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餘位「立委」要求開放鬆山飛港澳航線

2020-12-19 民航新聞

  臺灣「立委」蔣孝嚴等一百一十六位跨黨派「立委」連署提案,要求開放鬆山機場飛航港澳航線。蔣孝嚴強調,松山機場本來就符合國際機場的規格,也還有運載的容量,早期也被當成國際機場在用,沒有安全上面的顧慮,臺灣政府不應該拿安全問題來阻擋。

  這項提案有蔣孝嚴、丁守中、黃義交等國親「立委」提案,但連署的包括王幸男、黃偉哲、江昭儀、高建智、莊碩漢等民進黨「立委」,此案可說是獲得臺灣「立法院」跨黨派「立委」的支持。

  蔣孝嚴表示,每年兩岸民眾往返已超過三百五十萬人次,其中經常往返兩岸的民眾約六成都居住在大臺北地區,由中正機場進出港澳非常不方便,如果開放鬆山機場也能飛航港澳,至少能節省北部旅客四十分鐘以上車程。

  蔣孝嚴指出,松山機場以往就是國際機場,包括混凝土跑道、滑行道、飛機機庫、航站大廈、保稅倉庫及交通運能等,都符合國際機場規格,入出境「海關、證照、檢疫」等通關設施仍封存備用,技術上絕對可以因應開放港澳航線的需求。

  至於安全問題方面,蔣孝嚴提到,松山機場是臺灣島內第一個民用機場,一九七九年才由國際機場改為國內機場,安全問題是不存在的顧慮,國安單位不應以此理由阻撓,更何況清泉崗軍用機場都已開放港澳包機,松山機場開放應不會有國安顧慮。

  蔣孝嚴強調,松山機場的滿載量是五百九十五班,但現在只有二百八十五班,尤其是在高鐵通車後,臺灣西部走廊空運量勢必遽減,機場閒置率將更加嚴重,因此更有必要開放飛航港澳,充分利用便利臺人往返兩岸。  

松山機場飛港澳航線:華航長榮保留,遠航復興支持

  臺灣百餘名跨黨派「立委」要求臺灣政府開放「松山飛港澳」班機航線,航空業者對此有冷熱不同的表現,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已飛航港澳業者態度保留,要求政府先完成配套方案,遠東航空等島內線航空公司則舉雙手贊成。

  華航董事長魏幸雄指出,國際航線涉及轉機旅客及貨運操作,如把港澳航線轉往松山機場飛航,將造成國際轉機旅客及轉運貨物的極不方便,且目前每日往返港澳的航班超過七十班,還包括波音七四七等大型飛機飛航,也非松山機場可以容納,港澳航線仍應集中在中正機場,但華航會尊重臺灣政府的決定。

  長榮航空表示,長榮對此基本上樂觀其成,但必須要有相當完善的配套措施,包括松山機場跑道延長、場站設施改善、貨運處理設備、航權重新協商等,由於目前香港航線以飛機架次為計算基礎,飛航中小型客機對我方而言並不合算。

  遠東航空舉雙手贊成松山機場開闢港澳航線,呼籲臺灣政府要滿足民眾的交通需求,由於目前兩岸尚未直航,港澳仍是主要的轉機航點,依臺灣「民航局」目前的規劃,松山機場只要搭載進出兩岸的旅客就有足夠的客源,所以並沒有旅客轉機的問題,希望爭取松山港澳線的飛航班次。

  遠東航空指出,港澳航線搬到松山機場,不只方便北部旅客,中、南、東部旅客也可以方便的搭臺灣島內航班直接到松山機場轉往港澳,可以省下非常多的交通時間。

  復興航空指出,如果松山機場直飛港澳,旅客就不必花時間、金錢搭車前往中正機場搭機,轉接島內航線的便利性提高,包括島內航線的市場自然也會擴大,對業者和旅客都是利多。  

臺灣「民航局」:每天容量只有十六架次

  臺灣「民航局長」張國政昨(十五)日指出,松山機場飛港澳航線是「政策面」問題,必須由臺灣「陸委會」與國安單位同意才能進行。未來如飛航定期航班,涉及航權修約事宜,並非短時間內一蹴可幾。

