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戰「疫」最美身影」人民公安報記者手記:我們不退,陽光...

2020-12-22 人民網

以下稿件為人民公安報記者手記,特此刊登,以饗讀者。

我們不退,陽光必將驅散陰霾

2月10日20時50分,武漢,小雨,陰冷。

人民公安報社記者王傳宗、張錚、師二洋在湖北仙桃服務區隨意吃了一口晚飯。

當晚,民警們有特殊運輸任務。

記者們也陪同民警在服務區一起等待來自防護用品基地生產的醫療防護物資,這一等就是4個小時。

4個小時,另一位人民公安報社記者李昌林一直在酒店房間奮筆疾書。

這是人民公安報社派出的四名記者來到武漢的第11個夜晚,他們已經習慣了戰「疫」一線每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2月1日,人民公安報社記者師二洋(左一)、張錚(左二)、李昌林(右二)、王傳宗(右一)採訪武漢火神山醫院警務室

向疫而行:「F4出徵,病毒不生」

1月31日,人民公安報社黨委經過報名選撥,派出了4名青年黨員記者組成前方採訪組,奔赴武漢一線馳援採訪,並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剛好四個人都是帥氣的男記者。

「F4出徵,病毒不生」,同事們紛紛送上了發自內心的敬意和祝福。出徵前,同事們在朋友圈加油助威聲迅速刷屏,如同報社海選馳援記者,報名請戰聲在工作群中刷屏速度一樣。

「我是黨員,讓我上!」「向報社黨委請戰!」「我報名」......

回想起當初請戰時的堅決,記者李昌林說,「我曾經是一名武警,參加過抗擊非典,2002年入黨,至今18年,關鍵時刻就應該上,不上算什麼黨員。」

新黨員張錚春節前赴武漢採訪過春運安保工作,回來因為疫情自我隔離剛滿14天,他又毅然決然主動要求到武漢一線採訪。

張錚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妻子的朋友圈記錄了5歲大女兒和親戚小孩在家玩玩具時講新冠肺炎的對話:「你說你爸爸在哪裡?」「我爸爸去武漢了。」「武漢是哪裡?」「就是一個很危險的地方,我爸爸去了 」。

面對疫情,警察是逆行者,記者也是逆行者。承擔著雙重使命的人民公安報記者義無反顧,奔赴一線。

2月5日,人民公安報社記者師二洋在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門口等待採訪轉運病人情況。

戰鬥無聲:「你根本看不到危險在哪裡」

剛到武漢,四名記者被安排在離漢口火車站較近的一家酒店住宿。

靜,是他們到達後的第一感受,酒店少有人住宿,除了一些隔離自己、不能回家的社區工作人員,整個武漢也都是靜悄悄的,街頭巷尾沒有了以往的喧鬧聲。

而接下來幾日的隨警作戰,讓他們懂得了什麼叫無聲無息的戰鬥和無處不在的危險。

「2月2日,雨。即便到了中午,武漢依舊溼冷。13時許,經過兩個小時奔波,在城管部門和社區工作人員配合下,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分局將軍路派出所民警李建文和輔警許峰、張文彬,順利從轄區5個社區接出6名新冠肺炎疑似病患,並轉運至集中隔離點,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看護和治療。」這是2月3日《人民公安報》頭版《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欄目刊發的《記者直擊:武漢民警協助轉運疑似病患》稿件開頭的一段話。

2月2日,四名記者在湖北記者站楊槐柳的陪同下跟隨民警近距離採訪、記錄轉運病人和疑似患者。楊槐柳作為一名女記者,從大年初四起,就沒有休息過,第一時間發回《武漢全警動員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等多篇報導,感動讓她不能停筆。

在行進過程中,病人突然咳嗽乾嘔。

停車,病人下車開始劇烈咳嗽、嘔吐。民警趕緊幫助病人拍背。記者就在附近。

親密地接觸病患,你們怕嗎?記者王傳宗問民警。民警說,會擔心,但這是我的城市,我不保護誰來保護呢?

為了報導專司疑似病患轉運的武漢江漢區漢興街派出所民警劉曉鍾,四名記者在楊槐柳陪同下,走訪了防疫形勢嚴峻的常二社區,這個社區的15棟樓都有發熱病人。

攝影記者張錚拍攝下了4個穿著白色防護服逆行的記者背影,他們在背上標註了自己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在陽光下亮眼。

「90後」記者師二洋說,我其實最擔心自己感染後會傳染給民警,不能讓他們非戰鬥減員。

所以,除了穿著密封的防護服、帶著憋氣的口罩和起霧的護目鏡攝影、記錄、採訪,消毒、消毒、再消毒,是前方記者每天必做的功課。

「這是我參加的最危險的一次戰鬥,原因在於病毒無聲無息,你根本看不到危險在哪裡。」記者李昌林嚴肅地說。

2月5日,人民公安報社記者王傳宗、李昌林、張錚、師二洋、楊槐柳頂住壓力,全副武裝,前往武漢市江漢區常二社區採訪公安民警抗擊疫情工作。常二社區15棟樓有發熱病人,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張錚 攝)

