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EOWORLD》雜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柬埔寨已經不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
在調查的132個國家的生活成本中,柬埔寨排名59(第一名生活成本最高,第132名生活成本最低),而中國則排名80,柬埔寨生活成本已經遠超中國。
據了解,瑞士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國家,其次是挪威、冰島、日本、丹麥、巴哈馬、盧森堡、以色列、新加坡和韓國。該項調查包括購買力、租金、生活費用、日用品和餐飲支出等幾項數據。
幾年前,柬埔寨一直是生活成本最低的國家之一,根據GOBankingRates早先的一項研究,柬埔寨的生活成本在全球排名97(排名越靠前生活成本越高),如今排名攀升至59,這兩次調查結果對比顯示,柬埔寨的生活成本確實越來越高。
◆◆◆
通常,一個國家的生活成本往往跟經濟地位相對應,但是結果卻顯示,柬埔寨的生活成本超過了很多比它更富裕的國家,如捷克、波蘭、中國、馬來西亞、南非等。
對於柬埔寨的調查結果,ANG集團負責人Frederic Chan並沒有感到意外。
他表示,這是因為中國增加了在柬埔寨的投資。在中國加大對柬埔寨投資的同時,柬埔寨的中國人也在隨之增加,對產品以及服務的需求也在上升。在中國人較多的城市,如西港、暹粒以及金邊,生活成本也隨之增加。
在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結果中顯示,全球97個國家的133個城市中,金邊排第76名,與2018年相比躥升了6位,比中國很多城市要高很多。
柬埔寨濱海城市西港,近年來更是因為大量投資者、網投從業者的湧入導致物價急劇攀升,甚至超過了金邊。即便在去年數十萬人撤離後,西港物價雖然不同程度下降,但生活成本卻依然令人不堪重負。
柬埔寨人均收入水平低,生活成本卻很高,被不少網友稱為「病態發展」。總而言之,導致柬埔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的原因有多方面。
隨著大量中國援助資金、中、日、韓等國投資者以及每年不計其數的外國遊客湧入,促使柬埔寨產生強勁的需求,推動了消費,導致了柬埔寨物價進一步攀升。
另一方面,柬埔寨民眾日常生活需求大,但其本身生產製造能力弱,大量產品依賴鄰國進口,物價居高不下,也是影響生活成本的因素之一。
◆◆◆
她表示,毫不誇張,除了北上廣大城市之外,柬埔寨的生活成本真的遠超中國。在國內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蔬菜瓜果,即便是春節、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價格都比柬埔寨市場、超市的價格低很多。
就拿最常見的炒飯、麵條和沙縣小吃來說,在中國大部分城市價格大概在7~12元左右。在金邊普遍的價格,$2.5~$3,差不多16~19.5人民幣,直接翻了兩三倍。
這些小吃在西港更是貴的離譜,一碗麵甚至賣到$8。柬埔寨一些超市裡購物架上那些熟悉的中國產品,價格卻完全是另一種說法,想吃熟悉的味道都得再三考慮。
除了飲食之外,每月電費、交通費用開支也十分高。
國內地鐵、公交、共享電單車出行便捷,而且費用很低;在柬埔寨,每個月的交通費開銷可不是筆小數目。
比如,在國內共享電單車騎行半小時只花費2元,在柬埔寨直接就地攔嘟嘟車,至少2美元美金,部分司機甚至直接坐地起價喊5美元。即便用軟體打車,工薪一族每天至少固定花費2美元車費(14元),一個月下來幾百人民幣又沒了。
除此之外,比較明顯的就是電費。柬埔寨本地居民實行梯度收費制度,但外國人租房,一度電價格約1000瑞爾。
柬埔寨一年四季如夏,天氣炎熱。對於做餐飲的中國商家而言,冰箱、空調需要全天開著,電費消耗很大,十分「燒錢」。對於個人而言,一個月電費開銷保守估計40美元左右,開空調都變成了一種奢侈的行為。
這名同胞坦白,在柬埔寨月薪相較國內而言還算可觀,可工作一年下來卻沒有什麼積蓄,說多了都是淚!
了解更多,請下載柬單網APP
充話費,看資訊,找工作,二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