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天氣預報員(深度觀察)

2020-12-16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暴雨預警!暴雨預警!暴雨預警!……

今年汛期不尋常。長江流域等地降雨量歷史罕見,多地打破歷史紀錄。從6月初到7月下旬,中央氣象臺幾乎天天發布暴雨預警。許多地區也發出藍色、黃色、橙色甚至紅色暴雨預警信號。

隨著雨帶北抬,8月中旬,京津冀等北方地區遭遇大範圍強降雨過程。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

科技進步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

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

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中央氣象臺會商室裡,幾名徹夜值守的同事仍在忙碌。他們「無縫對接」。

這一天是7月22日,正處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強降雨持續襲來,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防汛「壓力山大」。

下一步暴雨將如何發展?馬學款眉頭緊鎖地坐在幾臺電腦前,忙著查閱各種資料、籤發各類天氣公報和預警信息,同時為每天早上8點雷打不動的全國天氣大會商做準備。

8點整,會商準時開始,馬學款主持。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1998年7月,馬學款進入中央氣象臺工作。當時,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陸續發生大洪水。「一畢業,極端天氣就給我上了一課,使我認識到天氣預報確實非常重要,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他說。

「現在和1998年相比,綜合氣象觀測、數值預報、預報平臺的科技支撐等很多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學款感慨道。

「大家每天看到、聽到的暴雨預報預警等氣象預測,是預報員主要基於數值天氣預報做出的預測結果。數值預報是依據大氣運動方程組,使用數學、物理學方法,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客觀定量計算未來天氣演變的科技手段,已成為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礎和核心。」馬學款說,「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預報員們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加以訂正,就形成了大家獲得的預報預警信息。」

天氣會商過程中,預報員們頻頻提及歐洲、日本以及我國GRAPES數值預報的結果。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近年來下大力氣研發GRAPES全球數值預報體系。在同臺競技中,GRAPES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成為全球9個世界氣象中心之一,擁有自主研發的GRAPES數值預報體系是最重要因素。

科技的進步當然是好事,不過,馬學款覺得,這也給預報員們帶來了「幸福的煩惱」:「現在,每一種產品提供的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預報員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地提取關鍵的有效信息,要在各種不確定性裡面,敏銳地把握確定性的東西。每一次預報都是一個糾結的過程。」

「我們看到的天氣預報,從觀測,到數據處理,到預報結果出來,是一個系統工程。和1998年時相比,現在各種條件都有巨大的進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預報員都同樣承擔著很大的壓力。」馬學款說,「預報準確率、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但對預報的需求也更高了,我們要全力以赴跟上需求的變化。」

目前,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縮小至70公裡左右,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在20%左右,短時臨近的暴雨預警準確率已提高到89%。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天有不測風雲,各類天氣有不同的『可預報性』。極端降水預報是全球共同面對的科學難題,我國的暴雨預報準確率目前與世界強國處於同一水平。氣象部門會根據天氣變化趨勢,持續滾動更新,及時發布預報預警。」

陳濤是7月22日值班的「應急首席」。工作任務繁重時,中央氣象臺實行雙首席在崗,他剛剛連線安徽省氣象臺和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進行了一次專題會商。「我國是季風氣候國家,是受氣象災害影響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們希望通過百分之百的努力,儘量減少災害的影響。」陳濤說。

精細診斷

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姚蓉——

天氣沒有休息日。工作日誌一記就是20多年

「湖南雨季有望結束。」7月中旬,又一輪強降水過程結束後,根據數值天氣預報和往年形勢,有人提出了這一觀點。

這時,有的數值預報模式沒有報後期還有降雨過程。而一般7月上旬,湖南雨季就會結束。

雨季真的有望止步嗎?57歲的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姚蓉,沒有輕易下結論。如同一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她對天氣形勢來了一番細緻的「望聞問切」。

綜合考慮多家數值預報模式的結果,以及颱風不活躍、西風帶系統活躍的罕見情形,姚蓉認為,雨季是否結束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我和中央氣象臺的首席預報員也一起討論,達成共識。最終得出結論:雨季尚未結束,後續還將迎來新的降雨過程。」姚蓉說。

果然,7月17日至20日、27日至29日,湖南又出現了兩次比較強的降雨過程。「7月29日,洞庭湖城陵磯站達到今年汛期最高水位。當初預報後面還有降雨過程,對防汛調度科學決策非常有意義。」姚蓉表示。

目前,在天氣預報中,預報員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機器還遠遠不能取代人。經過預報員訂正後的主觀預報的水平,比數值模式客觀預報準確率要高出20%—30%。

