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科普】中藥400味之十六:葶藶子

2021-02-07 溫病學傷寒論

學中醫技能,考高級健康管理師,諮詢辛杏林學院靈芝老師

微信:13556104701    電話:19925694370



學中醫從中藥開始,中藥400味,每天學一點,今天第十六味:葶藶子。


葶藶子,別名金堂葶藶、葶藶子、苦葶藶。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或播娘蒿的乾燥成熟種子。葶藶子是一種中藥材,還被稱為芝麻菜,當使用葶藶子入藥的時候,是使用芝麻菜成熟後經過乾燥的種子。



【炮製】夏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性味歸經】辛、苦,大寒,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具有下氣行水,祛痰定喘的功效。常用於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臟病水腫。


【注意事項】肺虛喘咳、脾虛腫滿者忌服。

葶藶子生性猛烈,其藥性強勁。因此它極其不適合素體虛弱,久病或大病之後的人群。此類人群服用葶藶子治療疾病,不僅不會達到治療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致使身體更加虛弱,得不償失。



【食療小方】

葶藶子粥

1、功效

瀉肺定喘,逐飲行水。

2、配製方法

葶藶子10克,大棗5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葶藶子用紗布包好,放入砂鍋內去渣取汁,加入紅棗(去核)、粳米,共煮成粥,加入冰糖稍煮。每日2次,溫熱服。

3、適用人群

適用於咳嗽氣喘、痰多、胸脅痞滿、水腫、小便不利者。



葶藶子酒

1、食療功效

瀉肺定喘,行水消腫。

2、配製方法

葶藶子200克,米酒5000克。將葶藶子微火炒後研碎,以絹袋盛之,紮緊口,放入小壇內,注入米酒封固,7天後開封,棄去藥袋即成。每日2次,每次飲服約20毫升

3、適用人群

適用於肺雍喘息,痰飲咳嗽,水腫脹滿,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或足腫等症者。


學中醫到辛杏林學院


辛杏林學院致力於中醫職業技能教育已十數年,由【國醫大師韋貴康擔任本學院名譽院長】,學院旗下品牌:

1、公益宣講課品牌「杏林大講堂」專注於中醫公益課

2、系統中醫臨床職業技能教育品牌「杏林醫派」,由廣州杏林中醫職業學校、桂林岐黃中醫職業培訓學校進行系統中醫臨床職業技能培訓。多年來培養了來自全國各地數萬杏林學子,海外已有23個國家外籍學員在我校完成中醫職業技能培訓,把國粹中醫推廣至海外。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布局,從單一的中醫職業技能教育,發展為中醫藥管理服務型學院,得到國醫大師【韋貴康】、【石學敏院士】等全面支持,目前學院與相關企業形成的產業有:醫院科室運營業務、健康產業投資、健康企業管理及技術培訓、人力資源輸出及產品開發,校企合作,校企學徒制企業職業技術提升等政策落實項目。


學院與中醫藥類各權威機構形成了全面合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學術流派傳承推廣基地戰略合作夥伴、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醫養結合與健康管理委員會醫養照護師實訓基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推廣中心、

廣東省發展中醫藥事業基金會中醫臨床培訓基地、

職業中醫藥人才規範化培訓中心。



辛杏林學院教學體系首創「陰陽結合」中醫思維體系:

各技能培訓以中醫思維為核心主線,以中醫辯證為引導為學員培養中醫思維【以病症的經絡定位,陰陽、寒熱、虛實、表裡為分析】結合手把手教學練習的規範手法,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新分類別的解析,讓學員能夠更快速的精準掌握中醫核心思路和技能。

辛杏林學院課程設置以核心基礎課程結合提升課程為杏林學子提供職業成長型課程,讓學員在職業路線上永不止步,登高而望遠。



核心課程:

【中醫經絡推拿康復理療實踐班】、【中醫針灸臨床跟診系統班】、【母嬰小兒推拿實戰就業班】、【產後修復純手法臨床班】

進階課程:

【易明醫學正骨整脊班】、【廣中醫脈學跟診傳承班】、【中醫膏方膏藥製作工藝傳承班】

巔峰課程:

【國醫大師韋貴康韋氏特色手法33天跟診傳承班】、【國醫大師石學敏醒腦開竅班】、【傳統醫學確有專長培訓班】、【傳統醫學中醫師承班】

從短期到長期,從單項入門到職業成長規劃,從中醫高級康復理療師到健康管理師,從確有專長人員到助理醫師、全科醫師等職業路線規劃輔助實現。全面解決中醫技能提升和中醫職業資格落實。


