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生產之後,糖糖計劃休息一天自己就跟寶寶一起出院。結果被醫生告知,孩子沒有吃上初乳,現在身體還不適合出院,需要延遲幾天。糖糖就問醫生,新生兒難道不是出生就自帶三天口糧的嗎?為什麼會這樣?
醫生回答說,這個說法並不靠譜,一般寶寶生下來一小時內,護士就會讓產婦進行第一次哺乳,而且這個時期媽媽體內是有初乳的,營養價值很高!糖糖聽了羞愧不已,自己一開始堅信"自帶口糧"的理念,死活不肯給孩子餵奶。「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不靠譜,錯過初乳或許會後悔。
初乳珍貴的地方在哪?
據調查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7800 萬(約 3/5)新生兒在出生後 1 小時內都未能得到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延遲的越久,新生兒健康遭遇的威脅就越大
初乳一般只在母親生產後的7天內分泌,所以是很珍貴的。同時初乳裡還有豐富的營養,比如說β-胡蘿蔔素,以及多種抗體。比起成熟的母乳,初乳裡的抗體更多一些,還有一種被稱為嬰兒的第一劑疫苗的成分——分泌型 lgA(SlgA)。
ps:由於富含β-胡蘿蔔素,所以初乳一般呈淡黃色。
初乳對寶寶和母親分別有何作用?
對寶寶:
保護新生兒的消化道:初乳中含有胰酶抑制劑,一方面可以促進新生兒的腸胃發育,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腸道內的大腸桿菌感染機率。對母親:
有助於防止產後出血:在餵養寶寶的時候,寶寶吸吮會促進母體分泌縮宮素,引導子宮收縮之後,就能有效減少產後出血。有助於產後恢復:初乳的餵養可以延遲女性月經復潮的時間,在此期間,女性體內可以積累比較多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對於產後的身體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初乳應該怎麼喂?
新生兒出生 10 min 後即可出現覓食反射,且在出生後 20~30 min 時覓食反射最為強烈,因此,產後及早哺乳沒問題。
1.吸吮
這是比較常見的餵養方式,新生兒通過吸吮來刺激母體的初乳分泌。初乳接觸到新生兒的口腔黏膜,再經過吞咽活動,進入消化道,最後促進免疫反應。
2.微量腸道餵養
新生兒中有腸胃比較虛弱的,同時又無腸胃禁忌的,就可以採取微量腸道餵養。以輸液泵持續或間歇輸注法經鼻胃管輸注初乳 10~20 mL/(kg·d),可持續 3~5 d。
3.口腔塗抹
使用呼吸機的新生兒進行初乳口腔的塗抹,可以有效的減少呼吸機相關的肺炎發生。此外,低體重的新生兒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關於初乳的一些誤解
小爽剛開始並沒有漲奶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奶水不夠寶寶喝的,就想問護士能不能從別的媽媽那邊"借"點奶水。然後護士說:你想多了,寶寶一開始胃口沒這麼大,一點點初乳量已經夠他喝的了。
一般來說,手擠初乳的量在0.5ml,雖然聽起來不多,但是少量多次的餵養,已經足夠填飽新生兒第一天,只有7ml大小的胃口啦!
所以寶媽們可不要以為,一點點的初乳填不飽寶寶的肚子哦!
枕邊育兒寄語:
「初乳賽黃金」,寶媽們在生產之後應儘早餵養,別耽擱了,有人說"初乳賽黃金",此話也確實不假,母乳的營養價值,在看過本文後,相信各位媽媽也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你們對初乳有什麼新的認識嗎?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