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在快手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小鐵」。
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在快手當起了英語老師,而且月收入達到5、6萬。
目前,他的帳號「Sam帶你學美語」在快手上有74.1w粉絲,月漲粉15萬,最火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00w。
今年7月,他還開設快手課堂,上線11門課程。課程定價在10-25元,最熱門的課程有3600多人購買。
顯然,快手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流量紅利。
那麼,如果想抓住這波紅利,從0運營一個短視頻帳號,該如何操作呢?
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來自新榜的一篇指南,以下是原文,enjoy!
不久前,新榜發文《抖音號如何從0做起?幾位操盤手分享了運營技巧》,分析了抖音號的冷啟動技巧。於是很多榜友來問:那快手號要怎麼從0做起呢?
畢竟,想要在快手每天上傳的1500萬條內容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此,這次我們對話了幾位資深快手帳號運營者,並結合平臺數據和觀察,整理出一份快手帳號冷啟動技巧,供各位參考。
做帳號前,你必須了解的快手規則
許多人知道快手,但不了解快手。關於快手,初級運營者必須要知道以下幾點:
1. 快手內「關注」和「發現」為同級版塊,發現頁以雙列Feed流形式呈現,用戶對於內容有更多選擇。
2.快手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說說」和「群聊」功能幫助進一步增加粉絲互動和粘性,觀眾更看重發內容的「人」。
3.快手強調「公平普惠」的產品邏輯,進行去中心化內容分發,小號也有機會獲得大量關注。
4. 快手流量分發主要基於用戶社交關注和興趣調控,主打推薦內容為「關注頁」內容。據相關數據表示,快手用戶至少有3-4成的機會可以看到關注用戶的內容。
內容定位:
選擇變現前景好、可持續發力的垂直領域
如何為帳號做內容定位?選擇時需要參考這4個維度:
1. 變現前景好
2. 有比較大的漲粉潛能
3. 可持續生產內容
4. 垂直領域
有快手資深運營透露,許多MCN都做泛娛樂帳號,但是他們發現了這種帳號變現效果不好,現在紛紛開始做垂直領域。
據了解,在快手上最受歡迎的垂直領域類別為遊戲、美食、動漫、明星、汽車、萌寵等。
不久前的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快手公布了20個重點扶持的垂直領域,其中包括美食、體育、媒體、二次元、時尚、遊戲、音樂、汽車、搞笑、萌寵等。
不少MCN運營者都認為,重點挖掘這些垂直領域,有機會獲得平臺給予的流量紅利。比如「汽車」品類,快手官方不僅為其開放了專門的頻道入口,也明確將對頻道做出更多的流量扶持。
打造帳號人設:
讓系統和觀眾都認識和記住你
快手帳號的孵化更像是一個養成遊戲,運營者需要經營好「人」的屬性,帳號人設必不可少。
一個剛進入快手的新用戶,算法會首先根據其註冊資料、地理位置、周邊用戶等情況對帳號進行分析,這是系統認識你的過程。
根據快手官方發布的7月份達人榜單,幾乎每個類別排名靠前的達人的名稱和頭像都帶有很明顯的身份特徵,直接表現出這是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帳號,非動畫類的帳號,用真人照片為頭像的佔絕大部分比例。
因此,新帳號可以從這四部分進行包裝:
1. 名稱:直接表示身份;有個性特徵;容易傳播,無生僻字
2. 頭像:建議使用真人頭像;與內容的風格統一
3. 頭圖:切忌使用大量含有過密文字的圖片
根據帳號定位進行頭圖的設計和選擇,目前有三種比較常見的形式:
一是對帳號信息的補充,比如「顏九」的快手帳號頭圖為其微博帳號;
二是引導關注,如下圖帳號的頭圖直接點明「歡迎您的關注」;
三是與帳號風格統一的圖片背景,比如「鑑渣師阿里」的頭圖就選擇了與頭像風格一致的真人照片。
4. 簡介:用最精簡的話描述自己,三行內講完最重要的信息。
