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醫總愛說病人溼氣重?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2020-12-23 大醫本草堂

很多人大便之後,發現大便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馬桶壁上,很難衝下去,還不得不用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屁股,這是正常的呢,還是說明你身體有某些疾病呢?

如果是在周末,他們費力的上完了廁所,還可能回去繼續懶床不起,如果你再繼續觀察下,他們多半伴有嗜睡,睏乏無力,滿臉油光,渾身黏糊糊等等症狀。

這究竟是為什麼?先看完再說吧

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溼氣重。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兇。

溼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衝掉正是溼氣重最顯著的特徵。

溼氣重並非僅僅引起大便不成形這麼簡單,可怕的還在後面。

中醫認為,「溼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發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過敏性鼻炎,咽炎,婦科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

溼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溼毒的程度:

一級溼毒:在表皮

症狀:皮膚騷癢,長溼疹,頭臉油膩、長痘。

二級溼毒:在肌肉

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級溼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溼,俗稱風溼。

症狀:肩周炎,肩痛,頸椎勞損,腰痛,風溼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溼毒:在臟腑(子宮、卵巢、脾胃、肺)

症狀:脾胃虛弱,便秘,多痰,婦科炎症。

五級溼毒:在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溼氣還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容貌,表現在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表現在體型上就是水腫肥胖,大腹便便;表現在精神氣色上就會出現無精打採,睏乏無力。

溼氣非常普遍,十人九溼,如果你想進一步準確的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耐心完下面6條:

1,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洩不暢。(腸胃排洩出了問題)

2,胸口悶,喉嚨有痰(肺弱)。

3,睏乏無力,無精打採,怎麼睡都睡不夠。頭暈犯困。(說明氣虛,陽氣不足)

4,體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腫。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說明脾虛,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胃脹,胃難受,多吃點東西就成積食,大腹便便(胃弱)

6,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男性陽痿早洩。(腎虛)

《黃帝內經》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溼氣會首先造成脾虛,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脾虛之後還會造成胃弱,腎虛,肺弱,氣虛,腸胃排洩問題,而溼氣的症狀恰恰是這些重要器官功能減弱之後的反應。

如果你符合溼氣症狀的1-2條,就要趕緊祛溼氣了,如果你符合很多條,那麼肯定說明你正在備受健康惡化的困擾,祛溼就刻不容緩。否則難纏的溼氣會奪走你美好的生活,讓你滿身都是毛病。

比如我,因為平時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又喜歡吃冷飲,火鍋啤酒,加上工作老坐著,缺少運動,工作幾年之後,我的感覺就是:溼氣的症狀每一條我都符合。

我看過醫生,吃過藥,去過美容院,養生館都沒有什麼效果。看了許多醫院都沒能找到根本原因。其實,很多疾病,大醫院是束手無策的。

我最終還是把溼氣纏身這個難題給解決了。我有一個朋友,患了風溼,一直找一個中醫調理,覺得效果不錯,於是帶我去看了看。

老中醫開了一個食療除溼的方子

1)紅豆,利尿消腫、補血潤膚。

2)薏米,常吃保持皮膚光澤,《本草綱目》記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去溼」。

3)山藥:滋陰補腎。

4)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養心安神,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有標本兼顧之效,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5)蓮子:清心醒脾,補中養神,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和益腎止帶之效。

6)紅米: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健康人群喝了可健脾養胃,防溼氣;溼氣人群喝了可固腎健脾,祛溼氣。

調陰陽,養五臟

內外結合,祛溼更快

人體有一套「水利系統」,脾主運化水,腎主代謝水,溼氣重的人往往也伴有腎虛。很多祛溼的食療方中往往只注重調脾,卻忽視了固腎,所以效果不佳。這款紅豆薏米芡實顆粒是通過養胃、健脾、固腎三者結合來達到祛溼的目的。

以上這些方法都可以很方便的應用到生活中,是不是簡單易行,大道至簡,提醒大家不要因為看著簡單就忽視哦!

