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

2020-12-14 秦說

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現如今,00後的大學生們如何才能通過一場高質量的社會實踐,讓自己得到快速成長?這篇分享或許能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

8月6日至8月8日,短短的三天兩夜,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山西大學、貴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魯東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全國55所高校的百名大學生記者來到了陝西省延川縣乾坤灣,唱紅歌、做拓展、閱民俗、話人生,在黃河岸邊向當地老鄉詮釋了什麼是最美青春。

我作為全程陪伴的一名老師,經歷和見證了這群大學生在很短時間裡的一個成長和變化。作為一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很多00後的大學生剛開始時並不買帳,炎熱、乾燥、缺水,以及蚊蟲叮咬,還有路程遙遠的跋山涉水,讓這群大學生們苦不堪言,有大學生也提出了質疑: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

在我看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能夠參與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對未來的人生有很大幫助,所以說相當重要。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作為高等院校實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於彌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不足,豐富和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內容,使大學生能夠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增長才幹、健康成長。

關於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就以本次「百名大學生記者探索乾坤灣」活動為例,來給各位大學生說一說其中意義。

第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比如,本次活動中,就專門組織了大學生記者們在延川乾坤灣主景區廣場,一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作為目前為止,集合全國大學生記者最多、最大規模的一次唱紅歌活動,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一次實踐意義上的鮮活思政教育,青年興則國興,讓青年大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土地,這樣的規模讓人感動,也讓大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有利於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身成長產生緊迫感。

以本次活動中,來自榆林學院的劉甜甜同學為例,她說:之所以參與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因為能有機會和其它高校優秀的大學生記者團隊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一起探秘「天下黃河第一灣」的研學實踐中,去認識更多的朋友,分享各自的經驗,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了解當地的人文風俗,充分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人生履歷,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在這裡之所以要以劉甜甜同學為例,是因為劉甜甜的思想認識比較到位,的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就擁有這樣的作用。大學生們只有走出校園,去認識更廣範圍內的同伴,才會明白什麼叫天地無限寬,才會明白這個世界當中更多優秀榜樣的存在,才會有動力和目標去不斷努力奮鬥。

第三,有利於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有一位博士生隨手拍了一個視頻,在抖音當中就走紅了,閱讀量非常高。這在大家看來可能是一個很偶然的事件,但其實是必然的,在現代傳播當中所有的新媒體傳播都是有邏輯的,這位博士拍的視頻之所以閱讀量高,是因為他無意當中使用到了他所學到的流體構造及物理應用理論。你會發現,擁有高學歷的人群,一旦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動手實踐能力,會對這個社會產生很大的價值,哪怕是隨手的一個小動作,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他走紅的真正原因。而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本身就擁有這樣的作用,當你一個人身處異地,且面對陌生的環境,有很多出現的困難,需要你去動手解決,這對大學生未來走向社會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第四,有利於增強大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我觀察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同大學的陌生大學生在不同環節的活動當中,會有組織的組隊,並能夠選出自己隊伍當中的隊長,這說明,通過實踐活動,大學生認識到了組織架構的重要性,明白了相互協調的重要性。舉一個微小的舉動,以大學生就餐為例,00後的大學生們會很有禮貌的有秩序的進行排隊取餐,並鮮有發生浪費糧食的狀況,用完餐的大學生們基本都會自己將餐盤送往殘食處,即使服務人員就在身邊,他們也會很禮貌的親自動手,這說明了大學生們已經具備了體諒社會工作人員的情感,在很多工作當中,他們分工有序並主動地充當講解員、醫務人員、負重人員等等,處處想通過服務來體現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這非常不錯,與我見到的很多00後大學生是不一樣的。

除以上幾點之外,大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還有利於發展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個人素養,完善個性品質。總之,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會有很多益處。當然,這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能夠選擇自己擅長且活動質量比較優質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例如,我全程跟完的這次活動,雖然時間很短,但意義之深遠,不可與其他普通活動同日而語。

