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學霸被5所美國常春藤盟校看中 靠打遊戲學英語

2020-12-11 華龍網

王雨嘉在旅行。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作品之一,用各式鏡子營造虛實空間。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6月16日10時2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通訊員 李雅真)去美國常春藤聯盟大學留學不容易,一口氣拿到5所常春藤大學的offer更是難上加難,但重慶大學景觀設計專業的大五學生王雨嘉就辦到了!眼下正是畢業季,很多畢業生忙著找工作,而王雨嘉卻正忙著進入哈佛大學深造。因為被多所國外大學看中,王雨嘉在學校有了「名校收割機」的外號。他是怎麼做到的?

    高中規劃出國留學 大四公派交換去英國

    對王雨嘉來說,留學是他自高三就有的夢想。「我和父母一致認為,國內的基礎教育比較紮實,所以本科要在國內大學度過。等到基礎教育牢固後,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出去看看。」他在剛進入大學時便已經規劃好了,大學期間要從英語、專業素質和拓展經歷等方面著手提升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

    王雨嘉對國外的學習充滿嚮往,也認為自己必須做足準備,以適應國外學習和生活。大四上學期時,通過層層選拔,他成為了第二批國家資助的公派本科交換生,帶著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公派獎學金,趕赴英國卡迪夫大學規劃學院交換一年。

    而這一次出國的經歷,也讓他感受到了一些與想像中不同的地方。教學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很強,教授們給予學生的幫助也很多,學習上他感覺如魚得水。然而英國學生的課外娛樂方式太單一、剛到學校強烈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國外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卻讓他度過了一段短暫的不適應期。聖誕節期間,本地的師生甚至商戶都回家團聚,也讓獨自求學在外的王雨嘉感到孤獨。

    後來,隨著團隊作業的增多,王雨嘉和本地學生有了更多的接觸,互相熟悉起來了,一起熬夜完成作業的經歷更是讓他與一些同學成了好兄弟,他們的小組作業也得了獎。這次成功的經歷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出國留學的決心。 

    王雨嘉認為,出國交換既可以讓同學更好地了解國外的文化氛圍和學習生活的節奏,又能跟外國老師建立聯繫,為日後出國留學提前打好基礎,是完全值得一去的。但想要出國留學,只有想法沒有用,英語水平很重要。

    託福GRE成績很霸氣  看紀錄片打遊戲學英語

    託福成績118分(滿分120)、GRE成績327+4(滿分340+6),王雨嘉的英語成績讓不少同學望塵莫及。

    怎樣學習英語?王雨嘉自稱是看紀錄片和打遊戲培養起來的。「初二時家裡裝上了數位電視,我每天回家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美國國家地理的紀錄片。初三喜歡打網絡競技遊戲,我就志願加入漢化組,幫忙將遊戲中的頁面字幕和劇情內容翻譯成中文。」

    「除非是要考託福或者GRE,否則平時不會刻意背單詞、做題。」王雨嘉透露,保持英語水平的一大良招是他每天會給自己創造出一個英語接觸環境,比如看英語新聞、瀏覽英語博客、追美劇、看紀錄片。  

    專業成績亮眼 設計作品屢獲大獎     

    王雨嘉所學的是景觀設計專業,本科需要學習五年。為了爭取到更好的國外名校留學機會,除了英語,其專業成績和實踐成果也很亮眼:他優異的成績和突出的表現也讓他獲得過國家獎學金等各類獎學金,設計更是多次獲得國家級的競賽獎項。

    「設計是一件能夠帶給我興奮和成就的事情。」王雨嘉大一就與同學一起前往上海同濟大學,代表學校參加了第五屆華誠杯紙板建築設計建造大賽。在8個小時內,團隊成員用雙層瓦楞紙板快速搭建了一間紙屋「憤怒的小鳥」,不僅能開窗通風、採光良好,抗壓性極強,還能同時容納十多個人居住過夜,作品後來奪得了大賽銀獎。   

    後來他又和同學們突發奇想,將參賽時設計的紙屋各零部件進行模塊化的設計研究,打造出能簡單取材、快速組裝的紙屋住所。經過不斷地改進,他們將快速拼裝紙屋的想法與地震臨時住所結合起來,提出了抗災時快速組裝臨時紙屋的方法,獲批成為了2013年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 

    2014年9月,他組隊完成了一套名為「尋找失落的星空」的城市公園概念設計作品。在整套作品裡共有3個不同的場景,除了設有基礎設施,滿足跑步、運動鍛鍊等功能性需求外,更多地將關注點放到都市人心靈的解放上。有的場景在荒廢的機場上運用螢火蟲裝置裝飾,有的場景是在林間水邊安裝各式各樣的鏡子。這套獨具匠心的設計作品,也一舉奪得了中國風景園林協會學生競賽佳作獎。

    「在國外老師面前,最終彰顯一個設計學生成就和潛質的,還是在於作品集以及設計理念,因此我在大學的專業課學習中,對作品設計投入的精力是最多的,取得的成果也是最讓我滿意的。」王雨嘉說。

