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面管教方法,輕鬆防止孩子沉迷手機、網路遊戲

2020-09-04 子牙創業

很多家庭和學校都十分重視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一般主要採取控制遊戲時間、懲罰與獎勵結合的方法。這些方法行之有效,但有兩個痛點:

痛點一:隨時監控要佔用家長大量精力,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大,孩子會越來越抗拒監控,控制和反控制,會引發親子關係緊張。

痛點二:孩子升入住宿制中學或大學,一但脫離監控,很難說不會有報復性反彈。

《正面管教》的作者曾經說過,如果你的管教方法讓你和孩子持續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錯了。我所在城市有一所重點中學,有一個特殊的高中班。班主任在第一次家長會上明確要求家長,讓孩子在家自由使用數碼產品,不限制。班主任向家長解釋:他認為他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自我管理好,不讓手機、遊戲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自我管理不好的同學,他會和家長商量後,建議開始重新限制。

他們班的所有同學都很珍惜這個信任,因為這位老師是這個城市裡,最好的高中名師。是功成名就退休了後還被校長返聘,全校唯一不需統一考核,擔當教育改革試點的創新班班主任。

據說創新班在高一剛開學的第一個月,凡班主任的課,他只和同學們談天說地,如果談到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就要求同學們自己討論,他只旁聽不發言。校長急得三番五次提醒,再創新也要保持教學進度的底線,但月考時,他們班還是全年級第一。

我身邊有很多智慧的家長、教師,摸索出很多不同於傳統監控方法的新方法,輕鬆、有效防止了孩子沉迷上癮。我通過總結,發現他們使用的方法,大多有幾個共通之處。

1.採用互相尊重和合作的方式,提倡孩子自我管理和家長限制相結合的方法。

2.不懲罰錯誤,只懲罰孩子不積極的行為。

3.不過度反應,只要孩子的行為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就不限制。孩子的自我管理失效,立刻介入限制。

我覺得以上三條和《正面管教》中的三條核心理念:1不驕縱,不懲罰;2 相互尊重與合作;3和善而堅定都很接近。所以我稱其為「正面管教防沉迷法」。

正常管教防沉迷法實操幾點注意事項:

我們在和孩子合作前都需首先達成一個共識,對手機和遊戲的定義一致:手機是工具,是網絡終端,不是夥伴。網路遊戲是娛樂,不是理想世界。

有很多從小接觸智慧型手機和ipad的孩子,會視手機為可以分享情感的親密夥伴。例如很多孩子會喜歡抱著手機或ipad入睡,即使不準玩了,也要拿著手機等。

有很多孩子,會認為遊戲世界才是理想世界,玩遊戲是保衛理想世界的行動。如果孩子小時沒有注意控制,那麼很可能會形成對手機、遊戲的錯誤認知,如果成人不理解孩子對手機、遊戲的認知,沒有基本的共識如何談尊重與合作?

限制針對的不應是手機使用時長,而應是孩子的上癮表現,維護的是先學習後娛樂的次序。

有一媽媽告訴我,如果嚴格限定孩子的手機時間,限制越嚴反而孩子越渴望,反抗力度越大。所以她和女兒約定每天有幾段時間可以自由使用手機,但由媽媽控制喊停,以便休息眼睛。

如果孩子能喊停即停,休息後就可以繼續。如果孩子不願意停下,媽媽就會一邊溫柔的說:孩子,現在你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你已經在網絡裡迷路了,媽媽不要失去你,我要救你出來。一邊會堅定的收回手機,不再讓孩子有繼續的權利。

媽媽說,上癮的最初表現,就是不願自己暫停。這時家長要堅決但溫柔的喊停,但不要責備孩子。要讓孩子意識到,唯有能自控,才有自由。失控的自由,只會帶來傷害和迷失。

首先相信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給予孩子尊重和信任,根據孩子的自控能力,逐步解鎖孩子的各項權利。