快手的帳號主頁直接顯示的簡介信息只有三行,多出來的信息會被歸納到「更多」中,不點開很難看見,所以運營者需要在這三行內展示完所有重要信息。
做觀眾需要的內容,
重視封面和標題的包裝
無論前期做過多少鋪墊,「內容」還是快手最關鍵的部分,也是直接決定帳號是否能夠成長起來的核心因素。
什麼樣的內容快手用戶喜歡看?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MCN機構們也摸索出一些自己的經驗,為新入局的運營者做個參考。
一位快手內容運營表示:「一類是與熱點或近期事件結合的,比如最近快開學了,類似開學第一課這樣的內容數據就比較好;另一類是獵奇向內容吧,像吃帝王蟹這類,很多人喜歡看。」
普遍而言,不少快手內容運營總結認為,有情感共鳴的內容、形成反差的內容和充滿新意的內容這三類現在比較吃香,觀眾也更願意觀看。
除了在觀眾愛看的內容上下功夫,封面和標題也會對快手的流量帶來重要影響。
星站創始人朱峰認為帳號包裝是為了讓機器對帳號有一個清晰的識別,給帳號打上標籤。因此,星站會做大量的賽馬測試和A/B test,而不做任何人為的主觀判斷,以此來確定什麼樣的封面,會更有可能帶來更多的流量。
比如,如果想要了解A字體和B字體,哪一種作為視頻包裝效果更好,他們就會選擇同一內容,嘗試不同的上傳時間、飽和度、色階值、字體等多維度進行包裝測試,用不同的帳號做賽馬。
這兩張圖中的視頻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封面和標題不同。
左圖是後來賽馬失敗的帳號,算法大概率會根據內容為其打上「美食」標籤,但是這樣的內容投放到「美食」標籤中並不能吸引熱愛美食的人,甚至可能會被投訴;
右圖則因為「暗黑」的關鍵詞,還有各種顯示在標題或封面中的奇葩混搭,算法會為其打賞「獵奇」或「搞笑」標籤,這樣就吸引來喜愛看這類視頻的粉絲。
但朱峰也指出:「影響測試結果的幹擾因素很多,因為本身一條視頻是否上熱門,也有很大的概率因素,所以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積累出有效的經驗。」
根據積累的經驗,朱峰也分享了幾點封面和標題包裝的技巧:
封面設置:
1. 豎屏製作,會包含更多視頻信息,帶來更多視覺衝擊
2. 色彩飽和度高
3. 保證封面內容主體完整,容易被識別。比如選擇人物做封面時,最好不要出現露出半個頭部這種算法難以識別的情況。
4. 做個「封面黨」,選擇視頻中最戲劇化的一幀作封面圖,如果沒有就單獨製作一張
標題設置:
1. 字體顏色與背景形成反差
2. 大標題要精簡,不超過10個字最好
3. 增加互動感,多使用祈使句、疑問句,放大戲劇化的點。比如「顏九」近日發布了一期標題為「當口紅遇上明言明語」,緊跟時下「明學」熱點,增加了戲劇性。
4. 格式排版上保持整齊和統一。
運營技巧:
巧用流量高峰,增強粉絲互動,內外助推發力
高效的運營能夠放大內容的影響力。帳號初期,光有內容還不夠,學會運營才能持續穩步積累粉絲。
1. 利用流量尖峰時間
運營初期,選擇平臺流量活躍最高峰發布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此前有數據平臺觀察分析,快手用戶最活躍的時間是從晚上6點開始,持續到晚上9點。而其他的內容時間段,比如早尖峰時間段和深夜時間段,也可作為備選。
當初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數量後,便可再結合數據助手中的粉絲數據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出相應調整。
2. 粉絲互動
快手具有明顯的社交屬性,「老鐵們」之間的關係都很緊密,而視頻能否被算法推薦也很大程度上與互動程度相關。
在快手上,目前有4種方式可以與「老鐵」產生互動:
一是評論區互動。積極回復粉絲的留言,提高留言活躍度,可以通過問句等形式有意識引導觀眾對話。儘量不要讓一條視頻0評論。
二是直播互動。一位業內運營人士認為,快手視頻內容是漲粉,直播是固粉。
三是「說說」功能。不少帳號會利用「說說」來告訴粉絲自己目前的動態以及預告直播時間,一段話配一張圖可以吸引大量粉絲互動。
四是「群聊」功能。目前,群聊功能主要用於達人與粉絲的進一步深入溝通。
3. 高效組合利用「作品推廣「功能
「作品推廣」是快手自帶的內容推廣工具,有三種推廣形式可選擇:「發現曝光」、「同城曝光」、「關注置頂」,覆蓋快手的三大版塊內容,但推廣內容必須是發布30天以內的內容。