姚蓉已經在氣象臺工作了37年。作為省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與服務把關首席,她負責把關災害性天氣預報、決策氣象服務材料、預警發布等。大家習慣叫她「總首席」。

「總首席」關鍵時刻的精準預報,離不開平日裡紮實的基本功。自1993年從事預報工作以來,姚蓉養成了常年記錄技術及工作日誌的習慣,一記就是20多年。作為湖南重要天氣研判分析小組成員,她每周一、周五都要參與省局的天氣研判。為了確保研判意見準確、及時,每個周末,姚蓉總會來到單位加班,聽聽會商,看看氣象資料,整理周一需要的天氣研判結論。

在姚蓉看來,天氣沒有休息日,總在發展變化,做預報必須心中有數。「一天不看氣象資料,就感覺缺了點什麼。」她說。

「我們要從傳統的預報員,向研究型的預報員過渡。」姚蓉說。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姚蓉刻苦鑽研技術,開展科研攻關,千方百計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讓姚蓉感到高興的是,現在,自動氣象站、都卜勒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等傳回的海量監測數據,使得天氣預報員不再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

姚蓉介紹,2005年5月31日,邵陽市新邵縣太子廟鄉遭遇局地特大暴雨過程,然而,當時到底下了多大的暴雨,測不到。2006年的「碧麗斯」颱風,對湖南造成很大災害,但那時自動氣象站非常少,很多地方下了多少毫米的降雨都不知道。「當時湖南97個縣,只有97個地面氣象站,一個縣一個站。現在全省發展到了3000多個站,對於監測、預報、預警作用巨大。」她說。

「湖南構建了無縫隙預報服務體系,包括0到3小時短時臨近預報、1到3天短期預報、4到10天中期預報、11到20天延伸期預報。」湖南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愛軍說,「我們聚焦預報精準的目標,開展技術攻關,推動智能網格預報技術實現突破,3天以內的預報產品解析度達到3小時、5公裡。姚首席等預報員的豐富經驗,也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月9日,星期天,在湖南省氣象臺,姚蓉緊盯著當天開始的一次較強降雨過程,「每一次預報都是一次挑戰,但我熱愛這個工作。」

預警「落地」

重慶市綦江區氣象臺臺長助理伍欣——

凌晨4點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危險區域人員及時轉移,實現「零傷亡」

「監測到強回波雲團即將進入綦江區域,而且在持續加強!」6月22日凌晨,重慶市綦江區氣象臺的工作大平檯燈火通明,區氣象臺臺長助理伍欣盯著電腦屏幕上的都卜勒雷達圖,神情凝重。

綦江流域即將遭遇多年罕見的大洪峰。作為當天值班的預報員,伍欣重任在肩。

「其實,早在6月19日,我們就對這次降雨過程做了精準預測,發布了重要天氣服務快報。面對這場暴雨,我們早有準備。」她說。

從0點55分監測到強回波雲團、發布強對流天氣警報開始,伍欣就在「天資」智能天氣預報系統上不停地操作。強降水如期而至。3點,預計暴雨仍將持續,伍欣立刻發布地質災害高風險警報和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到快4點的時候,雨已經下得特別大了。我們預計,部分站點累積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以上,在市氣象臺指導下,我們將暴雨預警信號由藍色升級至紅色。」伍欣表示,前期綦江區已經出現了強降雨天氣過程,落區重疊度高、累積雨量大,這個時候再出現強降雨,發生山洪、洪水、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就大大提升,必須高度警惕,做好防禦。

除了利用「御天」智能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信息外,為了提醒鄉鎮、街道做好防禦工作,伍欣還對雨勢較大的街鎮一對一「電話叫應」。

「請問是永城鎮嗎?我這邊是區氣象局。監測到你們那邊累積降雨量已經達到100毫米以上,強降雨還將持續……」伍欣打電話點對點叫應,提醒當地加強監測,強化巡查,儘快轉移危險區域的人員。

在隨後的幾個小時裡,氣象部門加密發布雨情通報,一小時一報;區氣象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條件高風險等級紅色預警,氣象防辦和防汛辦聯合發布山洪洪水高風險預警,提醒綦江流域沿線危險地帶人員及時轉移。

直到22日上午9點,強降雨開始減弱,伍欣和同事們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22日,綦江流域出現自1940年以來最大洪峰,穿城而過的綦江河水位高達227.6米,超警戒水位7.1米,超保證水位5.1米。由於預警服務及時,防禦措施到位,最終實現「零傷亡」。

