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在產後6小時開奶後,第一口母乳被稱為「黃金初乳」。但由於初乳的顏色和稀稠度非常影響食慾,導致很多寶媽認為初乳中具有很多有害物質,是不能喝的,於是就倒掉了。
網友小常在網絡平臺上發表了一條動態:今天才知道,原來第一口初乳的營養價值那麼大,扔掉的時候,我究竟腦子抽了什麼瘋。
原來小常看到初乳的外表就迷惑了,黃稠稠簡直無法下嘴,怎麼敢給剛剛出生的寶寶餵呢?於是看到這「髒兮兮」的初乳就全部倒進廁所下水道裡衝走了。
後來月嫂來了才知道,看似難以下口的初乳,其營養價值極大。被稱為「第一針天然疫苗」其中蘊含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比例都極豐富,非常適合剛剛出生的寶寶食用。
而寶媽們追求的母乳餵養中天然的免疫球菌蛋白,乳鐵蛋白等物質在初乳中的含量都十分豐富。一些母乳所不具備的提高新生兒免疫力的物質也在初乳中非常豐富。
不僅如此,初乳還具有幫助新生兒排出胎便,預防過敏等重要作用。
有相關的研究發現表明:出生後吃不到初乳的孩子其免疫系統往往發育不太完善,在餵養的過程中,抵抗力還非常地低。
1)初乳能夠刺激新生兒寶寶的咽喉,讓寶寶更加能夠適應哺乳的方式,對產婦的開奶也有好處,加快開奶過程,幫助寶寶儘快允吸到奶水。
2)產後的快速的吸奶有助於寶媽身體恢復,在第一次給寶寶餵奶的時候,產婦的子宮也會發生不同程度地收縮。
3)加快親子之間的親密交流和接觸,幫助寶寶儘快學會吃奶。
寶寶在允吸母乳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肺部,頸部的吞咽功能和呼吸功能。長期堅持下去,寶寶的肺活量也會有所提高。
在給寶寶餵母乳時,寶寶不是非常用力就會喝到母乳,但是對於用奶瓶喝奶的寶寶,寶寶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去吸奶,甚至是吃完奶會出一身的汗,最後疲憊地睡過去。
在餵養的過程中,寶媽也會和寶寶逐漸建立信任感和依賴感,也會更加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實在沒奶的寶媽,在屢次追奶的道路上失敗後,也不要強求母乳餵養,雖然母乳的營養價值比配方奶要高得多,但是配方奶的營養價值也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同母乳餵養的寶寶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一般來說,給嬰兒稱體重也是衡量寶爸吃奶量是否滿足身體發育需求的重要標準。嬰兒出生7-10天後。寶寶的體重每周增加125g-150g,到寶寶滿月時,嬰兒體重達到700g-800g左右就屬於正常。
這些指標證明寶寶的身體發育極為健康,不會出現寶寶營養不良或者過度餵養的情況。
在寶媽餵奶時,可以看到寶寶猛烈地允吸時,說明寶寶就是處於飢餓的狀態。
寶媽可以每間隔2個小時給孩子餵一次奶,可以觀察到寶寶含著乳頭入睡,就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你有哪些嬰兒護理和新生兒餵養的經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