這次活動中的很多行程,不但可以增加大學生的生活認知能力,也可以使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大學生,能夠走進人民群眾當中,和普通農民、尋常百姓嘮一嘮家常,說一說黃土高坡上的故事。陝北這個地方,有著很強的紅色革命血統,孕育了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同時也涵養出了人民敬愛的好主席、好書記,而像是著名作家路遙、史鐵生等也都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把主活動地址放在乾坤灣更是別有風味,因為黃河母親為了奔流向前,都繞出了一個「天下黃河第一灣」,我們的人生更是要如此豁達。現在大學生已經全面00後,戀愛失利、學業不順、迷茫困頓、心理脆弱等很多教育領域問題讓大學生越來越難帶,他們太需要歷練的機會去趕快成長。

來到乾坤灣,我相信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看到原本貧窮的小山村在改革開放、尤其是精準扶貧之後的巨大變化,肯定更加切身明白什麼是「苦難輝煌」。人生就如這拐了320度的乾坤灣,只要勇往直前,哪怕前路荊棘,也可曲中求直,達到目標——蔚藍的大海。我還記得走在3.5公裡的黃河蛇曲山道上,很多女大學生也會吃不消,但咬咬牙也都走完了,她們曬黑了,但這顏色也就意味著大家都成熟了。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真正意義就是:今日之所見世界,就是你未來要努力讓它變得更好的世界。如此,人生才有意義,大學就是這個意義的發端。

(轉載請私信聯繫作者@大眼李少一)