  張國政強調,臺港及臺澳航線涉及臺灣陸委會、國安局等相關單位,由於目前尚未形成政策,「民航局」也僅是進行技術評估,未來仍需視臺灣政府整體政策才能定案。

  張國政表示,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於十月十九日於臺灣「立法院」答詢時已經表示原則支持,「民航局」並著手進行技術檢討。初步認為可利用松山一航廈西側候機樓及二航廈大廳,分別作為出境及入境之用,但由於候機樓及停機坪空間有限,每天只能提供十六架次往返班機,每年可提供一百萬旅客進出。

  張國政表示,松山二期航站曾做為國際航線備降場,其通關設施、證照查驗設施都是現成的,只要重新整理,並加設行李轉盤應就可使用,初估花費在一千萬元新臺幣以內,在技術面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臺灣「交通部」航政司長林志明表示,未來高鐵通車後,松山機場的確有空間可開放飛航港澳,但將不具有國際線轉機功能,只能搭載松山機場為起迄點的旅客。

  張國政指出,臺港、臺澳航線另外的問題在於航權,由於目前的航權限定起降機場為中正機場及小港機場,增加松山機場為飛航機場,必然涉及航約修改問題,且未來航權分配也會相當困擾,因容量只有每天往、返各八架次,如港澳航空公司可相對飛航,臺方獲得之可分配的航班也非常有限,而以定期包機方式權宜為之,也會面臨一樣的困擾。  

臺灣「陸委會」:應考慮航空整體發展

  對於「立委」提案要求開放鬆山機場直飛港澳,臺灣「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國安單位對此有安全方面的顧慮,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說明,這個問題應由臺灣「交通部」進行專業評估,必須要回歸到航空整體發展的層面來考量。

  包括國民黨、親民黨、民進黨等跨黨派一百餘位「立委」連署提案,要求開放鬆山機場飛航港澳。謝長廷說,根據他的了解,松山機場在國際航線的設備需求上應該是沒有問題,但國安單位對此有安全方面的顧慮,但除了港澳以外,其它國家的包機應該是可行。

  劉德勳也說,松山機場不僅通關系統需重新建置,而松山機場正進行二期航站的工程,包括遷移松山機場等意見,應該要在二期航站完工後由「交通部」進行專業評估,再作整體思考,這樣才會比較穩當。

  劉德勳提到,臺灣「交通部」對松山機場在高鐵通車後班次減少的處境,已經有規劃商務包機,以維繫松山機場一定程度的運作,因此,松山機場要不要加入港澳航線的競逐,有生意可做就做,仍應要回歸到航空整體發展的層面考慮。