在氣象臺的預報員隊伍裡,伍欣算年輕人。作為一名「90後」,她深感今年汛期「見證了歷史」,「這是我參加工作7年以來,遇到連續性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次數最多的一年,也是綦江水位達到超警超保水位次數最多的一年。」

在伍欣看來,支撐預報員們完成「大考」的,除了不敢有絲毫懈怠的責任心、長期連軸轉的好身體,還有氣象科技的顯著進步。

重慶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的要求,重慶市氣象局黨組持續打造智慧氣象「四天」系統:「天樞」智能探測系統、「天資」智能預報系統、「知天」智慧服務系統、「御天」智慧防災系統,氣象現代化水平取得較大幅度提升。

奮戰一線

安徽省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葉金印——

「逆行」馳援王家壩,夜以繼日和暴雨賽跑

「嘎嘎嘎……」院子裡的一塊空地上,養著2000多隻鵝,叫聲不斷,氣味難聞。

這裡並非養殖場,而是安徽省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距離王家壩閘僅200米,今年6月剛剛投入使用。蒙窪蓄洪區啟用蓄洪後,由於氣象站所處位置地勢較高,院子裡的一塊空地被用於安放村民家的鵝。

堅守在這裡的安徽省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葉金印和同事們,對此從未覺得困擾:「本來我們這個氣象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院子裡有合適的空地,就應當為百姓提供幫助。」

王家壩閘位於阜陽市阜南縣,被稱作「千裡淮河第一閘」,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入汛以後,安徽省出現多輪強降雨過程,淮河防汛形勢嚴峻。7月17日,氣象部門組建了省市氣象服務技術專家組,陸續進駐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葉金印是「逆行」馳援王家壩的專家組成員之一。2005年到2014年,葉金印曾長期在淮河流域氣象中心工作,專業知識和經驗非常豐富。

「我是18日一早到的王家壩,那時防汛形勢已經很緊張了。12日到19日,王家壩站水位在8天之內上漲超過7米,漲得非常快。」葉金印一到氣象站,就有序推進預報預警工作。一方面,預報員要提供淮河中上遊的實況降水信息,包括雨帶位置、強降雨時段等;另一方面,還要提供未來3天的降雨趨勢。

「當水位已經超過警戒線、向保證線逼近時,上遊下不下雨、下多少雨,是應急決策的重要依據。我們的工作,就是夜以繼日和暴雨賽跑,為防汛贏得時間。」他說。

18日那天,氣象站的7名黨員在請示上級黨組織後,決定成立臨時黨支部。在一面鮮豔的黨旗下,葉金印領誓,大家重溫了入黨誓詞,決心在汛情最危急、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始終堅守防汛一線,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到了19日早晨,洪水依然在快速上漲,而且根據預報,淮河上遊還會繼續下雨。有關部門決定,蓄洪區的群眾要在20日凌晨3點之前完成轉移安置。「19日晚上到20日凌晨,我們一刻都不敢放鬆,緊盯著眼前的監測屏幕,關注著氣象情況的演變。」葉金印說。

葉金印告訴記者,他最關心的,是確保群眾全部安全轉移,「那天晚上,我們就盼著洪水漲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一定要撐到天色亮起來,堅持到20日白天再分洪。」

7月20日6點36分,王家壩站水位漲至29.66米,超過保證水位0.36米。8點32分,國家防總一聲令下,王家壩閘時隔13年後再度開閘分洪,蒙窪蓄洪區開始蓄洪。

當洪水滾滾而來,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的10名氣象工作者,始終堅守在原地。「站在院子裡望出去,目之所及都是洪水,通往大門口的路已經完全被淹沒,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像一座孤島。」葉金印說,看到百姓配合分洪轉移,舍小家、為大家,大家又敬佩又感動,提醒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預報預警,為抗洪救災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

阜陽市氣象臺臺長、高級工程師張慶奎,如今仍在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一線工作。「蓄洪區內的洪水逐漸退去。」張慶奎說,「目前,我們每天向當地黨委和政府,提供兩次蒙窪蓄洪區天氣快報。關注重點從前期的強降水天氣影響,逐漸轉移到高溫高溼天氣的影響。」

圖片說明:

圖①:颱風「山竹」的衛星雲圖。

中國氣象局供圖

圖②: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示意圖。

中國氣象局供圖

圖③:湖北武漢,自動氣象站時刻採集天氣信息。

影像中國

圖④: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左)在主持早間全國天氣會商。

本報記者 劉 毅攝

圖⑤:湖南省氣象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姚蓉(中)在和同事一起討論。

劉煉燁攝

圖⑥:重慶市綦江區氣象臺臺長助理伍欣在監測天氣變化。

林 維攝

圖⑦:安徽省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葉金印(右),在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支援預報預警工作。

