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如何既「識國情」又「做實事」

2020-08-28 光明日報

開學將近,廈門理工學院暑期實踐快要結束了。保證師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今年學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按照就近就便、以家鄉為主、以學生個人實踐為主的原則,探索使用「網際網路+社會實踐」新模式,採取「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等網絡形式,引導學生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開展返鄉社會實踐等方面入手進行社會調研,讓學生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國情社情,接受鍛鍊教育,提高認識水平,為社會發展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等社會熱點,組織廣大師生持續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結合專業特長與優勢,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砥礪青春,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聚焦精準扶貧

「美村創也」是廈門理工學院一個賦能鄉村振興、助力精準扶貧的富農服務平臺。團隊結合社群拼團玩法、新媒體矩陣聯盟、商超採購等,布局銷售渠道;通過技術指導、攜手合作社等,提高產品的產量與標準化,優化產銷雙渠道鏈條,打造電商助農的「美村模式」。平臺旨在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幫助農產品原產地拓寬銷路,從而提升優質農產品影響力和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該項目去年年底還獲得福建省首屆返鄉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目前團隊已經在龍海、漳浦、龍巖、陝西大荔等地建立自己的基地以及合作社。截至今年6月,公司銷售額突破300萬元,為農民實現200多萬元的增收。

廈門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特色,聚焦精準扶貧,整體謀劃「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工作。2018年開始,學校結合暑期社會實踐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按照「雙創融合思政,精準助農脫貧,夯實保障機制,確保長效對接」的紅旅活動目標定位,以「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扶貧助困相結合」為主線,引導大學生利用專業走進農村、走進革命老區,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今年7月,廈門理工學院共組織68支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覆蓋全校1721名師生,其中,《美村創也》《酉硒生物科技》《一村一優品》《網紅芭樂:幫助果農脫貧致富》《皆茶農》《守望行動》等40個創業項目與當地籤訂了落地合作協議。活動過程中,廣大師生深入老區,了解國情民情,充分挖掘當地產業需求,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服務鄉村、服務經濟的意識得到加強,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助力「生態美」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積極響應福建省河長辦、團省委大學生志願者暑期社會實踐「河小禹」專項行動。

廈門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志願者們充分發揮環境專業知識,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持續開展「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禹」系列環境保護、環境教育活動,宣傳覆蓋集美區六個鎮街十八個社區和四個小學,得到了廣大青少年學生與社區公眾的支持與積極參與。

去年暑期,環境學院河小禹社會實踐隊主動與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集美區農業農村局、集美區河長辦等單位對接,成立了集美區「河小禹」護河隊。護河隊匯集了廈門理工學院及兄弟學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公益小天使、環衛人員和當地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護河。實踐隊與廈門公益小天使們結對,一同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一同宣傳河長制,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擴大社會影響力。

據了解,如今集美區河長制辦公室正式授牌成立廈門理工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廈門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也被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授予集美區青少年環境教育基地,為河小禹實踐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形成了長效機制。