吹響號角:「我們看到了信仰與愛的力量」

「上了戰場,信仰的力量讓人震撼。」「90後」黨員記者師二洋說。

武漢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患者,而病區巡邏的民警很多是湖北省武漢市公安機關的黨員幹部,機關幹部全部上了一線,每個黨支部都是一個戰鬥堡壘。

「來到武漢,你會覺得不需要抓新聞,因為到處都是新聞。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記者,我只想告訴你這裡發生著什麼。」記者王傳宗說。

2月9日,《人民公安報》四版刊發前方報導組稿件《大美武漢!我們一定能過關》,記者團元宵節夜訪鸚鵡洲長江大橋過江橋梁檢測崗,在江邊收到了來自江景房武漢人民的熱情呼喚,「喂,你好!加油!」「喂,你好!加油!」民警和記者們很感動,一起在江邊大喊「大美武漢,我們一定過關!」回到酒店王傳宗一氣呵成寫完稿件,稿件傳遞了武漢民警和人民對這座英雄城市的大愛。

為了寫好犧牲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湖北省南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鄭勇,王傳宗連夜採訪至凌晨5時,然後繼續寫稿,完成了《把百姓的事掛在嘴上放在心上》《「記得把我下月工資全部交黨費」》上、下兩篇人物通訊。

記者李昌林除了為《人民公安報》採寫稿件,還在疫情當中深入走訪調研,撰寫了反映一線民警困難的內參報導。他白天採訪,晚上寫稿至凌晨,每天只能睡4、5個小時,有時,坐在車上都可以睡著。在採訪中,李昌林遇到了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中南警務綜合服務站站長劉俊、湖北武漢江漢區民權派出所打銅社區警務室民警李德勝等向著危險前行的英雄,他認為這就是黨員擔當最好的詮釋。

火神山、雷神山警務室掛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接收首批病患,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接收首批病患,轉運病患和疑似患者,醫療物資運送,深夜巡邏.....派出所、警務室、警務站、交警隊、街頭卡點......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人民公安報社的前方記者始終與廣大公安民警一起,戰鬥在充滿無聲危險的新聞現場,用生命與看不見的對手戰鬥,發回了一篇又一篇獨家報導,吹響了疫情防控戰場上嘹亮的公安號角。

前方記者與民警一同吃盒飯一起戰鬥,也建立了深厚的的感情。

2月5日晚,張錚和師二洋兩位記者為了蹲守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接收首批患者,在陰雨中,足足蹲守了5個多小時。

「2月6日凌晨,市裡開始下雨,我穿著衝鋒衣加防護服,都覺得手腳冰涼,心疼我們今晚執勤的民警兄弟,這麼冷的天,要在戶外站一晚,千萬不要戰鬥減員啊!」這是報社記者張錚在朋友圈的一條動態。

經過11天的奮戰,50多篇(個)報導、1.8億的#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微博話題閱讀量、近6個億的短視頻平臺播放量、951家媒體網站轉載推送,《武漢火神山警務室掛牌》《記者目擊:兩百餘警力守護火神山醫院》等獨家圖文視頻報導,《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紛紛關注並推送,人民群眾為邵玉春、劉曉鍾、鄭勇、李德勝、劉俊等一線民警事跡感動淚目......這一切的一切背後,是人民公安報社前方記者組的拼盡全力,是後方編輯組的徹夜不眠,是融媒體報導機制的運轉高效。

2月11日晚,前方採訪組臨時黨支部書記王傳宗給報社領導發來了信息,「前方臨時黨支部討論一致決定,我們繼續堅守武漢,隨時聽候後方命令!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他們拒絕了輪換撤回北京的機會。

2月7日,人民公安報記者李昌林(左一)、王傳宗(右三)、師二洋(右二)、張錚(右一)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採訪

戰疫必勝:「白衣天使來了,我們一起戰鬥」

元宵節當天,記者們入駐的酒店裡突然熱鬧起來,增援武漢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大批醫護人員來了,胸前佩戴的黨徽格外閃亮。

堅守了數日的報社記者們笑了。他們入駐的酒店一夜間人氣爆棚,仿佛回到了沒有疫情的日子。

中央督導組來了,公安部領導也來了,各地馳援的白衣天使來了,各地支援的醫療物資也源源不斷送往一線,全國人民都戴著口罩戰鬥,我們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一定贏。

