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灣片警」谷照華的戰「疫」故事

2021-01-08 澎湃新聞
「村灣片警」谷照華的戰「疫」故事

2020-03-03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武漢開發區 ,作者武漢開發區

武漢開發區

政府新聞和信息權威發布

這兩天,武漢的氣溫時高時低,盡顯早春時節的乍暖還寒。順著馬影河往北走,就來到了漢南區東荊街,一排排圍擋裡面是軌道交通16號線的工地。沒有疫情的時候,這裡有大大小小21個工地在開工建設。

「又到了油菜花開的季節了,真希望這疫情能早點結束。」3月1日一大早,谷照華就忙活起來,他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東荊街派出所烏金社區的管段民警。

平日裡,鄉親們都稱他「小谷」或是「谷警官」,農戶們眼中的谷照華是個出了名的熱心腸。谷照華的老家在河南泌陽,為了能夠和大家搭上話,他很快學會了一口方言,10年過去了,民警小谷和大家成為了無話不說的老熟人。

疫情爆發以來,谷照華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哪裡睡得好,我這裡的情況也很特殊,唯有嚴防死守才是辦法。」谷照華說。

對於一名社區民警而言,

谷照華管理的位置可算足夠大了,

整個烏金責任區佔地47平方公裡,

這個面積快趕上市內有些城區的大小了,

這裡坐落著2個行政村、

4個國營農場大隊及9個社區,

和城裡面不同的是,

除了封閉型小區,還有不少自然村灣,

這些村莊也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那邊那個小夥子,你過來!」剛到烏金小區附近,反應敏捷的谷照華一下子便發現了端倪。「我問你,你是不是翻牆出來了?」原來,一名年輕小夥想私自出門,趁著社區的同志不注意,竟從小區柵欄翻了出來,不巧被在此巡邏的民警逮個正著。

經過一番宣傳教育,小夥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谷照華隨後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將其送回小區。

「其實,我最怕的就是還有些群眾不理解,他們可能並不知道疫情的嚴峻性。」說著說著,谷照華便拿起了警車上的喊話器:「老大爺,您沒事別出門,等這疫情過了再下樓散步,請大家一定配合我們的工作。」在谷照華一次又一次地現場喊話後,幾名在樓下走路或是坐在樓道口的老人家拿起板凳回家了。

除了走村入戶,

谷照華還要負責轄區

1個隔離酒店的安全保衛工作。

已經一個多月都沒有回家的他

每天都駐守在酒店。

像這樣的巡邏喊話,

谷照華每天都要重複好幾次,

好在,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配合工作,

烏金社區一直都保持著零疑似、零感染。

「走,咱們再到東莊那邊去看看。」谷照華提到的東莊是比較典型的村灣,一排排民房矗立在鄉村小道兩旁,還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魚塘。居住在這裡的農戶,收入來源大部分都是靠西瓜種植和養魚。

在村口,建有一座大型倉儲物流園,裡面一共有3個大型倉庫,每個倉庫有近1.5萬平米,這是區裡和街道引進的扶貧項目。

路過物流園,谷照華上前和值守的保安師傅打招呼,在物業公司員工餘志文的帶領下,谷照華和同事仔細查看了A3倉庫的情況。這裡也是盒馬鮮生的物流配送基地,負責全城的生鮮物資分揀和冷鏈配送,疫情發生後,這裡每天從下午五點到凌晨兩點都是最繁忙的時段。

2月29日,來自江蘇宿遷的單師傅將10噸麵條從上海運抵武漢,因為擔心出不了城,便趕緊向前來檢查的民警求助諮詢。谷照華向上級部門再三了解確認,告訴單師傅只要他的貨物卸載完,就會有一張通知單,憑藉該證明就可以出城。

「謝謝您,警察同志,這下我就放心了!」細心的谷照華一遍遍叮囑單師傅路上注意安全。同時,他還要求物流園加強防控,對進出車輛和人員要嚴格落實體溫監測和登記制度,既要保證物資供應順暢,還要牢牢守住防控防線。

進入村莊,谷照華首先來到住在烏金山小分隊的張老漢家,張老漢的兒子患有精神障礙,谷照華時不時地都會到他家噓寒問暖。「十年了,我們和小谷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說著說著,張老漢抹起了眼淚。「您兒子要是吃的藥不夠了,記得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谷照華對老人說。

村東頭的陳學華一家住著七口人,春節前,兒子兒媳從外地打工回來。眼下封了城,夫妻倆暫時沒了收入,可把兩人急壞了。谷照華了解到他們家的情況,提著牛奶、水果上門走訪,他耐心勸慰,並專門聯繫街道和村委會,幫助陳學華自家種植的農副產品找銷路,還積極對接轄區企業,待疫情結束後,安排他們就近工作,徹底解決了這一家人的擔憂。