情系教育幫扶

去年7月,距離廈門兩千多公裡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高林灣村迎來了一支風塵僕僕的隊伍。這個暑假,根據廈門市大學生志願者暑期社會實踐「對口支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專項行動的部署,廈門理工學院一支由16名師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專項隊,橫跨山河到高林灣村開展支教,在傳授給鄉村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更好地踐行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能上好每一堂課,實踐隊指導老師陳劍平、盧洪浩在實踐隊籌備期間,就提前到高林灣小學實地考察,根據孩子們的實際需求,結合實踐隊員們的專業特點和優勢,開設數學、英語、美術、手工、體育、科技、音樂等七門課程,在行前更是反覆試講課程、修改課件內容,力求將最好的課程效果帶給高林灣的孩子們。實踐隊精心準備的「七彩課堂」成了高林灣村孩子們的暑期最愛,課上他們聚精會神,課後依然不舍離開。「山區較為貧困,教育資源有限,教學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實踐隊開設的課程,既是學生切實需要的,又增加了趣味性,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高林灣小學高學福老師如是說。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每年組織多支社會實踐隊分赴各地開展教育幫扶社會實踐活動。2018年,廈門理工學院團委文化集市下鄉實踐隊來到漳州市華安縣仙都鎮雲山村,為雲山希望小學的小學生們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定製版「周末文化集市」,給小學生們帶去了歡樂。活動得到當地師生及家長的一致認可,雲山希望小學校長表示,「期盼日後類似的好活動多多走進校園」。影視與傳播學院團委組織實踐隊前往漳州華安縣仙都鎮招坑村開展「美麗鄉村,你我有責」志願服務實踐活動,為當地小朋友開設兒童畫、扎染、舞蹈、歌唱等課程豐富的藝術培訓夏令營,志願者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了美化鄉村塗鴉活動,為招坑村增添了別樣的風景。科技課堂下鄉實踐隊攜手廈門市科技館走進廈門市同安區白沙侖川宇希望小學,開展「科技之光,點亮童心」科技課堂下鄉實踐活動,給鄉村兒童帶去更多的暑期樂趣。

(本報記者 馬躍華 本報通訊員 羅 喆)