我身邊的一位父親,在孩子剛上一年級,就和孩子籤訂了一份數碼產品使用合同。詳細規定了孩子6-14歲的各種使用限制,除了每過一個生日可以解鎖一些限制外,如果自控表現好,解鎖還可以提前。現在孩子11歲,已提前3年解鎖所有限制。

孩子已經形成了自我管理的習慣,所以孩子更多的是利用手機查資料、聽歌、社交。很好的把握了手機娛樂和學習的尺度,不再要家人操心監督。

這位爸爸也提到,有幾次孩子在寒暑假沒有控制好,剛有沉迷跡象,爸爸就堅定地收回了手機。雖然孩子也鬧思緒,但因有事先約定,孩子最後也克服了,一切重回正軌。

正面管教防沉迷法是先難後易,良性循環。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防沉迷才能使他們受益終身。因為篇幅原因,很多好的方法不能在文中全部列出,歡迎大家提出問題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教育案例: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學習不上心,家長要用對教育方法
    很多孩子從小就接觸網絡,甚至有的家長為了所謂的共同語言,就慣縱小孩玩遊戲。很多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直播,家長發現以後就採取強制措施,或者直接大發雷霆,生硬說教……但是,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畢竟孩子確實需要娛樂,而且很多孩子的沉迷網絡的壞習慣,都是從家長這邊「學」來的。家長一味的抵制,只會讓孩子叛逆,背著家長偷偷玩樂。
  • 中國遊戲節高峰論壇:正面管教,孩子的遊戲思維管理
    10月23日,中國遊戲節高峰論壇現場,舉辦了一場以「正面管教,孩子的遊戲思維管理」為主題的圓桌會議,同時遊戲客棧也與三峽出版社聯手推出了同名圖書《正面管教:孩子的遊戲思維管理》。
  • 孩子沉迷電玩束手無策?四招教你輕鬆管教!讓孩子學會自覺自律!
    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可能要思考一下,對電子遊戲到底該怎麼設防。我問過很多因孩子沉迷電玩而頭痛的家長,為什麼他們的孩子特別喜歡玩電子遊戲。他們大部分都是這麼回答的:因為電子遊戲好玩唄;因為學習不像遊戲那麼好玩呀。
  • 解救沉迷網路遊戲的孩子,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掌握「遊戲力」
    殊不知,孩子們沉迷遊戲只是表現,隨之帶來的後果是親子關係的疏離,所以家長們要掌握「遊戲力」幫助孩子們消除網癮。前幾天我看朋友帶著孩子一塊出去玩,再對比我家孩子,每天就只會對著手機,家人不讓孩子打遊戲,孩子背著我們偷偷打。我問朋友:「為什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能相處那麼好?而我家孩子只知道打遊戲呢?」
  • 孩子沉迷「玩手機和網路遊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隨著在家中學習的自由度較大,時間一長,學生在家學習就會因為各種網絡誘惑,漸漸失去學習耐心與興趣,開始借學習之名,利用手機或電腦上網、打遊戲等。這時,家長充當監督者的角色十分重要。如果放任孩子無節制地使用手機、電腦可能導致他們因此沉迷在手機世界,遊戲成癮而不能自拔。面對孩子愛玩手機、沉迷遊戲的問題,大多數家長通常採取嘮叨,責備、打罵的方法。
  • 孩子沉迷遊戲不可自拔,你的方法用對了嗎?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漸普及,智能生活走進尋常百姓家,慢慢地,孩子們的生活也被手機電腦、遊戲包圍著。孩子為何會過度沉迷在網路遊戲中,不可自拔呢?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種:1、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孩子的每日時間以及互動都太單調,除了學習,很難找到能快速放鬆自己的方法。現今許多活動都離不開網絡,網際網路悄無聲息地潛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 有了手機後怎麼防止孩子沉迷其中?
    ,可能是父母回到家後,在孩子面前不停地玩手機,無形之中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或者是孩子吵鬧家長用手機來取悅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沉迷於其中,為玩手機遊戲,不愛學習。很多父母為此使出渾身解數,甚至是沒收手機,都沒多大作用。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於手機,成為了眾多家長的一大難題。
  • 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家長慧
    02第二種家庭:陪伴和溝通太少,親子關係太差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網路遊戲認知與態度研究」的報告,報告顯示:孩子沉迷遊戲行為與親子關係密切相關,親子關係越差,越易導致孩子形成沉迷網路遊戲的行為。
  • 疫情之下 美英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新冠疫情爆發後,居家在線學習模式的開啟讓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更趨嚴重,本期聚焦國外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 這三種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尤其第一種!