王海東攝

圖⑧:福建廈門海滄氣象公園山頂氣象臺,圓球狀的天氣雷達監測著風雲變幻。

影像中國

版式設計:張芳曼

相關焦點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數值預報是依據大氣運動方程組,使用數學、物理學方法,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客觀定量計算未來天氣演變的科技手段,已成為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礎和核心。」馬學款說,「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預報員們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加以訂正,就形成了大家獲得的預報預警信息。」天氣會商過程中,預報員們頻頻提及歐洲、日本以及我國GRAPES數值預報的結果。
  • 動物--天氣預報員
    動物對天氣的變化反應十分敏感。根據觀察,全世界共有600種動物夠得上「天氣預報員」。當你在夜間清晰聽到蟋蟀高唱「唧唧」聲時,預告明天是個好天氣,你大可放心準備上路出遠門。蜻蜒在空中上下飛竄時,預示一二小時後將有大雨出現。螞蟻關閉蟻穴洞口,表明雷雨即將來臨。泥鰍在雷雨到來前,常常顯示得焦躁不安。
  • 匈牙利天氣預報員用放屁聲模擬強風 被解僱
    據港媒27日報導,匈牙利一名天氣預報員為博觀眾一笑,以放屁聲代表強風天氣,結果令高層不滿而被開除。這位天氣預報員說,高層缺乏幽默感,「如果是憨豆先生放屁,所有人都會捧腹大笑」……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點這裡 視頻中的天氣預報員名叫霍瓦特(Szilard Horvath),去年被匈牙利電視臺TV2僱用後,希望可以為天氣報告環節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 天氣預報員一本正經插播段子
    天氣預報員一本正經插播段子 防不勝防啊!天氣預報員一本正經插播段子 channelId 1 1 2 3213117ccb27f6048db8f2736d32cad4
  • 最牛動物天氣預報員:土撥鼠預報準確率39%
    在一些情況下,動物對變化的天氣情況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它們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如下七種有趣的動物天氣預報員讓我們能深入地了解美好的一天。土撥鼠每年的2月2日,世界上最著名的土撥鼠天氣預報員——菲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寒冷的空氣中爬出洞來。如果有太陽,菲爾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麼我們將迎來超過6周的寒冬。
  • 睡前英語故事丨Be a Weather Reporter 做一個天氣預報員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繪本是Be a Weather Reporter《做一個天氣預報員》小朋友們,你喜歡看天氣預報嘛?你知道天氣預報員都在播報些什麼呢?你想不想嘗試一下呢?我們一起去看故事吧~↓↓↓Be a Weather Reporter做一個天氣預報員今天的繪本詞彙量大概40-60左右,適合4-7歲孩子學習~
  • 泉州今日天氣陰轉陣雨 動物「預報員」集體亮相
    □泉州市區天氣預報  12日 陰轉陣雨,16℃到24℃,靜風  13日 小雨轉大雨,19℃到24℃,靜風  14日 中雨轉陣雨,19℃到23℃,靜風  動物「預報員」動物預報員  比起人來說,動物可能更靈敏地感受天氣的變化,比如常見的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氣象研究人員「望天兒」在知乎上總結了一批動物界的「氣象預報員」,小記也請教了東湖動物園的管理員孫師傅和野動站的專家,給您介紹幾位這樣的
  • 烏克蘭一天氣預報員直播中失控 發表反政府演講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19日報導,烏克蘭一名天氣預報員近日在播報節目期間,即興發表「反政府政治演講」,她說近來明媚的天氣是大自然對烏克蘭人的補償,因為烏克蘭正陷入混亂、無公平正義可言的境地。
  • 英語聽力:英國查爾斯王子「客串」天氣預報員(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英語聽力:英國查爾斯王子「客串」天氣預報員(視頻) 2012-05-16 09:05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Twice多賢客串天氣預報員,並叮囑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
    在普通人的印象當中,當一名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員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不僅需要一定專業能力,而且對於一個人整體形象的要求也很高。因為想要站在全國人民面前介紹當天的天氣變化的話,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過假如有一天,人氣女團成員搖身一變成為天氣預報員的話會不會帶給觀眾一種別出心裁的感覺呢?剛剛發表全新單曲《More & More》之後成功登頂韓國音源榜第一名的Twice成員金多賢在6月2日早上成功客串了一回JTBC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員。
