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可很多人怕是傻傻分不清梅花、杏花、桃花、李花、梨花、櫻花……今天就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探索一下這些花的特質吧。
梅花:自寒冬之早春盛開,花色多樣,花開無葉,花瓣重重,花香濃鬱。
【南朝】謝燮《早梅》: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明】無名氏《早梅》: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宋】王十朋《紅梅》: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唐】張謂《早梅》: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宋】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五代】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白梅》: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明】宋濂《櫻花》: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元】耶律楚材《蠟梅》: 枝橫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
【宋】林和靖《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明】唐寅《把酒對月歌》: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杏花:晚於梅花,略早於桃花。花色多白裡透紅,簇擁而開,花萼(花瓣下面的五個紅色萼片)向後翻折的是最主要特徵。
【唐】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宋】志南《絕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羅隱《杏花》: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唐】李商隱《日日》: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唐】戴叔倫《蘇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溫庭筠《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宋】 王安石《北陂杏花》: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宋】宋祁《玉樓春·春景》: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元】虞集《風入松·寄柯敬仲》: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劉仙倫《一剪梅》: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
【宋】【宋】 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
桃花:三月初開,花色多紅粉,花開有葉,無花柄,直接長在樹枝上。
【唐】齊己《桃花》: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唐】周樸《桃花》: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唐】吳融《桃花》: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宋】汪藻《春日》: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宋】黃庭堅《水調歌頭》: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
【唐】元稹《離思》: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唐】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唐】李白《鸚鵡洲》: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宋】徐俯《春遊湖》: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姜彧《浣溪沙》: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
【唐】蘇頲《桃花行》: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成蹊點更飛。
【唐】王維《田園樂· 閒居》: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唐】元稹《連昌宮詞》: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落花紅蔌蔌。
【五代】馮延巳《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王維《洛陽女兒行》: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唐】劉禹錫《玄都觀桃花》: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唐】李白《山中答俗人問》: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李花:色白,花葯黃白,簇擁而開,花柄較短,略晚於桃花。
【宋】司馬光《李花》:色與晴光亂,香和露氣勻。
【宋】辛棄疾《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
【宋】李復《李花》:桃花爭紅色空深,李花淺白開自好。
【宋】王安石《李花》:朝摘桃花紅破萼,莫摘李花繁滿枝。
【宋】楊萬裡《李花》: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
【宋】朱淑真《李花》:小小瓊英舒嫩白,未饒深紫與輕紅。
【宋】李洪《富沙城外李花盛開》:三分春色今餘幾,開盡桃花見李花。
【宋】趙必象《李月野舍旁之李花》:李花不減梅花白,閒與梅花爭幾回。
梨花:色白,跟李花比,白的更純粹。花葯色紫。花柄較長。清明時節開花,暮春之花。
【唐】杜甫《闕題》: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宋】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唐】馮延巳《採桑子》: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
【宋】晏殊《無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明】全室宗泐《題畫》:閒門寂寂掩芳春,坐看梨花帶雨新。
【宋】蘇軾《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唐】劉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清】納蘭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宋】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唐 】溫庭筠《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
【唐】無名氏《雜詩》: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櫻花:色白粉,先開出小軟花託,然後再開花,花瓣的尖端有花缺。晚於梨花,早於海棠花。
【明】宋濂《櫻花》: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海棠花:色多粉紅,花朵較小,花柄較長,簇擁而開,晚於梨花,晚春之花。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宋】晁補之《洞仙歌》:群芳老盡,海棠花時候。雨過寒輕好清晝。
【宋】柳永《木蘭花·海棠》: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
【唐】何希堯《海棠》: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唐】劉兼《海棠花》: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宋】馬子嚴《海棠春》: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
【宋】王雱《眼兒媚》: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宋】李清照《好事近》: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
【宋】周紫芝《好事近》: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王十朋《點絳唇》:絲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妝就。
菜花:百花開儘是菜花,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宋】嚴仁的《玉樓春》: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
【宋】辛棄疾《鷓鴣天》: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宋】秦觀《行香子》: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宋】黃公紹《望江南》:油菜花間蝴蝶舞,刺桐枝上鵓鳩啼。閒坐看春犁。
【明】王守仁《和董蘿石菜花韻》:油菜花開滿地金,鵓鳩聲裡又春深。
櫻桃花:不知道長啥樣……
【五代】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五代】 李煜《謝新恩》:櫻桃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宋】蔣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唐】元稹《折枝花贈行》: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宋】蘇軾《蝶戀花》: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