為了拍攝火神山全景,師二洋和張錚爬了30層樓梯,在延時攝影中,師二洋寫下了這樣一段配文:「伴著清晨第一縷陽光,火神山醫院迎來了正式交付後的第一個清晨,數千工人日夜奮戰,億萬人民時刻關注,陽光衝散陰霾,我們努力的前方就是黎明,感恩!加油!疫路同行,奮戰到底!」

記者張錚堅定地說,因為這次疫情的採訪,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在他心裡變得那麼與眾不同。疫情結束,待到櫻花爛漫時,他還要再來武漢,和戰友們一起賞櫻花。他相信那一天不會遠,因為沒有一個冬天不可以逾越。(人民公安報社研究室高瑩)

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了將最準確的第一手信息傳遞給所有關注抗擊疫情情況的人,許多媒體人義無反顧衝向一線,也成為了「逆行者」群體中的一員。人民網傳媒頻道向所有正在參與報導的媒體人徵集相關素材,展示中國媒體人的「最美身影」。

》》》點擊查看徵集啟事

相關焦點

  • 他們執筆戰「疫」,願不忘於江湖……
    荊州市公安局新聞中心副主任盧鐵策劃「荊州公安搭把手把執勤點設到N95生產企業門口」、「英烈之光」閃耀抗疫一線的主題,實地赴荊州區、開發區採訪,拍攝圖片、深夜寫稿。《人民公安報》頭版、《民主與法制》雜誌、「湖北衛視」等媒體相繼重磅推介,產生了良好效應。
  •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一切圍繞戰「疫」!一切為了打贏!江蘇連雲港...
    一句句鏗鏘的誓言、一份份飽含激情的請戰書、一個個逆行無悔的身影,讓這場戰「疫」充滿豪情。「疫情當前,警察不退;抗擊疫情,黨員先行。這是這場戰『疫』中連雲港公安隊伍的莊嚴承諾、請戰宣言。」作為主抓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領導,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楊德成在深入一線督導檢查、調研慰問中深有感觸。
  • 人民的力量——《星空朗讀》致敬最美戰疫人
    歌戰疫之英勇,誦平凡之偉大。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出品、浙江之聲、電視錢江都市頻道聯合製作的「人民的力量—《星空朗讀》致敬最美戰疫人」於3月31日21點50分登陸浙江衛視,浙江之聲、浙江新聞廣播、中國藍融媒同步播出。4月1日19:00,浙江電視臺錢江都市頻道精彩重溫。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在南梁蹲點採訪的幾天裡,記者把關注的「鏡頭」不斷拉近,聚焦到一個個家庭、一張張面孔和一段段往事上。老黨員韓懷清一家三代人,正是南梁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近1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重報集團9名青年記者火線入黨:奮戰在抗"疫"採訪最前沿
    連日來,重報集團奮戰在抗「疫」採訪前沿陣地的9名青年記者火線入黨,被黨組織吸納為中共預備黨員,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信仰和責任擔當。在武漢,他度過了整個農曆春節,獨立完成新聞稿件+新媒體+視頻稿件50餘篇,採寫了包括《「每天報一個平安,便知足了」》《探訪第三批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責任病區》《在東西湖方艙醫院的最後一天》《武漢一線,8個95後戰疫故事》等稿件。期間,他不斷從前方發回最新報導,由他書寫的記者手記《而立之年,我在武漢迎接陽光》更被國內多家主流媒體轉載。
  • 藍田公安抗「疫」系列報導(二):黨員民警爭當先鋒,「疫」若不退...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中國人民新年的節奏,一個個喜迎新年的笑臉被這個病毒凝固了。在這場沒有銷煙的「戰疫」中,發生了許許多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那一幕幕看似普通的場景卻是飽含著黨員民警對黨的忠誠,對祖國和人民群眾最深的愛,那一件件小事卻閃爍著人性的光芒。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機關頭,考驗意志品格。
  • 新聞視頻混剪:湘潭人戰「疫」MV《不放棄》
    新聞視頻混剪:湘潭人戰「疫」MV《不放棄》 點亮生命不放棄 不管多少風雨 我們迎風前進 不管多少失敗 我們永不言棄 一路有你 更加珍惜 視彼如己 我們一起努力
  • 「雪城公安抗「疫」英雄譜」鏗鏘玫瑰 綻放「疫」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雪城公安隊伍中的「警花」們巾幗不讓鬚眉>「疫」無反顧 衝鋒在前如鏗鏘玫瑰綻放在「疫」線戰疫一線 警花綻放「您好!請配合我們的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在寧安收費站疫情防控卡口點,寧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女子中隊輔警孫浩堅守在疫情防控監測點,積極引導車輛進行疫情監測和登記,成為了疫情防控監測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為什麼那麼囉嗦?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為什麼那麼囉嗦?閔行公安內部有一個光榮榜:「一線風採」,在各類戰時,會大量快速報導民警的優秀事跡。其中能夠上榜的抗疫一線的民警居多,能夠上榜的窗口民警寥寥無幾。3月5日,刊登了一則新虹派出所窗口民警的事跡,為了求證,我們登門採訪了一下她,沒想到她是這樣的「寶藏阿姨」。
  • 一起pick→2020「最美基層民警」!
