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瞄準優質均衡,學前教育邁向幼有良育,江漢打出教育均衡發展組合拳

2020-09-09 楚天都市報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成人禮

華苑幼兒園一米菜園

北湖小學校歌比賽

□楚天都市報記者 聞蔚 通訊員 宋驥

教育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智慧基石」,也為區域持續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活力。近年來,江漢區教育系統不斷推進各類教育創新發展,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成教育全面優質均衡的「大教育」格局。武漢市旅遊學校教師馬丹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武漢一初教師周靜秋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學數學組一等獎第一名,實現全省零的突破。

2020年,江漢區將創建市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力爭從「基本均衡」穩步走向「優質均衡」,更好地滿足全區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現實需求;學前教育以「幸福教育」作為核心理念,持續開展「幸福樂園」「幸福職業」「幸福童年」三大工程,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良育」。

學前教育: 習慣守護童年 遊戲點亮童年

江漢區華苑幼兒園的平臺上,有一方「一米菜園」,種植了好多應季的蔬果,排列在一米見方的土壤盒裡,高度都在一米以下。一群穿著綠色圍裙的小朋友正在忙碌地勞動著:有的在給矮矮肥肥的白菜澆水、有的在給紅嘟嘟的番茄剪枝……該園負責人介紹說,設「一米菜園」目的是讓孩子們養成親近自然、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近年來,江漢區教育局先後出品了「寶寶爭章」系列文化創意,創辦了「童行童夢」養成教育家園共育網絡平臺,為幼兒定製了一份「培育一生有用的好習慣」的大餐。全區幼兒園湧現出數萬名「三星全能寶寶」「好習慣之星」。2019年,江漢區教育局《生命實踐教育視野下幼兒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榮獲「武漢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每天下午3時,江漢區盛世紅苗幼兒園的「盛世號」遊輪便鳴笛起航了!孩子們拿著「遊戲地圖」開始一天裡最快樂的時光:去漢秀劇院裡吹拉彈唱、去樂樂牛茶藝艙裡泡茶聞香、去漂亮SPA艙裡敷制面膜……類似這樣的遊戲場景,在江漢區許多幼兒園都可看到。

「用遊戲點亮童年」,是江漢區幼兒園開展「課程遊戲化」建設的核心追求。2019年3月,江漢區在全市率先以「全域」的視野引導全區幼兒園全面鋪開以園為本的課程遊戲化建設。

小學: 實施本色德育 奠基幸福人生

把握課程本質,回歸教育本色,江漢區小學通過課程建設涵養學生生命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塑造良好的人格,創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漢口輔仁小學的校史課程引導學生了解學校百年歷史,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漢口回民小學的民族紙藝課程、武漢關小學漢繡課程、前進二路小學民樂課程、大興路小學《唐詩鳥語》文化課程等,開展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華中裡小學《走近湖泊》《走近溼地》課程培養了一批批生態志願者,延續華中裡小學的生態特色。

江漢區小學「誦經典、習漢字、練運算」小學生素養提升工程實施以來,靜心書寫、傾情誦讀、熟練運算成為校園美景。惠康裡小學推出學校微信公眾號「蕙園夜讀」,用老師們的讀書效應觸發學生的朗讀熱情。衛星村小學線上教學期間成功舉辦第十四屆校園讀書節,「校長雲端伴讀」深受學生的喜愛。紅領巾學校打造教師「朗讀者」,在學生中開展「閱讀半小時21天打卡好習慣」活動。學生在文化浸潤中無不展示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內涵素養。

江漢區各小學把勞動教育滲透到學校日常教育之中,滲透到學生的家庭生活之中,勞動教育之花正在靜悄悄地開放。大興第一實驗小學開設食育課程,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感恩敬畏,學習分工協作,學會分享。清芬路小學利用「拼布」課程教給孩子們拼布技藝,結合三八婦女節,製作拼布禮物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初中: 推進教育均衡 就近上「好學校」

在人民中學,20多名學生分組聽課,隨著老師的講解和引導,小組之間頻頻競爭、辯論,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學校提出『適合教育』,變講堂為學堂,老師不再『滿堂灌』,而是將一節課一半時間留給學生。上課前布置預習作業,將知識問題化、問題任務化,每個小組成員分工,認領課題,通過查找資料、思考探索、討論解決。」人民中學校長楊閣說。