相關焦點

  • 暑期實踐如何既「識國情」又「做實事」——廈門理工學院圍繞社會熱點開展暑期實踐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羅 喆開學將近,廈門理工學院暑期實踐快要結束了。,讓學生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國情社情,接受鍛鍊教育,提高認識水平,為社會發展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廈門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特色,聚焦精準扶貧,整體謀劃「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工作。2018年開始,學校結合暑期社會實踐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按照「雙創融合思政,精準助農脫貧,夯實保障機制,確保長效對接」的紅旅活動目標定位,以「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扶貧助困相結合」為主線,引導大學生利用專業走進農村、走進革命老區,助力鄉村振興。
  • 電力學子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聚焦五位一體,關注小康社會——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學子開展國情社情觀察暑期實踐活動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記錄小康社會的建設成果,7月20日至8月10日,電力工程系社會實踐團隊開展了「聚焦五位一體,關注小康社會」社會實踐活動。
  • 2017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據了解,此次活動歷時6個月,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大學生暑期實踐中的優秀成果,充分發揮優秀團隊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激發大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提升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大學生不斷探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聚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
  •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按校名筆劃排序)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力友)「2018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近日落下帷幕,10所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出爐。這也是自2015年來,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的第四屆主題尋找活動。
  • 暑期社會實踐何處去? 以家教、推銷居多-暑期社會實踐-中安網-安徽...
    安徽日報8月10日訊 暑期已過一半,今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狀況如何?日前,筆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發現,不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仍然局限於從事家教、產品推銷、餐館服務等方面,很多學生在實踐中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有效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新水平,提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層次,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超八成大學生滿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歷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100餘所高校的511名大學生發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0.43%的受訪大學生參加了暑期實踐活動,84.91%的同學對自己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歷表示滿意,70.56%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暑期社會實踐是很有必要的。
  • 路北區開展2020年返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視頻製作 徐慧路北區開展2020年返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圖為返鄉大學生們參觀路北區的高科技型企業,了解路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記者 徐慧 攝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徐慧)8月14日,路北區「歸雁思源發展有我」2020年返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唐山金融中心舉行。社會實踐活動是廣大青年學子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塑造品格的重要途徑,也是廣大青年學子發揮智力優勢、傳播現代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形式。
  • 延安大學一行赴華州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渭南日報 記者 姜曉 通訊員 李麟 鄭璐/文 陳子涵/圖 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通過社會實踐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近日,延安大學數計學院赴渭南市華州區開展「探尋侯明書老師足跡,做延安精神的傳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連續五年獲評「最佳暑期實踐大學」 大學生在農村做了啥?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連續五年榮獲全國「最佳暑期實踐大學」稱號。紅網時刻12月24日訊(通訊員 趙小群 鄧玉琴)近日,在中國青年報開展的「2019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中,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再次榮獲全國「最佳暑期實踐大學」稱號,這是該校自2015年開展尋訪活動以來,連續5年獲此殊榮。
  • 西安理工大學:把社會實踐打造成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他們立足專業知識,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新時代基層黨建、汙染防治攻堅戰、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和西安市文明城市創建等社會熱點,通過社會調研、親身體驗、志願服務等形式深入基層、了解社會、接受鍛鍊、建言獻策,在社會實踐中既「識國情」又「做實事」。實踐育人重特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
  • 這些暑期社會實踐好處多!然而學生很少參加,『』學生去哪兒"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暑期社會實踐引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切實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 參與暑期社會實踐 豐富基層崗位閱歷
    晨報融媒體訊(何亞奇 首席記者 張建華)將桌面擦拭乾淨,將地面打掃整潔,將婦女兒童工作檔案分類歸檔……近一周時間,哈師大大一學生張書瑞、黑龍江八一農大大二學生鄒佩實參加了大學生返鄉社會實踐活動,來到東安區婦聯,將正在建設的婦女兒童之家打造成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工作陣地。
  • 忻州師範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風採(二)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社會,了解國情,不斷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專業理論素養的一個平臺。然後,用英語簡單講述了三字經片段和臥薪嘗膽的故事,讓小學生們領略了如何將英語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三部分為「Let’s Sing」!這一環節我們教孩子們簡單的英文歌謠,以唱歌的形式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後告知大家學習用英語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長大報效祖國。
  • 鄭州財經學院「七色彩虹」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2020年為我國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為促進當代大學生深入了解基本國情,學習國家政策精神,2020年8月10日,鄭州財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聯合校工會組建「七色彩虹」暑期社會實踐團於周口市沈丘縣舉行以「訪談先進人物,講好脫貧故事」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七色彩虹,啟動! 8月11日,實踐團成員在鍾書記的帶領下齊聚沈丘縣,並舉行「七色彩虹」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 光明日報:莫讓社會實踐淪為暑期旅行
    原標題:莫讓社會實踐淪為暑期旅行   暑期來臨,各大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無論是北大的「彝馬為夢,韶華無邊」專項見習,還是清華的「中外大學生暑期教育扶貧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創新手段,都很有意義。
  • 【新時代文明實踐】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有趣有價值!
    為切實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引導青少年在實踐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小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鍛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與提高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廣州路街道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
  • 西安理工大學:把社會實踐打造成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他們立足專業知識,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新時代基層黨建、汙染防治攻堅戰、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和西安市文明城市創建等社會熱點,通過社會調研、親身體驗、志願服務等形式深入基層、了解社會、接受鍛鍊、建言獻策,在社會實踐中既「識國情」又「做實事」。實踐育人重特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快樂助成長」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渤海大學 依法治國社區普及理論宣講會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遼寧科技學院 大學生「測天繪地」濃情鄉土實踐項目 瀋陽工程學院 能動學院「綠色能源成長動力志願服務鄉村行」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瀋陽工學院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調研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現狀」國情社情觀察項目 吉林大學 「守護生命之源」水生態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 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現如今,00後的大學生們如何才能通過一場高質量的社會實踐,讓自己得到快速成長?這篇分享或許能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作為一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很多00後的大學生剛開始時並不買帳,炎熱、乾燥、缺水,以及蚊蟲叮咬,還有路程遙遠的跋山涉水,讓這群大學生們苦不堪言,有大學生也提出了質疑: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在我看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能夠參與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未來的人生有很大幫助,所以說相當重要。
  • 青年學子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接觸社會了解國情磨練自我
    浙江大學暑期實踐團在貴州尋訪西遷辦學舊址。浙江大學暑期實踐團合影。6月底,浙江新聞客戶端發起我省高校「尋找10支暑期實踐隊,讓浙江新聞為你的暑期提案發聲」活動,短短一周,便收到來自35所高校近350支團隊的報名申請。7月初,2017「浙裡正青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精選的10支優秀隊伍陸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