    一個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通過連續5場共27.5小時不間斷直播,讓數千萬網友見證了來自基層公安機關的「最美」點滴。據了解,活動邀請到專家學者、公安部部屬有關單位代表、公安英模組成專業評審團,中央主要新聞媒體、網站和新媒體組成媒體評審團,對展示進行綜合打分,最終確定20名當選者。專業評委、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幹部周月亭被這些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事跡所感動,「正是有無數個奮戰在基層一線的公安民警,才有我們安全幸福的生活!」
  • 「最美」的你們 綻放在「雲端」
    「在我們這裡,一頭牛就是群眾最大的財產了。我們為群眾免費發放大牲畜『平安晶片』,為他們上了一道保險。」胡雷指著身後前來領取「平安晶片」的群眾說。他們,恪守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讓人民至上的錚錚誓言在基層落地、開花、結果。
  • 「重磅首發」原創配樂詩朗誦《徵程》,激情再現河南公安抗疫歷程
    >嚇不退那懷揣忠誠的挺直胸膛因為 我們肩上有平安幸福的擔當因為 我們身後有摯愛的妻兒爹娘第二章:責任打擊犯罪 精準預防不讓騙子得手 不讓奸商漏網不讓一個假冒偽劣流入市場誓死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看 我們在!
  • 科協人戰「疫」時刻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衝鋒在科學戰「疫...
  • 最美「夕陽紅」,永春蓬壺疫情防控感動身影
    (本網記者/吳榮臻)蓬壺鎮,位於泉州市永春縣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稱,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和商貿重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蓬壺鎮黨委、政府迅速響應號召,集中領導,分兵把守,聯合戰「疫」,積極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當前,疫情形勢嚴峻複雜,防控工作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 【媒體聚焦】《人民公安報》:吉林市:以繡花功夫打通「微循環...
    【媒體聚焦】《人民公安報》:吉林市:以繡花功夫打通「微循環」暢通「大動脈」 2019-12-20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們的身影 是假日裡最美的風景
    原標題:你們的身影 是假日裡最美的風景   TOD項目建設假期不停工。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供圖   佳節雙至,舉國歡慶,在無數人闔家團圓,盡享假期生活的時候,總有一群默默堅守的身影,守護著我們的平安,建設著我們的家園。他們是日均步行2萬步的巡邏民警,是無懼病魔守護市民健康的白衣天使,是揮汗如雨奮戰在建築工地上的城市建設者……他們放棄了陪伴家人、放棄了外出遊玩,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是假日裡最美麗的風景。
  • 孝感公安「硬核服務」,護航企業步入復工復產快車道
    4月2日,《人民公安報》08版刊載《孝感孝南:多項「硬核服務」,護航易製毒化學品企業》,推介孝南分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多措並舉,助力易製毒化學品企業步入復工復產快車道。 人民公安報、湖北公安在線 -當好「推進器」 擰緊「安全閥」-
  • 記錄最美逆行 講好抗疫故事——淄博戰疫最美新聞工作者名單揭曉
    推薦閱讀記錄最美逆行 講好抗疫故事——淄博戰疫最美新聞工作者名單揭曉□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劉澤 報導 由市委宣傳部會同市委組織部、團市委疫情防控期間,連續23天不間斷戰疫,在「臨淄雲」發布疫情防控有關信息800多條,訪問量400多萬次。並在新華社等平臺發布,訪問量超百萬。帶領新媒體部在臨淄融媒抖音號發布30多條短視頻,累計訪問量超500萬次。 孫銀峰,魯中晨報社融媒體視頻中心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間,全天候值守、24小時在線。面對重大不確定風險的採訪迎難而上,多次到確診患者定點救治醫院等高風險區採訪。
  • 「最美逆行者」評選結果揭曉,全國 347 家機構榜上有名!
    本文轉自【家庭與生活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級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奔赴戰疫一線,為我們築起堅實的防護壁壘。為此,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聯手丁香園特發起「最美逆行者」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目前最終評選結果已正式揭曉。
  • 宣傳民警陳麗厲:化身「戰地記者」 傳遞公安戰「疫」最強聲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公安民警奔赴抗疫一線,這其中不乏宣傳民警,他們深入一線挖掘戰「疫」中的感人事跡,大力宣傳公安民警的艱辛與奉獻,他們用手中的筆戰鬥,用鏡頭致敬英雄,不斷傳播疫情防控的正能量,記錄著公安民警的堅守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