近年來,天門墩中學、人民中學作為「市級小班化特色學校」,28中學作為「市級小班化實驗學校」和市級小班化教學共同體牽頭學校,帶領共同體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研討活動,獲得市、區專家和兄弟學校好評,學校在武漢市的影響不斷擴大。在2019年武漢市首屆義務教育小班化實踐優秀案例評選中,人民中學和天門墩中學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江漢區教育局負責人介紹,經過政府扶持和初中標準化建設之後,一批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提升,口碑漸佳,讓附近居民的孩子就近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近幾年,江漢區中考普高升學率持續提升,各初中學校注重特色發展和學生的特長培養,使更多學生因為增強了素質特長發展,從而獲得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深造的機會。

高中: 學生自我管理 培育社會責任

全班50餘名學生集體商討班級契約,每一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在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武漢一中周薇老師所帶班級,聽證會和議事制度引入班級管理,此舉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們的公民意識、法治精神。同時,這也利於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法治意識,讓他們從小就懂得通過法治途徑來實現自我管理。

每周,武漢一中都有一個班輪流成為「校內值周」班,那一周裡,班裡所有的學生都是「晴天」志願者。早晨,他們來到校園門口迎接師生;午餐時間,志願者們在餐廳裡提醒同學們「光碟」,避免浪費;課間,他們還要隨手撿拾起校園裡的垃圾。武漢一中學生說,通過值周,同學們將文明的概念轉化為了行動,每個人都成為了文明校園的建設者。「加入『晴天』志願者活動,讓自己懂得如何做有責任感的公民。」

江漢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校積極創新,通過開展「責任與擔當」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公共事務,培養學生們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中職: 弘揚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

今年,武漢市旅遊學校專業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陳波老師到中國國旅武漢公司掛職當起了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這是江漢區中職學校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之一。為了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中職學校強化校企共建,通過「赴企業頂崗鍛鍊」「企業專家進校園」「能工巧匠進課堂」等舉措著力提升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使教學與市場同步發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武漢市旅遊學校在深度校企合作中探索「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的做法,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

近年來,江漢區及時對標市場需求強化專業建設,高效利用市、區職業教育專項發展經費,升級專業實訓條件,武漢市都市旅遊服務高水平實習實訓基地和烹飪高水平實習實訓基地,武漢市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網店運營實訓室、現代電子電工理實一體化實訓室等一批實訓室先後建成。

據統計,江漢區所屬職校學生在技能競賽、技能高考上頻傳佳績:2019年,武漢市旅遊學校學生在第十一屆全國旅遊院校服務技能多個賽項中獲二等獎,塗思思同學獲全省技能高考旅遊管理類專業第一名;武漢市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今年共275人參加技能高考,44人通過技能升學圓夢本科。

