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3 09:44:11 來源:中國品牌服裝網 作者:成功故事
對於新銳設計師品牌來說,打開銷售渠道不易,被高級百貨公司引進更是難上加難。日本設計師江角泰俊的同名品牌Yasutoshi Ezumi成立不過四年,卻已徵服了伊勢丹和西武這樣的老字號百貨公司。這位1981年出生的設計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江角泰俊:一個時裝設計師的成長邏輯
江角泰俊說, 他的設計都建立在嚴密的「邏輯理念」之上,即「把衣服設計成它們原本該有的樣子」。
江角泰俊(Yasutoshi Ezumi)的工作室位於東京市中心,距離澀谷站至多七八分鐘的路程。這樣的黃金地段多少讓人吃驚。我們循著地址而去,最終來到一幢大型建築物前:澀谷區文化綜合中心。乘電梯上到十樓,眼前是一個純白色的創意空間。原來,這個叫作「文化服裝孵化基地」的地方隸屬日本服裝文化學院,相當於一間本土年輕設計師的集合工作室。
就像日本流行的「集合式住宅」一樣,這兒的公共空間寬敞,設施一應俱全,11 間個人工作室則相對緊湊。最重要的是,這兒租金十分優惠。
以江角泰俊的工作室為例,面積約26平方米,月租金為84000日元。這個長方形空間被完全用足,一側擺放著幾臺電腦,另一側就是製作區域,打版師正在大工作檯前忙碌著。一身黑衣的江角泰俊從最裡面的位子上站起來,把我們帶到大廳的會客區落座。不遠處,另一位年輕設計師和他的助理正在一排衣架上整理新系列,看起來是為拍攝或展示做著準備。
採訪開始不到五分鐘,江角泰俊便跳過翻譯,直接說起了英語。「我更習慣用英語來談論時裝設計。」他說。「Design as it should be」是他的設計理念,即「把衣服設計成它們原本該有的樣子」。「我所有的設計都建立在嚴密的『邏輯理念』之上。在此引導下,最終形成了一種高雅和現代感並存的設計風格。」他的英語雖然帶有濃重的日本口音,但卻快速流利,毫無停頓。順理成章
日本是一個規矩繁多,「理」字當先的國家。從這一點上來說,江角泰俊的設計邏輯很日本。
Yasutoshi Ezumi 2013 秋冬系列「Anima」中的一件禮裙,布料上的花卉圖案是他親自繪製的
江角泰俊(Yasutoshi Ezumi)
1981 年出生於日本廣島。
先後就讀於日本寶冢造型藝術大學和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
2007 年進入 Aquascutum 擔任針織設計師 。
2010 創立個人品牌 Yasutoshi Ezumi。
2011 年秋冬開始參加日本時裝周。
2012 年成立公司Ri Design。
2013 年春夏與 Anteprima 合作推出「ANTEPRIMA +YE」特別系列。
Yasutoshi Ezumi 工作室裡的製作區域
而他的設計手法與風格卻相當摩登和歐化。回顧他的人生經歷便會發現,這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江角泰俊出生在一個非常傳統的日本家族,父親是僧侶,同時也是大學物理教授,奶奶則是一位和服裁縫,帶給他最初的服裝啟蒙。「我們世代居住在廣島的一座寺廟裡。」這一切在旁人聽來充滿著傳奇色彩,他卻說自己當年不過是個愛打扮的普通高中生,18 歲高中畢業時,他的理想職業是『時尚造型師』,因而選擇了寶冢造型藝術大學。入學第一年,他生平第一次親手製作了一條連衣裙,直到那時,他才開始嚮往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
江角泰俊把留學倫敦視為自己的設計生涯起點。「我的設計風格形成於在中央聖馬丁就讀期間,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做出好的設計,而且明白了這種能力是可以靠自己不斷培養起來的。」畢業後,他先是在 Alexander McQueen 擔任助手,他用「美而不失邏輯」來形容McQueen的衣服,「每一個小細節都必須精心對待,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出那樣精彩絕倫的設計。」
他在倫敦的第二份工作是擔任Aquascutum的針織服設計師,他在聖馬丁主修織物設計專業,所以針織一直都是他的強項,也是他當初決定回日本創業的主要原因。「倫敦針織工廠的選擇並不多,生產工藝也有限。而日本這方面資源卻相當發達。」就這樣,他回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Yasutoshi Ezumi。等待他的不僅是更豐富的生產資源,還有更熟悉的市場。