教學特色:

學院以技能實操教學為核心,在技能實操中理解理論和知識點,辯證思路,對學員進行免費復訓的政策,以保障每個學員都能充分掌握技能,通過手法考核後,統一由學校安排至三甲中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在充分安全保障的氛圍中進行實際治療,讓學員充分完成從知道到做到。通過學校校企合作戰略夥伴,推薦學員至對應門診進行工作,讓學員們在優質的環境中精通技能,成為技能和收入都優秀的中醫人。

廣州杏林中醫職業培訓學校位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三元裡校區旁。

桂林岐黃中醫培訓學校位於【韋貴康國醫大師館】,醫院,學校,宿舍,食堂兼備的全面型臨床教學學校。

學習中醫,培訓報考高級健康管理師,聯繫辛杏林學院靈芝老師:

微信:13556104701           電話 19925694370 



相關焦點

  • 中藥400味之三十六:砂仁
    學中醫從中藥開始,中藥400味,每天學一點,今天第三十六味:砂仁。 砂仁,為姜科植物陽春砂仁或縮砂仁的成熟果實或種子。砂仁藥用分陽春砂仁、縮砂仁、海南砂仁幾大類,其中以主產兩廣一帶的陽春砂仁療效最佳。
  • 學一味中藥,葶藶子的功效與作用
    葶藶子性味辛、苦,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洩熱逐邪之功效。用於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肺源性心臟病水腫心力衰竭之喘腫。亦治癰疽惡瘡,瘰癧結核。(《千金要方》)3、治一切癰疽惡瘡:葶藶子15克,木通(銼)15克,川大黃(生銼)15克,莽草15克。上四味,搗羅為細散,以水和如稀膏,塗腫上,幹即更塗,以差為度。(《聖濟總錄》)4、治小兒白禿:以葶藶子杵末,湯洗去其痂,塗之。
  • 川臺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發現中藥之美 探尋中藥之奇
    趣味比賽辨認中藥藥植 四川自古以來就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在中醫藥界更有「無川藥不成方」之說,可見川藥應用之廣泛。據悉,四川現有中藥資源近5000種,道地藥材40餘種。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川藥,了解川藥,活動開展了多個趣味比賽,讓同學們動手動腦又動心。
  • 大學生中醫藥思潮--問愛何味--中國數字科技館
    以中藥結情,自古就有。愛情是毒亦是藥,愛情之味當用梅花點舌丹來形容。  說起以中藥結情,古人早已給了我們許多例子。從最早的浪漫詩歌總集《楚辭》開始說起,《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君》中的「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香草名亦為中藥名。  最著名的莫過於辛棄疾夫婦的詞作。
  • 第四屆中醫中藥臺灣行活動走進南投、嘉義,讓中醫藥提升兩岸民眾...
    我們非常歡迎大陸的中醫藥專家給我們做養生保健講座。」7月29-30日,第四屆中醫中藥臺灣行暨2017年兩岸中醫藥文化與養生保健交流活動在臺灣南投縣和嘉義市舉辦,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和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的專家給當地民眾帶來中醫藥科普盛宴,聽完講座的當地民眾如上表述。
  • 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修訂版
    (2)香囊處方:藿香10g 肉桂5g 山奈10g 蒼朮10g使用方法:共研細末,裝於布袋中,掛於室內,或隨身佩戴,具有芳香闢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議使用。(膠囊)、抗病毒顆粒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複方銀柴顆粒(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臨床表現3:體虛,乏力,或伴發熱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芪香益氣解毒顆粒(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二)臨床治療期1.
  •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中醫藥理科綜合)
    中醫藥理科卷開考啦!出卷人:岐黃青年匯!絕密 !陳芥菜滷汁是將芥菜放置於缸中,經過日曬夜露,長出「青黴」後,再將缸密封埋入泥土,芥菜化為汁水得到的一味中藥。起源於明代常州天寧寺。_____解:1.獨參湯2.二妙丸3.三生飲4.四物湯5.五積散參考答案:  1.獨參湯  2.二陳湯  3.三物香薷飲  4.四君子湯  5.五皮飲藥房裡有牽牛子、葶藶子
  • 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圓滿收官
    此次大賽歷時2個半月之久,全省百餘家中醫醫院和院校廣泛動員、踴躍參與,經過市州預賽和省級複賽的激烈角逐,各單位選送的157個複賽節目中,共24個節目脫穎而出,會師決賽。決賽以現場表演、全程錄像、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由50位評委現場打分。比賽另設網絡票選通道,評選「最佳網絡人氣獎」。
  • 科普大賽趣味濃 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收官
    12月15日,由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承辦的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精彩上演。經市州預賽和省級複賽,24個節目從全省百餘家中醫醫院和院校單位選送的157個複賽節目中脫穎而出,一決高下。