  至於貨運包機的部分是否可能先行,劉德勳說,目前只有規劃中正及小港兩國際機場,松山並沒有考量在內;「陸委會」雖然會關心安全的問題,但並不是考量的唯一因素。

0薦聞榜

(臺灣《中華日報》,

相關焦點

  • 116位「立委」連署 促臺當局開放鬆山機場飛港澳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五日電 臺北消息:綜合《聯合晚報》十五日報導,國親「立委」蔣孝嚴、丁守中、潘維剛、李慶安、黃義交等人共同提案,要求開放臺北松山機場飛航港澳地區,目前該提案已獲得一百一十六位、過半數的跨黨派「立委」連署支持,其中包括十五位民進黨「立委」。
  • 郝龍斌將拜訪臺「民航局」建議松山機場直飛港澳
    中國臺灣網1月5日消息據臺媒報導,針對外傳臺灣「民航局」有意規劃臺北松山機場飛日韓包機,臺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下周一他會拜訪「民航局」,建議松山機場可以直飛港澳,長期達到兩岸直航的目標,這樣更符合島內民眾的需求。
  • 郝龍斌欲訪臺「民航局」 建議松山機場直飛港澳
    中國臺灣網1月5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針對外傳臺灣「民航局」有意規劃臺北松山機場飛日韓包機,臺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下周一他會拜訪「民航局」,建議松山機場可以直飛港澳,長期達到兩岸直航的目標,這樣更符合島內民眾的需求。
  • 郝龍斌建議松山機場直飛港澳 以達兩岸直航目標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國際機場明年翻修跑道,傳出「民航局」有意規劃松山機場飛日韓包機,臺北市長郝龍斌下午再度表示,下周一他會拜訪「民航局」,建議松山機場可以飛港澳,因為目前臺北地區,每年飛大陸的民眾有119萬人次,如果松山機場直飛港澳,更符合民眾需求。
  • 臺北松山機場擬開放直飛港澳包機 業者樂觀其成
    ,將研議開放臺北直飛港、澳包機,亦即在現有的臺港航約外,比照臺中飛香港模式,替島內四家航空公司找出生機,航空業者表示樂觀其成。   據《聯合報》和《經濟日報》今日報導,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指出,島內第二條高速公路完工通車後,大幅提高開車的便利性,加上客運業者家數驟增,民眾外出使用交通工具選擇性高,導致松山機場載客率逐年下滑,機場營運狀況也出現虧損。
  • 臺灣多位「立委」要求當局開放進口大陸書籍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六日電臺北消息:針對臺灣問窪堂書局有一批祖國大陸出版品欲進口臺灣而遭其海關扣留一事,臺灣多位「立委」要求當局解除「限制大陸書籍進口」的禁令,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  據「中央社」今天報導,臺灣親民黨「立委」李慶華、龐建國、秦慧珠等今天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責問臺灣當局「禁止大陸學術書籍進入臺灣合理嗎」?
  • 華航接手飛花蓮 「立委」蕭美琴:花蓮航線不賺錢
    華信航空接下復興航空松山-花蓮航線上午首航,華航董事長何暖軒(中)親自搭機,了解狀況。前來搭乘華信首航花蓮班機的「立法委員」蕭美琴(左)直接點破說花蓮航線不賺錢。記者林俊良/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華航接手復興航空航線今首飛,華航董事長何暖軒一早在松山機場受訪表示,平常心看待臺北-花蓮航線,對「金雞母」兩岸航線及爭取航權重分配態度低調。前來搭機的「立委」蕭美琴直接點破說花蓮航線不賺錢,「臺當局應包裹式分配航權。」
  • 「鑽石航線」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
    當日,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上午10時27分,首航班機臺灣華航CI201航班由臺灣松山機場飛抵上海虹橋機場。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新華社上海/臺北6月14日電(記者 賈遠琨 潘清 李凱 傅雙琪)14日上海虹橋-臺北松山定期航班成功對飛,這標誌著被稱為「鑽石航線」的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大大方便了兩地人員出行,滬臺「一日生活圈」夢想成真。
  • 臺北松山機場一年後將轉型成為兩岸航線中心
    ,簡稱「廈航」)執飛的兩岸周末包機MF881航班抵達臺北松山機場,這是位於臺北市區的松山機場迎來的第一架大陸民航客機。圖為臺北松山機場為首航航班灑水洗塵。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visorprism 」   「臺灣交通部」已規劃一年後,將臺北松山機場轉型為以飛行兩岸興東北亞為主的區域航線中心。
  • 福州機場新增到臺北松山航線 每周二、周五執行
