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文文獻了。但是閱讀外文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如何有針對性地查找文獻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
眾所周知,一篇論文的完成僅靠自己的頭腦想內容是完全不夠的,還要有大量相關資料和文獻的佐證,但如果同一專業的畢業生查閱同一本書,並都將其中的資料插入論文中,那這兩位同學的論文很有可能會被判為作弊處理,因此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學會在寫論文前查找一些外文文獻作為論證。
1、學校圖書館
學校裡的圖書館會購買大量的電子書籍進行充實,這其中就包括許多外文期刊和文獻,而且不出意外每個專業的資料庫都是可以買到的。
2、通過各種網站查找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不一樣的文獻,那學校圖書館在這個時候已經不能滿足你了,可以通過下面這些網站進行查找。
3、谷歌學術
論文資料哪家強,外文文獻找谷歌。可以說谷歌學術囊括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出版的期刊、圖書,可以幫助找到自己所在領域關聯性極高的書籍,可以極大減小論文的重複率。
1、中國知網
知網作為論文界的大佬,不僅得益於它的查重系統,同時也依靠它強大的文獻查找功能,但是要注意的一點,在知網查找到的外文文獻最好不要直接用翻譯器,而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去翻譯,因為知網VIP5.1系統升級到了中英文互譯的模式,如果你們學校剛巧又在使用該系統,那重複率就會瞬間飆升。
2、Socolar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Socolar建立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OA資源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因此用戶在這個平臺中在享有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還能快捷方便地查找到文獻,比如在一開始註冊,不需要大量的認證資料,只輸入驗證碼就可一步到位。
3、斯坦福學術文獻電子期刊
經常查找外文文獻的同學對這個網站應該不陌生,它收錄了包括醫學、生物學、社會學科等多個領域的電子期刊及文章,最誘人的還是它能提供全文免費的服務,就問你能不心動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論文的兩大難題:前期的資料查找、後期的論文查重,為了大家方便,我同時再推薦一款非常好用而且省錢的查重系統:查查唄。
在第一次用這個系統的時候,我都驚呆了,因為它的首次查重竟然是免費的!!!這給當時快要窮慘的我立刻省了不少錢,這裡建議大家在初稿查重的時候就用這個查查唄系統查重,終稿可以使用知網查重。
是不是上面還沒看過癮,下面推薦幾個超強外文文獻
01、Sci Hub
02、Google 鏡像導航
03、百度學術
04、貴州數字博物館
05、貓咪論文
06、 Library Genesis
文獻閱讀的一些建議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看。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覆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 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一個月以後你已經上路了。把下載的論文列印出來。把論文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地讀,分別裝訂在一起。看過的文獻要溫習。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丟在一邊不管,3-4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可以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做好筆記和標記。
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和學習。複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 或html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有些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文獻,可以批判性的閱讀。我想如果是你自己做試驗多的話,你應該有這個能力判斷誰的更對一點。出現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原因有下:試驗方法描述不詳細,可能方法有差別;試驗條件不一樣;某些作者誇大結果,瞎編數據。集中時間看文獻。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繫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如何提高英文科研的寫作能力英文文章的寫作是文獻閱讀的副產品,平時閱讀文獻,注意總結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注意,文獻作者最好是以英語為母語者,文獻內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然後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① 要寫好科研論文,必須先養成閱讀英文文章的習慣,爭取每天30~60分鐘。剛開始可以選擇以讀英文報紙、英文新聞為主,逐漸轉為讀專業雜誌。
② 寫科研論文,最重要的是邏輯。邏輯的形成來自於對實驗數據的總體分析。必須先討論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後按照思路來做圖表(Figures),最後才執筆。
③ 具體寫作時,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寫一個以subheading(小標題)為主的框架,然後開始具體寫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話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詞語的華麗,而主要留心邏輯(logic flow),注意前後句的邏輯關係、相鄰兩段的邏輯關係。寫作時,全力以赴,儘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幹擾(關閉手機、座機),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出第一稿。還要注意:一句話不可太長。
④ 學會照葫蘆畫瓢。沒有人天生會寫優秀的科研論文,都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學習別人的文章要注意專業領域的不同,有些領域有它內在的寫作規律。在向別人學習時,切忌抄襲。在美國一些機構,連續7個英文單詞在一起和別人的完全一樣,原則上就被認為抄襲(plagiarism)。
⑤ 第一稿寫完後,給自己不要超過一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時,還是以邏輯為主,但對每一句話都要推敲一下,對abstract和正文中的關鍵語句要字斟句酌。
科研文章裡的一些話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we performed……」(為了探索……的機制,我們做了……),「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but not the latter,hypothesis……」(這些結果支持了前面的觀點,而不是後面的,假設……),「Despite recent progress,how……remains to be elucidated……」(儘管最近的進展,如何闡明……)等等。用兩次以後,就逐漸學會靈活運用了。學會用「Thesaurus」(同義詞替換)以避免過多重複。第二稿的修改極為關鍵,再往後就不會大改了。
⑥ 第二稿以後的修改,主要注重具體的字句,不會改變整體邏輯了。
投稿前,一定要整體讀一遍,對個別詞句略作改動。記住:學術期刊一般不會因為具體的語法錯誤而拒絕一篇文章,但一定會因為邏輯混亂而拒絕一篇文章。
發表論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要明白:論文只是一個載體,是為了向同行們宣告你的科研發現,是科學領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論文寫作時,一定要謹記於心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表達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邏輯嚴謹!其實,中文和英文論文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