見到一位老婆婆沒有佩戴口罩,谷照華立即下車,將一枚新口罩遞給老人。交談中,老人告訴谷照華,剛剛才餵了自家的雞,谷照華耐心地向老人家講明道理,並叮囑老人做好防護

「我們對每個村灣都實行了隔離阻斷,村裡每天都有專人24小時值守,對有些村民到自家田地摘菜、餵雞的,我們也是一邊宣傳一邊勸阻,絕對不讓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東莊大隊書記熊六洲告訴谷照華。「知道您的工作辛苦,還是要盡力做好勸導工作,我會經常來瞧瞧,幫您分擔分擔。」谷照華認真地說道。

一路上,只要見到有村民沒戴口罩或是在灣子裡溜達,谷照華就會拿起話筒喊起話來,這些天下來,他的嗓子明顯沙啞了。不過,這樣的辦法看起來比較「土」,卻很管用,有些村民見到谷照華還會主動說:「小谷,你看我今天戴口罩了,我們都沒有出門,堅決響應政府號召。」

素材來源:開發區分局

通訊員謝威

RECOMMEND

原標題:《「村灣片警」谷照華的戰「疫」故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武漢「村灣片警」谷照華的戰「疫」故事
    3月1日,谷照華走訪轄區群眾。中國警察網記者 王傳宗 攝喊破嗓子 守住灣子武漢「村灣片警」谷照華的戰「疫」故事這兩天,武漢的氣溫時高時低,盡顯早春時節的乍暖還寒。順著馬影河往北走,就到了武漢市漢南區東荊街,一排排圍擋裡面是軌道交通16號線的工地。沒有疫情的時候,這裡有大大小小21個工地在開工建設。
  • 「村灣片警」喊破嗓子守住灣子,助力47平方公裡的社區至今無疫情
    昨日一大早,谷照華就忙活起來,他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東荊街派出所烏金社區的管段民警。平日裡,鄉親們都稱他「小谷」或是「谷警官」,農戶們眼中的谷照華是個出了名的熱心腸,谷照華的老家在河南泌陽,為了能夠和大家搭上話,他很快學會了一口方言,十年過去了,民警「小谷」和大家成為了無話不說的老熟人。
  • 【編輯部的故事】用一線戰「疫」事跡鼓舞人心
    【編輯部的故事】用一線戰「疫」事跡鼓舞人心 2020-11-30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天使 | 警醫夫妻隔著玻璃相見,上警校的兒子向父親單位...
    原標題:戰「疫」天使 | 警醫夫妻隔著玻璃相見,上警校的兒子向父親單位「請戰」         2月11日早晨,都在戰 " 疫 " 一線的王生坤、王淑文夫妻倆有十多天沒見面了,上班前,兩人在隔離病房大樓內外,隔著玻璃匆匆見上一面,簡單說了幾句囑咐的話,便各自返回戰場繼續戰 "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你的溫度》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你的溫度》
  • 「凱叔講故事」 與孩子們發起知識戰「疫」!
    這些問題對正在經歷這場戰「疫」的成年人來說,回答起來想必遊刃有餘。可是,怎樣讓孩子對疫情理解,對病毒保持警惕,又能幫孩子心裡種下探索的種子呢?為了助力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快樂地長知識,「凱叔講故事App」 不僅設立「戰『疫』免費學」公益活動頻道,推出2400+免費故事和課程內容,更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理解和知識需求,提供分齡學習「課程表」。
  • 「戰「疫」,非贏不可」畫出好故事 繪出正能量 社區工作者及兒童...
    北京動漫遊戲產業協會特選出「『霓虹燈下的哨兵』社區工作者專刊作品」及「『祖國的未來』兒童專刊作品」進行展示,畫出好故事,繪出正能量,為抗「疫」前線的英雄們加油助威!____陳日槺 《疫情在左 警情在右》____浙江桐 陳佩卿《攜手同心,「鏈」合抗疫》__「祖國的未來」
  •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丨李向鋒:守土有責 「疫」戰到底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丨李向鋒:守土有責 「疫」戰到底 2020-05-09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全國高校戰「疫」微黨課
    9月9日,由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主講的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教育部高校黨組織示範微黨課,與全國高校學子見面。全網首播觀看量超過200萬,截止9日18時,全網播放量超400萬,中大抗疫故事感動和感染著全校師生,也激發著中大人一往無前繼續弘揚和踐行偉大的抗疫精神。
  • 臺山港澳臺鄉親戰「疫」的故事
    在這裡,我們也記錄下了兩岸三地鄉親勠力同心、共守家園的戰「疫」故事,讓這份守望相助的骨肉深情為這片土地所銘記。香港臺山商會「責無旁貸守護家園」香港臺山商會是一個愛國愛港、與家鄉血脈相連的公益慈善機構。面對抗疫嚴峻形勢,商會理監事負責人表示:守護家園,責無旁貸!商會成立至今已有140多年悠久歷史。
  • 戰「疫」親友團 | 對不起,這句「I DO」,我要先對別人說了