    本報訊(記者謝丹通訊員吳敏)昨日,福州機場迎來了臺灣「華信航空」執飛的福州—臺北松山航班,該航線的開通,為兩岸同胞的商務與旅遊出行提供了更多便捷選擇。元翔福州空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爭取「華信航空」在這條航線的基礎上,新開花蓮、澎湖等地航線。
  • [臺灣航空]臺北松山機場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臺北國際航空站與臺灣「國防部」空軍松山基地共享的中型機場,位於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末端,由民權東路與民族東路與市區相隔。由於位於臺北市松山區,臺北松山機場又通稱為松山機場或臺北機場。由於夏季暴風雨或是颱風的影響,松山機場在夏季的午後很容易形成空氣對流,較低的雲層常影響飛行。  最早興建於日據時期時為軍方專用機場,二次大戰結束、中央政府接收臺灣後改為軍民共享,也曾開設「臺北-上海」航班。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守到臺灣後,松山機場也逐漸擴建,以應付逐漸成長的島內和島外航班。
  • 臺北忠孝東路是墜機地點 「朝野」籲遷松山機場
    (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復興航空班機驚傳墜毀在接近臺北市區的基隆河南港段,讓松山機場遷建問題再度引發熱議。包括「朝野」「立委」李應元、姚文智以及蔡正元都力主遷建;蔡正元表示,遷建松山不僅可以維護內湖、南港居民的生命安全,還可以消除市區飛航噪音汙染、取消市區建物的高度管制。
  • 郝龍斌:松山機場未來將成為臺北的黃金門戶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郝龍斌昨天陪同馬英九赴松山機場,視察臺北航空站。郝龍斌說,松山機場將於6月14日與上海虹橋機場對飛、10月與日本羽田機場對飛,未來將成為臺北的黃金門戶。據報導,在聽取「交通部民航局」簡報後,郝龍斌表示,高鐵通車後,松山機場的島內航班減少,幾乎只剩離島航線,發展受限;未來松山機場將開放與上海虹橋、日本羽田對飛,與韓國金浦的對飛也已在洽談中,臺北將藉此機會乘勢再起。郝龍斌說,抱持開放心態,松山機場將帶動臺北成為東亞航運樞紐,「變成未來黃金10年的黃金門戶」。
  • 6月14日臺北松山飛上海虹橋 臺灣華航航空搶頭香
    6月14日臺北松山飛上海虹橋 臺灣華航航空搶頭香 2014年07月29日 11:43:54  來源: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
  • 復興航空空難致多人死亡,臺北松山機場遷移問題或爭論再起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繼民進黨「立委」姚文智重申遷建松山機場後,國民黨「立委」蔡正元2月4日下午也在Facebook發文,呼籲「行政院長」毛治國「換腦筋」,以「新松山機場計劃」解決飛航事故可能危及的內湖、南港居民生命安全,消除市區飛航噪音及空氣汙染、取消市區建築物高度管制。
  • 松山機場的定位與營運
    臺灣新生報刊載社論稱,臺北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展開對飛,馬英九視自指示整建松山機場,且要求不要被東京羽田、首爾金浦機場比下去;松山機場雖受限於地形及環境,但是卻有難以匹敵的便利性,松山機場在馬英九所提打造臺灣「黃金十年」願景扮有固定角色,這座機場的功能定位必須十分清楚,而且建設及營運目標必須精準,並非將之改造成為一座全功能的國際大機場
  • 廈航加密廈門至臺北航班 每周飛兩岸航班增至30班
    廈航加密廈門至臺北航班 每周飛兩岸航班增至30班 2011年08月18日 08:0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06月14日 上海虹橋-臺北松山航線正式開通 韓正會見臺北市長郝龍斌
    兩岸交流   臺灣航班從臺北飛抵上海 虹橋-松山航線正式開通 今天10點27分,臺灣華航CI201航班從臺北松山機場飛抵上海虹橋機場,標誌著被輿論稱為「鑽石航線」的上海虹橋-松山航線正式開通。 由上海虹橋機場飛往松山機場的首班航班起飛 今天11點15分,東航MU5097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前往臺北松山機場。
  • 臺北松山上海虹橋14日對飛 商務客和散客受益大
    據「中央社」報導,臺北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14日對飛首航,屆時兩地交通時間至少省2小時。松山機場方面,商務客和散客受益最大,團客則較討不到便宜。  據報導,松山與虹橋機場的共同點是距離市區近、交通便利,但也因機場腹地小,發展受限。
  • 臺北松山機場重現生機 兩岸航線成為主要推手
    華夏經緯網2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松山機場原本是「國際機場」,1979年桃園機場啟用後,30現在臺「交通部民航局」將松山機場定位為「商務機場」,兩岸航線的開通是主因。據報導,「民航局」統計,島內航線在1997年達到最高峰,當時松山機場1天起降班次多達520多班,其中臺北飛高雄航線就佔了一半,被視為黃金航線,後來因參與競爭者太多(最多時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