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民警陳麗厲:化身「戰地記者」 傳遞公安戰「疫」最強聲

2020-12-24 騰訊網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公安民警奔赴抗疫一線,這其中不乏宣傳民警,他們深入一線挖掘戰「疫」中的感人事跡,大力宣傳公安民警的艱辛與奉獻,他們用手中的筆戰鬥,用鏡頭致敬英雄,不斷傳播疫情防控的正能量,記錄著公安民警的堅守和努力!

陳麗厲是市公安局警察公共關系科的一名宣傳民警,她的丈夫黃金樣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一名基層交警。「雙警」家庭,平時兩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本來想趁著春節假期好好陪陪家人,但疫情突發,1月26日,市公安局吹響了要求全員返崗的「集結號」。夫妻倆迅速收拾行李,從外地趕回河源市區。把兩個年幼的孩子安頓好後,夫妻倆便分別回到各自工作崗位開展工作。

不是一線 堪比一線

疫情當前,大家都知道要少出門,避免交叉感染。但是,作為一名宣傳民警,陳麗厲深知,越是此時,越要往外面走,如果不走出去,又怎能從疫情防控第一線傳遞出公安民警「戰疫」的強大正能量呢?她說:「我的職責就是用鏡頭真實記錄防疫一線民警、輔警的辛難艱險,用文字讓群眾更真實地認知警察,公正客觀地向他們展現公安民警、輔警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原貌。」

為了講好公安民警「戰疫」前沿每天都在發生的感人故事,她戴著口罩來往穿梭於高速路口、粵贛和大廣高速檢查檢疫站點,跟著基層派出所民警到轄區開展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工作,一部相機一支筆,把鏡頭對準一線,用筆尖書寫一線,用文字和照片見證著一個個感人的抗疫故事。「對我而言,筆就是我的槍,以筆載道、以筆抒懷、以筆戰『疫』!」她堅信,出發到抗疫一線的行動本身,就讓這個報導成功了一半,現場那些「熱氣騰騰」的鮮活素材,是通過其他途徑獲取不到的,感同身受很重要。

她戲言:「經常在外面跑,接觸的環境太複雜了,口罩就是我唯一的防護裝備,說不定哪天就被感染了。」病毒也許近在咫尺,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她表示:疫情在前,警察不退!鏡頭背後的付出,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警徽下的無限榮耀;鏡頭背後的努力,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公安民警背後的奉獻與堅守!作為一名宣傳民警,我責無旁貸!

「在家裡,孩子一直責怪我手不離手機,以為我在網上淘寶、在刷劇、在聊天,其實我是在工作。」由於宣傳工作的特殊性,白天搜集素材,晚上整理稿件,聯繫媒體,審核河源警事微信公眾號推文,手不離手機成了宣傳民警的一個標誌。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宣傳稿件背後,可能是他們收集素材編輯文字和一遍一遍的瀏覽修改再瀏覽再修改的辛苦;一個完工後2分鐘左右的視頻,可能是他們加班到次日凌晨的結晶…

一筆一畫 一幀一秒

疫情期間,你可曾有過面對著從疫情高發地區回來人們的體驗?又可曾有走街串巷、進村入戶接觸各類群眾的體驗?又或是體會像公安監管場所的執勤民警那樣,全封閉工作,腳踩同一片土地卻不能回家的感覺?

以上這些,都是疫情防控一線民警、輔警的工作常態,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同身受,對疫情引起高度重視,共同努力抗擊疫情。陳麗厲先後採寫《巾幗女警 戰「疫」先鋒》《民警在抗疫崗位上英勇負傷!結果他先送「歹徒」去醫院》《看守所:築牢高牆內的防疫「安全網」》,用手中的筆和相機,一筆一畫、一幀一秒地記錄著一線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抗擊疫情的典型事跡。 「他們也是平凡人、普通人,只因為使命在身,責任在肩,他們放下常人都有的顧慮,始終衝在防疫最前線。很多人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寫下請戰書,不計生死。」說起戰友,陳麗厲稍顯激動地說:「我怎能不把他們宣傳好?」