    國外大學申請有技巧 海投名校全被錄用 

     對很多想去國外留學的人來說,申請學校技巧很重要。王雨嘉認為,申請國外學校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提前規劃避免浪費精力。「要有充分集中的時間來塑造自己,而不能每條路都想走,結果每條路都走不遠。」

    二是學會展示自己的獨特有趣之處。「國外老師心態都很開放,他們喜歡接納不同類型和經歷的學生,注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特點,所以除了英語和專業作品這些常說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展示出你的個性。」他說。

    在申請國外大學時,王雨嘉採取的是「海投」策略。在研究了國外景觀專業的學位問題後,他按照各國在該專業的排名上,從前往後依次選取了美國、加拿大排名靠前的14所大學投遞申請。  

     出乎意料的是,14所大學竟然全部發出錄用通知,這其中包括哈佛、耶魯、賓夕法尼亞、康奈爾、哥倫比亞這5所美國常春藤大學。在各大名校遞來的橄欖枝前,王雨嘉最終選擇了哈佛。他表示,哈佛裡的中國師生較多,比較成規模,前往那裡將會更快融入學習。他希望,不管以後讀不讀博,都能在國外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然後再回到國內繼續景觀設計工作。

    王雨嘉的大學輔導員王志剛對王雨嘉的學習和成績表示肯定,稱他是個很有個性的學生,平時很注重提升綜合能力。「比如老師們如果交待給他什麼任務,他不會像一般同學那樣一口滿口答應、立即去實施,而是會先思考下任務的難度和不妥之處,跟老師進行協商後再去實施,這也就使得他花精力去做的事情,都能圓滿地完成,達到好效果。」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錄新浪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學霸靠打遊戲學英語被5所常春藤盟校看中
    去美國常春藤聯盟大學留學不容易,一口氣拿到5所常春藤大學的offer更是難上加難,但重慶大學景觀設計專業的大五學生王雨嘉就辦到了!眼下正是畢業季,很多畢業生忙著找工作,而王雨嘉卻正忙著進入哈佛大學深造。因為被多所國外大學看中,王雨嘉在學校有了「名校收割機」的外號。他是怎麼做到的?
  • 美國常春藤8所盟校的大學錄取信息
    常春藤盟校的八所學校是美國最挑剔的大學之一,它們也躋身美國頂級私立大學之列。這些大學中的每一所都有一流的學者和屢獲殊榮的教師。常春藤聯盟的成員還可以擁有美麗而歷史悠久的校園。如果您打算申請任何一所常春藤盟校的學校,請切實對待自己被錄取的機會。有個位數的接受率任何一所大學應該算是一個到達學校,即使你的成績和標準考試成績上的目標入場。SAT成績和ACT成績為常春藤聯盟往往是在頂部百分位或兩個。使用Cappex的免費工具,您可以計算出被錄取的機會。
  • 美國常春藤盟校報考指南
    "Ivy League"這個詞早在1933年就開始使用了,直到1954年由來自美國東北部7所私立大學的運動隊組成的美國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NCAA)第一賽區(Division I athletic conference)成立後才正式使用。幾年後,第8所大學加入了該協會。
  • 進入美國常春藤盟校需要哪些優勢指標?
    常春藤聯盟全部是美國一流名校、也是美國產生最多羅德學者的高校聯盟,八所學校中的七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及康奈爾大學。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一樣它們同時接受聯邦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贈,用於學術研究。
  • 「常春藤盟校」與「精英大學」
    漲姿勢「常春藤盟校」與「精英大學」 謝雨 《 青年參考 》( 2015年03月11日   18 版)
  • 「常春藤」厲害?美國非「常春藤」盟校最具競爭力的前25所大學
    一個常春藤聯盟學校的名字總是引起人們肅然起敬,但他們並不是眾多學子的唯一選擇。雖然許多人認為八個常春藤學校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學校,但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大學都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非「常春藤」盟校最具競爭力的前25所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史丹福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 17歲美國華裔女孩憑藉一篇感人作文 獲八所常春藤盟校錄取
    外媒稱,憑藉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出生於馬來西亞的17歲美國華裔女孩蕭靖彤(Cassandra Hsiao)被全部八所常春藤盟校錄取,成為華人世界的熱門話題。蕭靖彤已經收到了哈佛、耶魯等全部八所"常春藤盟校"以及斯坦福、紐約大學等的錄取通知書據BBC中文網4月15日報導,蕭靖彤的父親是中國臺灣人,母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五歲時移居美國。
  • 華裔女孩被美國8所常春藤盟校錄取
    中國日報網4月7日電(嚴玉潔) 綜合外媒4月7日報導,華裔女孩蕭靖彤(Cassandra Hsiao)近日收到了美國全部常春藤盟校的錄取通知書。這8所學校分別是享譽世界的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達特茅斯學院。蕭靖彤說:「這真是不可思議。我當時不在家,但是正在跟父母視頻,視頻兩端的我們都淚流滿面。」 蕭靖彤5歲時隨家人移民到美國,她的父親是中國臺灣人,母親是馬來西亞人。