  • 美國外教讀繪本丨Be a Weather Reporter 做一個天氣預報員
    Be a Weather Reporter  做一個天氣預報員 >適讀年齡:5—9歲       天氣預報員都要播報一些什麼呢? 今天天氣怎麼樣?Can you remember what the weather was like yesterday? 你還記得昨天天氣怎麼樣嗎?Try this. Draw a weather picture every day.
  • 蕭敬騰應聘天氣預報員!16秒現場視頻曝光,網友擔心「會不會天天...
    11月20日,話題#蕭敬騰應聘天氣預報員#衝上熱搜↓↓據中國天氣網官博@中國天氣 消息,在近期的一支宣傳片中,他們請到了蕭敬騰做天氣預報員,還順勢公布了16秒的預告。在預告片中,上崗天氣預報員的他都好奇:「怎麼老下雨?」
  • 首席預報員在線解讀天氣預報中的專業術語
    「11月6日夜間到11月7日白天:全區多雲轉晴,偏北風3到4級」,這是老百姓平常看到的天氣預報。但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指的是哪些時間段?多雲轉晴又有什麼意義?在簡短的預報中,你又讀懂了多少?11月6日,記者採訪了寧夏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閆軍,聽他來解讀「天書」。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是什麼時間段?
  • 天氣預報員登場!《突擊風暴》更新金敏娥角色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近日,韓服《突擊風暴》更新了韓國天氣預報員金敏娥角色,還放出了金敏娥的配音現場花絮視頻。
  • 皋蘭縣「我是小小天氣預報員」研學遊活動圓滿收官
    8月25日,由共青團皋蘭縣委、皋蘭縣氣象局聯合舉辦的「我是小小天氣預報員」研學遊活動圓滿收官,全縣45名中學生和3名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活動。隨後,工作人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辦公樓,介紹了氣象觀測的自動化水平,衛星雲圖的形成過程,通過介紹氣象要素的採集傳輸、處理計算,使同學們了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
  • 教育周刊|水下考古專家、航線維修員、天氣預報員……他們選擇不同 精彩相同
    天氣預報員劉遇:氣象哨兵「眼觀六路」畢業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專業:大氣科學省氣象臺天氣預報員劉遇,家鄉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日,那裡的桑科草原牧草碧綠如茵,晴空萬裡。從小對氣象觀測充滿好奇的劉遇,常常去觀察氣象觀測員如何運用儀器監測天氣變化。懷揣著對氣象學的熱愛,2012年高考後,劉遇成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的一名學生。「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方程、程式語言……大氣科學專業需要接觸許多課程和複雜的定理、公式,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現計算錯誤。」
  • 動物來鬧春 600種動物夠得上「天氣預報員」
    其實,動物們對天氣變化的反應是最敏感了,你可能不知道,全世界共有600種動物夠得上「天氣預報員」,知力君對這些小動物們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今天我們就邀請了稱得上是頂級天氣預報專家的小動物來做客~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預報大師們的風採吧!
  • 美國天氣預報員網上直播時家中金毛入鏡,觀眾:史上最好看預報
    英國《鏡報》5月4日報導,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天氣預報員通過網絡預報天氣時,家中的金毛闖入鏡頭搗亂。調皮的金毛打亂了主人的匯報節奏,撞歪了電腦上的氣象圖像,還賴著不走,沒想到這一次的直播卻被觀眾們認為是「史上最好看」的預報。
  • 這些植物可是「天氣預報員」,你肯定一個都不知道!
    有些植物不但長的好看,可以用來觀賞外,還能充當天氣預報員,預測天氣情況呢,快跟著起來看看這些神奇的植物有哪些吧。含羞草很神奇,它能預測天氣的晴雨變化。如果用手觸摸一下,它的葉子很快閉合起來,而張開時很緩慢,這說明天氣會轉晴。而當其葉子收縮得慢,下垂遲緩,甚至稍一閉合又重新張開,這說明天氣將轉陰或者快要下雨了。紫茉莉紫茉莉又叫「晚飯花」。
  • 墨西哥網紅女主播辭職 被稱「全球最性感天氣預報員」(圖)
    來源:海外網(圖源:雅內特·加西亞的社交網絡)海外網11月21日電被稱為「天氣預報女神」的墨西哥天氣預報女主播雅內特·加西亞(Yanet García)宣布將於本周辭職,將和富豪男友搬到美國生活根據《墨西哥先驅報》的報導,雅內特·加西亞向電視臺辭職說,12月她將和男朋友搬到美國,不能繼續做天氣預報女主播的工作。目前尚不清楚電視臺是否會接受雅內特·加西亞的辭職,如果接受,誰能代替加西亞也是觀眾非常關心的問題。雅內特·加西亞走紅後,她社交網絡的粉絲已經超過千萬人,很多網友都將她看作女神。