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陳燕華老師與嘉賓和主持人前兩天,著名節目主持人「燕子姐姐」陳燕華來到阿拉新聞晨報·周到直播間做節目。
這次直播節目引起了社會關注。著名學者、上海史學家薛理勇回憶起當年與「燕子姐姐」、笑星王汝剛三人聯袂搭檔在紀實頻道《往事》做了一年半的節目,每周一期。《往事》節目也是「燕子姐姐」較早用滬語主持的電視節目之一。
特邀主持人燕子醫生表示:「作為一位八零後,我相信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從小就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磁帶。我覺的,沒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個。」有在清華大學工作的網友表示:「小時候生病躺家睡覺,陪伴我的就是一盤「燕子姐姐」的磁帶,A面放完翻B面,B面放完再翻A面,可以放一天。」
「燕子姐姐」陳燕華老師在新聞晨報·周到直播間錄製節目70後、80後、90後的這幾代上海人,很多人小時候都是聽著「燕子姐姐」用普通話講故事長大的,那麼,大家有沒有聽過「燕子姐姐」用上海閒話講故事呢?當天,「燕子姐姐」應邀在直播間朗讀了一段滬語版的《狐假虎威》,聲音哈嗲。讓阿拉來看看周到小夥伴錄製的大片。
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的「燕子姐姐」滬語版《狐假虎威》和幕後花絮「燕子姐姐」朗讀的滬語版《狐假虎威》,相信很多市民朋友小時候從磁帶裡面都聽過這個故事。少年兒童出版社為周到君提供了滬語版《狐假虎威》的圖文音像資料,以便市民朋友觀看「燕子姐姐」朗誦時理解文字內容。
滬語版成語故事《狐假虎威》當天來到新聞晨報·周到直播間的嘉賓還有滬語專家、上海大學語言學教授丁迪蒙老師和少年兒童出版社資深編輯唐莉老師。《聽聽說說·囡囡學成語》中的成語故事就是丁迪蒙老師根據上海話的語言特點、發音特徵,進行系統性、科學性地編寫,實現了成語與上海話結合的文化創造。說起「燕子姐姐」第一次錄製滬語版成語故事,丁迪蒙老師還為大家劇透了很多內幕。因為「燕子姐姐」用上海閒話講成語故事是第一次,用「燕子姐姐」自己的話來說「用上海閒話講故事還是老緊張的」。所以,剛剛開始錄製時「燕子姐姐」還是有一點點的拘束,但很快就進入角色了,可以說是越講越好。
「燕子姐姐」陳燕華老師在錄音棚錄製滬語版成語故事上海話(滬語)是吳方言的代表方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上海話裡承載著上海異彩繽紛的歷史文化,是屬於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符號。「燕子姐姐」表示:「錄音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錄製以後就改不了,所以(錄音)前面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現在再翻這本書的時候,我如果重讀的話,就會有新的感受,新的讀法。」
雖然,《聽聽說說·囡囡學成語》只有短短10個小故事,但「燕子姐姐」卻放棄休息在錄音棚錄製了一整天時間,這還不算上她之前在家裡練習的時間。想不到,作為知名主持人的「燕子姐姐」為小朋友錄製這些成語故事也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讚一個!
12月9日直播活動回放地址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