相關焦點

  • 義務教育瞄準優質均衡,學前教育邁向幼有良育,江漢打出教育均衡...
    近年來,江漢區教育系統不斷推進各類教育創新發展,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成教育全面優質均衡的「大教育」格局。武漢市旅遊學校教師馬丹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武漢一初教師周靜秋獲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學數學組一等獎第一名,實現全省零的突破。
  • 李和平常委:加速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加強鄉村教育越來越成為改善人力資本結構、形成競爭新優勢的現實需求。建議「十四五」時期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前提下,進一步突出鄉村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聚焦薄弱環節,著力補齊短板,推進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一、 鄉村義務教育面臨的現實挑戰。
  • 我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為鞏固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自8月中上旬,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聘請國家級教育專家15人,對全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評估檢查。在此基礎上,專家組將形成評估結果,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各縣(市、區)政府及廊坊市政府提交《學校創建優質均衡發展報告》《廊坊市2020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報告》及《廊坊市各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報告》。
  • 我市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20年1-6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46.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35%,全市各級財政科學統籌財力,優化支出結構,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是著力幼有所育,緩解幼兒「入學貴」。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的背景
    國家在鞏固提高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高質量發展教育現代化等新目標新理念為真正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7年教育部、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相繼印發了《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等三個文件,建立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制度,提出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國家標準。要求各地部署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督導評估工作。
  • 錦州義務教育未來十年邁向優質均衡!「優」在哪些方面?
    錦州市將通過大約10年時間的努力,使全市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達到優質均衡要求;學生的受教育機會、教育質量、隊伍建設、管理水平、辦學條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顯成效,義務教育公平度、滿意度和適合度大幅度提高。優質均衡是義務教育發展的新階段,錦州將把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今後全市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和中心任務。優質均衡的「優」體現在哪些方面?
  • 河北省廊坊市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鞏固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自8月中上旬,廊坊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聘請國家級教育專家15人,對全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評估檢查。記者從廊坊市教育局獲悉,專家分成4個小組深入156所義務教育學校,在學校自查的基礎上傾聽校長介紹,實地檢查指導,為學校發展把脈定向。
  • 義務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教育是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和平區在學前教育「名園+分園」、高中教育「名校+合作校」的實踐探索基礎上,將義務教育階段所有中小學全部納入教育集團,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全覆蓋,不斷促進教育公平,擴大優質教育輻射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 教育局: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切實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更大的成效十三五期間,始興的教育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教育質量全面提高,2018年創建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並確定為廣東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在學前教育方面,實施「5080」攻堅計劃,完成了太平、司前、隘子等3鎮中心幼兒園改擴建,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00個,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幼兒園目標;在義務教育方面,完成了太平鎮、頓崗鎮、隘子鎮三個鄉鎮中心小學教學樓擴建及司前鎮賡靖學校教學樓拆舊重建,新增學位3300個,切實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水平;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優質健康的發展,今年高考,全縣文理科考生上高分有限投檔線146人,比去年增加
  • 江川區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來源:玉溪網近年來,江川區在加強城鄉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等方面下大力氣、實功夫,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新建的江川區第二幼兒園,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室外鋪裝綠化、配套工程及教室裝飾等收尾工作,這所幼兒園今年將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我們招收8個小班,三年後預計24個班,基本能解決城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3個社區孩子入園難問題。
  • 「十四五」天津繼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讓孩子們都能...
    記者從市教委獲悉,「十四五」期間,本市將持續加強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建設,挖掘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潛力,推進涉農區城區學位資源建設,大力引進國內優質教育資源,補足新增加的義務教育學位缺口,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義務教育。從保證孩子們在家門口「有學上」,到能不能「上好學」,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是其中的關鍵。
  • 均衡教育┃著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道裡篇)
    教育關乎每一個孩子,牽扯著千家萬戶。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大、教育基礎薄弱等不利因素,舉全省之力,從政策、投入、保障等方面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2015年以前的「進展緩慢」、僅有14個縣區通過「國檢」,到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全域基本均衡、成為全國第20個整體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奏響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強音」。
  • 寧夏久久為功助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去年以來,寧夏將南部山區9縣(區)與銀川等地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結對,開展城鄉聯動教學(教研)行動,通過線上線下開展規模化城鄉教育融合互動,探索推進優質教育擴面延伸、加快城鄉學校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從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兩字之差,卻折射出一個地區對教育均衡發展的勇氣與決心,這是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最直接體現,讓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共同願望。兩年來,寧夏下大力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讓更多的孩子上好學。
  • 淮北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淮北市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進綜合改革,推進教育公平,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品質,淮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跑出「加速度」,駛入「快車道」。2018年與2017年相比,全市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率,小學為25.36%,位列全省第一;初中為31.84%,位列全省第二。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330248萬元,比2018年的299658萬元增長10.21%。擴充優質資源。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特徵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指標一共是31+1項。3、教育質量教育質量包括九項內容:縣域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學校管理水平,學生學業質量綜合素質發展水平。二、31+1的這個「1」是社會認可度。社會認可度要求85%以上。所以大家習慣上說優質均衡是31項指標,其實是32項。由於社會認可度,這項指標與基本均衡有本質的區別。基本均衡作為重要參考。優質均衡指標85%以上。
  • 扶綏爭創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縣
    布局謀篇 卓越發展 爭創標杆扶綏爭創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縣扶綏訊 布新局,謀新篇。12月5日,扶綏縣龍華中學舉行建校10周年慶典。該縣借慶祝龍華中學建校10周年的契機,在龍華中學召開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會議,全面開啟初中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全力爭創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縣的新徵程。該縣強調,未來十年扶綏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教育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教育內涵和質量,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和教育教學資源整合。
  • 崇左:引進名校邁向教育優質均衡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崇左校區、北大崇左附屬實驗學校的落戶,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升級,從外延均衡到內涵均衡升級。9月10日,崇左召開全市教育大會,謀劃新一輪「百年大計」。2014年以來,該市7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部通過國家評估驗收,成為廣西第三個整體通過評估驗收的設區市,憑祥市應邀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作經驗介紹,廣西義教均衡發展「龍州模式」在全區推廣。強市必先強教,富民必先啟智。
  • 天津市東麗區注重內涵建設與質量提升發展均衡優質教育
    創新教育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教育發展動力;加大協調統籌力度,提高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積極推進綠色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加快教育開放,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擴大並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落實協調發展理念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加快各級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落實《東麗區學前教育提升計劃》,大力推進義務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創新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 大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新會戰"啟動 步入發展新階段
    我市全域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檢,步入發展新階段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新會戰」啟動  大慶網訊(大慶晚報記者 張登林)讓每個孩子沐浴在均衡教育的陽光下,我市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 轉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教育信息...
    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為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城鄉和校際差距,整體提高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紮實開展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