」 進菲常旺留學群,屬於純家長交流
備註:「家長+雙保險」 進菲常旺雙保險群,還是屬於純家長交流,但是會有機構乾貨分享及進入機構群的渠道,適合在找留學中介,語培,背景提升服務機構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