相關焦點

  •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溼氣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詞,可是可能很多朋友對溼氣並沒有深入了解,中醫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從某種意義上上道出了溼氣與人體健康具有重要關係。
  • 快速去除體內溼氣的方法
    快速去除體內溼氣的方法一、溼氣--萬惡之邪         現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麼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很虧,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溼氣。
  • 體內溼氣重不重?看你的舌頭就知道了!教你4個小妙招去除溼氣
    溼氣是在中醫診斷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不良症狀,尤其是長期居住在溫熱潮溼的南方地區的人們,更容易患有溼氣。而當人們體內溼氣重的時候,就會有難以入眠,睡不醒,精神狀態不佳的一個外在表現。那該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呢?體內溼氣重不重?
  • 怎樣去除體內溼氣
    「寒是萬病之本,溼是萬病之源」,我們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也了解溼氣和寒氣對人體的傷害,但是卻不知道怎樣去除。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去除溼氣。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溼了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溼氣的典型特徵。刷牙惡不噁心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
  • 溼氣不除百病生,為什麼溼氣越來越重?如何快速逼出體內溼氣?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有一定的溼氣,只是多與少的區別,少點無礙,但若是溼氣太多的話,就容易影響到健康了,它雖然不是所謂的病,但時間久了,卻會誘發一系列的問題。所謂千寒易去,一溼難除,那麼,為什麼體內會有那麼多的溼氣呢?哪些行為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溼氣多不多呢?
  • 中醫教你去除體內溼氣!最全溼氣科普文,你可能真的不是溼氣重
    昨天講了吃蘿蔔能去溼,有朋友私信我說:「效哥,我看好多視頻文章寫的溼氣重的症狀我都有,怎麼辦?」效哥只想說,曾經,我遇到過無數的患者或者朋友,大部分都問效哥一個同樣的問題:「效哥,我溼氣重!怎麼辦?」效哥會問,「你怎麼知道你溼氣重啊?」他們說,「找了個中醫給我號脈,那個中醫說我溼氣重!」
  • 溼氣重如何判斷?如何通過飲食祛溼?
    可能是身體內溼氣較重的原因。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溼氣很重,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呢?溼氣重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從這幾方面判斷溼氣是否重1.精神狀態溼氣重的人表現為身體沉重,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包裹在頭上一樣。
  • 體內有溼氣就會得膽結石,如何才能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
    炎炎夏日,天氣悶熱,氣候潮溼,稍不注意,就會給體內帶來過多的溼氣。而體內溼氣如不及時去除,就會帶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如容易疲勞、睏倦懶動,食慾減退,口中粘膩,甚至是大便粘膩不成形等。這些都是體內有溼氣的徵兆,當你的體內有了溼氣的時候,就更容易得膽結石,今天我來告訴大家如何才能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
  • 艾灸後怎麼看體內溼氣排出,艾灸如何看體內溼氣重不重
    體內溼氣從中醫學的角度上來說就是一種邪氣,堆積在身體內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艾灸具有一定的去除溼氣的作用,可是艾灸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現象,那艾灸後怎麼看體內溼氣排出來呢?
  • 輸液讓體內進入那麼多水,會導致溼氣重?假的,溼氣到底是什麼
    闢謠:我們經常聽中醫說某個人身體溼氣重,對於溼氣的影響也多多少少有所耳聞。那麼溼氣是什麼呢?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體內溼氣重會導致身材肥胖嗎?6個方法幫你緩解溼氣,體重也輕了
    導語:中醫界內認為,溼氣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中,自然界中的溼氣霧氣,食物中的肉類等都是我們體內溼氣的來源,但是為何有的人溼氣格外重呢?溼氣重的人應該如何排溼呢?今天小編幫你解釋其緣由。一、體內溼氣重會導致身材肥胖嗎?如果體內溼氣過重的話,舌頭會有明顯的表現,而且也會影響到身體正常的排毒和代謝,導致大量的脂肪堆積在腹部,出現大肚腩,水桶腰的情況。
  • 體內溼氣重,喝紅豆薏米粥祛溼,結果卻越喝溼氣越重是怎麼回事?
    夏天的到來,讓很多人意識到,身體內的溼氣是時候要去除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你的身體裡有溼氣的表現,像是什麼早起之後沒有精神,感覺到自己總是睡不飽等等的問題,都是因為你的體內的溼氣太重引起的。但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正確祛溼。
  • 如何預防溼氣入侵體內? 怎樣才能避免身體進溼氣?
    如何預防溼氣入侵體內? 怎樣才能避免身體進溼氣?時間:2017-01-09 10:48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預防溼氣入侵體內? 怎樣才能避免身體進溼氣? 如何預防溼氣入侵體內 不要多飲酒:酒助溼邪,酒精少碰為好。
  • 三伏天汗蒸可以去體內溼氣嗎?如何將溼氣從人體中「驅除」?
    「十個女人九個溼」這裡說的溼,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溼氣。但是老一輩的人經常說,夏天是去溼氣的最好的季節,三伏天進行汗蒸真的可以去溼氣嗎?汗蒸多長時間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汗蒸可以去體內的溼氣嗎?溼氣重汗蒸一次需要多長時間?
  • 身體溼氣重的幾個表現,有效地去除溼氣,要怎麼做呢?
    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由於體內溼氣重導致的,別不在意。 一、身體溼氣重往往有以下4個表現,看看你中了幾個? 1、身形肥胖 溼氣重的時候小肚子就會顯得特別大,裡面不是脂肪,而是脂肪和溼氣混在一起,造成虛胖的症狀。這個是因為溼氣重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2、舌苔厚膩 這是溼病的典型表現,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會容易被看出。
  •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太重6個方法輕鬆解決
    對於溼氣相信每一位朋友都不陌生,溼氣對於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導致疾病出現,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體內溼氣重怎麼辦,溼氣重的表現,溼氣重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溼氣帶來的影響。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很重,那麼一定要試一試下面這些祛除溼氣的方法,這樣才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哦。
  • 想知道溼氣重不重,做好「六個看」,讓溼氣無所遁形
    但是,引起精神不振、身體沉重的情況並非「溼氣」一種,如何知道自己的身體真的有「溼氣重」呢?其實很簡單,中醫說「有諸內、必形諸於外」。體內溼氣的情況,我們是可應根據外在的表現來判斷的。比較常見的如下七個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判斷:1、看形體:中醫常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溼」。
  • 溼氣太重怎麼辦 如何去除溼氣呢
    溼氣太重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需要多保養了,溼氣重危害的自己的身體了。有人說,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是徒勞的。正所謂「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邪之氣若是埋藏在身體裡,必定就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很多人都知道溼氣重會影響身體健康,進而採用食療的方式治療溼氣,但是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溼氣過重呢?
  • 身體有這7個表現,可能體內溼氣太重,一個方法或幫你祛除溼氣
    2、容易困、四肢無力如果體內的溼氣非常重,就容易導致血液循環速度過慢,讓人打不起精神就會出現犯睏乏力的症狀。3、頭暈、頭痛如果我們體內溼氣非常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引起關節上的不適,還有可能引起頭暈頭痛。其實如果體內溼氣非常重的話,也會在皮膚表面顯現出來。6、容易發胖如果溼氣入體,身體就特別容易怕冷,就需要很多的脂肪來抵禦寒冷,從而人體的代謝速度就會變慢,時間一長就會比正常人胖上很多。7、舌苔白厚從中醫上來說痰溼重的話,就會使舌苔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