發布視頻後不要立即買推廣,最好在1-2小時之後,根據視頻的已有流量情況慎重選擇。根據官方發布的規則,買推廣時需要注意:
儘量在平臺流量高峰期投放推廣;
常規投放時長為12小時,若在下午5點後購買則建議買6小時或更短,做短時間內集中投放;
留意「可能會火」的標籤,這是快手用算法推算出的最有可能上熱門的視頻;
推廣量≠播放量,提高播放量還需要從封面、標題和內容上多上心;
推廣完後查看推廣報告,為下一次精準投放做準備;
除了常規的作品推廣功能,快手也在近期內測了「快推」,快推的推廣流程更簡便,同時有500次展示量的保底數據,運營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搭配選擇。
4.大號帶小號引流
快手網紅之間時常會進行互動。運營初期可以利用這種互動生態,大號與小號之間進行引流,直播時也可以讓大號引導粉絲關注小號。
5. 短時間內衝刺播放、評論和點讚數據
快手的推薦算法中,播放、評論、點讚、關注等數據都是影響其是否能上熱門的關鍵。無論後期是否會使用平臺「作品推廣」功能,發布後的1-2小時內,發動朋友圈進行數據衝刺都是很有必要的,當熱度足夠時,便有機會一次衝上熱門,獲取更多流量。
6. 積極參與「快手實驗室」
「快手實驗室」是快手正在探索的功能,與平臺未來可能做出的調整和發展方向緊密相關,用戶可以按照其指引開通相關功能,體驗後再調整帳號的運營和發展路線。
企業如何運營快手號:
成本預算少,先做再計劃;
財力人力夠,矩陣號走起來
目前來看,企業自建帳號是有其價值的,其中不少已經形成自有的長尾流量池,帶來非常好的轉化效果。
「醉鵝娘」用「短視頻+美酒」的形式實現了單場直播打賞金額近萬元,進店4000+,超過5萬人次收看;「辛有志」「散打哥」等帳號持續運營了四五年,銷售額數億。
然而,企業做快手帳號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快手帳號普遍養成時間較長,很難實現短期內迅速大量漲粉,卻要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成本。
所以對於想要做快手帳號的企業,我們的建議是: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那先運營一個帳號再去摸索;
如果有足夠的成本投入,一定要做成矩陣號。
採訪中,朱峰依據她在企業號代運營方面的經驗,聊到「企業矩陣號」要怎麼做:
「先做一個官方號,再做幾個『託兒』,每個託兒都是獨立的帳號,主打不同圈層的群體。比如運營一個母嬰類快手號,官方號代表企業品牌形象,1號託兒是辣媽形象,針對媽媽人群;2號託兒發布家庭情景劇帳號,主要吸引有家庭的男士;也可以鼓勵加盟商或經銷商一起參與其中,做成互動帳號群。」
這樣的矩陣號可以避免單個官方號自嗨的情況,達到上下貫通的效果。
不過總體來說,企業自建帳號的門檻比較高,也需要較多的精力投入,企業是否需要做、又該怎麼做快手帳號,仍需要自己去摸索。
以上就是新榜為我們帶來的純正乾貨,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
其實在流量獲取越來越難、內容為王的今天,在快手每天1500萬條新內容中脫穎而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拿開篇提到的小男孩Sam來說,有時,一條視頻拍30遍都通不過,他也會受挫,會哭著說自己不想拍了。
但安剛一拿起手機,他又立馬擦乾眼淚,對著鏡頭笑,一遍遍重錄。
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爆款技巧。
打造爆款,找對方向,測試最科學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一條是,死磕到底。
-END-
作者:松露
編輯:不辣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專注內容產業的觀察報導與乾貨分享,關心與內容產業相關的人和事。
MORE | 推薦必讀
關於快手運營,你還有啥疑問和心得?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
扛住,流量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