    「孩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不知道他拿手機玩遊戲。」……這是某遊戲平臺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裡,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如今,未成年沉迷手機遊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大人為此焦慮不已。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的家庭和教育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以下三種家庭,孩子會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深度分析「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戒掉遊戲癮
    其實,讓孩子如此沉迷的網路遊戲與阻止孩子玩遊戲的父母一直處在對弈中,雙方都用了「阿倫森效應」,但遺憾的是,網路遊戲一方一直善於運用「阿倫森效應」的積極面,而父母無形中也掉入了它的積極面,被動地激發了孩子對遊戲的興趣並直至痴迷。
  • 這三種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尤其第一種
    第二種家庭:陪伴和溝通太少,親子關係太差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網路遊戲認知與態度研究」的報告,報告顯示:孩子沉迷遊戲行為與親子關係密切相關,親子關係越差,越易導致孩子形成沉迷網路遊戲的行為。 反之,父母與孩子的親密度越高,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於網路遊戲。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怎麼使用電子產品其實,電子產品就像是把雙刃劍。作為我們成年人,很多人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 那麼,我們的孩子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應該把握怎麼樣的一個度,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其中呢?
  • 孩子的網絡管教
    陽光外語轉發這條微信,主要是分享孩子與網絡的關係,希望我們的學生家長們多一些思考。 隨著孩子進入高年級之後,網絡社交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更令父母擔心小學三年級起,學校開始有計算機課,孩子開始「正式」、「合理」接觸計算機。十歲到十五歲的青春期階段,計算機和網絡不再只是單純的遊戲,更讓父母擔心的是連上網的海闊天空,和結交天涯海角網友的自由。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教育學家:每一把遊戲都是孩子在成長!
    一逢寒假暑假或節日的小長假,家長紛紛頭疼孩子痴迷於手機中的遊戲,「手機」一度成為引發家庭矛盾爭吵的重要源頭之一。面對放假期間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到遊戲的全方位概念,不能將遊戲簡單歸類於壞的,更不能教遊戲歸類於網路遊戲。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父母們把握這三點,定能輕鬆杜絕!
    隨著電競行業的飛速發展,大量企業開始加大電競投資力度,宣傳和傳播方式越來越直觀新穎,加上手機領域近年來激烈的競爭環境,手機也越做越好,這兩者的化學反應,就是讓手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需要電腦,不需要固定位置,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登錄。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六年級孩子沉迷網絡玄幻小說,管教時經常激烈爭吵,家長該怎麼辦
    為了阻止孩子繼續沉迷於網絡小說,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強行阻止,如不允許孩子用手機或電腦上網,試圖能讓孩子能遠離網絡玄幻小說,但是越是強行阻止反而越適得其反,因為喜歡讀這類小說的孩子往往都進入青春期,叛逆心理一旦被激發,很容易和父母發生矛盾。
  • 防止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要做到三點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遊,一方面除了遊戲廠家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有關部門繼續強化監管外,另一方面,家長也應積極行動,主動防範,充分盡到監護人的責任,防止孩子沾染上手機遊戲。如果孩子出現了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積極尋求、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重點做到以下三點:調整心態理性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全面接納孩子,不嫌棄,有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 三個實用方法,讓孩子科學使用手機,不再沉迷遊戲
    科技日新月異,相較於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作業、考試,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幾乎人手一臺,這也拉進孩子與網絡的距離。網絡中什麼最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無疑是各種網路遊戲,在遊戲中,可以馳騁沙場,可以拉幫結派,可以實現孩子心中的武俠夢想;再或者學習上的不如意,與父母之間的摩擦,一進入到網絡世界,通通可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