相關焦點

  • 超八成大學生滿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經歷
    在嘉興南湖紀念館,浙江理工大學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正聆聽講解員介紹南湖歷史。浙江理工大學 何沁桔/攝今年暑假,王娟去往甘肅的一個鄉村,參加「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她與當地居民近距離接觸,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所思所感。王娟一行人還去到孤兒學校,和那裡的小朋友一起上課、玩遊戲。
  • 馬龍區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掌上曲靖訊 為引領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素質。8月5日,馬龍區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大學生志願者3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共青團曲靖市馬龍區委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本次活動的背景、目的、形式、意義等,並就本年度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進行解讀。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在阿吉
    近日,我臺記者來到阿吉鎮人民政府,帶你走進參加「我的青春在家鄉」鐵嶺縣籍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習大學生們的工作日常。 據記者了解,阿吉鎮採用了按專業劃分工作崗位的分配原則,將實習大學生們按照自身所學專業進行了合理的分工,有效地將學習與工作對接,很好地鍛鍊了大學生們將知識運用於實踐的能力。在一段時間的實習後,大學生們紛紛表示,在工作中要做的和在學校裡學習的內容有很大的差別。
  • 安徽師範大學"實踐導師"指導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
    安徽師範大學把社會實踐當作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和大學生成人成才的「第三課堂」,今年暑期為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600支團隊近萬名大學生,配備了400餘名「實踐導師」。這些導師親臨活動一線,全面指導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精心選拔,注重專業輔導和思想教育相結合。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10篇)
    「艱辛如人生,實踐長才幹」,作為大學生,我們最終要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通過參加這次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認識。或許是從小生長在大城市吧,總是多多少少有些驕縱,所以園林這項實踐真的能讓我從中學會很多。
  • 暑期社會實踐何處去? 以家教、推銷居多-暑期社會實踐-中安網-安徽...
    安徽日報8月10日訊 暑期已過一半,今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狀況如何?日前,筆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發現,不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仍然局限於從事家教、產品推銷、餐館服務等方面,很多學生在實踐中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有效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新水平,提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層次,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最低10塊錢一個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開學後上交一份蓋章的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實踐報告,用來證明整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成果。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把暑期社會實踐視為「蓋章」,隨便找個單位蓋個章就萬事大吉,這樣的社會實踐似乎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  記者打開淘寶網,在搜索欄輸入暑期社會實踐,很快網頁跳出了「暑期社會實踐蓋章」、「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代寫」這樣的搜索嚮導,據悉,這樣一個章的價格在人民幣10-30元不等。而其中有些店鋪的暑期成交數量已達756條之多。
  • 虹口區「虹鵠計劃」優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結業
    8月24日下午,2020年「百人工程」儲備人才培訓班、「虹鵠計劃」優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結業儀式在虹口區委黨校舉行。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春花,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正茂,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溫美平,團區委書記徐雪琛,區人社局副局長李敏出席本次活動,各實踐單位與接收單位分管領導、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與「百人工程」培訓班全體成員等100餘人參加。結業儀式由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正茂主持。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10塊錢搞定證明蓋章
    原標題:最低10塊錢一個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7月,正值暑假,幾乎各大高校都會給大學生布置暑期社會實踐,開學後上交一份蓋章的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實踐報告,用來證明整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成果。
  • 新時代文明實踐|平川區2020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合輯來啦~
    絢麗多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們奔波在各個服務崗位收穫了喜悅感悟著成長為本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了豐富少年兒童的暑假生活,同時為大學生提供一個鍛鍊能力、豐富閱歷、服務社會的平臺,共青團平川區委組織開展「七彩假期·傾情相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唐河縣召開第二批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座談會
    8月21日,唐河縣召開第二批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座談會。據悉,今年六月份,根據縣委的安排,由縣委組織部、團縣委聯合,面向全國徵集社會實踐崗位需求,經層層篩選、嚴格把關,並根據面向基層、人崗匹配、尊重選擇的原則,共選派50名優秀唐河籍在校大學生以及與南陽理工學院、南陽師院、河南工院籤訂戰略合作的三所高校的優秀大學生分配到部分鄉鎮(街道)、縣直單位參加社會實踐。
  • 出徵儀式|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我們準備出發了!
    為了讓啟東籍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關注家鄉建設,增進愛鄉之情,激發東疆學子回鄉就業創業的熱情,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團市委聯合開展 「心繫家鄉 築夢東疆」—第五屆「東疆學子家鄉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39家單位提供了近200個崗位。7月12日下午,2019年「東疆學子家鄉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出徵儀式在市政府科技樓舉行。
  • 這些暑期社會實踐好處多!然而學生很少參加,『』學生去哪兒"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準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暑期社會實踐引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切實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 忻州市文明辦舉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座談會
    為引導和促進文明行為,激勵大學生為家鄉貢獻青春力量,近日,忻州市文明辦舉行「創建文明城市,你我共同參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座談會。5名大學生代表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大學生代表分享了這段時間在實習崗位上工作的難忘經歷和體會,從不同角度對忻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 台州市成功舉辦「千人千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風採大賽
    8月28日下午,團市委在椒江區方遠大酒店舉行台州市「千人千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風採大賽活動。台州各縣市區團委工作人員、學生代表約160人參加活動。活動中,共青團椒江區委聯合椒江農商銀行發放了第一筆「青墾貸」貸款,公布了百優實習生名單並頒獎,前來參賽的24個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進行了精彩的現場展示,並角逐出十佳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 "'青'聽疫事,致敬逆行"暑期社會實踐出徵儀式順利舉行
    2020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土木樓會議室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暑期社會實踐出徵儀式。學院黨委副書記錢漢珍和輔導員卞輝老師,以及十餘名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會議由卞輝老師主持。她首先指明了&34;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意義。
  •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召開2020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大會
    12月9日,陝西國際商貿學院2020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表彰大會隆重召開。該校常務副校長賈明遠出席表彰大會並講話,學生工作部部長張利軍、黨委工作部部長助理賈衛峰、校團委書記李東豪及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團總支書記參加大會。會議由團委彭晨老師主持。
  • 暑期社會實踐快到了
    青春中間站-與我搏鬥中站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到來!!!中央火車站區委組織部、中央火車站團委在全區開展「熱愛中站 回報家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報名篩選,共有11名大學生入選首批暑期社會實踐崗位。02活動中,共青團區委書記張樹軍對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表示歡迎,期待大學生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了解了中站區的發展路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規律,這樣既保證了他們能學到一些東西,又能為自己的發展找到一個更清晰的方向,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光明日報:莫讓社會實踐淪為暑期旅行
    原標題:莫讓社會實踐淪為暑期旅行   暑期來臨,各大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無論是北大的「彝馬為夢,韶華無邊」專項見習,還是清華的「中外大學生暑期教育扶貧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創新手段,都很有意義。
  • 變了味的暑期社會實踐:託關係蓋章就能交差
    作為高校「錘鍊能力、開闊視野」的一門必修課,每年七八月,全國都有數以千萬的大學生投身暑期社會實踐。可如今,它卻有些變味。「同質化、走過場、打遊擊」成通病這個暑假,來自東北某所高校的孫強約上幾名好友,聯繫了一所家鄉小學,給學生們進行了為時一天的「感恩」教育:上午和學生做了幾個小遊戲,下午給他們講「什麼是理想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