  • 美國知名的八大常春藤盟校都是哪些?申請條件是什麼?
    我們大家在留學美國的時候能夠選擇的大學是非常多的,其中有很多都是世界級的名校,還包括知名的常春藤盟校,那麼這所謂的常春藤盟校是什麼呢?都有哪些大學在內呢?很多同學都是對其好奇。那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美國八大常春藤盟校的詳細情況,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常春藤的確是體育聯盟,但是並不能用來證明常春藤盟校重視體育
    常春藤盟校是美國八所學校組成的一個聯盟的稱號,因為學術水平優異,是很多留學生的夢想,其中包括了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哈佛和耶魯這樣的學校。倒退幾年,也許很少人知道,不過最近幾年科普的文章越來越多,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的來源被越來越多人熟知了。
  • 美國華裔女孩憑藉一篇感人作文 獲八所常春藤盟校錄取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外媒稱,憑藉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出生於馬來西亞的17歲美國華裔女孩蕭靖彤(Cassandra Hsiao)被全部八所常春藤盟校錄取,成為華人世界的熱門話題。據BBC中文網4月15日報導,蕭靖彤的父親是中國臺灣人,母親是馬來西亞華人,五歲時移居美國。
  • 美國「公立常春藤」 有哪些學校?錄取率普遍高於八大常春藤盟校
    作者:賦能計劃 高級顧問 Kairui「常春藤」 這個說法,對於每一個想要申請美國大學的同學來說,一定都不陌生。我先來考考大家,你們還記得平時常說的 「常春藤聯盟」 是哪八所大學嗎?沒錯,它們就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雖然這八所常春藤盟校的歷史背景不同,但無一例外它們現在都是私立大學。在美國,除了私立大學外,還有很大一批學校是屬於公立性質的。在這些公立大學中,有一些學校與眾不同,被冠以了 「公立常春藤」 的美名。
  • 常春藤盟校排行榜,名校到底哪家強?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成立於1954年,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8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
  • 如何進入常春藤盟校?外教的規劃建議請收下!
    全文如下:這篇文章很長,所要講解的內容也很詳細,非常值得一讀,而且,文中所寫的內容都是我希望自己在高中期間能夠了解的。 第1部分:什麼是常春藤盟校?第2部分:進入常春藤盟校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第3部分:你以為的並非「你以為的」第4部分:如何準備?第5部分:其他建議
  • 《優秀的綿羊》|耶魯教授為你揭秘常春藤盟校背後所隱藏的故事
    一說到美國一流大學,可能我們所有人腦子裡第一反應出來的就是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這些大學,沒錯,他們確實都是一流的大學,也是常春藤盟聯校8所中的4所。但他們對大學教育的培養真的就如我們所看到的那般一流嗎?《優秀的綿羊》這本書將為你揭曉其中的故事。
  • 常春藤盟校錄取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被哈佛這樣的常春藤盟校錄取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呢?說到這兒,我們先在腦子裡假想這麼兩個人物,一個是中國學生,我們管他叫小強,還有一個美國學生,我們管他叫大衛。先看小強,小強是典型的從中國西部的山村一步一步考取了清華大學,成績是真好。
  • 讓常春藤「愛不釋手」的14所美國私立高中,你離藤校又近了一步……
    其實如果沒有移民的想法,正常情況下從高中開始留學相對來講是最好的時間,到美國讀高一的孩子一般在十五、六歲,接受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比較強,再小一點的孩子如果早早地就留學過去,不要說自理能力還未達標,在美國文化的浸透下,孩子會慢慢遺忘本國文化。而且,讀美高的孩子可以在申請大學前提前適應美國環境,鍛鍊英語能力,美國大學招生官也比較認可美高成績單,所以綜合來講,美國高中是個很好的選擇。
  • 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的套路
    在其早期歷史中,常春藤盟校本質上是一個城郊俱樂部。在校友的抗議之下,常春藤盟校被迫採取一種主觀且保密的招生流程——強調「男子氣概與社交風度」(即打橄欖球與開派對的能力),而非數學考試成績。學生簡歷、申請文章、招生面試(「你喜不喜歡橄欖球?」)與老師推薦信(這個學生是否擅長橄欖球?)都被引入招生流程當中,以抵消猶太人對學習的熱愛。  如今的常春藤盟校,較之從前多元化得多,也國際化得多。
  • 常春藤盟校的學費到底有多貴?這裡有一份學費排行等你看
    常青藤盟校只有八所,但它們是美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
  • 長沙18歲女「學霸」拿到6所海外名校錄取通知
    長沙18歲「學霸」模特任雨瑩拿到6所海外名校錄取通知。截至上周,她已經拿到了五所美國「新常春藤」盟校和一所公立「常春藤」盟校的錄取通知,這些院校是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萊斯大學、埃默裡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五所美國「新常春藤」盟校和威廉瑪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