一個多月過去了,人們認識並記住了東源縣公安局英勇負傷的派出所所長馮智敏,記住了默默付出的「巾幗女警」「被封閉在單位的監所民警」,知道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雙警雙醫家庭」「警醫夫妻檔」,這些動人故事的背後,也有著一個和他們一樣戰鬥在一線的記錄者。陳麗厲記錄講述了很多精彩的警察的故事,唯一缺少了自己的故事。對此,她很淡然,「我熱愛宣傳工作,不是因為它帶給我什麼,而是我因為這個崗位了解到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我要把這些故事告訴更多的人,這是我的職責。」

以筆為戈 以文為戎

疫情襲來,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們的恐慌、焦慮和憤怒造謠,有些人不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疫情防控檢查,有些人還想利用疫情從中「撈一筆」等等,這些行為給抗疫防疫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幹擾。從事宣傳工作多年的她,深知疫情宣傳的重要性。疫情當前,若想讓市民群眾感到疫情可防可控,自覺配合政府的相關規定,就需要將戰「疫」宣傳做到可見可感。如果說抗疫前線是第一戰場,那麼宣傳報導就是抗疫的「第二戰場」。通過宣傳報導,可以凝聚警心士氣,鼓舞民眾鬥志,引導輿論走向,傳遞防疫知識,它的作用與第一戰場一樣重要。

陳麗厲先後在河源警事微信公眾號推出《還在散播疫情謠言?這3人已被龍川警方訓誡教育》《零容忍!河源公安連破2起利用疫情虛假售賣口罩詐騙案!2人被抓》《一違規經營公寓責任人被源城公安行政拘留》等文章,堅持用宣傳報導服務防疫大局,以真實數據、真實情況和權威聲音為支撐,駁斥各種流言蜚語,努力還原事實真相,引導群眾理性對待疫情,書寫了一曲曲以筆鬥「疫」的壯歌。

幕後英雄 依然精彩

在抗擊疫情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在八歲兒子的眼中,陳麗厲已經化身「神奇女俠」去完成保護人民拯救地球的任務。「媽媽 ,電視上每天都有警察的新聞,你不是說出去採訪拍攝了嗎?為什麼看不到你?」「媽媽的工作就是讓你看到他們啊」。

每天看到讚揚公安民警抗擊疫情的新聞報導多了,孩子慢慢對媽媽的工作有所了解。面對每天外出的媽媽,剛一歲多的女兒就會把大門攔住不給她出去,懂事的兒子會把妹妹哄開,並給媽媽一個擁抱加油鼓勁,「神奇女俠,我賜予你力量!加油!」看見學校班級群裡同學的媽媽都能在家陪玩陪學習,兒子雖有埋怨,卻默默給媽媽製作了一幅「如何抵禦新冠病毒」的手抄報,希望媽媽和警察叔叔阿姨早日打敗病毒回家。疫情當前,「雙警家庭」需要付出得更多,說起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陳麗厲憧憬著:「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好好陪陪我的兩個孩子,把欠下的故事補上,把之前的出行計劃落實,給他們講講戰友的戰『疫』故事……」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作為一名宣傳民警,陳麗厲與戰友們並肩戰「疫」,展巾幗芳華。她說:「戰友們很辛苦,能作為他們的見證者是一種榮耀,在舉國戰『疫』的關鍵時刻,用最真實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來記錄他們堅守疫情一線的點滴故事,記錄他們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將是終身難忘的經歷 。」

在生活中,她是女兒,是媽媽,是妻子;在工作中,她是共產黨員,是警察,是戰士。她和全體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警察一樣,滿腔熱血、赤膽忠誠,用手中的「武器」,以女性特有的堅韌、勇敢和大愛,揚正氣、樹警威、鼓士氣,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巾幗力量 。

