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農村,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或多或少都會浮現出一些「標籤」,比如貧窮、落後、重男輕女等。不過,對於近些年農村的發展,我想沒有比用「舊貌換新顏」這個詞來形容更合適的了。
自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的發展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廣大農民群眾不再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與此同時,各種先進的科技設備、家電電器等逐漸在農村家庭普及。尤其是近幾年,在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下,農村的各項基礎設施也逐漸被完善。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過去居住環境髒亂差的農村,現在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農村人的居住環境、生活質量,還是交通和勞動工具等,都逐漸在向城市靠攏。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提高。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村人的視野也變得越來越開闊了。
不過,在農村整體向著幸福美好生活前進的同時,一些暫時性的問題和難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比如「快餐式婚姻」、「離婚潮」等。
「過完節,民政局上班後,我們就去離婚!」這是我前段時間,中秋節回老家時無意間聽到的一句話。說這話的人是鄰居家的小青,當時猜想她應該是和丈夫鬧矛盾了,才會在電話裡說出這種氣話,因為隨後又聽到了她父母的一些奉勸話。誰曾想,這件事鬧得越來越嚴重,後來聽爸媽說小青在弄離婚協議。
其實,周圍的鄰居對小青夫妻倆鬧離婚這件事非常不理解,甚至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因為小青在中秋節回娘家時,鄰居還問及她丈夫,她還很自豪地說丈夫在城裡的做生意,很忙沒回來,大家也都誇讚她嫁了個有本事的丈夫。沒曾想,還沒過一個月,關係就已經鬧到要協議離婚的地步了,也難怪鄰居們都覺得她們有些莫名其妙。
據小青的媽媽說,她們小兩口也沒有大矛盾,只是彼此在電話裡有些口舌之爭。
老話說:勺子沒有不碰鍋簷的。夫妻之間有口舌之爭很正常,可小青卻不這麼認為,面對父母的勸說,她不是抱怨丈夫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就是抱怨丈夫瞞著她在外面胡吃海喝。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作為外人,我們對別人的家事不是很了解,只是覺得古人說得好「夫妻沒有隔夜仇」,小兩口不應該走到這種地步,再說了現在農村人欠外債的,也不只有她們一家。
雖說,現在講究婚姻自由,但並不是在鼓勵人們在婚姻這件事情上,可以隨意結婚或隨意離婚。當然,如果夫妻倆硬要如此,旁人也無權幹涉,畢竟離婚本身沒有罪,如果不是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誰也不想離婚。尤其是在我們農村人眼裡,離婚不是一件小事,或多或少都會覺得「顏面無光」。
不過,近些年,農村年輕人在面臨「娶妻難」的同時,身邊離婚的夫妻也在逐漸增多,可謂是繼「娶妻難」後,農村又現「守妻難」。
1、結婚成本越來越高
隨著農村與城市的互通性越來越緊密,現在農村年輕人的結婚成本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相對貧困的農村,彩禮可謂是逐年上漲,給農村有男孩的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災難。
不僅如此,有些女方家庭,即使同為農村人,結婚要求也不少,不僅要有車有房,還要高彩禮,眼中只有物質,完全沒有感情可言。
農村這種建立在高彩禮之上的婚姻,用金錢物質堆積起來的家庭,未來必定也會因為金錢和利益而出現家庭危機,甚至是離婚。當然,農村保留彩禮沒有錯,但婚姻必須要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否則這樣的婚姻也經不起大風大浪,最終夫妻只能是大難來時各自飛。
2、沒有家庭責任感,不願意承擔家庭重任
一般情況下,農村家庭基本上都是男人外出打工賺錢,女人在家照顧家庭,並承擔起種地和贍養老人的義務。
大部分有責任感的農村男人,為了家庭、老婆和孩子,即使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但也有極少一部分人,整天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只顧著自己逍遙快活,不願意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
所以,這樣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會選擇逃避,而他們也更容易出現離婚。
3、彼此不信任,經不起外界的誘惑
對於現在很多80/90後的夫妻來說,農村的生活太過平淡無奇,尤其是一些女性過度地脫離實際,追求奢靡生活。她們打心眼裡認為,男人就應該不顧一切地去滿足妻子對物質方面的需求,不然就是沒本事。
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夫妻就像一個同心圓,如果生活不能同心,不能同甘共苦,這樣的婚姻遲早也會出問題。
此外,隨著農村與外界的聯繫和交流越來越密切,外界的誘惑也很容易導致已婚人士出軌。這種誘惑性導致的離婚現象,在未來可能性會越來越大,畢竟男多女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離婚不是一件小事,不僅會給家庭帶來災難,還會影響到父母和子女。希望所有的年輕夫妻,在遇到問題時,能少一些衝動,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千萬不要因為頭腦發熱,做出了令自己終身後悔的事情來。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對農村這種「離婚潮」現在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