  • 讀文學作品 悟中醫藥原理
    「紅花活血味辛溫,火焙還教用酒噴。遍體瘡瘍苗可搗,天行痘疹子須吞。宣通枯閉經中滯,救轉空虛產後昏。記取當歸常共用,不愁燥糞結肛門。」——趙瑾叔《本草詩》將紅花的性味、炮製方法、功效主治寫入詩,清晰明了,易於記誦流傳,高效的完成了傳承中醫藥知識的作用。
  • 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走進普定縣
    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走進普定縣 2020-12-17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藥大學生自製中藥驅蚊香囊
    近日,湖北中醫藥大學南區3314寢室的6名男生製作的中藥驅蚊香囊「上市」。寢室長李任對記者說,6名學生上網,併到圖書館查詢中藥驅蚊配方,還向基礎醫學院的老師詳細諮詢配方中每味中藥的用量,確保配方無副作用。香囊選用的是陳皮、白芷、薄荷、金銀花、紫蘇等中草藥。他們自己試用一周後,驅蚊效果明顯。於是,大家批量採購了所需藥品和香囊袋,買了電子秤等工具,每天晚上晚自習後在宿舍加工。
  • 湖南中醫藥高專附屬第一醫院在全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奪冠
    紅網時刻12月16日訊(通訊員 胡珂)12月15日,由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圓滿收官。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以全場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
  • 發現中藥之美 探尋中藥之奇
    趣味比賽辨認中藥藥植    四川自古以來就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在中醫藥界更有「無川藥不成方」之說,可見川藥應用之廣泛。據悉,四川現有中藥資源近5000種,道地藥材40餘種。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川藥,了解川藥,活動開展了多個趣味比賽,讓同學們動手動腦又動心。
  • 這味奇妙的中藥,張仲景常用它,後世醫家卻認為它是「虎狼之藥」
    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對這味中藥是這樣評價的:「此實傷寒陰瘧家第一要藥,故仲景諸方以此為首,實千古之獨得者也。」傷寒、陰瘧第一要藥,醫聖張仲景常用它,仲景諸方又以此為首,這是一味什麼奇妙的中藥呢?在《中藥學》教材上,第一味藥講的就是它,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這味藥是什麼,它正是被很多醫家稱之為「虎狼之藥」的麻黃。了解或是運用中醫藥,麻黃這味藥是必須要知道的。那麼它的性味如何、它的功效如何、主治哪些疾病、配伍如何、用量如何,禁忌呢?
  • 有料又有趣 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精彩紛呈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張蘭)情景劇、相聲、小品、歌舞、宣講……中醫藥專業知識轉化成「接地氣」的節目,趣味橫生。12月15日,由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圓滿落幕。
  • 「南京市中藥現代化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落戶中科健康產業集團
    近日,南京市科技局發布《關於認定第十五批南京市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經專家組評審,中科健康產業集團獲批「南京市中藥現代化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被認定為市級科普教育示範基地。2003年中科專利技術獲第14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2019年中科集團獲批「江蘇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0年中科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靈芝孢子提取技術」成功入選南京市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項目,並獲國家專項支持資金100萬元。 為推動中藥現代化科學普及惠及百姓,以科普的方式讓更多人感受現代中醫藥的魅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
  • 中醫藥版《生僻字》,中藥注音配圖來襲!
    作者:茯苓夏 來自:蒲公英   一首《生僻字》教大家認識了火炎焱歘、土圭垚 ,還沒認全歌詞呢,又一首中醫藥版的《生僻字》來襲,來自山西省中醫院的同行綜合了諸多中醫中藥中的名詞,放在歌詞裡大家是否有一種熟悉但陌生的趕腳?
  • 中藥進補須合醫理
    《本草綱目》記載,附子為除寒溼之聖藥,又有「回陽救逆第一品藥」之稱,草烏功用與附子相似而藥性更烈。歷代醫家用此二種中藥挽救患者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當代名中醫李可、盧崇漢、劉力紅更是以善用附子治療疑難雜症而著稱。到底是害人的毒藥,還是救命的良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副主任陳敏為公眾撥開迷霧。
  • 四川發布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 加入多種中醫康複方法
    (2)香囊處方:藿香10g 肉桂5g 山奈10g 蒼朮10g 使用方法:共研細末,裝於布袋中,掛於室內,或隨身佩戴,具有芳香闢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