採寫 | 張經緯

編輯 | 2876

校對 | 喬然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宣傳片

相關焦點

  • ...王時:傳遞戰「疫」最強音 我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到抗擊疫情一線
    第一時間進入戰時報導狀態,第一時間深入防疫一線最核心的區域,第一時間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一線民輔警的戰「疫」生活,第一時間發出公安正能量的聲音正面引導輿論,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民輔警鼓勁打氣,為打贏這場戰「疫」不斷凝聚信心和力量……這是一個宣傳民警在疫情來臨時職責和本能。
  • 他們執筆戰「疫」,願不忘於江湖……
    作為宣傳民警,他常常思考在「閉關封城」中,如何利用宣傳平臺和指揮平臺來助力戰「疫」,第一時間準確的通過視頻、網絡、圖文等向群眾發出「 吶喊」,上一線、寫一線,贊一線,記錄下荊州公安交警點滴警事,有力為群眾輸送決勝信心。
  • 宣傳民警楊烈:疫情防線上的忠實記錄者
    而在他們身後,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帶著口罩、拿著紙筆、背著相機通過文字和影像,講述著戰「疫」中的警察故事。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分局政治處宣教科副科長楊烈,就是這樣一位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宣傳民警。記不清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這個警察隊伍中的「編外記者」,自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連續奮戰50餘天,宣傳報導了20餘名民警、輔警和10個集體的先進事跡,深入「疫線」隨警作戰,拍攝照片和視頻的數量超過3000。「50、15、20、10、3000」,這組數字記錄了楊烈最真實的工作狀態。
  • 「媒體人戰「疫」最美身影」人民公安報記者手記:我們不退,陽光...
    當晚,民警們有特殊運輸任務。記者們也陪同民警在服務區一起等待來自防護用品基地生產的醫療防護物資,這一等就是4個小時。4個小時,另一位人民公安報社記者李昌林一直在酒店房間奮筆疾書。這是人民公安報社派出的四名記者來到武漢的第11個夜晚,他們已經習慣了戰「疫」一線每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 大連萬餘民警堅守戰「疫」最前線
    「12.15」疫情發生後,大連市警方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圍繞防疫指揮部總體部署,全力保障支撐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萬餘民警日夜奮戰在抗「疫」最前線。金普新區金州城區街道12月21日起實施人員限流、封閉管控措施以來,金州公安分局迅速調集1500餘名警力,按照戰時預案投身戰「疫」。廣大參戰民警、輔警頂著嚴寒在戶外工作,堅守在各崗位,依法履行職責、宣傳告知轄區群眾,確保公眾知情、社會環境平穩有序。
  • 戰「疫」有情|謝謝你 因為有你 把幸福和安全傳遞
    疫」初捷他們依舊踐行著初心使命1「破案神速 完璧歸趙」日前,受害人文先生將一面繡有「破案神速 完璧歸趙」的錦旗送到濟寧市公安局市中分局阜橋派出所,對辦案民警僅用2天時間就為其追回被盜摩託車表示衷心感謝接到報警後,值班民警立即展開調查,於2月21日將盜竊摩託車犯罪嫌疑人孫某抓獲歸案,並將贓物摩託車追回。看到失竊的摩託車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追回,文先生對濟寧市公安局市中分局阜橋派出所民警一心為民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的辦案效率連連稱讚。
  • 在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記香坊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長周...
    在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記香坊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長周海英 2020-03-31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抗擊疫情採訪實踐談戰地攝影記者素養構成
    摘 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同一場人類和病毒之間的「戰爭」,對深入抗疫一線採訪的軍事攝影記者來說,採訪就是戰鬥,需要具備「戰地記者」的素養。本文結合筆者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採訪實踐,談談戰地攝影記者素養構成。
  • 戰「疫」宣傳彰顯軍語魅力
    然而在此次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無論是領導人講話,還是各類新聞報導中,都大量使用軍語進行宣傳和動員,發揮了軍語傳遞信息、統一認知、組織動員、協調行動的作用,起到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築同心的宣傳效果,彰顯了軍語的獨特魅力。彰顯精準的表達力,統一抗疫認知。軍語的特點是準確、簡明、規範和統一。