    童心戰「疫」,為警爸警媽打Call都說孩子是父母前世的小情人他們讓蜀黍的整個世界都變得柔軟「爸爸媽媽在戰『疫』一線我在家給你們加油」警寶們傳遞出一個個小小的溫暖匯聚成警爸警媽們戰勝疫情的鋼鐵意志在戰「疫」一線,張淼日夜堅守,對上級下發轄區涉疫人員線索進行逐一排查,主動承擔起大部分涉疫警情的現場處置,先後處置涉疫警情50餘起,調處矛盾糾紛27起。妻子徐琳也迅速進入「戰鬥模式」,在農村防疫一線,發揮組織工作特點,協調村幹部開展防疫工作,創新宣傳方式引導農村群眾重視疫情、科學防治,製作各類特色宣傳品。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山大附中,戰「疫」英雄現場講述「疫」線故事
    為激發青少年責任擔當意識,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為廣大師生送上「開學第一課」。11日下午,活動第一站來到山東大學附屬中學千佛山校區。學生們觀看了由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紀錄片《我的戰「疫」——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口述實錄》,三名片中主人公——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護理部主任曹英娟、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淨化器官移植科副主任醫師崔先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海鵬,受攝製組邀請來到現場,向學生們講述戰「疫」一線的體驗。
  • 【我們的2020】武漢戰「疫」故事
    今天(12月22日),我們首先來看發生在武漢的戰「疫」故事。做康復操、行走訓練、澆花看書,這基本上是武漢市民秦志江現在每天的生活。老秦說,2020年,他無疑是經歷了一次重生。全國上下緊急行動,346支國家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奔赴戰「疫」一線。醫療設備、防護、消殺用品等源源不斷運往湖北。為了給老秦會診病情,心臟、呼吸、心血管、腎病、康復等多個學科的醫生護士組成聯合醫療團隊。三月下旬,當時已經脫離有創呼吸機的老秦急需做更加精細的肺CT掃描,這直接關係到後續方案的制定。可是,帶著ECMO這個精密的外掛儀器去做檢查,風險係數極高,稍有閃失可能致命。
  •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戰「疫」日記】佟盛磊:我和我的戰「疫」姐妹們 2020-03-0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線故事」勒痕與壓瘡,是戰「疫」中最珍貴的勳章
    編者按:己亥末庚子春,一場來勢洶洶的病疫由荊楚大地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拉響警報,打響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 戰「疫」新視角:孩子如何重構「抗疫」故事?
    後疫情時代,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100個孩子眼中的戰「疫」》。該部作品匯集多個孩子的作文、插畫,從孩子這一弱小生命的視角出發,看待疫中種種。他們描繪的畫面和生發的感受真實、動人、有力量……這本書出版的來龍去脈、過程中的曲折離奇到底如何,百道網專訪綜合圖書編輯室副編審韓中華。
  • 【抗「疫」故事】戰「疫」線上的政法夫妻檔,彼此叮囑又一往無前!
    【抗「疫」故事】戰「疫」線上的政法夫妻檔,彼此叮囑又一往無前!原標題:《【抗「疫」故事】戰「疫」線上的政法夫妻檔,彼此叮囑又一往無前!》
  • 展現戰「疫」感人故事,致敬「戰疫」白衣天使
    前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文藝節目中心全新創作的原創戰「疫」MV作品《天使的身影》開始播出,作品聚焦「最美逆行身影」,邀請詞作家王曉嶺和著名音樂製作人何沐陽參與創作,由總臺女主持人朱迅、李思思、歐陽夏丹、陳星聯合寧靜、楊紫、王麗坤、韓雪、阿魯阿卓、鬱可唯六位女歌手、女演員共同演唱,展現戰「疫」感人故事,致敬「戰疫」白衣天使。
  •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一切圍繞戰「疫」!一切為了打贏!江蘇連雲港...
    這是一場與疫情的博弈,這是一場只許成功不容失敗的戰「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連雲港公安聚焦一線前線火線,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宣傳激勵和服務保障,全面落實各項戰時暖警惠警措施,確保全市公安隊伍始終以飽滿的精氣神、堅強的戰鬥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宣傳民警陳麗厲:化身「戰地記者」 傳遞公安戰「疫」最強聲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公安民警奔赴抗疫一線,這其中不乏宣傳民警,他們深入一線挖掘戰「疫」中的感人事跡,大力宣傳公安民警的艱辛與奉獻,他們用手中的筆戰鬥,用鏡頭致敬英雄,不斷傳播疫情防控的正能量,記錄著公安民警的堅守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