Yasutoshi Ezumi 2013 秋冬系列的設計手稿
百貨公司寵兒
「品牌創立之初很艱苦的,我必須親自上門推銷自己的設計。」江角泰俊回憶道,「我曾打過上百個電話,最終只有兩家零售商同意購買我的設計。那是我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卻也是最幸福的。」然而從履歷上看,他的創業經歷可謂是一氣呵成:2010 年秋冬發表第一個系列,第二年開始參加日本時裝周,第三年成立公司 Ri Design。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一步,是入選「SHINMAI Creator’s project」新銳設計師展的第三季作品,在那個系列中,他使用了許多帶有華貴感覺的面料,比如羊絨和絲綢,這恰好很符合日本高級百貨公司的路數。
Yasutoshi Ezumi的零售商名單上,排在前三位的是東京新宿伊勢丹百貨、澀谷西武百貨和日本橋三越百貨。他還為伊勢丹和西武設計特別系列,已分別進行到了第二季和第三季。
工作室的白牆上那些美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曼·雷的經典作品,正是他為西武百貨設計的秋冬特別系列的靈感來源。
去年2月,江角泰俊設計的兩條針織連衣裙首次登上米蘭時裝周的伸展臺,那是他受邀為 Anteprima20 周年合作系列而特別創作的,看起來比他的個人作品更簡潔和清淡一些。「他一共為 Anteprima設計了6款2013春夏針織單品。
換句話說,幾個月前,東京的伊勢丹和西武百貨裡一度同時在銷售他設計的三個系列。
江角泰俊的公司目前總共才四個人,他兼任設計師和CEO,另外還有一名合伙人、一名助理和一名市場銷售主管。「現在我的品牌漸漸壯大了,銷售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很慶幸自己只需要負責設計的部分。」他說。可事實上,讓他經常不知不覺忙到午夜12點的不止是設計工作。比如說,他還在日本服裝文化學院兼職授課。
採訪接近尾聲,江角泰俊帶我們參觀了他的展示間,它位於該樓層的另一端—那裡一共有六個類似的活動空間。每年春天和秋天,這裡都會舉辦名為「Collective showroom」的群展, 江角泰俊是組織者之一。這個展覽面比他更年輕的設計師。
明年,江角泰俊就要搬離現在的工作室了—只有創業未滿5年的新人設計師才能享受這兒的便宜租金和超值設施。很顯然,他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江角泰俊與模特們在 Yasutoshi Ezumi 2013 秋冬系列發布秀的後臺
記者:你的理想顧客是怎樣的女性?
江角泰俊:她閱歷豐富,最終選擇了我的品牌。我認為我的顧客都是高雅與現代感並存的人,正如我的設計風格。
記者:你如何看待東京的時尚產業?
江角泰俊:我們有高端的,大眾的,迎合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時尚潮流。當我最初從倫敦回到日本時,發現自己多了許多選擇,無論與世界上的哪一座大城市相比,東京的時尚市場都可以說非常巨大。所以,我認為日本時尚是多元而獨特的。
記者:在東京,你最喜歡逛哪裡?
江角泰俊:通常我都是工作,但我很喜歡逛博物館,特別是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和六本木的森美術館。
記者:你欣賞哪些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作品?
江角泰俊:我喜歡一些以前的藝術家,比如伊夫·克萊因(Yv江角泰俊s Kl江角泰俊in)和曼·雷(Man Ray)。當代藝術家裡面我喜歡歐拉弗·埃裡亞森(Olafur 江角泰俊liasson)。時裝設計師裡面我喜歡三宅一生。
2013 春夏「ANT江角泰俊PRIMA + Y江角泰俊」特別系列中的一款灰色針織長裙
記者:你通常如何度過一天?
江角泰俊:通常我會10點開始工作,一直到午夜12點。
我的公司很小,所以很多事情必須親力親為。到了周末,我會去逛博物館、畫廊,或者聽音樂會。
記者:你喜歡運動嗎?
江角泰俊:嗯,我從初中開始,踢過10年足球。
記者:你最近的設計靈感來自哪裡?
江角泰俊:建築作品裡的結構邏輯。
記者: 如果可以可以穿越時光,你最想去什麼時代?
江角泰俊:宇宙大爆炸之前。
記者:你的「制服」是什麼?
江角泰俊:我總是穿黑衣黑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