  • 【新聞「疫」線】慶城公安24小時戰「疫」記
    【新聞「疫」線】慶城公安24小時戰「疫」記 2020-02-05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讓使命與責任在抗「疫」路上傳遞力量——記奈曼旗公安局土城子...
    表彰先進激勵鬥志榜樣力量指引前行疫情發生以來,通遼市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不畏艱險
  • 致敬和平公安女民警輔警:休言女子非英物 戰「疫」一線半邊天
    在防控疫情一線,公安和平分局的女民警、女輔警以高度的責任感、頑強的戰鬥作風及女性特有的耐心細緻撐起了抗「疫」一線「半邊天」。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由衷說一句:「姐妹們辛苦了,節日快樂!」入選後,她才對家裡人講了實情,同樣在公安戰線工作的愛人非常支持她。彭紅梅的愛人是河東分局大直沽派出所所長,管界內第三中心醫院被列為全市定點收治醫院,連續的加班讓二人見面都成了奢望。但是為了共同的信念,他們始終堅守著各自的崗位。
  • 戰「疫」前線礪尖兵 ——孝感疫情防控一線公安幹警素描
    (視界網 劉文波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孫敏3月8日,應城市城中街道留觀點。「情況咋樣?你還好吧?」聽到聲音,正在執勤的城中派出所民警徐晨怡愣住了。問話的是她的父親、督察民警徐國華,父女已經20多天沒見面了。「報告,一切正常!」筆直敬禮的徐晨怡雙眼泛紅。父親笑了,細心地為她整了整警服。
  • 篤行其心 協力戰疫 平凡崗位上的非凡堅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通訊員 張宇航 王思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西鹹新區公安局秦漢新城分局廣大民警衝鋒陷陣、不畏艱險,奮戰在抗「疫」最前沿。
  • 上海警方最強翻「疫」官集結!
    警方供圖(下同) 疫情爆發以來,為做好外籍人士的防疫宣傳工作,靜安公安分局成立了上海公安首支防疫外語小分隊,提供11國語言的在線「雲」翻譯諮詢工作。 最強翻「疫」官集結! 3月11日, 2名義大利籍人士從義大利返滬。
  • 【全國公安新媒體矩陣】快手排行榜
    從上榜帳號上來看,地方公安中「甘肅公安」的更新頻率最高,發布最勤,在疫情期間在疫情期間(2.1-4.30)的視頻發布總量超過230條,其次為「柳州警方」,發布總量超過200條。 從上榜視頻內容上來看,主要涵蓋感人故事和微紀錄片,選題豐富多樣,如民警和家人難以團聚、民警為群眾送物資、防疫宣傳、闢謠、防詐騙科普、警民採訪等。
  • 上海公安首支防疫外語小分隊成立
    為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外籍人士的疫情防控工作,3月11日,靜安公安分局成立了上海公安首支防疫外語小分隊,提供11國語言的翻譯諮詢工作。據了解,小分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 最強翻「疫」官集結! 上周,靜安區有2名義大利籍人士返滬。正當這對義大利夫妻在家隔離時,卻意外接到了一通電話。
  • 黨員幹部爭當戰「疫」先鋒
    記者了解到,仲愷高新區以黨支部為作戰單元,突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衝在防疫阻擊戰的第一線,爭當疫情防控「排頭兵」,全力守護仲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籌集口罩免費派給村民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陳江街道東升村「第一書記」張毅以村為家,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確保宣傳教育、網格化管理、進村排查、設點防控等一項項工作落到實處。當他了解到村民大多數缺少口罩等防護用品時,積極發動自家親友和同學籌集口罩4000餘個,免費發放給村民,並叮囑村民不要串門,幫助村民做好預防措施,教村民正確戴口罩和處理廢棄口罩。
  • 舌尖戰「疫」,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宣傳科普知識惠民
    自2月9日該學院發出倡議至2月21日,由該學院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組建的舌尖戰「疫」專業小分隊,持續13天,一直在做戰「疫」宣傳。他們充分藉助網絡資源,擔負起當地食品安全宣講員的任務,將簡潔實用的食品安全知識傳遞到千家萬戶。
  • 最強大腦交鋒!衡陽公安民警法律知識競賽有點「燃」
    11月2日,衡陽公安民警法律知識競賽決賽激烈上演。紅網時刻衡陽11月2日訊(記者 宋美君)「關於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的比較,有哪些區別?開始搶答!」主持人話音剛落,搶答器迅速響起。11月2日,衡陽公安民警法律知識競賽決賽激烈上演,6支隊伍24名隊員用「最強大腦」給觀眾帶來一場「乾貨滿滿」的現場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